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玫怡對談的北上高鐵,我一直在想焦慮這件事情。 到了會場,發現參加的人不只有女性,還有約10/1的男性聽眾,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所以對談之前,我先調查了一下與會的聽眾組成,果然九成都已經當了爸媽(還有好幾對帶著小寶寶來聽講)(小寶寶的衣服花色好可愛噢好想問是哪個牌子)(剁手),教育相關工作者的僅有寥寥數人,也就是說,這真的是一場親職座談啊!!!(不然你以為是甚麼) 然後我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有看過一本親子教育書的請舉手?」 刷刷刷刷刷一整片,大家都舉手了,大家都有看書。 「那麼看過五本以上的,請舉手?」 刷刷刷,竟然有七成的人看超過五本,也就是說,他們可能讀過三到五種育兒理論了。 「看過十本以上的請舉手?」 刷刷刷,目測還有五人舉手,我的天啊。 這、就、是當代的育兒焦慮。 那個杏鮑菇就是作者本人(咦?) 當我們在談話時,其實可以感受到現場聽眾的熱切與飢渴,那個目不轉睛的渴望,並不完全來自我們的對談很精采(好啦但是真的很精采,玫怡講話好好笑),那種求知慾來自於大家都很緊張、很焦慮,真的真的很想知道怎麼養好小孩。 甚麼才叫做養好小孩呢? 玫怡說,你覺得好就是好。 聽起來很容易被誤解成家長權威,但這句話反而是要大家放下恐懼和焦慮,放下對專家的依賴,自己去思考甚麼對小孩才是好的。 我在生產之前,一本親子教養書都沒看過,非常白目,覺得小孩出生再說吧我一定有辦法,結果生出來手忙腳亂,這才開始看朋友給我的百歲育兒法、親密育兒派……看完發現百歲派實在是太嚴謹太厲害了,光讀書,我就可以感受到類似理財勵志書系的興奮感,但是勵志書是安慰讀者用的,很難照著做。百歲派相信讓小孩學習規律的生活作息是好的,但是其實每個小孩都不一樣,像蘑菇就是固執的小孩,完全不甩吃玩睡那一套,她自己會想辦法睡覺,所以我的睡眠音樂和睡前儀式也無用武之地,當我放手尊重她的時候,她就睡得很好。 後來又談到對小孩的信任感,我忘記跟聽眾分享女神茱麗葉・畢諾許的專訪〈由衷相信生命的火焰〉,容我引述專訪中的一段文字:「……畢諾許說她相信孩子們其實是她的老師:『他們會逼迫你看見自己的極限,因為他們需索無度,而且不會過濾情緒。當你面對他們,也同時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她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比教他們的還多。『我相信他們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來這世界的使命。那會是內心一個小小的聲音,必須要仔細聆聽,才聽得見。』而父母要幫助他們去辨認,不要被外界的雜音,或其他聲響蓋過去。」 但是這種信任感也來自有規則的生活,父母建立秩序,小孩才能好好發展自我,所以茱麗葉・畢洛許的小孩要做家事、要幫胡蘿蔔削皮,通過這種規律與信任,我們才能長成獨立的人。如果隨便小孩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想幾點吃飯就幾點吃飯、多晚上床都沒關係,家長應該會先被累死。而且小孩也會被這虛假的自由搞得身心失衡,因為小孩並不理解地球上的秩序啊,他才剛剛來到這個星球。 所以玫怡那一句「你覺得好就是好」,其實蠻深的,包含有你對孩子的認識、理解、小孩的個性特質、你的家庭秩序等等,甚至你在孩子出生以前覺得好的價值(例如高學歷高收入等),孩子出生後,你可能就會完全改觀。 聊到後來,大家的提問也充滿焦慮,幾乎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括:「我是一個好媽媽/好爸爸嗎?」 放〜輕〜鬆〜啦! 親子互動雕塑的是雙方,通過與這個陌生靈魂的相親相愛,我們雕去自己身上不適合孩子的部分,孩子則塑出他眼中的雙親與自我。