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愛敢恨、能夠無話不說、控制慾又超強,你身邊有沒有這樣子的人呢?雖然不能肯定說有這種特質的人就是邊緣人格,但這些卻是患有邊緣人格的人身上常見的特質。而這次要討論的主題就是 ─ 邊緣型人格疾患 ( Borderline Personal Disorder )。
書中提到令人所熟悉的例子有《犀利人妻》的黎薇恩。一開始黎薇恩與姊姊的家庭感情融洽,看似活潑的她,希望可以變得跟姊姊一樣完美而搶走了姊夫,最後對姊夫的不信任導致兩人關係的崩解,而原本姐姐美滿的家庭也因為她的介入就此分崩離析。
當然,黎薇恩只是邊緣人格中的一個例子而已。邊緣人格悄悄地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只是我們不認識這個疾患,也不見得認為這是個疾患。但,如果可以讓這些邊緣人格患者活得更開心,能夠理解他們的話,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又或者你身邊有類似的朋友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邊緣人格吧!
邊緣人格是什麼樣子?
首先,先來簡述一下邊緣人格會有的特質。
- 缺乏自信:認為自己遲早會被周圍的人拋棄。
- 缺乏安全感:內在容易感到焦慮,需要不斷確認。
- 高敏感體質:有個敏銳、感性的自我,善於討好別人。
這些特質造就了他們與別人的相處模式容易陷入負向循環,不斷重複相識、激情、猜疑、控制、分手、撕裂、報復的過程。這樣的人際相處模式使他們與別人的關係難以維持長久。
寫是寫了邊緣人格患者有這些特徵沒錯,但他們真的有這麼容易認出來嗎?畢竟精神疾病並不像其他的藥理醫學,檢驗後就可以直接確診。邊緣人格的樣子邊化多端,有可能是自我中心且控制慾強的伴侶、愛挑剔的老闆、情緒變化大的母親、愛抱怨的朋友、沒存在感的人,他們的樣子我們並不知道,唯有悉心相處後才得以見得。
邊緣人格周遭常見嗎?
邊緣型人格疾患以美國的研究來說,成人發生率約1~3%,男女罹患比率則約是1:3,而在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中更多達 20% 為此患症。雖然這疾患相當常見,但在1980年才被美國精神醫學會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俗稱 DSM-III的精神疾病書籍裏頭,此後這病症才漸漸為人所知。
然而在華人文化裡頭,常將邊緣人格視為常態。尤其是電影、電視、鄉土劇等的渲染影響之下,邊緣人格的誇張情緒與行為常被認為是有原因、可接受的,像是因為分手而情殺。然而這種事情真的只因為它是有理由的就可以撒手不管而任其自然發展嗎?
要不要處理...這件事真要說的話也是文化的影響,畢竟在華人文化圈裡頭對於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與低病識感讓我們對於精神疾病就醫當然是越少越好。然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應該是把它當成習慣或者當作沒看見,而是該去了解它,好讓我們自身能夠做出保護自己與我們所愛的人的抉擇。
邊緣人格的形成原因?
書中推斷,邊緣人格的形成包含兩個部分:
- 敏銳而感性的自我,高敏感體質。
- 緊張焦慮且高度壓力的成長環境。
前者是不能改變的先天要素,那唯一能夠改變的後者便成了決定性要素。在成長過程或者是原生家庭的惡質環境,包含被遺棄、遭性侵、生活資源匱乏、長期搬遷躲債、家人吸毒混黑道或離婚,又或者是看似一切美滿卻有個控制狂的照顧者都可能是原因。這些不正常的家庭關係導致邊緣人格者從小處在高度壓力的環境,長期下來,在自我人格上也會變得比一般人更為緊繃、自信心低落,更甚者就無法相信周遭的人。
根據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可以有的想像是孩童在前三個時期的發展任務都沒有順利發展,才會讓孩童變得對環境產生焦慮並缺乏自我價值。這樣的發展狀態下,雖然因為學校生活讓人社會化,但是心理危機並沒有解決,也讓他們在長大後看似能夠與他人相處融洽,但在親密關係裏頭卻產生嚴重摩擦。
邊緣人格與他人關係的惡性循環
在焦慮狀態下生活的邊緣人格者認為世界是不友善的。值青春期時,他們容易與父母展開激烈衝突,希望可以盡早離開原生家庭,但也因為害怕孤單,所以會非常想交男女朋友。若是真遇到那個可以拯救自己逃離悲苦環境下的人,便會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將它緊抓不放,他們的愛將如乾柴烈火激情不已。他們對愛的高標準,希望每天都充滿驚喜、對方眼裡只有我一個,好在好久的將來能夠給予自己一個圓滿的家庭。
然而,愛得再猛烈也停止不了他們心中那小小不安的聲音,總覺得對方的好都是裝出來的,總有一天會背叛他們。於是激情不久後,會不斷地利用各種方法確認對方還愛自己、只愛自己,萬一對方有一絲的不忠,即便只是跟別的異性聊天都可能讓他們變得歇斯底里。在這樣不斷地驗證中,也常常會將對方逼瘋,進而促使對方想離開這段關係。
當對方離開關係時,邊緣人格者可能就會展開激烈報復。於邊緣人格者來說,對這段感情的過份在乎以及對自我生命價值的無意義感,會讓他們覺得既然得不到手,那也要將之毀滅,所以才會有一些情殺案件、自殺案件的發生。
最後真當對方離開時,邊緣人格者就會想:「看吧!連你這麼愛我最後也還是離開我了。」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循環。說直接一點,對方的離開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可是他們自己並毫無知覺。而這樣的 Pymalion Effect 自我應驗效應更強化了邊緣人格者自己會被拋棄的事實。
