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五):「台」字佔有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一批獨派或台派人士,非常喜歡將「國語」稱之為「北京話」。他們顯然想藉此突顯國語的外來性質,也削弱其存在的道德合法性。但這其實也是種意識形態,而且單純得非常有趣。

 

因為「國語就是北京話」這種主張,沒有什麼科學或語言學(如果不算是科學)上的根據,憑的就是一種「起源感覺」。

 

在起源上,國語是脫胎自北京話,但若因此說國語「是」北京話,那台語又何嘗不是閩南話?但這些獨派或台派人士,通常又強烈主張「台語」和「閩南話」已有許多用詞不同,早演化出在地特色。所以台語不是閩南話。

 

但台灣所使用的國語,也有大量的在地特色,和真正的北京話存在人盡皆知的差距,就算是中共採用的普通話,也和台灣採用的國語存在明顯差距。

 

到底差多少

 

在拿不出明確判別標準的狀況下,如果你說國語是北京話,那我也可以憑感覺主張台語就是閩南話;如果國語不是北京話,那台語也不是閩南話。

 

你要選哪一組?

 

認真點問,台語和漳、泉州現地使用的閩南語差多少?國語又和北京話差多少?該從哪個方向進行比較?總詞彙量上的差異?常用詞彙上的差異?要如何去設計出一套客觀的,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語言區分標準?

 

玩弄語言分類原則能帶給我們的太少,反而可能存在許多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上的惡意;多數語言研究者因此認為不如把精神和資源投入更有價值的方向,像是保護即將消逝的語言文化。

 

那些熱愛將國語稱為北京話的朋友,對於建構明確的語言分類標準也是興趣缺缺。他們就是堅持「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國語是北京話」,然後在說明支持前句的理由時,選擇引用某些詞彙上的差異,而在說明支持後句的理由時,則看重說明歷史上的關聯性。

 

這種方法論上的「高度彈性」,突顯了背景的特定意識形態。我們不能說這就是「台獨意識形態」,或「台灣意識」,這只是很小的意識形態潛流,原則上只存於部份閩南裔台灣人的心靈中。

 

這是種對於「台」字的「佔有欲」,是種對於「台」字的眷戀。這種佔有欲當然會引起其他台灣族裔的不滿:憑什麼「閩南人」、「福佬人」、「河洛人」、「漢人」可以佔有「台語」一詞?這種使用是否排除了其他族群成為「完整的台」的機會?

 

台灣人是否一定要會講台語?講到「台灣人」概念,可以包括四大,甚至五大(加新住民)族群,但「台語」就只是單一族語。這樣「對」嗎?

 

「外省人之前也壓迫台灣人接受他們的語言為共通語呀!」所以這種佔有是對的嗎?之後的強勢族群也要學嗎?其實多數外省裔台灣人的母語也不是「國語」,而是差異大到難以互通的各種南腔北調。

 

我們現在是以「台灣式國語」作為建構台灣人認同的思維語言,還是「台灣閩南語」?

 

不健全的諸說

 

這傳出了佔有欲的味道,而這味道讓人目盲。但這不是族群本身的道德錯誤。

 

閩南裔台灣人的原鄉語言被稱為台語,就歷史面上看,並非「自稱」,而是日本、國民黨統治者與社會賢達所賦予的,而這使用法為一般的閩南裔所承繼。但這種使用法或「命名學」,在重塑台灣本土認同的過程中,會引起其他族群的質疑與不滿。

 

這類不滿的形式會依其他意識形態呈現,這些意識形態或價值觀也不見得是健全的。我們就一一來看各種批判性的意見。

 

首先是甲說:

 

「論使用者數量,在台灣的國語使用者遠超過其他語言,當然也超過閩南語。要說真正的台語,應該也是台灣式的國語。」

 

這量化層面的說法看似很公道,不過卻是「現在時間切片式的」。如果這時間切片選在1890年,閩南語在可量化的層面將會名正言順的搶到台語一詞。

 

因此甲說的主張者必須說明為何要以「現在時間切片」為定名的標準,這可能忽略一個現有狀況背後的道德性(國民黨的語言教育),也必須面對將來台灣可能有其他更廣泛語言,而被迫再更動「台語」的定義。

 

台灣人在將來可能選擇講英文,或是英文與國語的混成語,產生類似Singlish的主流語言。屆時台語也可以是台式英文嗎?這種定義的流動性太強,顯然不符合我們的一般認知。

 

再來看乙說:

 

「應該考量歷史先後順序。最早在台灣發展的是各種原住民語言,所以如果真要定義台語,那也會是某些原住民的族語。」

 

這是脫離量化觀點,單以時間上的存在優先性為決定標準,有點「先佔先贏」的(某種自由主義?)味道。不過原住民族語種類甚多,該以何者為台語呢?最早的那種?那最早的是誰?還是每一種都算是台語?

