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對政治冷漠?關於中國三個「似是而非」的現象(1)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外界看中國,猶如霧裏看花,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判斷。這不是外界的責任,因為中國這麼龐大,歷史包袱如此沉重,所呈現出來的面向必然是紛繁複雜的,很容易看不到廬山真面目。這就需要我們對每一個面相更加深入的分析,才能在似是而非的現象背後,把握到中國真正的脈搏。以下我就試舉三例,與大家討論。

 

第一個例子:很多人都說,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年輕人,對政治和社會公共事務冷漠──不關心國家和社會,只關心自己,甚至由此推論出中國的民主沒有希望的結論。表面上來看,上述的現象似乎確實存在;但我仔細分析,事實並非如此。

 

第一,這不合邏輯。古今中外,年輕世代都是最有熱情、理想的世代,這是年齡和心理狀況決定的;換句話說,這是人性,中國人不太可能是例外。他們對外在世界的好奇,不可能繞過政治,如果故意繞過,一定有外在的原因;所以,如果有冷漠的現象,那也不是真實的冷漠,而是無可奈何之下的冷漠。

 

raw-image

在香港西南洋菜街的和平示威者。Photo Credit:wikipedia

 

第二,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客觀環境壓抑對政治的熱情,是有目共睹的。當你公開討論政治,就有可能被請去當局的安全部門「喝茶」,當你有更大的政治關懷並表達出來,很可能得付出自由為代價時,尤其是經歷了「六四」那樣殘暴的軍事鎮壓行動後,請問你除了表現出冷漠,還能怎麼樣呢?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後的20、30年,還不是一樣表現出對政治的冷漠嗎?臺灣青年對政治的熱情,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逐漸復甦。可見,這其實不是中國特有的問題,或者說,只有中國人對政治冷漠。在任何一個國家,面臨暴力統治,大家都會表現出對政治的冷漠──這是人性的問題,是普遍的社會現象。

 

第三,如果你能舉例說明,在沒有任何外在條件壓抑的情況下,中國人依舊對政治冷漠,那麼這論點就能成立;但事實正好相反。歷史證明,任何時候,只要外在的、環境的、制度的壓抑和束縛稍有鬆懈,中國人對政治的熱情就會勃然迸發出來,其能量足以跌破外界眼鏡。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個例子:一旦最高領袖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解除了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枷鎖;紅衛兵的政治熱情迅速成為席捲全國的政治力量,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把中國攪得天翻地覆。這當然是負面的例子,但它仍然可以證明,中國人對於政治並不是沒有熱情。

 

1989年發生的民主運動,則是中國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正面例子。一旦大學生帶頭衝破了政治禁忌,當時的統治當局也一度給予寬容的環境的時候,從大學生到普通市民的政治熱情就迅速煥發出來,以至於全世界對中國發生的事情都瞠目結舌。今天的政治冷漠,就是那些限制、束縛、外在的客觀原因又重新出現的結果,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政治冷漠。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就無法解釋這個現象:為什麼中國人對於政治八卦那麼熱衷──熱衷於政治八卦,其實就是以無奈和扭曲的方式表現政治熱情。

 

所以讓我總結一下:「中國人對政治冷漠」的觀點,是典型、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的觀點。中國人目前表現出對政治的冷漠,也是似是而非的現象;它是各種原因綜合的結果,並不是真實的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兩個:一個是對中共的支持,另一個是對歷史,包括「六四」的遺忘。我們放到下篇文章再來討論。

 

(待續)

 

延伸閱讀: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上)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中)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下)

 


 

封面照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90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持續保持對世界好奇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民主的自律和尊重。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Thumbnail
持續保持對世界好奇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民主的自律和尊重。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最近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的,我之前在Matters寫得一些關於兩岸的舊文,突然之間獲得很多讚,並且掛在首頁上。作為一個文章寫完就變成黑歷史的手殘作者來說,突如其來的按讚讓我覺得很驚恐,索性大家人都很善良,所以不用擔心有沒有什麼突然的罵戰就是了。 其實這些一開始沒有什麼讚的文章,突然一口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最近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的,我之前在Matters寫得一些關於兩岸的舊文,突然之間獲得很多讚,並且掛在首頁上。作為一個文章寫完就變成黑歷史的手殘作者來說,突如其來的按讚讓我覺得很驚恐,索性大家人都很善良,所以不用擔心有沒有什麼突然的罵戰就是了。 其實這些一開始沒有什麼讚的文章,突然一口
Thumbnail
香港的《逃犯條例》爭議,延伸出青年衝入立法會大樓一役,和曠日持久的各區遊行示威及衝突,不同立場的朋友,自然有不同觀感。但政府在同溫層以「被洗腦」、「收了錢」、「外國勢力」評論前,總應該易地而處,並了解這是國際大趨勢的一環,就會明白這今日香港的一切,不過反映了全球「後物質時代」的到來……
Thumbnail
香港的《逃犯條例》爭議,延伸出青年衝入立法會大樓一役,和曠日持久的各區遊行示威及衝突,不同立場的朋友,自然有不同觀感。但政府在同溫層以「被洗腦」、「收了錢」、「外國勢力」評論前,總應該易地而處,並了解這是國際大趨勢的一環,就會明白這今日香港的一切,不過反映了全球「後物質時代」的到來……
Thumbnail
和支聯會義工閒談,他提及想派傳單給一名女學生,呼籲她出席六四集會,但學生拒收,他不放棄跟隨學生到地鐵站閘門前,學生終於說了拒收的理由:「與我何干?」然後自信地入站了。也許,我們可以指責這個女生是「港豬」,也可以指責她無知。然而,不像八九年時老一輩的港人對北京的學生運動及血腥屠殺歷歷在目,然後矢志
Thumbnail
和支聯會義工閒談,他提及想派傳單給一名女學生,呼籲她出席六四集會,但學生拒收,他不放棄跟隨學生到地鐵站閘門前,學生終於說了拒收的理由:「與我何干?」然後自信地入站了。也許,我們可以指責這個女生是「港豬」,也可以指責她無知。然而,不像八九年時老一輩的港人對北京的學生運動及血腥屠殺歷歷在目,然後矢志
Thumbnail
六四運動在我個人生命中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它主要表現在,因為有過這樣的歷史,今天的我就有了一些不能完全自我選擇的東西,比如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比如承擔一些期望之類。如果我當時是一個普通學生,我可以選擇個人性生活或者公眾性生活,但是現在,我別無選擇,只能生活在公眾的眼光下。
Thumbnail
六四運動在我個人生命中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它主要表現在,因為有過這樣的歷史,今天的我就有了一些不能完全自我選擇的東西,比如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比如承擔一些期望之類。如果我當時是一個普通學生,我可以選擇個人性生活或者公眾性生活,但是現在,我別無選擇,只能生活在公眾的眼光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