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崩壞(二):超低效率

2016/10/2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大學教授總說自己很忙,忙到不見人影的忙。但大學教授真的很忙嗎?他們有忙對地方嗎?還是在瞎忙?

 

台灣各大學走向崩壞的第二個原因是「低效率」,以下就分研究、教學、行政三個角度來看台灣學術機器的怠速運轉。

 

研究

 

許多國內大學規定專任教師一週至少要有三天到校,就算沒課,人也要來。有些學校則有更嚴格的出缺席規定,所以要說大學教授「都沒出現」,其實不太公道,他們只是「沒被發現」而已。

 

他們確實存在學校的某個角落。一般來講,教授到校後,多半會待在研究室與實驗室。那他們在幹嘛?

 

最常見的說法是「備課」和「做研究」。「備課」將放在教學部份討論,先來看做研究。

 

做研究通常是為了寫論文或專書。大學教授的論文數量,是評價其個人價值的重要指標,但無法跨領域比較。不只文組、理組的量化標準大不相同,各系適用的指標也不一致。理組有些大教授一個月就可以出一篇以上的期刊論文,而文組的教授則可能一年才有一篇會議論文(相對期刊論文要簡單、較少審查過程),五年一本學術專書。

 

那要怎麼評估其效率表現呢?

 

文組老師一年出一篇論文的效率算低嗎?有些人說自己在精不在多,所以一年就出一篇精華、奧義,有些人主張自己的學識無法轉變成論文,他的存在就是「一種價值」,大師是也。也有人認為自己是走教學型路線,本來就不重研究。

 

但他們扯再多,還是有辦法客觀比較。就算你是教學型,「偶爾」也還是會出論文,代表你還是有花時間、精力做研究,只要投入資源並有產出,我們就可以探討這研究過程是否有效率。

 

在同一個領域內,寫一篇一萬字的論文,有些教授可以花一百小時的工時就完成,有些人可能要花上一千小時,如果兩人論文水準相近,那我們當然可以說花一百小時的教授工作效率較高。

 

但大學教授相同領域的人很少,彼此之間互比,或許可以分高下,但有些人是在冷僻領域努力的,那他的效率又要怎麼評估?這需要外在標準,那從哪來呢?或許可以用簡單的數學算一下。

 

正常專任教師一週十二小時授課,算你備課要二十四小時,總共三十六小時花在教學。以每週四十小時工時的基本勞動條件來看,一週也還有四小時工時可以做研究、寫論文。一週四小時,一年至少兩百小時,兩百小時的閱讀與寫作,就算是產量最低的文組,應該也至少可以出兩篇上萬字的論文。

 

難道你花一個小時,連一百字都寫不出來嗎?那也太混了吧?我上面那段都一百三十一字。就算是引述文獻,隨便也破一百字。理工的有可能實驗做失敗,但文組很難弄錯方向而浪費時間,越老練者越不會發生踩到地雷的狀況。說是在閱讀而花時間,但閱讀也有高效率的閱讀(摘要、建構問題意識),也有低效率的亂讀,產出程度還是有差別。

 

因此一年兩篇,很低標了吧?實際上,除了頂尖大學的高強度課程,專任老師教的課多半是舊課程或必修課,是基本或熟練知能,不太需要花時間備課,因此他們耗在教學的時間每週可能不到二十小時,這代表研究時間每週可以到二十小時,一年就有一千小時:別忘了,這還是在完全沒加班的狀況下。

 

那為什麼還是一堆大學老師覺得自己研究時間不夠?就算假日都加班,還是寫不出論文呢?這不見得是學養不足或寫論文的技術有問題,真正的原因往往是自我管理。

 

我就直接講明吧。以一般三四十歲上班族的工作強度,和三四十歲文組教授寫論文的強度相比,前者一定高出很多。因為後者並沒有主管或老闆在逼迫,身邊也沒有同事坐著看你在幹嘛,因此除非自我管理甚嚴,否則在沒有明確交稿時間壓力的狀況下,教授「耍廢打茫」的機率很大。

 

除了「六年升等(不然fire)」條款之外,多數專任老師根本沒人管,若又缺乏自律心,怎麼會有效率?常人碰到這種工作條件也會墮落,教授也不過是「常人」加上個「寫論文技能」而已,對於這種人性自然,其實沒什麼好否認的。

 

因此,除了少數頂尖大學的精英戰士外,多數教授缺乏生產紀律,更少人會提前開工,許多都是等升等期限將屆才在傷腦筋,當然壓力大了。但之前有三到六年給你寫,為啥不寫?這和期末考前在靠北報告太多的大學生有何不同?

 

人性啊。

 

先別試著反駁我,來看個現象:過去科技部(前國科會)專題計劃申請截止日時,上傳檔案老是會塞車,網站常會當機。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拖到最後一刻才傳。

 

有一年給你弄的東西,為啥都最後一天的最後幾個小時才處理?因為學生弄很慢?啊你是不會自己弄?不會自己弄,為啥不好好管理學生的進度?

