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社群時代,讓內向人活躍的「關鍵人脈」|《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文/竹下隆一郎】
在網際網路,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讓一個人在網路上活動。換句話說,地球上只要有兩台電腦在網路上產生連結,就可以立即讓兩人自由地在網路上展開新的行動。
── 村井純,日本網際網路之父、網際網路武士

為什麼現在是內向人能夠活躍的時代?

《哈芬登郵報》總部位於美國,在全球十國推出網路新聞,而且光是在日本的瀏覽人次每個月就超過兩千萬,各種資訊也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快速更新。
工作法、女性、LGBTQ、外國與日本的文化差異等,是我們非常重視的新聞議題,也盡可能採訪各界人士。
*LGBTQ代表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Queer)和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
我擔任媒體總編輯的同時,忙碌之餘也會調整自己內向的那一面,以取得平衡,並注意到社會上的「某種變化」。
如同我在前言提到的,和過去相比,現在要建立人脈變得更容易,不再需要依賴職位或地位。不僅如此,因為社群媒體的發展,就算我們不想跟別人有所連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與他人產生連結。
對人脈怪獸而言,變得更容易實現自己的願望,因為外向人可以更快速地交友,人脈越擴越廣,讓他看起來非常有能力。
那我為什麼會說「現在正是內向人能夠活躍的時代」呢?
「關鍵人脈」是什麼?
聯絡自己想「親近的人」,真的會讓工作變順利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將在第一章詳細說明。
首先,為什麼就算不是人脈怪獸,內向人也能活躍呢?
先談談現今社會的四大潮流,分別是:
1.「逆金字塔型」的人脈
2.個人活動不斷出現
3.溝通加速
4.享受「家中時光」的改革
我將依序說明。

潮流❶「逆金字塔型」的人脈

比起高層,「第一線員工」擁有更多關鍵人脈

首先要說明「逆金字塔」。
告訴我「逆金字塔」一詞的人是岡島悅子,她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曾待過三菱商事和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等公司,現為企業經營顧問。
岡島悅子在著作《四十歲是當上社長的日子》(40歳が社長になる日)中,引用哈佛商學院教授琳達.希爾(Linda A. Hill)經常提到的「逆轉領導力」。在全球不斷創新的兩百間企業中,就有十二間公司具備這個關鍵詞的特質。
根據岡島所說,過去的組織型態是,由金字塔頂端的領導者,不停吸收顧客和第一線員工的資訊,進而提出願景,帶領公司成長。
但未來的領導方向,是由第一線員工和顧客對話創造出共同需求,領導者再依據此資訊做出決策。
換句話說,領導者、現場、顧客的位置與過去相比,發生了逆轉,岡島稱為「逆金字塔」。
我覺得,這不僅限於組織,「人脈」也發生了逆轉。
可以預想類似的發展。
某家飲料廠商的行銷部長在新商品發表前,感到非常煩惱。為了向年輕消費者宣傳新包裝的茶飲,想和沒合作過的企業一起舉辦行銷活動,但他想不出好的合作對象。
由於這位部長在業界有著近三十年的資歷,於是他認為自己該好好活用過去培養的人脈,翻出好幾張名片,也跟業界的重要人物約了好幾次聚會和打高爾夫球,希望藉此找到合作對象。
他甚至找了前任部長留下來的「業界名單」,打算借用前人的資源,但得到的點子竟然都是安全牌。再這樣下去,他就要讓主管失望,自己可能也會失去升遷的機會,他感到越來越不安。
在他茫然、不知所措時,有位年輕社員拿著智慧型手機說:「我能跟這個人聯絡
耶!」
螢幕上顯示的照片和個人資料,是大型汽車製造商的幹部臉書。這位部長拿著年輕社員的手機往下滑之後,看到他的臉書滿是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活動照片和文章,看起來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
部長嚇了一跳說:「太厲害了!你怎麼會認識他?可以馬上安排我們見面嗎?」
那位年輕社員有著連部長都吃驚的「關鍵人脈」。
可惜的是,在舊金字塔型的組織中,基層年輕社員的想法,幾乎無法有機會能貢獻給位在金字塔頂端的經營團隊,這就是現狀。
建立人脈的方式也是如此,過去要透過公司高層,才有機會締結關係,例如: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所代表的經濟團體、高爾夫俱樂部的會員們、上司引介的人脈等,這種「高層」和「高層」產生連結的狀況屢見不鮮。
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能輕而易舉聯絡到「厲害的人」,這在過去難以想像。
在外跑業務的年輕員工,比起多數高層更能直接與顧客接觸、認識各行各業的人、獲得新資訊,所以他們更容易提出嶄新的想法。
但有用的點子反而會滯留在金字塔型組織的底層,這是日本企業正面臨的課題。
逆轉的領導
(作者根據岡島悅子《40 歲是當上社長的日子》<逆轉的領導>製圖)

