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張照片相關的圖像在中國被瘋狂轉傳。我們看到記者竟能以情緒表達來完成「記者」對民眾的責任,她表達的是網民的厭惡感。隨後,網民逐漸將事件導向「妓者」與「宮鬥」。作為表達符號的象徵開始窄化...
日前,中國舉行的「兩會」涉及含廢除連任限制等重大宣布,同時,中共也實施嫻熟卻粗暴的言論的限制措施,到了13日,兩會的最後的中外記者會直播中,在據稱與央視互動頻繁的「中國式外媒」記者對官員提問,過程中,這段關鍵的翻白眼場面就這麼發生了。報導中,把瘋傳現象裡最有代表性評論觀點都條列出來了。這些觀點各自搭配的影片或特定擷取的段落,其實隱含了與「記者」或「妓者」的意義。不過,在進一步討論前,BBC報導中提及了中共的政媒模式一段值得注意:
一位了解內情、要求匿名的記者告訴BBC中文,兩會上的記者提問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提問記者第二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要提前一天跟官方溝通好,第二天坐哪個位置,也是提前安排好的,這樣,主持人當天就能凖確地指出第幾排穿什麼顏色的記者,讓對方問事前已經溝通好的問題。」
這段文字對台灣人,特別是經歷過戒嚴時期的人絕對不陌生。台灣或國際觀眾看這影片應該只是見到嚴肅場合出現生動又突兀的情緒表達造成的喜劇效果。但是,當年戒嚴的台灣,而看著這情境的是我們,這樣的表現最多只能苦笑吧?
想像我們可能的感受後,對中國網民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比較容易判斷。其實,雖然大家講的是「翻白眼記者」,不過,翻白眼的非語言訊息的意義是不那麼直覺的,翻白眼也可能是扮醜、搞笑的意涵,而正是台灣觀眾在新聞中感受到的那一個意義。但是,翻白眼為何最初就被中國網民甚至當下看直播的人聯想到「不耐」、「嫌棄/作嘔」這類意義,並加以轉傳呢?因為這段表達中,包含明顯有眉心與鼻頭會擠在一起的厭惡(Disgust,又稱作嘔)相關的訊息。情緒科學中對厭惡的研究已經非常完整:
厭惡是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s)之一,想像自己聞到惡臭,你的臉部也會模擬厭惡的表情。基本情緒都是在演化早期因趨吉避凶演化而成,其機制是反射動作。我們還是猿類的祖先因聞到不潔的食物或糞便的會感到厭惡,因而存活下來。研究認為厭惡亦為社會化情緒(pro-social emotions,通常驕傲、嫉妒這類社會化情緒是人類開始群居才演化而成的)又稱認知相依情緒(cognitive-depended emotion), 認知相依便代表不是最基礎的反射動作,而是對某人事物的感受產生情緒表情的。社會化的厭惡是感受到道德上的不屑與作嘔,是社會地位較高對較低者的負面情緒。(另外,整段影片中這位記者一開始別過頭似笑非笑的表情是「輕蔑」,輕蔑則是社會地位低對於地位高的抗拒、不滿)
言論管制其實就是威權者取消或聲稱大眾使用特定的語言,目的是讓剩下的語言只能表達一種意見不然就形同沈默、無異議。中國網民在多日來因某些語言的消失而無法溝通,在兩會結束時,竟然出現了一個新符號。藍衣記者的態度光是出現在直播畫面,就足以讓近日來對無論對兩會有無意見,卻都被取消某些語言溝通能力的一般大眾,在公共媒介上,在可以說的話語裡,看到了「表達的可能性」。瘋傳這個短片、截圖、表情包動圖(循環播放的小圖),就是他們的表達。有個網友這樣描述:
這是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表情。
當然,大家轉傳這個表情、覺得想說的話、看待這個表情的詮釋其實非常不同。不過,共通點都是「我有異議」。背後想說的話必然各有不同,但藍衣記者的臉孔以非常另類的途徑,達成了「記者的責任」。她在官員面前、在被當權者認可的媒介中表達了民意--哪怕這個民意如此粗糙、含量如此微小,但仍是表達。
某網友的評論是:她把全中國人想翻的白眼翻出來了。
未經證實的一段對話截圖表示,藍衣記者只是覺得「提問太長」。我相信許多較為專心收看記者會內容的網民,充分領會到這一點。但更多一時間並沒有注意她前面的動作的,或是後來剪輯影片轉傳所關注的重點,則都是「她對提問記者的厭惡」。其實,她的本意雖然事關目前尚未明朗的個人後果(各類懲處未被證實),但是,當天稍晚多數人已經將這個官方規定語言中的「口誤」,定位在表達對蔑稱為「提問婊」--以溫柔口氣拍足馬屁,提出的問題無關痛癢--這個的特殊的記者行為模式,但是,定位為「女記者宮鬥」或後續肉搜出提問記者虛假的發言等等,大概都比不上「瘋傳」背後那個「我其實想說些什麼」的明確能量。相關新聞指出,兩位記者的背景、經歷在幾分鐘之後就被披露,將其中一人曾說「放棄嫁王子」以及認為藍衣記者同樣虛偽的意見。其實,從藍衣記者翻白眼的那時,我相信大多數人感受到了「記者」居然面對權威者,替自己實現了表達,但是,這種興奮旋即帶來更大的失落,無論把發言的記者冠上「提問婊」,將一人或兩者都看作「妓者」(台灣多用這個同音字來嘲諷記者素質低劣,但中國的用法似乎更直接是對「女性」記者,更實際的指其私德,英式源自先前鬥爭中傳出女主播與高官性關係的醜聞有關)
後註:13日我看到Twitter環球時報胡錫進對此事有英文說明影片,因此,當時BBC新聞才剛發稿,我就提筆寫了針對「這是唯一沒被限制的表達」為前提,並分析各方意見的用詞與內容與女性價值連結的分析。豈料,文章寫到一半,欲謄寫英文稿內容已經搜尋不到,也發現,此訊息並非不受言論管制,而是尚未啟動。於是,又重改為此版本。
關於性別形象問題,預計再找到英文發言相關佐證後將再另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