 

就算以法律定義這些族語為台語,在實務層面上,因為原住民族的使用群體太小,還是很難對抗其他族裔在爭奪台語佔有權上的政治力量。理念上很美好,實務上不大有搞頭。

 

接著是丙說:

 

「將閩南語稱為台語,有些人主張是為了去中國化。但閩南語主要結構都還是中國來的,改名也無法去掉中國要素。就算閩南語有許多日語或原住民語詞,但現行的國語中也有許多外來語的部份,說不定更有本土特色。」

 

這是之前提過的語言學角度。的確,台灣現在使用的閩南語(台語)已經有相當大量的外來語,甚至是新造語(來自新的科技發明或電視台連續劇)。不過,國語在同樣的小島環境(與中國本土分隔)中演化,應該也會有類似的差異性。

 

但丙說的問題和它想批判的對象完全一樣,主張者自身也拿不出明確的證據來支持這種說法,是以感覺對抗感覺,沒有真正的說服力。

 

反對閩南語佔據台語位置的主張,通常都不夠健全,需要進一步說明其背後價值根源。而支持閩南語(「福佬語」、「河洛語」)成為台語的論述呢?

 

其實多數都與前面的甲乙丙說相類或對稱,而且更薄弱。我們只需要提出一個相對較強的說法來觀察,這說法是道德面的立論。

 

過去使用閩南語的人確實比較多,但因為國民黨語言教育的壓迫,所以變少了,但在歷史的某個片段中,甚至是很長的一段時期,閩南語的確有資格佔據「台語」這一名詞。基於某種類似轉型正義的理念,閩南語「可以」也「應該」是台語。

 

這個轉形正義看來可以解決「過去」,但「未來」呢?

 

台灣人講什麼語?

 

台灣正在建構一個不同以往數百年的新集體意識形態,這種新意識形態有來自過去的部份,也會因為過去的價值限制而出現困境。我把之前已提示的問題整理成下述的對話:

 

「你是台灣人嗎?」「我是台灣人。」

 

「你講台語嗎?」「我不會講台語。」

 

「為什麼是台灣人,卻不會講台語呢?」

 

「台灣人」已有新的定義,而「台語」若因道德考量而回歸舊定義,這第三個問題的回答就會出現價值歧異。

 

閩南裔對此問題的回答有其道德意涵,而一個客家裔、原住民族、外省裔的回答,又會有各自不同的道德意涵。因為情境擬答太過紛雜,我就不整理,我相信台灣人都能體會這個問題的深度,還有其中的危險性。這危險性有以下的幾個面向:

 

台灣的國語霸權,其成立有道德爭議,但這種霸權需要去除或糾正嗎?糾正的過程是否會形成新的霸權?

 

台灣式國語是否可以做為一種中立的各族通用語?如果可以,是否會造成各族語言的衰弱與崩解?如果要各族基於道德理由學習彼此語言,是否會造成資源浪費?是否會催生閩南語(台語)的新霸權?

 

對於語言,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麼?考量可量化的成本效益?依據不可量化的道德正確?

 

回到「台」字佔有權的爭議,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台語等於閩南話」的現狀?接受?糾正這種佔有?還是打散各族語言,讓各語言以基因片段方式混成一種「超級台灣語」?這種事需要政府特意為之,還是讓時間自然促成?

 

如果是後者,我們有必要急著處理「台語」議題嗎?如果融合是應然且必然,那搶救「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的現有運動是否都將徒然無功,甚至是道德錯誤?

 

問題太多了。而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我認為真正應該做的,不是立法或透過教育進行某種系統性的「確認」或「正名」,而是「保持懷疑批判的力道」。只要仍然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議題就能持續啟發我們。

 

思考這個問題不會造成台灣社群的崩解與族群對立,反而能建構出一個有益的內向溝通循環。我們都不是能一錘定音的聖人、先知或獨裁者,而是個普通公民,我們之中的多數只要保持警醒,台灣社群就不會往「這答案很明顯呀!」的危險方向去走。

 

「台語是什麼?」的問題,現在正是思考的轉折點。隨著台灣意識形態的興起,許多人以為的真理,都在近年發生反轉,但反轉之後可能產生再反轉,我們應該保持警覺,不讓檢討現狀的聲音停頓。

 

所以別輕易決定答案是什麼,我們之前經歷的道德錯誤,就是因為太過直覺的定義。瞭解這點,才是進行意識形態批判最重要的目標。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的第一部份,就在完成第一輪對四大族群的檢視之後,於第五篇暫時打住。接下來我們將推出全新的類小說系列來談「恐懼」。而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的第二部份,將會在這新系列結束之後推出。

 

 

延伸閱讀: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一):一等國民測驗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二):大屠殺想像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三):節儉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四):自然主義


