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臺三線】來自日本750年傳承的味噌好味道 漢克大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人 SHOKUZiNE的沙龍
37會員
24內容數
<p>職人是台灣第一個以教育媒體為主體的社會企業,致力於讓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探索夢想與生命的方向。</p>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5/24
雖然過去開過許多短期課程,但真的為孩子量身訂做、設計連續三個月的探索課程,還是生平第一次,是在年初進入無界塾任教以後。
Thumbnail
2018/05/24
雖然過去開過許多短期課程,但真的為孩子量身訂做、設計連續三個月的探索課程,還是生平第一次,是在年初進入無界塾任教以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同為東亞,無論是台灣地區,還是日本,當下他們的一些小創意、小情感、小藝術在農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大陸學習。在當下農文旅結合的情勢下,“農業+文化+藝術”跨界合作具有極其廣闊的前景,當農業遇上文化創意,農耕文化、現代藝術、地域文化會給農業開啟一扇無比想象的空間,會給農業注入可思議的活力。
Thumbnail
同為東亞,無論是台灣地區,還是日本,當下他們的一些小創意、小情感、小藝術在農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大陸學習。在當下農文旅結合的情勢下,“農業+文化+藝術”跨界合作具有極其廣闊的前景,當農業遇上文化創意,農耕文化、現代藝術、地域文化會給農業開啟一扇無比想象的空間,會給農業注入可思議的活力。
Thumbnail
1935 年成立於台北,「明月堂」是全台僅存傳承光復前和菓子精製工藝的老舖。其日常生菓子和各式喜慶伴手禮盒,以用料純正、做工紮實、口味地道,深獲好評;八十年來一直是日本交流協會、旅台日僑及各界菓子饕客指定採購的名店。本期特別轉載知名旅遊網紅俏鬍子旅行團的食記,分享給季刊的讀者。 和菓子介紹:
Thumbnail
1935 年成立於台北,「明月堂」是全台僅存傳承光復前和菓子精製工藝的老舖。其日常生菓子和各式喜慶伴手禮盒,以用料純正、做工紮實、口味地道,深獲好評;八十年來一直是日本交流協會、旅台日僑及各界菓子饕客指定採購的名店。本期特別轉載知名旅遊網紅俏鬍子旅行團的食記,分享給季刊的讀者。 和菓子介紹:
Thumbnail
黃媽媽的福菜苦瓜排骨湯 上次介紹「萬物皆可醃」的阿美族,今天登場的則是「處處皆可藏」的客家主廚,帶來經典的客家發酵食。 水腳仔到阿姬師  黃媽媽除了是九個孫子的阿婆、黃媽媽手作客家小館 的掌門人,還具有另一個鄉親最熟悉的身分--總舖師,辦桌經驗三十年,曾經一日出餐上百桌。起初,她是總鋪師身邊的「水腳
Thumbnail
黃媽媽的福菜苦瓜排骨湯 上次介紹「萬物皆可醃」的阿美族,今天登場的則是「處處皆可藏」的客家主廚,帶來經典的客家發酵食。 水腳仔到阿姬師  黃媽媽除了是九個孫子的阿婆、黃媽媽手作客家小館 的掌門人,還具有另一個鄉親最熟悉的身分--總舖師,辦桌經驗三十年,曾經一日出餐上百桌。起初,她是總鋪師身邊的「水腳
Thumbnail
日本的味噌有許多種,而金山寺味噌相信大夥聽過,但是又似乎與一般的味曾有所不同。的確,當看到內容物的味噌是有許多麥粒、米粒等,此時會懷疑這是味噌嗎? 金山寺味增在分類上なめ味噌,是一種可直接食用的味增。而なめ味噌分成發酵的金山寺味噌、ひしお味噌,以及加工的鯛味噌、鰹味噌等。 圖片來源:   プレミア和
Thumbnail
日本的味噌有許多種,而金山寺味噌相信大夥聽過,但是又似乎與一般的味曾有所不同。的確,當看到內容物的味噌是有許多麥粒、米粒等,此時會懷疑這是味噌嗎? 金山寺味增在分類上なめ味噌,是一種可直接食用的味增。而なめ味噌分成發酵的金山寺味噌、ひしお味噌,以及加工的鯛味噌、鰹味噌等。 圖片來源:   プレミア和
Thumbnail
在日本逛超市時,走到銷售味噌的銷售區,看著琳瑯滿目的味增種類,腦海會浮現出一種疑問,味噌種類有麼多? 從原料的麴菌來看,有米味噌、麥味噌、豆味噌,也有不同比例混合米、麥、豆的味噌。從產地品牌來看,有信州味噌、仙台味噌、九州麥味噌等。味噌的製作方法不外乎是大豆原料經由味噌麴經長時間發酵熟成而成的,而本
Thumbnail
在日本逛超市時,走到銷售味噌的銷售區,看著琳瑯滿目的味增種類,腦海會浮現出一種疑問,味噌種類有麼多? 從原料的麴菌來看,有米味噌、麥味噌、豆味噌,也有不同比例混合米、麥、豆的味噌。從產地品牌來看,有信州味噌、仙台味噌、九州麥味噌等。味噌的製作方法不外乎是大豆原料經由味噌麴經長時間發酵熟成而成的,而本
Thumbnail
為何這個時期的日本人,要創造新字「噌」取代前兩個世紀所使用的「醬」字,而且為何他們要把意為「味道」的味字跟噌字組合在一起。原因似乎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已經將醬視為符合他們文化和口味的食物,認為應該替它取一個獨特的日本名字。
Thumbnail
為何這個時期的日本人,要創造新字「噌」取代前兩個世紀所使用的「醬」字,而且為何他們要把意為「味道」的味字跟噌字組合在一起。原因似乎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已經將醬視為符合他們文化和口味的食物,認為應該替它取一個獨特的日本名字。
Thumbnail
漢克大叔在中年失業後決定投入最愛的味事業,他前往日本向老師傅學習,了解了「麴種」的重要。回臺後他改用本土黃豆、池上米及洲南鹽場海鹽,加上師傅傳承的百年麴菌,釀出獨一無二、臺日混血的味噌。
Thumbnail
漢克大叔在中年失業後決定投入最愛的味事業,他前往日本向老師傅學習,了解了「麴種」的重要。回臺後他改用本土黃豆、池上米及洲南鹽場海鹽,加上師傅傳承的百年麴菌,釀出獨一無二、臺日混血的味噌。
Thumbnail
<p>秉持「有得賺有得玩」的心態,我時常藉由工作或是研究,順勢收集素材、相關語料和文本。而受訪者往往使用臺語回答我的提問,使我捉摸不著。不過我倒覺得慶幸,藉著研究生的身份,能夠深刻爬梳家族與家鄉的歷史。</p>
Thumbnail
<p>秉持「有得賺有得玩」的心態,我時常藉由工作或是研究,順勢收集素材、相關語料和文本。而受訪者往往使用臺語回答我的提問,使我捉摸不著。不過我倒覺得慶幸,藉著研究生的身份,能夠深刻爬梳家族與家鄉的歷史。</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