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臉書回歸社群,媒體回歸媒體 — 世界需要媒體,新媒體如何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臉書調整演算法,讓朋友的動態回到動態牆中,社群公司不再是「社群媒體」。為什麼要改?社群無法當媒體,也不該是媒體,這句話馬克柏格也再次強調,臉書的崛起是因為社群的連結,而不是媒體。

社群的本質:臉書重振雄風

社群平台的存在,起初目的是為了串連人與人之間的生活、讓彼此更緊密。但臉書過去幾年似乎忘記這件事,讓各種新聞媒體進駐臉書,媒體得到他想要的流量、臉書也樂得輕鬆賺廣告。也因此,臉書用戶的牆上充斥著新聞與廣告。

同時,臉書再次調整了演算法,讓臉書朋友的動態再次回到動態牆中,我認為是回歸初衷,然後目前為止狀況似乎還不錯:

今年4/24日為臉書陷入英國劍橋公司選舉門事件後股價的最低點,盪到美股150美元,然後進一個月股價持續拉高。臉書重新整頓似乎也重拾市場信心。

然而另一方面,媒體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媒體依附於臉書或其他社群平台最麻煩之處,是當社群平台更改其演算法時,媒體永遠是俎上魚肉,任人宰割,因為你的流量是來自於演算法,而流量不等於用戶。這次媒體再度陷入麻煩,或者說,在網際網路發達、社群平台出來後,媒體始終都在苦苦掙扎,追根究底,就是舊有的商業模式無法套用於現在。再談媒體如何解決困境前,讓我聊聊一個報紙的小故事。

報紙與廣告的邂逅

人們早上會拿一份報紙,受標題吸引後細細讀內文吸收新事物,這件事情其實發生得很早,西元1609年,德國就有開始定期發行「週報」的業者,後來流傳到全歐洲,然而當時報紙的售價很高(印刷成本高昂),連帶影響發行量很低,一般民眾根本無力負擔,報紙通常只能流傳於貴族之間。

1833年夏天,紐約市當時的龍頭報紙《詢問快報》(The Morning Courier and New York Enquirer),發行量是2,600份,一份售價6美分,在當時算是奢侈品。而當時一位年輕人名叫班傑明.戴伊(Benjamin Day),他的家裡經營印刷廠,當時23歲,戴伊決定要發行新的報紙。印刷報紙對戴伊而言顯然不是問題,如能衝高報紙的印刷量,對於其印刷家族企業而言也是好事一樁。然而真正困難的是如何提升其報紙的市場競爭力、吸收新讀者以衝高發行量,然後最重要的,如何不讓自己餓死?

擺在戴伊前方的難題,其實不亞於眼前數位時代下,媒體們所面臨的。在一百年前,戴伊塑造出一個我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商業模式— 將報紙的獲利來源從讀者轉向廣告業。

接下來,戴伊用1美分的價格賣報紙,不僅售價低於報紙印刷成本,同時售價是競爭對手的1/6,因此獲得更廣大的讀者群,然後利用增加的讀者基礎向廣告商販賣廣告,並成為報業的主要營業收入。這個模式,因為戴伊,我稱它為“Day model”。Day model帶領全球的報業壯盛了一百多年,直到現在 — 網路、社群平台、自媒體的時代,Day model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讓媒體無以為繼。

新媒體當務之急-拋棄Day Model找到新“Daily Model”

傳統新聞媒體早在七、八年前就意識到新聞的數位廣告實在沒有賺頭。紐約時報於2011年就開始佈局「讀者訂閱制」,也就是回到過去,倒轉到Day Model出現以前:向讀者收費的模式。目前看起來成效不錯,紐約時報數位版於2016年有160萬名付費訂戶(付費訂閱數字到2017年第二季為233萬人),年營收達2.23億美元,這給予了媒體業一點點的信心。

