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資人之路(15): 債務是真正的外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點擊中產階級之歌FB 粉絲專頁並按讚,所有最新訊息和文章不漏接。先聲明一下,未來的網誌都會是付費的文章,因為要保障已經付費的讀友權利。趨勢性和有時效性的文章,會在粉絲專頁發布,而付費的文章會以沒有時效性的實用觀念為主。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些即使幾年後回來看,一樣覺得很實用的文章,特此聲明。

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很多不完整的觀念,好比說負債都是不好的,因為很多人不會管理債務所以導致房子被拍賣,甚至被追債而流落街頭的故事俯拾皆是。我認識的很多人對於債務都有很深的恐懼。大部分的理財書也叫我們要存錢儲蓄或是要趕快把債務還清,但是這樣你只得到冰山一角的資訊,因為沒有人完整和你分享該如何理解債務。我們遇到任何別人傳遞給我們的觀念第一件事是思考對方有沒有傳遞給你完整的訊息,還是對方說甚麼就是甚麼。如果說,債務那麼不好,那麼為何即使是一流的公司也要發債呢?我們的經濟循環為何往往又和信用周期劃上等號呢?

今天的文章我們將討論三個問題:

(1)如何理解債務?

(2)如何活用債務?

(3)如何消滅債務?

Cover Photo by Nick Youngson CC BY-SA 3.0 Alpha Stock Images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中產階級之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菲力克斯的沙龍
63會員
67內容數
<p>專注投資,持續寫作,閱讀思考,起身踐行。協助你邁向專業投資人之路。寫給享受投資、或想了解投資的你。</p>
菲力克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9
謝謝大家過去兩年的支持!
Thumbnail
2019/09/29
謝謝大家過去兩年的支持!
Thumbnail
2019/09/16
真正的財商教育,其實精髓只有一個就是要與時俱進。
Thumbnail
2019/09/16
真正的財商教育,其實精髓只有一個就是要與時俱進。
Thumbnail
2019/08/23
對於投資理財的理解愈深,其實大多數都體現在你對於時間看法的轉變。
Thumbnail
2019/08/23
對於投資理財的理解愈深,其實大多數都體現在你對於時間看法的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Thumbnail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在台灣普遍都會認為買房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 因為有許多案例都告訴你,在台灣不少人靠買房致富。 台灣人真的很愛房地產,根據前年財政部的調查:全台共804萬人有房子,1.95萬人擁有10間以上房產。 當你存到一筆錢,像是存到 3、400萬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跟你說買房就對了,連你虛榮心也是這樣告訴
Thumbnail
在台灣普遍都會認為買房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 因為有許多案例都告訴你,在台灣不少人靠買房致富。 台灣人真的很愛房地產,根據前年財政部的調查:全台共804萬人有房子,1.95萬人擁有10間以上房產。 當你存到一筆錢,像是存到 3、400萬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跟你說買房就對了,連你虛榮心也是這樣告訴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有例子一個人借了400萬,在利滾利的情況下還了800萬,還欠銀行1800萬,還有借19萬被法拍掉千萬的房子,還無家可歸,全台的卡債族高達數十萬,隱藏負債的可能更多,在自有房子高達8成~9成的台灣,沒有背負房貸的有多少﹖這些利益高達兆億我無法估算,如果有人有興趣幫忙算一算,我實在不在行。
Thumbnail
有例子一個人借了400萬,在利滾利的情況下還了800萬,還欠銀行1800萬,還有借19萬被法拍掉千萬的房子,還無家可歸,全台的卡債族高達數十萬,隱藏負債的可能更多,在自有房子高達8成~9成的台灣,沒有背負房貸的有多少﹖這些利益高達兆億我無法估算,如果有人有興趣幫忙算一算,我實在不在行。
Thumbnail
依照新聞統計,台灣房地產的租金投報率大約落在1-3%,相較於股市投資這個投報率實在不算高,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投資房地產? 也會看到持有房產大戶佔多少比例的新聞,如果投報率真的這麼低,為什麼這些人要投資房地產呢?
Thumbnail
依照新聞統計,台灣房地產的租金投報率大約落在1-3%,相較於股市投資這個投報率實在不算高,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投資房地產? 也會看到持有房產大戶佔多少比例的新聞,如果投報率真的這麼低,為什麼這些人要投資房地產呢?
Thumbnail
12/05/2021-12/11/2021 有負債還能稱為財富自由嗎? 我們每個人的觀念都來自於他人的灌輸,然後自身的認同,然後形成自己的觀念。 小時候聽爸媽說要好好念書,長大才會有好工作。有好的工作才會有好的收入,有好收入賺大錢才有美好的人生。 一開始或許是這樣,台灣1980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12/05/2021-12/11/2021 有負債還能稱為財富自由嗎? 我們每個人的觀念都來自於他人的灌輸,然後自身的認同,然後形成自己的觀念。 小時候聽爸媽說要好好念書,長大才會有好工作。有好的工作才會有好的收入,有好收入賺大錢才有美好的人生。 一開始或許是這樣,台灣1980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柔和但亮眼的黃色封面、聳動且疑惑的書名,一連串的吸睛行銷,相信很多愛書民眾都有印象。更令人好奇的是書中所謂的〝窮人〞,究竟是傳統上財務貧困的人,抑或是心靈上的貧窮?此書讓這一切有了完整的解答。
Thumbnail
柔和但亮眼的黃色封面、聳動且疑惑的書名,一連串的吸睛行銷,相信很多愛書民眾都有印象。更令人好奇的是書中所謂的〝窮人〞,究竟是傳統上財務貧困的人,抑或是心靈上的貧窮?此書讓這一切有了完整的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