作為一本嘗試喚醒深受社群媒體控制或已被其傷害身心而不自知的大眾之書,
《社群假象》除了從作者自身經驗、朋友例證出發,顯示當前人們使用社群平台貼文「只報喜不報憂」和「愛比較」(compare and despair)頗具心理病態且有害外,也用大量的篇幅關注在社群網路以外的生活。如同作者前言所說:
本書注重「真實的人生」,而非
「選擇性正面」(Selectively Positive)下所營造出來的虛假。因此,除了Part 1主要探究社群網路上他人看似成功燦爛的貼文轟炸對個人造成的心理負擔(事實上就是『妒忌』)、以及此類媒體成癮等諸多心理病徵外,其他章節則從個人導師、照顧情緒、創業與生活平衡、拒絕霸凌和騷擾、尋找快樂與愛情等主題,不一而足。但連繫不同主題的,依然是作者經營網路媒體與相關工作的經驗,她也將大量的採訪影片和其他資料放在YouTube或Instagram。
一如既往,我的書評並不會進行重點整理。重點整理是閱讀者自己的功課;評論者的責任卻是嘗試找出(無論是藉由批評或者附議)不同的觀點,或是引發讀者進一步的思考。前兩篇書評我主要以批評的角度出發,本次則嘗試以「提問—回答」(Q&A)模式撰寫。前兩篇書評的連結附於本篇末尾。
本書的中文書名實際上有誤導之嫌。原書名為"Unfiltered: How to be as happy as you look on Social Media";見其目錄可知:除了Part 1【社群媒體讓你焦慮了嗎?】、甚至只有Chapter 1〔當科技遇上心計〕才是充分針對社群媒體的負面問題(成癮、選擇性正面)細論,其他章節其實是在談
如何在社群媒體為主流的時代好好生活
因此,本書其實並非全部在談社群平台對人生的負面影響,更多的是在倡導如何「善用」社群網路而不受其制約、拿回生活的主導權。實際上,是一本探討與介紹讓身心與當前網路浪潮妥適共存、常時平衡的經驗之談。
作者在本書的努力,透過一段話簡述,即「在『選擇性正面』和『手機成癮』嚴重的現代,能夠認真看待自己的真實情況,並且讓自己活得自在且快樂。」更精簡一點,則如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所言:
「誠實對待自己」(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在核心觀念之後,知道做法為何與實踐的勇氣或許更令人感到困難,因此作者花了八章的篇幅,分別就「態度選擇」、「勇於犯錯」、「拒絕霸凌」、「善用網路科技創業」、「團隊領導」、「品牌行銷」、「自我關懷」、以及「改變行為」等主題進行論述與分享。
書中絕大多數的引言或起頭,都以作者親身的經驗、或身邊親朋好友的案例為出發點;很好地運用了「故事引發興趣」的方式,不僅增加可讀性,也加強讀者對其觀念的信任。更重要的:作者將許多案例的訪談影片及其他素材呈現在其YouTube頻道或個人網站,並且將「連結」及摘要置於每篇文末,嘗試做到「線上」與紙本書的連結。在此細節上也表現出其善於經營網路社群的能力。對於同樣在經營個人品牌的讀者,非常具有參考借鑑價值。
我認為本書有以下二個問題:
1. 中譯本的書名可以下得更貼切
如前所述,本書英文書名及實質並未著重「社群網路的假象」;原書名直譯可「未經過濾:如何在社群媒體上照你想要的那樣快樂」(
"Unfiltered: How to be as happy as you look on Social Media")。使用
《社群假象》容易讓讀者以為是一本社會學研究的著作。
2. 各章節欠缺連續性
雖然作者在序章中有言明:書中內容分為六大部分,且建議讀者可按照自身需要或喜好選擇性閱讀,但各章之間除了行文風格一致外,主題並不連貫。如可做更適當的安排,以同一主題貫穿全書,除具有延續性,另一方面也能更細部的談論。本書由於Part 1~6分立,各部分著墨皆不深入,甚為可惜。
《社群假象》作為一本現代人如何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安頓身心的指南,尚屬可取。作者以親身經驗和體悟出發,提供眾多案例與行為指導,並充分表現經營網路媒體人之明快、幽默風格;加上將社群線上資源與紙本書結合的作法,顯現個人特色與用心。如有對社群平台交際感到憂慮、或想觀摩成功網路社群經營方式,本書可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