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語〉離開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與M久未聯絡,再聽到她的消息時,據說是得了憂鬱症,常常會在深夜時分傳訊息給幾位親近的朋友,以灰暗的文字訴說她的困頓與痛苦。朋友們勸解無效,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已讀不回。

M的心病與情傷有關。她和某個男人交往多年,也已住在一起,兩人之間只差一紙婚約,但不知何時起,有了第三者介入,而那個男人表明不會放棄這段新的感情。傷心欲絕的M搬離了兩人共住的房子,但他還是會來找她,說對她無法放下,就算與別人在一起,他也不能不愛她。這話聽起來很荒謬,就是一個自私男人的台詞,M心裡知道自己應該推開他的,但她卻沒有力氣這麼做。然而本來只能容納兩人的世界形成三人的局面,怎麼可能快樂呢?M從此陷入憂鬱的地獄,再也不曾開懷地笑過了。

「太傻了!」告訴我M現況的朋友,對M的軟弱十分不解,「她在留戀什麼?離開就好了,不是嗎?」

是啊,離開就好了。我想,M自己一定最想要徹底斬絕這段關係,也一定想過千百遍不該繼續這樣下去,她的腦海裡必然時時刻刻被這件事困擾著,那必然像是一朵沉沉的烏雲籠罩在她的心間,其中充滿了種種情緒:憤怒、悲傷、困惑、徬徨、憎恨、猶豫.......以及自我譴責和自我厭棄。她的心裡必然有某種分裂,總有兩個聲音不斷地在對話: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該離開他的.......但是不是因為我先前忽略了他,讓他太孤單了,才有別人介入的空間.......不,再怎麼說都是他背叛我,是他讓我陷入這樣痛苦的漩渦裡.......不不,不能就這樣結束,給他一點時間吧,也許我們還能重新來過.......

兩種聲音彼此對話,得不到答案;兩種能量相互衝撞,也相互抵消。人處在這樣的自我內耗裡,失去了面對外界的力氣,心中亦宛如廢墟。總是想離開卻又不斷留下來,愛與不愛都艱難。那種煎熬,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我記得,在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我獨自走在美國東岸某個陌生小鎮的街道上,明明是繁花的季節,我卻覺得眼前都是白茫茫的冰雪。那時我的內在也有兩種聲音在對話,兩種能量在相互衝撞與抵消,最終令我無所適從。我不知該怎麼辦,只能一直往前走,希望就這樣走到天涯海角,走到世界的邊緣,也許就這樣迷失回程的路徑,不必面對現實的困境。

M會在深夜傳訊息給朋友抒發她的痛苦,我卻不知怎麼開口訴說,因此在那段期間,我幾乎失語,內心此起彼落的呼喊全部堆積在喉嚨,結果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但其實我一直都明白,困境不是別人營造的外境,而在於自己的心。如果心是一個池塘,就太容易堆積殘花腐葉,如果心是一片深山裡的湖泊,才能保持寧靜與清澈,映照山光雲影。這樣的選擇在於自己,而我選擇要當湖泊。

但首先,我要有下定決心離開現況的勇氣。

無法離開,往往在於某種恐懼,害怕將要面臨無愛的寂寞,可是還有什麼是比和一個不能善待自己的人在一起更寂寞的呢?愛早已遠離,我們苦苦抓住的不過是自己的恐懼。

但恐懼是我們最不需要的東西。因為愛的相反其實不是恨,也不是冷漠,正是恐懼。愛是擴張與接納,恐懼是緊縮和封閉,我想,是那樣的負面能量造成了我的失語。

因此我唯有在靜默中面對自己,走到內心深處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然後我得到的領悟是:我必須先讓愛回到自己身上來,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放下盤據在心裡那如黑色團塊一般的恐懼,才有空間重新為自己注入愛與勇氣。

原來並不是我不夠愛對方,而是我不夠愛自己啊。如果我夠愛自己,怎麼會有失愛的恐懼呢?如果自己就是愛的源頭,就是源源不絕的水流,那麼我還有什麼好擔憂?