跨越頭銜、職務與產業的限制

剛剛的故事是我朋友實際發生的事,他是位三十多歲的飲料廠商員工。據說是在數位行銷的活動上認識了汽車大廠的幹部,彼此因為以臉書互相聯繫而變成朋友。
如同他所參加的活動,現在每天都有來自各企業擔任要職的重要人物舉辦活動,也會毫不吝嗇向參加者分享自己知識與經驗(know-how)。參加者也都是跨越不同業界、各式各樣的人,只要在會場上開口與人交談,無論你的頭銜與職位是什麼,在這裡,你跟任何人都可能變成朋友。
我這位朋友在公司也是位沒沒無聞的人,因為個性內向,不參加公司的聚餐,和客戶討論業務時,也由於太過緊張而無法好好說話。
但是他和這名汽車廠商的幹部不可思議地聊得來,對方也告訴了他許多事情。
到底為什麼,這名汽車廠商幹部會出席這種由其他產業年輕員工所參加的活動呢?
其實,這名幹部也剛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能夠直接的問他。
他說大約從兩年前開始,他就積極地和不同業界的年輕人交朋友。原因是,因為他注意到了「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行動服務)。所謂MaaS 是指不擁有汽車,使用者在需要時可以搭乘公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MaaS 就是一個未來行動的「服務」。
不久後不需要司機,外出駕車也能由機器人代行,「自動駕駛車」滿街跑的未來即將來臨,只要在智慧型手機等裝置輸入目的地,就能躺在家裡等車來接送,這是他在談論未來世界時所說的話。
坐進自動駕駛車後,因為不需要握著方向盤,車內變成可以喝茶、看電影或工作的空間,如此一來,汽車廠商也必須和過去不同產業的人合作。他因為看見了這樣的未來,所以才開始和其他業界的年輕人見面。
所以,在所有業務都能跨界發展的現代,組織的金字塔也翻轉了,人脈猶如各種線頭纏繞,不被頭銜、職稱限制,彼此能夠相互交流。

