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本事】這個地方叫Book──博克書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真是一次特殊的採訪經驗,等在眼前的是間歇業兩個月餘的獨立書店──位於屏東市公園東路的博克。既有店址此刻已有其他行業入駐了,不過醒目的店招大字還在,一百坪的格局架構也在,走過公園東路,現在至少你還能夠指認: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間書局,這個地方叫博克。

 

然而到訪屏東這日暴雨狂風,山區各地頻傳災情,坐在林常中老闆的小客車,聽他談著書局的大小事情。書局已經沒有了,我們該到哪處講話呢?父親一般的林老闆驅車載我來到大賣場,我們一起避雨兼吃午餐。我才發現關於博克的描述、敘事、說法,起手式都是過去式了,書局故事已經是你我心中的一件往事。

 

林老闆祖籍福建龍巖,先前服役於屏東空軍基地,一九九八林老闆退役之後,全力投身書店事業。事實上,早在博克書店之前,林家已於一九九二年,同樣在屏東市區經營上海書店。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位在公園東路的新店:博克書局成立。博克書局只賣書:新書為主,舊書少量,如同他的店名,這個地方都是Book。

 

raw-image

林老闆在書店中的身影

 

失去真實空間作為想像依據,我必須努力從林老闆的言談去捕捉、重構消失的博克;或者林老闆也努力記住書店的樣子,於是我們就一起想像十四米寬、一百坪大,且有兩百支日光燈管集體放光的書局,像是海明威的小說──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我們一起想像店內的訪客或坐或站,穿著制服拿書細心閱讀;想像書櫃廊道擺滿為客人貼心放置的椅凳;想像多少孩子與家長就約在博克,說:「我在博克等你!」原來書店是最令人放心的接送區。我們就怕把博克忘了!林老闆說,博克書局位在文教區,鄰近就有屏師附小、中正國中、屏榮高中。到訪書局的老師學生,多年來就像是老朋友。博克書局這樣的好人緣,一名老師聞訊歇業,遲遲不敢前來。

 

二〇一六年春天,博克書局停止運作的消息傳出,散居全島各地的博克朋友奔相走告,附近小學來到書局獻唱〈望春風〉;或者親製卡片,寫下對博克的萬語千言。林老闆提及,不少孩子都是從小看到大的,從幼稚園看到讀大學,然後嫁人、離開屏東,又帶著小孩回來。有名客人特地拿來小學時代的作文影印,作文內容寫著: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博克。不知為何聽到這裡,我突然就想掉淚。一間書店的誕生與消失,何以總是牽動這麼多人的情緒?一間書局得以輻輳而出的情感地圖,究竟又有多遠?林老闆說,關於書局歇業的決定,前後掙扎了兩三年,然書局工作看似浪漫,箇中甘苦又豈是三兩句話就能說完,經營書店並不容易。林老闆提及若真要做,真的做不完啦!一天從開門到關門,上架、分類、點書、整書、抽退、查書、送書,還不包含環境的整理維護、客人的需求服務、玻璃窗面的海報殘渣。書怕水,颱風天也要擔心倉庫漏水……。林老闆說:他把客人當成朋友,凡事親力親為,這是他的書局管理哲學了。

 

raw-image

停止營業前,讀者留下對博克的感謝

 

午餐完畢,雨勢稍歇,我問林老闆:能不能去看看博克書局呢?車子離開大賣場,我們穿街走巷回到市區,隔著暴雨的車窗,我終於見到了博克。林老闆放慢車速,他說最初這裡只是一片荒地、長著兩棵檳榔樹。光是蓋屋,他就花去了半年時間。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一日,博克書局開幕,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休業,前後共計十六年。我說:正是一個青少年的歲數,博克已經長大了。

 

結束博克書局的營運,林老闆提及心情其實沒有多大變化,清出了一百多個書櫃、十幾卡車的書籍,或者送人或者捐贈,走在路上時常遇到客人,博克其實已以另種形式在你我的心中長存。時間現在變的餘裕多了,四年級的他,最近開始接觸更多課程,重新當起學生。離開博克,最後我們來到距離書店不遠的全家超商,就著落地窗戶再說博克,眼看市區雨勢終於由強漸漸轉弱。林老闆讀書廣泛,尤以歷史書籍為喜,外省第二代的他,對於一九四九的歷史特別感到興趣。我們一起分享了關於王鼎鈞、齊邦媛、張拓蕪,乃至更多大江大海的戰爭敘事。林老闆說,他想向仍在書店經營路上的所有同業致上敬意,聽到這話,我對林老闆和他的博克故事更加感佩不已。

 

raw-image

熄燈的博克

 

台灣書店的消失與誕生意味著台灣知識的此消彼長。每間書店的出現,象徵著我們正在尋求新形式與新語言與新內容;每間書店的消失卻不只是消失,它會在另處生出新機,結出花果,因其精神終會被傳遞、被賡續、被牢記著。

 

多年以前只是兩棵檳榔樹,一塊雜草叢生地的荒地,然而曾經它被如此慎重的規畫成為一間書店,這裡是博克。

 

多年以後,我們不知它將會變成什麼?可請你千萬要記得,這個地方叫Book。

 

 


 

