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依憑了恐懼決定不分手或復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個月剛經歷與初戀分手,離開同居生活的我,目前還處於身心和諧的調整階段,但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恐慌、依賴的失控感。對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從一開始看到我痛哭、食不下嚥、焦慮,到兩週左右的我,能不再憂鬱,都認為我復原得很快。

其實,雖然從Y向我坦承出軌至今還不到三週,但我感知的心理時間,絕對是遠超過實際的日數!

這當中的每一天,我都用文字記錄一切感受與思考(到今天也是),現在回去看,會發現那就是一片「混亂」,但那個「混亂」是有意義的,因為那就是我當下的狀態,透過書寫,我跟自己對話、問自己問題,試圖去找到自己的內在,與之溝通。

這篇我想寫的是有關作「決定」這回事,以及我們的「決定」背後帶有的某些東西。

問自己為什麼想要,認清自己的恐懼

在衝擊發生的初期,影響我們做決定的最主要因素可能就是「恐懼」,但我後來明白,恐懼傳達給我的「想要」,不一定是我真實的「想要」,那只是頓失控制感的自己,想要迅速找回舒適與安定。

當Y誠實以告時,我們有很長的談話。我認為感情是流動的,即便守諾是一種選擇,但假如他覺得自己對我沒有那麼深的感情的話,那我們就分手。結果Y說他在不到一個月的出軌時間裡,一直很掙扎、也很混亂,但他終究還是跟對方告白,他不知道為何自己不再專一,也一直在想,要如何跟我說這件事,如果要他做選擇,那他選擇離開對方,跟我繼續在一起,而他也真的隔天就跟對方提出分開。

這時候選擇權似乎又瞬間丟回到我身上—那我還要分手嗎?

我們又再一次溝通,這次聊到更深層的東西,到底那股出軌慾望是什麼?到底我們的關係與彼此未來的工作、人生方向還能否契合?在我們談話過程中,我發覺Y還是很混亂,他有意識到自己的轉變與環境和工作成長有關,但他不確定這個轉變是他想要的,還是被塑造的。

我也意識到,在他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之前,他現在所做的選擇(跟我在一起),也許只是基於道德上「應該」或是習慣上「不捨」的選擇。

而我自己呢?當時我整個情感都想要跟Y繼續在一起,因為跟他在一起的歲月真的很快樂,而且我們同居了一年多,默默地我感覺自己已經與Y有點融合了,突然間要撕裂開來,就有一股痛苦不停襲捲我。我甚至想要說服自己,他們沒有發生性行為也還好,也不至於要分手吧。

想了一天之後,我告訴Y:「我們就維持分手吧」。

接著當天晚上,我打包回家了。因為我明白自己當下真正想要的,是兩個人都脫離混亂、恐懼後,釐清自己的心到底要什麼。

raw-image

我們控制不了別人的所有決定,但永遠可以選擇自己的行動

在我猶豫是否要繼續交往的那天,我體會到那種突然巨變導致的身心失衡:失眠、恐慌、厭食、憂鬱等徵狀都出現,一度我甚至有種自己快要不能呼吸的慌亂感,覺得自己彷彿要落入深淵。

後來藉著祈禱跟抽牌的訊息,讓我穩定下來。我慢慢地清明,知道自己強烈想要維繫關係的原因,多是出自恐懼,包括:我覺得自己好難再找到一個可以愛的人(30+的初戀)、我好不想失去Y帶給我的溫暖歡笑與支持、我們分手會不會就促成他們在一起?等等。

我也設想了繼續交往的話,我的心態也很容易被許多恐懼狹持,譬如擔心出軌的對象繼續來找Y、他的工作忙碌又常認識新的人,我是不是以後要多注意他與異性間的聯絡。

但因為害怕失去,而想抓緊對方,其實是誤會了自己跌倒之後,沒有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當你看清了自己的恐懼,無需逃避它,你會害怕、會徬徨沒錯,但不會死,你會發現自己可以慢慢穿越這條痛苦的路,然後存活下來。

我設想,如果我選擇逃避,因為害怕而不離開這段感情,那麼所有的恐懼都將被我帶進親密關係中,變成無所不在的陰影,難道這會是我想要的代價嗎?

