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這則
報導,接下來請你想想,當年你上大學時,是否動過轉系的主意?台大校長管中閔指出逾55%大學生自認讀錯科系,台灣大學統計,109學年校內每10名大一生就有一人申請轉系,頂大的頂大台大都這樣了,我很難相信其他的學校情況會比台大好?如果不是,會不會是學生就這樣甘於當初選擇,直接就「沉沒」了呢?
我舉我當年的情況。
大學四年,我無時無刻想轉系,這也不能怪我,要我在學海無涯的經濟理論中找到以後吃飯的飯碗,實在談何容易?會計不會學得比會計系的同學好,統計沒法和統計系的同比,微積分實在比不上數學系的同學,所有企管理論完全不通。對於未來真的很茫然,應該是說經濟學脫離人間太遠,老是在象牙塔裡話模型過日,經濟學家寫的文章,真像火星人寫得火星文一樣,真的不是給平凡老百姓──地球人看的!
這真的是我當年的想法,然後大一上,我將近一半的學分沒有過關,雖主科經濟學原理低空略過,但會計學原理被死當,微積分也沒及格。趁寒假前同學尚未離校,趕緊抓幾個同學拍照留念一下,想當年還真讀過一學期的大學,當過一學期的大學生。
大一上有約120位同學,我隱約記得,15%的同學說再見,被二一了。當年在經濟系,被二一家常便飯,亦不用期待大一過了「頭過身就過」,到大四被二一的大有人在,讀七年沒畢業的也大有人在。
然後,我大二時個體經濟學也被當了!
各位一定很好奇,照理不是愈高年級學分愈低嗎?被二一的機會應該降低才對!但我們經濟系是這樣規定的,凡是大一經濟學原理沒過,後面凡是遇到經濟學的學分,一律檔修。個體經濟學或總體經濟學被當,後面遇到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的學分,也一律檔修。一不小心,或者是太混,一路檔到大四還是修不到主學分,能夠畢業就奇怪了!
其實,我當年並沒有「堅持」一定得留在經濟系,至少樓上的社會系一直對我招手,我在社會系臥底修他們的必修課,竟然是他們系上最高分。社會系這臉可丟大了,連校外實習的的機會也被我搶了。要是當年能夠轉到社會系,說不定我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後來在經濟學界出了一點小名,當年的系主任鬆了口氣,還好我決定留在經濟系,這個選擇是對的,經濟學界才能夠有我。
我回答得很詭異。
轉系的成本真的很高,為了轉系,必須要在本系爭前幾名,還得到對方的學系修課,然後考試,我覺得蠟燭兩頭燒的結果,根本沒有任何機會來實現轉系這個夢想。但想想看,一轉系之後,過去所學就是沈沒成本,但不代表未來所學可以找到一條方向,風險高,報酬率特低,這念頭只是腦中繞繞而已,終究沒有去實現。
轉系的門檻,就是提高選擇「沉沒」的機會,而各學系又本位主義思考,萬一,一堆學生都轉出去,這系主任的臉,往哪擺啊?
選擇「沉沒」的轉系了,選擇繼續「沉沒」的,繼續呆獃下去,但這兩個「沉沒」的選擇不一樣,實際的成本也不相同。
其實,我們一直在評估「下一個會不會更好?」也就是說當我們擁有後,還是會評估下一個的效用問題。就像我當年想轉系一樣,進了經濟系,還老想轉系,心思不寧的結果,實在吸收有限,就好像一隻兔子,窩裡擺明就有紅蘿蔔了,但外頭還有一根紅蘿蔔在那裡晃來晃去,到底是要?還是不要呢?
其實,要學生在大一就找到方向,我認為太強求,我也只教過一個學生,他還是陸生,一口咬定就是要讀東海經濟系,正因為在大陸,郎咸平就是東海經濟系畢業的,如果當年的東海可以有位郎咸平,代表以後還會有機會......
當了老師之後,我習慣在一開課的時候向堂下的大學生闡述成本的定義問題,機會成本、固定成本和沈沒成本當然是一定要說個明白的。現在很多大學生上課的態度實在有點糟糕,我常說既然不想學習,耗在大學四年也只是浪費生命而已,何必耗在課堂裡,心不在焉,成績還一塌糊塗呢?我通常只收把學習當作是資產的同學,現在付出很多成本,未來才有機會轉成效益,至於那些把選課當兒戲的學生,每一們課對他們而言,只是沈沒成本罷了,對於未來絲毫不會產生任何助益。
但慢慢的,我連提都不想提了......
我觀察很多把學習當成是「沈沒成本」的大學生,標準的動作即是最小化成本,說起來這當然是理性決策,正因為在選擇的當下,既然未來已經視為沈沒成本的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定得降低付出的成本才對。沒來上課,當然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被當掉、被擋修、停考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要是可以矇混過關,那豈不是一件樂事,付出了最低的成本,但得到學分的最高效益,有些學生真的會作此打算。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經濟行為最好不要被別人預測到,這可是會失效的。正因為有學生想降低沈沒成本,表諸於外的現象,就是連書都不買,或者是借來影印的零星篇幅,這種訊號是可以被觀察的,結果也必然可知。
我贊成把轉系的門檻降低,最好是「沒有門檻」,歡迎走出去,有歡迎再走進來,誰說方向得在大一、二就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