 

這就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層面的效率問題:研究團隊。

 

許多學門會組研究團隊,特別是理工科系的研究室或實驗室,成員可能多達數十人,除了大學生以外,也包括了碩博士生,或是年輕的助理教授、副教授。

 

這差不多是外面小型企業的人力編制,而這些研究團隊的工時也不下於外面公司,許多人長時間以實驗室為家;也因為這種高工時,加上資源越來越少,不斷產生薪資與福利相關的爭議。

 

那這些研究團隊的工作效率,或者說,其「管理體制」,能和一般的公司相比嗎?

 

只怕仍有驚人的落差。這些實驗室通常有複雜的階層制:教授交辦博士後、博士後交辦博士生、博士生交辦碩士生、碩士生交辦大學生。光是傳令就浪費一堆時間,實際執行更是充滿拖延與誤解。

 

這些實驗室往往到了畢業壓力季才會稍微提升效率,加上科技部的專題研究計劃補助以學年為單位,這會讓其團隊之生產、運作以「學年制」或「學期制」為主,缺乏彈性,難以用現在外界流行的「專案」模式來運作。

 

這種低效率是你能理解的部份。還有常人不能理解的?當然有。

 

台灣的學術圈越來越「學閥化」,學閥們為爭奪資源,而養出更多的下級或旁支團隊,這些團隊拚命吸收資源,卻缺乏有效管理協調,在研究議題與實驗內容重疊的狀況下,又是一堆浪費。

 

因此大學中的研究,有許多已經偏離了「興趣」與「學術價值」,單純是在拚量化指標。一個團隊可能有大量的論文產出,感覺好像很高效率,但這些論文多是無甚學術價值的垃圾,甚至有學術倫理爭議。還記得之前讓某教育部長下台的抄襲與垃圾論文事件嗎?那絕對不是單一個案,只是「被看破」的個案。

 

可惜的是,你分辨不出來什麼是垃圾,只有那個領域的人會拈花微笑。我聽聞過某個領域的年輕學者在百人研討會上痛批(同一系統的)學弟妹只是拿學長發展出來的幾個公式去套不同的母體,然後生出上百篇毫無價值的論文。

 

然而低效率的問題不只如此。

 

教學

 

許多人認為大學的論文點數制度讓教師忽略教學本務,但教育部也推出「教學卓越計劃」與各類相關的教學計劃。和二十年前相比,當代大學的教材教法都有很大的進展,可以說是殺豬公與上太空之別。至少在硬體面是這樣。但教學上仍然有效率低落的問題,而且遠比研究低落。

 

台灣現在大學是十八週制,但一直有調成國外十五週或十二週制的聲浪。反對者認為這會讓授課內容不足,不過這只要改善教學效率即可解決。

 

外國大學之所以能採這麼短的學期,原因之一是課前閱讀的工作有做好,而台灣目前多半是研究所階段才會真正要求課前閱讀。少了課前閱讀,教師上課時就要全部都講,不但浪費時間,學生又不見得聽的懂,整個教學過程常是原地打轉。

 

此外,現在大學教師對於提升「顧客體驗」的意願非常低。依我在各校授課的經驗,我只是約略提升學生上課的集中度,就能在「教學評量」(由學生所做的評價課程問卷)中保持相對高分,甚至是全校前10%。

 

我並沒有給相對較高的成績(全班平均都壓在80分以下,也會當人,0分或3分這種分數也常見),備課也沒認真到哪去。我就只是觀察學生的當下反應,並立刻調整表達方式,就能有這樣的收效,這也讓我強烈懷疑其他教師教學行動的效率。

 

我並非指其他教師不努力、不投入。他們投入很多,但「能量」與「資源」沒有轉化成為「顧客體驗」。學生沒學到東西,又不開心,白幹了,浪費了。

 

除了教師講授時沒辦法「抓到」學生,讓「資訊傳輸」不順暢,還有許多細節問題:教室出現大量新式軟硬體,教師在不擅長操作的狀況下,往往浪費上課時間調整「到讓東西可以播出來」,或是製作出來的多媒體教材反而造成學習障礙。

 

我雖然擅長於新媒體,但我上課仍以口頭講述和板書為主,搭配課本(今年才改成PDF檔,之前都是紙本),很少使用簡報投影,除非講述媒體內容,否則也不會播放影片。

 

為什麼?因為操作這些東西,會讓我失去對於台下的掌控,我沒辦法兼顧學生與螢幕。我不知為何其他人會對「七彩斑斕」的教學方式如此有信心。他們真能掌握這些工具,並發揮比原本工具更好的效果嗎?