所以我說,生孩子以前,我雕塑的是作品,生孩子以後,我雕塑的是自己。 在我們相愛的過程中,可以找到雙親和孩子都舒服的節奏,就是好。 So, HAPPY TOGETHERRRRRRR!!!!!!! (ba-ba-ba-ba ba-ba-ba-ba) PS.自由的誤讀 當天,有教師專業的聽眾分享到,大人是否會過度使用「大人的權力」,例如玫怡不讓鄰座小孩在高鐵地板上躺,因為高鐵地板髒,但那是大人覺得髒,小孩子不覺得。 拜託,這就是一種想太多的焦慮,髒就是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衣服很難洗,洗衣服的大人會很不爽啊。小孩子感染腸病毒或輪狀病毒是有可能會死掉的耶,而且腸病毒要隔離七天大人也會很不爽啊!這樣我們要怎麼HAPPY TOGETHER啦! 自由與權力不是不能討論,但是大人的職責在於讓小孩安全長大,而且還要融入社會,畢竟我們人類能夠活下來,完全倚賴社會互助,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小孩與這個世界相處和諧啊啊啊不然世界上是有那麼多無人島和排球可以給大家使用嗎(不要自己演出小劇場好嗎這位太太你也挺焦慮的啊)(是因為媽媽自己想要一座無人島嗎)。 如果一個老師在授課時,允許不想聽課的學生玩手機,理由是如果孩子不想聽老師上的課,他應該有安排自己時間的自由……我的回應是稍微嚴苛的,我稱之為這樣的處理,是對自由的誤讀。 因為如果連教師都不相信自己上的課是對孩子有益的,那你站在教室裡幹嘛?正是因為知識對於人類有所幫助,所以才有教育專業,而且為了幫助學習有效率,才建立教室的規則,例如不可以在上課時玩電動。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在那個時間點玩電動,不是為了幫助他學習,而是因為他不喜歡這堂課,想要逃避課程,那麼這個玩電動的動作就是在浪費他的時間,奪走他原本應該學習一項知識的權利。 但是如果使用手機玩電動對學習這一門知識是有幫助的,例如這一門是社會課在講老年照護,然後大家一起開手機起來玩《Stayin' Alive》,然後發現這個遊戲的設計,內容竟然是想自殺輪椅老人vs.防自殺看護人員的超狂對決,遊戲一方要扮演想自殺的生無聊賴的老人,在療養院用火柴啦繩子啦努力結束生命,而玩家的任務就是必須阻止老人自殺成功……那這個玩電動的動作就非常正確,而且很令人毛骨悚然。(你到底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阿不然哩) 教師專業本來就很難,現行的教育制度將過多知識與能力視為重點,忽略人的自主性,吸收知識以後沉澱、再造的需要,這也是事實。十幾年來我們發現現行教室的編制與規則,其實並不適用於每個人,有些人必須從聲音中學習,有些人在動手做的時候會學得更好,所以這幾年來教育現場的改革聲浪,也深深影響了親子教養的方向,但我們本來就處在變動的環境之中。 唯一不變的,就是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 所以大人要跟上,跟上,要吸收新知,要隨時應變,要像《火影忍者》的卡卡西那樣背著雙手飛奔啊啊孩子們等等我! 就是這個姿勢 上面沒有卡卡西所以再補一張 PPS.同場加映之太空包又來推薦好書了我真的沒有業配書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 有讀者反映想要多聽一些女性地位與成長的書,這裡我就一定要推一下雪柔・桑德伯格的《挺身而進》(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這本書超讚的啊啊啊(裡面也有一些挑選伴侶的心得,未婚者必看!已婚者,嗯,也可以看看就好),如果想知道她有多讚,這裡有TED18分鐘試讀版。 延伸閱讀: 徐玫怡:重新雕塑自己––講座後想講的…… 太空包:媽媽要剁手 把睡眠權還給蘑菇 新手媽媽與女兒的奇幻冒險,【蘑菇日記】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