圖片提供:書店裡的影像詩

拜訪更多書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 富閔的沙龍
10會員
16內容數
<p>最初與書、書架、書店接觸的場景,形成介面,長成影像,生成平台,而你伸出手指輕觸登入,下一秒就要重返現場;這些小鎮書局或連鎖書店,成為我們求學期間不斷穿越的所在。這個寫作計畫以全台灣特色書店為探索對象,一方面試圖梳理自身的知識養成;一方面也嘗試與書店空間進行對話。書店作為台灣教育的基樁節點,我在其中穿越也被穿越,沿途所見卻是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曾從中帶走、又留下什麼呢?</p>
楊 富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6/09/28
<p>花磚如果是一間房子的表情符號,曬書店內給人的感受定是熱情的,因整間店都在行光合作用:地上有花,一本本攤開的書冊也是一朵朵的花,為此走進曬書店除了看冊食茶聽演講,其實也是遊賞百花了。</p>
Thumbnail
2016/09/28
<p>花磚如果是一間房子的表情符號,曬書店內給人的感受定是熱情的,因整間店都在行光合作用:地上有花,一本本攤開的書冊也是一朵朵的花,為此走進曬書店除了看冊食茶聽演講,其實也是遊賞百花了。</p>
Thumbnail
2016/09/14
<p>走過戰後金門各個歷史階段:八二三炮戰、乃至長期扮演反共前哨的軍防位置,直至一九九二年金門才解除戒嚴令,陳老師和他的長春書店可謂金門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歷史顯影在金門無處不在,在長春無處不在,日曆一頁撕過一頁,很慶幸刻正我趕上了。</p>
Thumbnail
2016/09/14
<p>走過戰後金門各個歷史階段:八二三炮戰、乃至長期扮演反共前哨的軍防位置,直至一九九二年金門才解除戒嚴令,陳老師和他的長春書店可謂金門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歷史顯影在金門無處不在,在長春無處不在,日曆一頁撕過一頁,很慶幸刻正我趕上了。</p>
Thumbnail
2016/09/07
<p>當天故事說的是《白蛇傳》,許多孩童趕緊拎著一塊巧拼當坐墊,像屁股坐著一塊飛毯,也有坐在爸媽大腿之間,全家任憑想像力如雨後木瓜溪的水勢般盛大、如花東縱谷般的深刻懾人。故事已經開始了,慌亂之中,我也拿了塊巧拼坐在角落…………</p>
Thumbnail
2016/09/07
<p>當天故事說的是《白蛇傳》,許多孩童趕緊拎著一塊巧拼當坐墊,像屁股坐著一塊飛毯,也有坐在爸媽大腿之間,全家任憑想像力如雨後木瓜溪的水勢般盛大、如花東縱谷般的深刻懾人。故事已經開始了,慌亂之中,我也拿了塊巧拼坐在角落…………</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食冊cafe書店, 台東 書本是旅行必需品,對我而言,因此書店必入到訪名單內。再者,書店除了盛載書籍外,往往會有在文化海洋上漂流的其他作業與成品——季度本地雜誌、居民的自家手作、下個月的市集宣傳、鄰近小鎮週末的音樂會海報等等。逛一逛書店,即便沒攜書離場,還是不多不少對在地的文化活動添了一份了解。
Thumbnail
食冊cafe書店, 台東 書本是旅行必需品,對我而言,因此書店必入到訪名單內。再者,書店除了盛載書籍外,往往會有在文化海洋上漂流的其他作業與成品——季度本地雜誌、居民的自家手作、下個月的市集宣傳、鄰近小鎮週末的音樂會海報等等。逛一逛書店,即便沒攜書離場,還是不多不少對在地的文化活動添了一份了解。
Thumbnail
台灣的獨立書店或說實體書店,是地方的特色。很值得大家有空去逛逛。 . 今天在苗栗苑裡附近,一時興起,來個快閃「掀海風冊店」。很特別的書店。從網路上得知,應該在地青年回鄉,結合社區營造、學童課後輔導等理念的書店。重點已經不是書店本身,而是他們所舉辦的活動。 . 全台灣有不少這樣的年輕人,這樣的
Thumbnail
台灣的獨立書店或說實體書店,是地方的特色。很值得大家有空去逛逛。 . 今天在苗栗苑裡附近,一時興起,來個快閃「掀海風冊店」。很特別的書店。從網路上得知,應該在地青年回鄉,結合社區營造、學童課後輔導等理念的書店。重點已經不是書店本身,而是他們所舉辦的活動。 . 全台灣有不少這樣的年輕人,這樣的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書局,就是一個例子。2014年,剛來胡志明市大學教書的我,經常需要到書店採買文具。當我踏進當時候的書店,彷彿進入了一條時光隧道,盡頭甚至是我不曾有過的記憶。找不到色彩豐富的原子筆區,也沒有各種材質的紙張。筆基本上只有紅、藍、黑三種顏色,本地產,一支4000越南盾,台幣5塊錢。
Thumbnail
書局,就是一個例子。2014年,剛來胡志明市大學教書的我,經常需要到書店採買文具。當我踏進當時候的書店,彷彿進入了一條時光隧道,盡頭甚至是我不曾有過的記憶。找不到色彩豐富的原子筆區,也沒有各種材質的紙張。筆基本上只有紅、藍、黑三種顏色,本地產,一支4000越南盾,台幣5塊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