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木已成舟,我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控制別人現在與未來的決定;但我永遠可以相信自己有選擇的自由與力量,不僅是要如何行動、我如何對事件反應,賦予人事物什麼意義,都是我的選擇。

當我放下恐懼要求我做的那些決定時,我才感知到自己有其他的想要:我想要離開同居的地方讓彼此冷靜獨立、我想要照亮與Y關係內的陰影。於是我後來真正行動的作為就是這兩件事。



我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請堅定為自己做選擇

對我來說,我之所以會想要照亮與Y關係內的陰影,是指我想明白是什麼因素,讓我們的關係走到今天,是不是有什麼我們都忽略或隱藏、掩蓋的事?不論我是想要繼續與Y當朋友或是戀人,我都想了解整個歷程,我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一個結尾。

我希望自己能真的因為愛,去同理、了解並聆聽對方,我會尊重他的感受與選擇;但我也保有自己選擇的力量與自由,不委屈自己,我們彼此都能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經歷想體驗的事,而不是在充滿恐懼與控制的關係裡綁著彼此。

身邊知道我分手的人,在聽到Y仍有意復合時,多數都不免緊張地勸我,不要跟出軌的人復合;少數比較寬容的人則不會多說,因為他們知道那是我自個兒的事。

但我想說的是,不管別人是不是為你好,不管分手或復合,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自己在承擔,除了自己,別人都是我們生命的過客與旁觀者。

沒有所謂「最好」或「最壞」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是為了「經驗」,只要你願意投入,你就在經驗自己的人生,而我們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以你可以聽別人說「什麼是最好的」,但請聽從自己的心聲,不用勉強應和。

真正愛你的人也會明白這件事,他們會在你的人生旅途上陪伴你,偶而接住墜落的你,但不會喧賓奪主。

最後附上重新點燃我內在力量的那張牌,願在風暴中的人也能拿回自己的力量。

記得你是誰:你是有力量、有愛與有創意的神之子,你被深深地愛著。
大天使神諭占卜卡

大天使神諭占卜卡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下方❤️拍手,或留言聊聊:)