至今我依然感謝那段生命經驗,因為它徹底教導了我,當生命與情感陷落時,要有離開現況的勇氣,不要左思右想,不必瞻前顧後,放下就是了,離開就是了。勇氣是在行動之中產生的,想再多都不如跨出那一步。

那段生命經驗也教導了我,自己才是自己這個世界的核心,所以永遠要把愛自己放在愛別人之前。若以別人為核心,世界必然是傾斜的,唯有以自己為核心,世界才會和諧地運轉。而且,當這個世界的核心以愛運轉,外圍也就會以愛回應。


親愛的,但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看見自己的內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icole-avatar-img
2018/11/27
我也曾有過獨自走過的茫然~ 也承認了害怕與擔心, 以為我就帶著這些往前走了, 但當遇到一份真心,還是會遲疑與害怕, 我還是不夠重視自己,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謝謝~
希臘藍-avatar-img
2018/04/19
文中那段獨自走在街道上走路的那段心情我能體會 因為走出來真的需要勇氣與旁人的扶持 謝謝朵朵的分享
彭樹君-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4/19
親愛的希臘藍,也謝謝你的同感~♡
Hsiaolan Tseng-avatar-img
2018/04/19
謝謝朵朵老師 穿越恐懼 滿滿的愛
彭樹君-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4/19
親愛的Hsiaolan,恐懼是愛的反面,放下恐懼,就有了愛~♡
avatar-img
彭樹君的沙龍
159會員
67內容數
<p>我擁有一棵樹,一棵開花的樹,我希望每個來到這棵樹下閒坐的人,都可以透過光影交錯的樹葉,仰望頂上的天空,離開的時候也可以揀拾一朵隨風飄下的落花,帶著芳香的氣息繼續上路。</p>
彭樹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18
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最精采的總是意外發生的,最驚喜難忘的總是預料不到的。真正重要的從來就不是目的,而是獨一無二、不能重複的過程。
Thumbnail
2019/07/18
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最精采的總是意外發生的,最驚喜難忘的總是預料不到的。真正重要的從來就不是目的,而是獨一無二、不能重複的過程。
Thumbnail
2019/06/25
花的綻放不為了誰,只為了綻放的本身。
Thumbnail
2019/06/25
花的綻放不為了誰,只為了綻放的本身。
Thumbnail
2019/06/21
存在中的一切,一定都是剛剛好,否則不會發生。 你的存在,一定也是剛剛好,因此才能呈現你現在的樣子。
Thumbnail
2019/06/21
存在中的一切,一定都是剛剛好,否則不會發生。 你的存在,一定也是剛剛好,因此才能呈現你現在的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請耐心看完下面這段話,你會如釋重負…… 想要放下一個人,首先就要從斷聯開始,就算再痛再難受也要忍住,你也可以躲在被窩裏面哭,也可以喝酒喝到吐,但你不可以拿起手機發不該發的信息,打不該打的電話。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請耐心看完下面這段話,你會如釋重負…… 想要放下一個人,首先就要從斷聯開始,就算再痛再難受也要忍住,你也可以躲在被窩裏面哭,也可以喝酒喝到吐,但你不可以拿起手機發不該發的信息,打不該打的電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被世俗束縛過,都有放不下的想法,但是,最後都是要作出選擇。而要怎樣寫出心裡的遺憾,內容很直接簡單,寫出那段我們一起經歷過的美好時光,或許文中的我顯現的平庸與脆弱,無助及墮落,也許內容言不及義,但又何妨,這篇感言不是要呈現我多勇敢、堅強、痛苦、難過,而是承認自己的軟弱、面對內心的無助、承擔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被世俗束縛過,都有放不下的想法,但是,最後都是要作出選擇。而要怎樣寫出心裡的遺憾,內容很直接簡單,寫出那段我們一起經歷過的美好時光,或許文中的我顯現的平庸與脆弱,無助及墮落,也許內容言不及義,但又何妨,這篇感言不是要呈現我多勇敢、堅強、痛苦、難過,而是承認自己的軟弱、面對內心的無助、承擔失
Thumbnail
朋友遇上了恐佈情人,在相處兩年後,負面情緒越積越多,當初在一起時的溫暖和快樂的感覺已不復存在,然而對方明明也不快樂,卻一直不肯分手,甚至對他造成過身體傷害,利用恐嚇(公開他的事)、威脅自殺等極端的方法,試圖挽留這段關係。朋友明言和她相處已變成惶恐,不知道什麼時候說錯什麼話,就會引爆了地雷
Thumbnail
