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宏老師的職人地圖課 L1 :讓生涯試探成為生命中的重要素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無界塾的職人地圖必修課L1:讓生涯試探成為生命中的重要素養(5/1)

雖然過去開過許多短期課程,但真的為孩子量身訂做、設計連續三個月的探索課程,還是生平第一次,是在年初進入無界塾任教以後。

職人地圖的課程在這一學期成為了無界塾的必修課,面對37個七八年級的學生,他們不但正處於生涯抉擇的年紀,而且自學生的身份讓他們無法像大部分的體制內學生,什麼都不想,至少還有茫然升學這條後路。所以在這一堂課,我對孩子們的要求又遠高於往日給體制內學生的,畢竟他們更熟悉「選擇」與「為自己負責」,期許能夠藉由這一堂課來幫助孩子將自我探索與學習地圖的能力內化成自己的素養。

在無界塾開設的課堂主要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試探」,會找來許多在不同領域而且平時不易接觸的頂尖職人來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並且為孩子書寫演講者的故事於《職人》SHOKUZiNE前導預習,接著會使用短工坊的方式進行一小時的探索。第二個階段則是「收斂」,藉由過去在職人採訪的八百個夢想資料庫的樣本資料為孩子的課堂發言記錄與孩子的推薦進行語意分析,尋找後續合適他們的試探對象。所以這堂課只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是在初期設定,在一個月後,課程都會從他們的反應與表現之中進行歸納,並且設定。

短工坊的課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但在分享的流程設計上會先依據原有學生的特質進行規劃,並且在主講職人的故事分享中埋入至少五個觀察點,而一小時的短工坊內容設計主要會以三二二三的比例分配「學習的理由」、「面臨的挑戰」、「技術成長前的練習」以及「技術與產業介紹」,並與講者協調和確認,並且在之後安排各十分鐘的夢想提問與技術提問時間。

第一堂課,除了介紹課程運作以外,也和孩子們敘述了生涯規劃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以及陷阱,並且帶入Path-Goal 思維練習,幫助他們能夠在之後能有個工具自我審視和觀察他人。

課程的後半段,我設計了關於夢想路徑(Path)的釐清練習,將他們平常在思考方向時所會面臨的所有挑戰與支持區分成「環境變因」與「社會變因」兩大類,並且要他們嘗試思考,無論是正向還是負向,哪些事情是支持你的原因,又有哪些是讓你遲疑不前的負向限制。並且匿名寫成便條紙貼在黑板上。

收集統計以後,家庭支持與家庭不支持的便條紙分別是19與7(共有26票),在無界塾裡有超過七成的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家人的支持,與過去在體制內學校統計八成的家長不支持自己的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我想這也是因為願意接受體制外教育的家長本身對於孩子的尊重度特別高。

不過在社會支持的部分反而反過來是超過七成的學生認為社會沒有給他們太好的環境(共有18票),這和體制內的學生沒有太多差異。而在將全部26張家庭變因的便條紙進行語意分類以後發現,關於家庭內價值觀的問題有最多孩子有意見,其中有12個孩子覺得家長給予很多支持,6個覺得家長的價值觀是影響自己追求方向的主要困境。

總體來說,全部7個認為夢想受到家庭變因阻礙的便條紙裡共有6個都是因為家裡的「價值觀」所致。

「我曾經相信,但現在一切都變得如此不真實,他曾經支持我,但一切卻如此的遙不可及。」「他們不聽我的說明,就拒絕我的夢想。」「他們會說不可能」

雖然因為匿名,無法知道是誰說得,但依然有非常值得參考的是,雖然孩子這學期時常挑戰學校的制度,但在引導他們可以藉由這次說出學校是不是無法支持他們時,那幾個面臨學習困難的學生反而在思考後對於家庭變因放在首要問題。不過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認為家裡是給予支持的。

雖然孩子的目標與夢想可能不全然成熟,但當家長與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就很容易讓他受困於「不得志」的情緒裡,讓他可能逐漸縮小夢想的勇氣,越來越保守,更嚴重的是時常處於情緒裡,這對於被要求要學會「自主」、「選擇」的自學生來說可能傷害又遠遠大於體制內的孩子,所以建議家長們在面對孩子討論生涯與志向的時候謹慎一點,盡量用正面的態度與他討論,僅管他把一些不符合常規的事情與夢相結合創造你認為的「藉口」時,尤其需要謹慎。