IG@Dreamyaks
FB@Dreamyak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是我聞-avatar-img
2022/04/15
或許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境,但想分享你一首歌,伍佰的〈彩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1eTAM0zfs
夢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16
謝謝~我正在循環播放中,喜歡伍佰👍
Zheng Lea-avatar-img
2022/04/10
嗨~你好,說起來算是你的新粉,我是從"怎麼可能母單"那篇認識到你,跟你一樣我也是INFJ(雖然近期有轉INTJ的傾向)或許同樣也是因為近30還是沒有談過戀愛,看你的文字總有一種知音感,沒想到關注你沒幾天就看到又更新😀看到你處理感情的方式,我滿訝異的,畢竟這事對大多人來說應該很難冷靜處理。另外我滿認同你對恐懼的看法,因為更多的時候它只是表象,去深挖我們才會看到更多內在深層的部分
夢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11
Hi Zheng Lea! 謝謝你的關注,我最近有在試著增加更新頻率XD 關於感情,我覺得自己能這麼快擺脫憂鬱可能跟晚戀也有點關係,因為長年單身的人應該多少有養成獨處的本領,加上經濟物質也不仰賴對方,說白了就是從兩人變回一人的適應力會比較好,雖然分離當下的痛苦還是很劇烈。 整個戀愛過程我都對自己很訝異喔哈哈,戀愛改變我很多,但也讓我知道哪些是我不會改變的本質,世界有時就像一面鏡子,經歷過的事會讓我們更認識、看到自己~
avatar-img
夢牛的沙龍
134會員
59內容數
--
夢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7
夢與現實非一刀兩斷的兩個世界,有些東西會穿越其中,相互影響滋長;夢也時常提供我們特殊的照料,療癒並帶來重要的啟示。我想用去年分手失戀初期的三個夢來聊一點「夢的療癒」。
Thumbnail
2023/04/07
夢與現實非一刀兩斷的兩個世界,有些東西會穿越其中,相互影響滋長;夢也時常提供我們特殊的照料,療癒並帶來重要的啟示。我想用去年分手失戀初期的三個夢來聊一點「夢的療癒」。
Thumbnail
2022/09/14
最近上心理學線上課時,其中一位同學提到要如何克服想要付出愛,卻又害怕再次受傷的恐懼? 當我們很想要做某件事時,即便有可能受傷,也會想嘗試達成......
Thumbnail
2022/09/14
最近上心理學線上課時,其中一位同學提到要如何克服想要付出愛,卻又害怕再次受傷的恐懼? 當我們很想要做某件事時,即便有可能受傷,也會想嘗試達成......
Thumbnail
2022/09/06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2022/09/06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離開」是一種選擇,更是評斷一個人有沒有勇氣承受失去的後果、承擔一切責任,有時靜下心來回過頭,才會發覺當初或許怎麼想、怎樣做就不至於做出離開的決定,想靠一個人解決情感問題當然就是「離開」,但如果是兩個人也許就會不一樣了,所以離開前真的要先三思,就算真的要離開,也要說出讓對方「信服」的真正理由。
Thumbnail
「離開」是一種選擇,更是評斷一個人有沒有勇氣承受失去的後果、承擔一切責任,有時靜下心來回過頭,才會發覺當初或許怎麼想、怎樣做就不至於做出離開的決定,想靠一個人解決情感問題當然就是「離開」,但如果是兩個人也許就會不一樣了,所以離開前真的要先三思,就算真的要離開,也要說出讓對方「信服」的真正理由。
Thumbnail
上個月剛經歷與初戀分手,離開同居生活的我,目前還處於身心和諧的調整階段,但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恐慌、依賴的失控感。對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從一開始看到我痛哭、食不下嚥、焦慮,不到兩週左右的我,能不再憂鬱,都認為我復原得很快。 這篇我想寫的是有關作「決定」這回事,以及我們的「決定」背後帶有的某些東西。
Thumbnail
上個月剛經歷與初戀分手,離開同居生活的我,目前還處於身心和諧的調整階段,但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恐慌、依賴的失控感。對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從一開始看到我痛哭、食不下嚥、焦慮,不到兩週左右的我,能不再憂鬱,都認為我復原得很快。 這篇我想寫的是有關作「決定」這回事,以及我們的「決定」背後帶有的某些東西。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等在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我究竟喜歡怎樣的人,而喜歡真的能夠表示我們適合在一起嗎?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等在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我究竟喜歡怎樣的人,而喜歡真的能夠表示我們適合在一起嗎?
Thumbnail
其實所有的明白和願意學習的原因是:分手,分手後什麼都明白了,都聽進去了,該做的都去做了,如果沒分手的話,目前所有的進展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要付出這些慘痛的代價。
Thumbnail
其實所有的明白和願意學習的原因是:分手,分手後什麼都明白了,都聽進去了,該做的都去做了,如果沒分手的話,目前所有的進展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要付出這些慘痛的代價。
Thumbnail
體會1:我深深體會到,分手要很小心處理,被分的那人會有許多的怨和不甘心,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她那麼愛的人要跟她分手,我唯一擔心的是她傷害我,還有傷害她自己,萬一發生的話,會是很大的遺憾,也辜負了曾經在一起美好的歲月。
Thumbnail
體會1:我深深體會到,分手要很小心處理,被分的那人會有許多的怨和不甘心,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她那麼愛的人要跟她分手,我唯一擔心的是她傷害我,還有傷害她自己,萬一發生的話,會是很大的遺憾,也辜負了曾經在一起美好的歲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