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p>釀影評|熟悉卻不熟悉的奇幻台北——《小玩意》的文化衝擊</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入圍今年鹿特丹影展「大銀幕獎」的《小玩意》(An Impossibly Small Object,是一位荷蘭導演所拍攝的台灣電影。這部台片因為其特殊的身份,以及導演王洪飛(David Verbeek)西方藝術家式的文化觀察,呈現了台灣電影中稀有的「混種」趣味。這部片大約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女孩曉涵(樂樂飾演)的成長。曉涵住在很普通的台灣庶民社區,生活圈就是賣胡椒蝦小吃攤的父母,以及他的好朋友浩浩(鍾宸翃飾演)。曉涵的生活空間,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就是我們大學時候在外租房子的廉價公寓社區,只有居住功能,沒什麼藝術美感。而這塊空間卻是曉涵的小宇宙。她在其中四處游走玩耍,手上不離風箏,有時候會走到宮廟,有時候她會看到一個高大的「外國人」經過。她還沒有正式進入青春期,但是已經懂得人的感情,如今,她面臨了人生第一個複雜感覺:離別。那高大的外國人,則默默地用相機記錄這一切。

彷彿時空穿越,鏡頭從台北的無美感街區一躍穿入高空疾行的飛機,再降落地球彼端的荷蘭。在台北街頭出現過的高大外國人,回到了「家鄉」,但是處在一個熟悉的空間,這男子似乎並不怎麼開心。周遭發生的一切,對他彷彿置身事外。而在從台北飛回荷蘭的飛機上,一個研究「小玩意」的婦人,連結了這兩個遙遠的空間。

本片的導演王洪飛曾長期居住台灣,這部片可說是他觀察中的台灣印象。西方人看東方最常見(也最膚淺)的就是「浪漫化」,把東方看成一個奇異世界,東方的一切,無論好的壞的,即使是非常日常的事物,都被過度賦予浪漫想像,說好聽是「異國情趣」的展現,實質上卻是在區分東西方的高低:東方無論怎麼浪漫,終究還是一種「異」。

raw-image

然而在《小玩意》中所展現的亞洲/東方/台北,非但不浪漫,甚至有些「反浪漫」。片中的台北在色調上呈現的是一份偏藍的歐式藝術電影冷色系,甚至有點極小限風格(而不是刻板印象中紅橙色的繽紛亞洲),取景地點大都是我們最熟悉,但是不會覺得很酷的日常空間,例如陰陰的樓梯間,慘白光線的停車場,乏味的鐵捲門;這些「真實」的場景,並不常被當作電影場景,卻是這部片中的重點台北。不但不浪漫不繽紛,反而帶著一絲神秘甚至不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繁華的大都會有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看似緊密繁複的城市關聯,然而生活在其中,更能體現實際的人際疏離感。《墮落天使》裡兩男三女的愛戀糾葛,延續《重慶森林》的電影元素,訴說一段段發生在都會裡狹路相逢的故事,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卻代表著東方之珠市井小民的日常。
Thumbnail
繁華的大都會有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看似緊密繁複的城市關聯,然而生活在其中,更能體現實際的人際疏離感。《墮落天使》裡兩男三女的愛戀糾葛,延續《重慶森林》的電影元素,訴說一段段發生在都會裡狹路相逢的故事,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卻代表著東方之珠市井小民的日常。
Thumbnail
電影開始不久,當飛(柯震東 飾)和曉來(林哲熹 飾)在KTV裡唱起《北京北京》時,儘管背景映襯著一片漂亮的靛藍色燈光和印有紅色花朵的壁紙,畫面美不勝收,但卻難以激起情感的漣漪。電影就在這樣略顯尷尬又違和的氣氛下展開,同時也走向注定令人抽離而失落的結局。​
Thumbnail
電影開始不久,當飛(柯震東 飾)和曉來(林哲熹 飾)在KTV裡唱起《北京北京》時,儘管背景映襯著一片漂亮的靛藍色燈光和印有紅色花朵的壁紙,畫面美不勝收,但卻難以激起情感的漣漪。電影就在這樣略顯尷尬又違和的氣氛下展開,同時也走向注定令人抽離而失落的結局。​
Thumbnail
2019.07.01 走進兩三間房間後,慢慢發現跟在北美館時的感覺很像,相似的感受出現了,簡單的多媒體裝置、耳機、區隔開的小空間,就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2019.07.01 走進兩三間房間後,慢慢發現跟在北美館時的感覺很像,相似的感受出現了,簡單的多媒體裝置、耳機、區隔開的小空間,就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Thumbnail
如同鏡像。從開頭的嬉鬧打屁,想起的是過往與友人的胡鬧日子;從屍體的出現起始,面對的是毫無承擔力的無助孩童;從僧侶的借宿夜晚,看見的是青年逃離的菸酒和性,還有長久掩瞞在友情之下的秘密、價值差異。才發現,原來那成天和自己虛度光陰的,是一個絲毫不了解,卻又好喜歡的陌生朋友。
Thumbnail
〈逾期展覽指南〉是份私人的展覽指南,或許並不能使每個人更加了解展覽作品,無意也無法代為作品發聲,服用時敬請小心。 展期:4/27-7/7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回家》 家家 X 曲倩雯《回家》  回家這首歌傳唱度之廣,原本以為很難有新鮮的感受。但盈滿視線的流瀉中的紅色,
Thumbnail
〈逾期展覽指南〉是份私人的展覽指南,或許並不能使每個人更加了解展覽作品,無意也無法代為作品發聲,服用時敬請小心。 展期:4/27-7/7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回家》 家家 X 曲倩雯《回家》  回家這首歌傳唱度之廣,原本以為很難有新鮮的感受。但盈滿視線的流瀉中的紅色,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Thumbnail
照片作為一個媒介跟電影的差別在於:照片有凍結時間的功能。照片捕捉到的是流動的生命中的一個靜止片段,卻讓人忽略照片之外的環境以及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也就是說,照片無法讓人知道景框之外(off-frame)的事物,而電影卻可以。電影能將攝影師拍照時的情境拍出來,讓人意識到攝影師的存在。
Thumbnail
照片作為一個媒介跟電影的差別在於:照片有凍結時間的功能。照片捕捉到的是流動的生命中的一個靜止片段,卻讓人忽略照片之外的環境以及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也就是說,照片無法讓人知道景框之外(off-frame)的事物,而電影卻可以。電影能將攝影師拍照時的情境拍出來,讓人意識到攝影師的存在。
Thumbnail
攝影是一個靜止的畫面,它分解了事實,使之成為一個不連續的片段,它提出了一種否定內在關聯性、不連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卻賦予每一刻神秘的特質。但電影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畫面不斷地轟炸我們,這樣的連續性讓靜止的單一畫面的意義,在接連而至的影像來臨後即失卻,讓我們在眼花撩亂的畫面推移中,停止了思考。
Thumbnail
攝影是一個靜止的畫面,它分解了事實,使之成為一個不連續的片段,它提出了一種否定內在關聯性、不連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卻賦予每一刻神秘的特質。但電影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畫面不斷地轟炸我們,這樣的連續性讓靜止的單一畫面的意義,在接連而至的影像來臨後即失卻,讓我們在眼花撩亂的畫面推移中,停止了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