《渣誌》:一人雜誌社

raw-image

封面圖片:Yi-Lin Hsieh @flickr   CC BY-NC-ND 2.0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xxx-avatar-img
2019/01/21
你這篇文章邏輯有問題 很明顯就是害怕台語被追溯起源自閩南語 而在那邊瞎講的 簡單來說 在台的閩南人 一直想強調自己的獨特性 而開始胡言亂語 像下面這幾句 >但有些人主張「台語」和「閩南話」有許多用詞不同 >早演化出在地特色。所以台語不是閩南話。 像這些的「有些人」根本就是他自己提出的論述 然後最後再自己打自己的臉的言論說 「台語不是閩南語」 根本精神錯亂 >但中共採用的普通話,也和台灣採用的國語存在明顯差距 因為存在差異這件事 是事實 但不代表能否定文字的起源 台灣的國語來自中國是事實 文化來自中國是事實 閩南語更只是中國的方言 受到了日文的影響的台語 起源仍然是閩南語無誤 想要否定一切的言論 居然有人說寫的很好 只是閩南人下意識的自卑罷了 台灣的閩南人 永遠不承認客語是台語 因為他們想要獨佔「台」這個字 只是自私勝過了理智 顯得愚蠢罷了
avatar-img
人渣文本的沙龍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人渣文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攸關母語發展的大事是福佬族群能否反思自身母語以往的霸權位階,能否放開心胸擁抱自身文化根源。
Thumbnail
攸關母語發展的大事是福佬族群能否反思自身母語以往的霸權位階,能否放開心胸擁抱自身文化根源。
Thumbnail
在台語的書寫體上,並不認同去漢字化。白話字派雖然能理解到漢字在台灣社會的約定成俗,是與華語綁定的某種殖民,但他們其實也和雙語政策的擁護者一樣,陷入另一種美名國際化的英語/羅馬字的自我殖民。,而越南的現況更不是台灣應該效仿的例子。處在華殖的台灣,廢除漢字、推行全羅馬字,只會更加不利台語的推行。
Thumbnail
在台語的書寫體上,並不認同去漢字化。白話字派雖然能理解到漢字在台灣社會的約定成俗,是與華語綁定的某種殖民,但他們其實也和雙語政策的擁護者一樣,陷入另一種美名國際化的英語/羅馬字的自我殖民。,而越南的現況更不是台灣應該效仿的例子。處在華殖的台灣,廢除漢字、推行全羅馬字,只會更加不利台語的推行。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近期,有關國家語言的論戰,似乎有重啟的跡象。先是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於質 詢時要求經濟部長「改說國語」,遭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於臉書反諷一番。阿美 族出身的廖國棟(Sufin Siluko)隨後更強調自己並非排斥母語,而是為了使父老鄉 親聽得懂質詢內容,因此謙卑地請求對方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國語」來回答。 之
Thumbnail
近期,有關國家語言的論戰,似乎有重啟的跡象。先是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於質 詢時要求經濟部長「改說國語」,遭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於臉書反諷一番。阿美 族出身的廖國棟(Sufin Siluko)隨後更強調自己並非排斥母語,而是為了使父老鄉 親聽得懂質詢內容,因此謙卑地請求對方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國語」來回答。 之
Thumbnail
台灣有文化嗎?!這句話表面上是個問句,但從許多台灣人的嘴裡說出來,更像是哀怨的肯定句。甚至,我們的文化自信已經低落到開始會自我傷害的程度了。舅舅是台灣真的沒有文化,還是你根本沒有發現台灣文化?
Thumbnail
台灣有文化嗎?!這句話表面上是個問句,但從許多台灣人的嘴裡說出來,更像是哀怨的肯定句。甚至,我們的文化自信已經低落到開始會自我傷害的程度了。舅舅是台灣真的沒有文化,還是你根本沒有發現台灣文化?
Thumbnail
為什麼要寫台灣文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文化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為什麼要寫台灣文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文化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試想,當客家人或原住民在使用母語交談時,你過去稱讚他們「台語說得好好」,這是一種尊重嗎?
Thumbnail
試想,當客家人或原住民在使用母語交談時,你過去稱讚他們「台語說得好好」,這是一種尊重嗎?
Thumbnail
前客委會主委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最近宣佈了一項政策,就是將現行的語言稱呼冠上台灣也就是變成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及台灣華語,希望能變得更加平等,不讓台語獨占台灣兩字,也撇除所謂的福佬沙文主義!但台語本身或台語的稱呼就是霸佔台灣的稱呼,欺凌其他族群語言是沙文主義嗎? 其實台灣的名稱由來是由台員
Thumbnail
前客委會主委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最近宣佈了一項政策,就是將現行的語言稱呼冠上台灣也就是變成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及台灣華語,希望能變得更加平等,不讓台語獨占台灣兩字,也撇除所謂的福佬沙文主義!但台語本身或台語的稱呼就是霸佔台灣的稱呼,欺凌其他族群語言是沙文主義嗎? 其實台灣的名稱由來是由台員
Thumbnail
『就算你的祖先認同真的是中國人好了,這也不代表你不能選擇做一個台島的台灣族、台灣人,台灣族各族是以「自己的語言」講自己要做台灣人和台灣族的台島島民』
Thumbnail
『就算你的祖先認同真的是中國人好了,這也不代表你不能選擇做一個台島的台灣族、台灣人,台灣族各族是以「自己的語言」講自己要做台灣人和台灣族的台島島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