善用通訊工具,比見面更能打造深厚關係

但是,像這種「逆金字塔型」的變化總是容易被大企業忽視。
某位汽車大廠的CEO在經濟媒體「PRESIDENT Online」的訪問時說:
「最近社內的年輕員工中,有人認為只要和直屬主管無法溝通,就能越級與更高層的部長或負責理事陳情,這樣的做法,實在是打亂了規矩。」
包含我在內,許多網友都對這個發言感到衝擊,也有讀者對這位CEO的發言止不住疑惑。
這家汽車廠商在過去是間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不過最近卻接連爆發「隱瞞車輛缺陷不召回檢查」和「油耗造假」等醜聞。
其中原因,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過於在意主管臉色,無法指出違規事項、對新挑戰躊躇不前的「大企業病」。
會對這名CEO發言感覺怪異的人,應該是覺得「不可越過直屬主管向高層陳情」
是上個世代的舊思維。
想到新點子、注意到組織裡奇怪的地方,這些事肯定在年輕員工裡也會發生。如同前文提到的故事,最基層的員工反而更能蒐集到資訊,也會有年輕社員和業界重要人物有聯繫這樣意想不到的事。
掌握某種重要資訊時,向直屬主管報告後卻不受到重視,會再向更上層的主管傳遞訊息,這是創投企業或科技產業經常發生的事。
以「公司秩序」為優先考量,否定這種具活動力又靈活的工作方式,使得日本大企業不管經過多久都無法改變。
順帶一提,這次採訪也批評科技時代的年輕員工會傳訊息給鄰坐的同事。
這名CEO表示「透過文字訊息的對話,因為看不見對方表情和臉色,像是在自言
自語,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疏離」。
這句發言也讓我感覺哪裡怪怪的。
我平常會使用Slack 和部屬溝通。
Slack 是像LINE一樣的通訊軟體,能夠以智慧型手機互相傳送工作訊息或電子檔案。不僅能對留言以表情符號回覆還能隨專案的成立建立群組,過程也能邀請公司外部的人加入群組。
透過通訊軟體溝通的好處
我認為,善用通訊工具,比直接見面交談的人際關係,更能成就複雜而深厚的連結。
而且,員工除了同事和主管,還能和採訪對象、業務窗口等人,以多樣化的型態進行聯絡,現在人脈的型態,不就是那種不知道誰跟誰之間有連結,人脈如同蜘蛛網的社會嗎?
首先,必須了解「逆金字塔型」人脈在社會上的發展。
換句話說,只選擇接近高階幹部,並打造關係的方式,在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與之相較,自然而然認識的人,和他們建立關鍵人際關係才是更重要的事
因此,必須向對方傳達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現在有什麼目標。
前文提到三十幾歲的飲料廠商員工和汽車廠商的幹部有著關鍵連結,也是因為在活動認識後互相交換意見,然後以臉書繼續溝通而成為朋友。
潮流❶ 「逆金字塔型」的人脈
《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采實文化
閱讀更多:《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采實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7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擔心爸媽的健康無人把關?黃金時代讓家庭醫師成為您最親的家人!年紀越大,最擔心的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病症狀與不適感,長輩煩惱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是否會引發後續併發症狀,孩子擔心無法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這時候,最需要有位專屬醫師為長輩整合用藥,同時追蹤年長者的健康需求。
Thumbnail
avatar
黃金時代 - 頂級在家養老
2021-09-07
最不自由的時代,向最自由的人學習:莊子淺談(一) #牆,無所不在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Thumbnail
avatar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
2021-06-15
非黑即白:社群媒體時代的二分法思考,如何讓人成為失控的言論恐嚇者極端分化的意識形態,讓輿論呈現光譜的兩端,無疑是深受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一旦將討論的層級拉到對錯的分野,自然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去指責與謾罵,區分為「我,與我對立的」兩端,以此彰顯出自我的價值,同時也更容易找到群體的歸屬。
Thumbnail
avatar
惡羅斯
2021-02-07
疫情時代簡直是內向人的天堂 昨天訪問一個要考大學的學生。問問看她在疫情期間要考大學的感覺是什麼。 因為生活完全不一樣了連原本高中生非常期待的高中畢業舞會都沒有了。(其實澳洲人跟台灣的高中生一樣要考大學壓力也是很大的。真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要死要死)。 大家也都是從早到晚在唸書所以很多台灣小孩子覺得在國外唸書的人很幸福。哎呀沒
Thumbnail
avatar
雪梨台灣阿姐
2020-08-15
不要讓一群男人決定女人的子宮該怎麼用「你是否同意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15條第1項:人工流產應於妊娠24周內施行,修正為『應於妊娠8周內施行』?」意即8周後,除非懷孕會危害母體性命安危,進行人工流產將會犯下墮胎罪。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12-21
〈SHIBUYA STREAM〉流動的街區,匯流的人群,流向新世代位在澀谷車站南側區域的〈SHIBUYA STREAM〉在2018年9月開幕,也象徵了澀谷的不斷蛻變。從2012年的〈Hikarie〉,2013年的東橫線澀谷站地下化工程,隨著時間的流動,2015年〈SHIBUYA STREAM〉開始動工到2018年完成,也改變了車站附近的人流與交通....
Thumbnail
avatar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19-04-17
【我的觀察和體悟|社會人心趨向】關於台灣年輕世代出走「人才外流」近年來,越來越多有自覺的台灣年輕世代紛紛往島外發展了!往中國、往東南亞、甚而到世界舞台……
Thumbnail
avatar
Yao-Xiang Huang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