 

許多大學教授的上課方式「太過自我」,未考慮到教學的首要目標是要把「東西」傳遞給學生,而自身的責任是強化傳輸管道,並排除可能障礙。他們反而製造出更多障礙。

 

其次,大學也該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具體方式是刺激學生提問、參與討論,或在作業、報告、小論文中進行論述。但台灣的評分引領教學的問題相當嚴重,多數學生只是為了及格,因此對於老師傳達的「東西」不願批判或質疑,仍以接受知識並轉化為報告或考卷為主。

 

許多老師只是在上課過程中問學生有沒有問題,見到沒有反應,就放棄這方面的訓練,然後抱怨台灣學生都不參與討論,不像國外的學生「多蠢的話都會講」。這現象是填鴨教育的遺毒,大學教師應想辦法解決,但真正試圖解決這問題的教師很少。

 

到最後,教師往往只是把想傳達的知識講一次,學生記錄下來,然後考試寫出來,就結束了。這樣何必實體教學?看教學影片,甚至google自己看資料,不就得了?因為一樣都沒有互動呀!

 

在過去沒有電腦和網路的時代,「這樣做」或許已是最有效果的知識傳達方式,但現在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和你競爭,那就應該在教學互動性上有所提升。

 

這有點像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轉變過程。傳統媒體是單向傳播,但新媒體是來回互動的,許多傳統媒體人沒辦法適應這一點,就被淘汰了。大學的教學如果也沒有適應這一點,以為只是用遠距教學平台、用電腦中控桌,就已經「現代化」,那可是大錯特錯。

 

我用以提升互動性的方法甚至更原始:要學生在隨堂作業手寫自己的問題,並且在下一堂由我回答不具名的問題。這樣學生有時間思考組織個人問題,也讓我有時間思考更完整的答案,來往過程會持續好幾週,這樣不但沒有缺乏時效性的問題,反而讓學生對於課程更加滿意。

 

別迷信工具,要集中注意的是效果。忘了目的,只沉迷於手段,一定會陷於低效率。

 

行政

 

最後要看到行政體系。不論公私立,幾乎所有大學的行政體系都出現「公務機關化」的問題,而且比公務員還公務員:更加怕事、更加保守、對上級更唯命是從,而且對於外界變化的瞭解更少。

 

這或許是因為大學職員有相當比例是來自於學院大老的人際關係:就是靠關係進來的,為了保住飯碗,他們的保守性不難理解。這種缺乏競爭與可能性的體制,讓成員對一切謹慎以對,許多可以不待命令自行動作的部份,就在空等中慢慢流逝了。

 

除了基層人力,各級主管也有問題:因為校務行政主管多是爛缺,沒人要接,大教授們當得不甘不願,就會造成第一重的低效率;佔的缺往往不是自己的知識專長,又會產生第二重的低效率;相比於外面的政務官,大學主管和前任的行政連續性更弱,人去政息的狀況嚴重,當然也造成第三重的低效率。

 

改善之道是行政主管以專人專職為之,但在台灣當前大學自治與節省經費的格局之下,只怕越來越不可能做到。

 

這種行政低效率乍看和教學研究無關,但其實有深遠的影響。像是硬體設備的採購、維修,所耗時間都無法達到一般公司的水準。我相信許多老師都有類似的經驗:因為會計單位的「原則」,就算有科技部補助款,卻啥都不能買,最後買了成山的Double A 和筆。

 

外在環境的行動彈性更是問題。目前許多大學都尋求向外的產學整合,但法規限制過多,難以對應真正的業界需求。就算設有「創新育成中心」,想要提供較低價格的地租與服務,但真正成功的案例也相當有限,因為相關單位設下的規定過多,在學校旁租房子開公司都還比較方便。

 

就算想賺錢,反應速度也太慢了。舉個實例:新媒體在台灣加速發展,已有三四年時間,但我四處演講時,似乎還沒碰見意識到這個產業重要性的學校相關單位。許多單位主管在聽我的經驗分享時,還表達出「第一次聽過」的驚訝態度,這樣要怎麼提供創新事業所需的資源?

 

我不是說新媒體是唯一有未來的產業,但如果對於「人人滑開手機都在接觸」的新媒體都是如此無知,那對於其他更高深、專精的領域,又要如何有效輔導學生投入?

 

動作太慢了,而這動作慢,是來自於認知部分的慢。

 

大學體系應該是知識與創新的爆發處,但是不論研究、教學與行政,都有太多資源被浪費,其中最重要也最可惜的資源,就是「時間」。

 

這個世界正在高速滾動,而且越來越快。比起教改之前、二十年前,現代台灣各大學的動作是要快上不少,但還不夠快。就是因為不夠快,所以大學被其他競爭體系擠壓,而走向崩壞。

 

連總統都請高職生先別急著進大學,就代表有其他「更急」的事。那是什麼?當代大學能回應這個質問嗎?到底該怎麼解決低效率的問題?

 

別急,大學崩壞還有其他的面向,先看過再說吧。

 

延伸閱讀:

大學崩壞: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大教授

 


《渣誌》:一人雜誌社

渣誌, 人渣文本, 周偉航, 一人雜誌社

編輯:宅編

封面圖片:Vintagejhan @wikimedia

 

人渣文本
人渣文本
我是人渣文本周偉航,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渣誌」,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我預計每年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