課堂的最後,我用了一串鼓勵的話支持他們,告訴孩子溝通的重要,僅管過去可能溝通的方式過於激動,但如何把自己的生涯地圖說清楚,用實踐來說服其他人相信自己,是每一個想做一番事業的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你在學習,爸媽在學習,老師們也還在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人 SHOKUZiNE的沙龍
37會員
24內容數
<p>職人是台灣第一個以教育媒體為主體的社會企業,致力於讓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探索夢想與生命的方向。</p>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4/30
「Hello 大家好,歡迎來到 Franky Channel !」 對於喜歡漫威英雄電影的粉絲們一定很熟悉這個開場白,毫無疑問,這是專業的美漫說書人法蘭克的影片開頭,總是在我們對於一些新的漫威或是DC英雄角色走上螢光幕的時候,成為我們的知識庫,是台灣最早期專研英雄漫畫角色的youtuber之一。
Thumbnail
2018/04/30
「Hello 大家好,歡迎來到 Franky Channel !」 對於喜歡漫威英雄電影的粉絲們一定很熟悉這個開場白,毫無疑問,這是專業的美漫說書人法蘭克的影片開頭,總是在我們對於一些新的漫威或是DC英雄角色走上螢光幕的時候,成為我們的知識庫,是台灣最早期專研英雄漫畫角色的youtuber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感受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因為課業壓力而變的消極,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的媽媽,試著引導孩子對於未來有一些思考,協助在教育場景裡缺乏成就感,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辛苦的讀書,感到空虛與迷茫的孩子,能展開探索,找到為何而戰的動力,為自己添加燃料...
Thumbnail
感受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因為課業壓力而變的消極,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的媽媽,試著引導孩子對於未來有一些思考,協助在教育場景裡缺乏成就感,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辛苦的讀書,感到空虛與迷茫的孩子,能展開探索,找到為何而戰的動力,為自己添加燃料...
Thumbnail
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不是我們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找到他人生的價值,而不是讓他去過我們所期待的或是我們沒能過上的人生。 p.s. 舊文重讀,這種感覺好特別,好像過去的自己在跟現在的自己對話,提醒自己一些重要的事...所以也想說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人生存在很多可能性
Thumbnail
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不是我們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找到他人生的價值,而不是讓他去過我們所期待的或是我們沒能過上的人生。 p.s. 舊文重讀,這種感覺好特別,好像過去的自己在跟現在的自己對話,提醒自己一些重要的事...所以也想說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人生存在很多可能性
Thumbnail
我先在是一名在無界塾自學的學生,我們能夠上大學的方法就是讓大學教授選擇讓你和他一同工作的學生。而我呢現在還向不到自己未來到底要做什麼? 其他曾經經歷過這些的人的各種意見 有聽沒有懂 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願景的知識 什麼是願景 截取至網路 正題
Thumbnail
我先在是一名在無界塾自學的學生,我們能夠上大學的方法就是讓大學教授選擇讓你和他一同工作的學生。而我呢現在還向不到自己未來到底要做什麼? 其他曾經經歷過這些的人的各種意見 有聽沒有懂 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願景的知識 什麼是願景 截取至網路 正題
Thumbnail
在紐西蘭那一年,有一次跟幾個高中生聊天,聽他們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未來,頗感驚訝,不論是就業、升學,或海外學習,或是要出國去長見識,講得都神采飛揚,神情篤定而自信。他們也很疑惑地問我說:為什麼他們班上從臺灣來的同學都不清楚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在紐西蘭那一年,有一次跟幾個高中生聊天,聽他們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未來,頗感驚訝,不論是就業、升學,或海外學習,或是要出國去長見識,講得都神采飛揚,神情篤定而自信。他們也很疑惑地問我說:為什麼他們班上從臺灣來的同學都不清楚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教育的目的是永遠的大哉問,雜學校會場裡每個團隊、每個人都好奇,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合適的?我們所看到的現況是,許多父母期許孩子別輸在起跑點,衡量方式則是用學業成績,以最標準化與效率的角度評斷學生,這是目前體制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陷。
Thumbnail
教育的目的是永遠的大哉問,雜學校會場裡每個團隊、每個人都好奇,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合適的?我們所看到的現況是,許多父母期許孩子別輸在起跑點,衡量方式則是用學業成績,以最標準化與效率的角度評斷學生,這是目前體制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陷。
Thumbnail
國中,是人生中最迷惘的階段,面對第一個人生選擇的轉捩點,該選擇念高中還是高職?未來下一步該何去何從?雖然自己的分數有到,但是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嗎?在一個茫然時期做選擇,當中的無助、害怕、猶疑,每個人都有過。See More教育知道,這是對青少年格外艱困的階段。
Thumbnail
國中,是人生中最迷惘的階段,面對第一個人生選擇的轉捩點,該選擇念高中還是高職?未來下一步該何去何從?雖然自己的分數有到,但是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嗎?在一個茫然時期做選擇,當中的無助、害怕、猶疑,每個人都有過。See More教育知道,這是對青少年格外艱困的階段。
Thumbnail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Thumbnail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