邊緣人格的個體化不全與同理矛盾
作者身為諮商心理師,他分享到以前在接觸邊緣人格家庭時,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有許多難以言喻的怪異之處,包括家人之間的過度黏膩與完全疏離。而怪異之處便是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卻沒有規律。這些完全沒有規律而極端的照顧者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或在乎其評價,使孩子生活在一個需要看臉色的環境才能活下去,也因此阻礙了孩子的個體化進程。畢竟孩子在年幼時,自我發展往往需要依賴成人給的評價,而這樣混亂的照顧者評價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或者只能看當時照顧者的臉色來討好他,於是這樣的自我評價混亂導致邊緣人格者難以形塑正確的自我價值觀。
以前的這些混亂,讓邊緣人格者在長大之後會培養出強大的控制慾,希望能夠掌控一切。一個無法掌控的焦慮源,會讓邊緣人格者連結到以前的混亂經驗,讓他們希望所有的朋友關係、行程規劃甚至是另一半的時間地點全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以上的這些經驗,造就了他們高敏感的特質,培養了他們細膩的心思,瞬間理解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但卻無法控制所接收的訊息量。邊緣人格對外在環境的高敏感,讓他們對外在環境會產生很高的警覺性,但是在訊息處理方面卻總是用最糟糕的方式去解讀,並表達出高於實際危險程度的防衛心。而這樣子的心理稱為「邊緣人格的同理矛盾 ( Borderline Empathy Paradox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的與人為善的行為在邊緣人格的眼裡會被視為「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怎麼與邊緣人格相處?
上面花了滿長的篇幅解釋邊緣人格的型態,然而這些還並不是全部。除了了解他們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怎麼與他們共處。
關於書中提到的相處方法,我列出幾個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原則:
- 培養好的情緒承受度:情緒承受度是指在面對緊張、高張力的情緒強度時,感受到的壓力程度。好的情緒承受度即面對對方大吼大叫或不理智行為時能夠保持冷靜並應對的能力。
- 切忌沒有界線的溫暖:若自己有常付出的特質,則容易讓邊緣人格主動纏上,並從自己身上索取溫暖。這樣的關係會讓自己成為他們情緒勒索的對象,反而變得無法幫助他們。
- 為它們注入刺激:對邊緣人格而言,生活沒有刺激,就會感受到強烈的空虛、孤單與疏離,因此有樂趣、衝突都會比兩人維持和平的表象來的好。
- 適度關心:不要讓自己成為疾患的拯救者角色而沉淪在這段強烈依附的關係裏頭。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並沒有要為他的人生負責,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陪伴他,當對方偶爾的朋友給點建議,這樣才能比感情濃烈的對象一起走得更久。對他們而言,「不會離開的人」才是他們真正最需要的。
- 坦誠互動:邊緣人格者最怕對方背叛自己,所以只要一有說謊被發現,邊緣人格者就再也聽不進任何東西,所以再難聽的話都一定要直接說清楚。
- 穩定的界線:邊緣人格喜歡過度黏膩,也常試圖越過底線、擁有關係,所以堅守一定的距離很重要。要是被穿越底線了想要重新拉回兩人之間的界線,對方一定會用各種人身攻擊跟傷害來維持模糊界線,這時候一定要站得住腳。
唯有盡量維持上面的原則,界線穩定時間夠久,兩人的關係才能穩定延續。
結語
書中對於邊緣人格舉了相當多實際的案例,可以讓讀者對於邊緣人格的印象更加鮮明。除此之外,也略有提到若是身為家人、朋友、伴侶的話,應該要如何與邊緣人格者溝通。另外,本書的最後一個章節也提及了作者自身在當諮商心理師時與邊緣人格相處的一些經驗,對於助人者而言要如何去治療與對待邊緣人格也有更進一步的說明。不過以上的這些部分就等大家自己去購書來看囉!
這本書算是我第一次看到邊緣人格的專書,當然以往也有出版過其他的書只是剛好入手這本而已。整本書的風格簡實貼切,例子也多,排版舒服,讀來相當愉快,即便是不認識邊緣性人格疾患,在作者的帶領之下也能夠對邊緣人格有較為明顯的輪廓。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去反思周遭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如果我遇到了又會怎麼做?
就像書中所講的,華人文化對於病識感的低落。如果我今天知道對方可能患有邊緣人格,直接說出來並不是最適當的選項。如果這個人對自己重要的話,怎麼樣幫助他才會是最好的,要怎麼樣去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說服他,讓他接受這個事實,我認為這是看完這本書後更應該要去思考的事情。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作者:李訓維
出版社:寶瓶文化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