在台灣採付費訂閱的媒體,目前我印象較深的有:天下雜誌、端傳媒、SOSreader(訂閱平台)、科技島讀、法律白話文運動(部分付費限定)與區塊勢。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沿用Day Model或轉型為付費訂閱制或許都能繼續存活(或短期內死不掉)。然而對於新媒體而言,靠流量行不通、依賴Facebook生態系如今也不是辦法;付費訂閱制?我認為這要看新媒體的內容與受眾為何,如果是寫科技與商業策略,相對讀者金字塔比較高,訂閱制成功機會較高,但其他類型的新媒體要走這條路,我認為難度不小。

天下雜誌的轉型雖然沒有看到數字,但已經有長久配合的閲眾,轉換上機會的確比較大。SOSreader本身不產內容,但作為幫助作者發生的平台,我一直認為台灣值得一個好用的寫作平台;而像科技島讀、區塊鏈其客戶都是較專門的領域,訂閱制或許適合。最後類似於 法律白話文運動這種理念推動型+社會參與型的新媒體,當這種新媒體推出付費訂閱時,會令人迷失於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

我現在付錢,現在是為了「內容付費」?還是為了理念「捐款」?你是營利事業還是社會企業?
付費訂閱制不見得適用於所有新媒體,人云亦云會讓媒體死亡。

我始終堅信這世界夠深也夠多元,除了傳媒、自媒體外,不會這麼容易就滿足。而世界要變得更好也需要新媒體的加入。如同1833年的難題現在又再次出現,眼下的問題是:

新媒體能否找到讓世界擁抱你們的方法?

我認為這時需要抱持的心態是,放下過去的成功,拋下舊有的Day Model,並努力尋找新“Daily Model”。媒體不是農場,不用靠騙來的點閱賺短線錢。我們需要新的模式讓媒體可以長期滾動賺錢,同時也發揮對世界正向影響力,成為真正貫徹第四權、監督政府、集團的社會公器,而我期待這件事尤其能夠發生在新媒體上,成為媒體的新典範。


我是果殼,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訂閱我的臉書https://goo.gl/TmwbtT

參考資料:

Inside評論,https://www.inside.com.tw/2017/10/20/media-subscription-taiwan

火箭科技評論,https://rocket.cafe/talks/8539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殼 Mr. Shell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營銷對於金融領域的網站至關重要。傳統的派傳單一直是一種有效的推廣方式,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營銷策略也在不斷演變。將傳單營銷與社交媒體相結合,已被證明是一種極具潛力的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更多目標受眾。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營銷對於金融領域的網站至關重要。傳統的派傳單一直是一種有效的推廣方式,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營銷策略也在不斷演變。將傳單營銷與社交媒體相結合,已被證明是一種極具潛力的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更多目標受眾。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另一個造成廣告訊息失效的原因則是因為產品的數量和種類與日俱增。 就以食品業為例。一般美國的超級市場裡展售不下一萬兩千種各個不同廠牌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真是再多眼也望不完。事實上,產品的爆增很可能愈演愈烈。
Thumbnail
另一個造成廣告訊息失效的原因則是因為產品的數量和種類與日俱增。 就以食品業為例。一般美國的超級市場裡展售不下一萬兩千種各個不同廠牌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真是再多眼也望不完。事實上,產品的爆增很可能愈演愈烈。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隨著社群平台多樣化升高,也意味著早期的社群平台,逐漸老化面臨轉型或甚至退場,例如Meta面臨勁敵Google的崛起,使用者習慣的改變,更多的是「關鍵字」、「精準投放」的重要與關注。不少媒體在面臨「推播」轉型,時常在社群平台跟經營關鍵字上失衡。市面上大多都在針對行銷做分析說明,那麽新聞媒體呢?
Thumbnail
隨著社群平台多樣化升高,也意味著早期的社群平台,逐漸老化面臨轉型或甚至退場,例如Meta面臨勁敵Google的崛起,使用者習慣的改變,更多的是「關鍵字」、「精準投放」的重要與關注。不少媒體在面臨「推播」轉型,時常在社群平台跟經營關鍵字上失衡。市面上大多都在針對行銷做分析說明,那麽新聞媒體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