朋友遇上了恐佈情人,在相處兩年後,負面情緒越積越多,當初在一起時的溫暖和快樂的感覺已不復存在,然而對方明明也不快樂,卻一直不肯分手,甚至對他造成過身體傷害,利用恐嚇(公開他的事)、威脅自殺等極端的方法,試圖挽留這段關係。朋友明言和她相處已變成惶恐,不知道什麼時候說錯什麼話,就會引爆了地雷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離不開討厭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在一段關係裡其實並不快樂, 但卻時常會用「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作為藉口。 而實際上「分手,真的需要理由嗎?」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離不開討厭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在一段關係裡其實並不快樂, 但卻時常會用「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作為藉口。 而實際上「分手,真的需要理由嗎?」
Thumbnail
上個月剛經歷與初戀分手,離開同居生活的我,目前還處於身心和諧的調整階段,但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恐慌、依賴的失控感。對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從一開始看到我痛哭、食不下嚥、焦慮,不到兩週左右的我,能不再憂鬱,都認為我復原得很快。 這篇我想寫的是有關作「決定」這回事,以及我們的「決定」背後帶有的某些東西。
Thumbnail
上個月剛經歷與初戀分手,離開同居生活的我,目前還處於身心和諧的調整階段,但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恐慌、依賴的失控感。對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從一開始看到我痛哭、食不下嚥、焦慮,不到兩週左右的我,能不再憂鬱,都認為我復原得很快。 這篇我想寫的是有關作「決定」這回事,以及我們的「決定」背後帶有的某些東西。
Thumbnail
那位學員在整個個案中 敘述了滿滿的擔心 伴侶的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伴侶的注意力缺乏症候群、伴侶說自己內在有東西、伴侶要進入新工作可能無法應付 到一定的時間 我提出了適當的提醒 「你的話語充滿擔心喔,你得抓回來自己的界線。」 然而她會馬上再安慰自己 「 喔不,他也會很關心我,我們的流動很好!」 繼續
Thumbnail
那位學員在整個個案中 敘述了滿滿的擔心 伴侶的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伴侶的注意力缺乏症候群、伴侶說自己內在有東西、伴侶要進入新工作可能無法應付 到一定的時間 我提出了適當的提醒 「你的話語充滿擔心喔,你得抓回來自己的界線。」 然而她會馬上再安慰自己 「 喔不,他也會很關心我,我們的流動很好!」 繼續
Thumbnail
當自己混亂的時候,旁邊的人也會急,會不安,若我們再將槍口對向他們,其實等於是把自己承受的痛苦,加諸在他人身上。我們都習慣在第一時間把人往外推,尤其是對最親近的人。或許再深入一些想為什麼,可以找到些原因。也許是不習慣脆弱被看見?為什麼不習慣?擔心被理解後還是被拋棄?還是怕別人的回應你無法接受?
Thumbnail
當自己混亂的時候,旁邊的人也會急,會不安,若我們再將槍口對向他們,其實等於是把自己承受的痛苦,加諸在他人身上。我們都習慣在第一時間把人往外推,尤其是對最親近的人。或許再深入一些想為什麼,可以找到些原因。也許是不習慣脆弱被看見?為什麼不習慣?擔心被理解後還是被拋棄?還是怕別人的回應你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他/她放了手,但你還想牽著。 「我才知道,原來我不能沒有他....」 你扶著好像50斤重的額頭,看著我腳邊的垃圾桶說著。 很多個案來占卜或是頻率調整, 多半都有屬於自己過不去的點和執著。 尤其是失戀,為了複合而來的,佔大多數,也是我拒絕最多的類型。
Thumbnail
他/她放了手,但你還想牽著。 「我才知道,原來我不能沒有他....」 你扶著好像50斤重的額頭,看著我腳邊的垃圾桶說著。 很多個案來占卜或是頻率調整, 多半都有屬於自己過不去的點和執著。 尤其是失戀,為了複合而來的,佔大多數,也是我拒絕最多的類型。
Thumbnail
        當我決定離開背叛我的人之後,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敵意鬆懈下來,我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變化?那些曾經為敵的親人、曾經支持的朋友、學生時代相處多年的朋友…,發現緊鎖的螺絲突然鬆開,這微妙的變化在心底微微的撰演著,憤恨,成為自己活的不真實的情緒,內心的吶喊、照顧自我的直覺一直
Thumbnail
        當我決定離開背叛我的人之後,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敵意鬆懈下來,我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變化?那些曾經為敵的親人、曾經支持的朋友、學生時代相處多年的朋友…,發現緊鎖的螺絲突然鬆開,這微妙的變化在心底微微的撰演著,憤恨,成為自己活的不真實的情緒,內心的吶喊、照顧自我的直覺一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