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世界不是只有一種速度

2018/05/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初看由電腦印出來的書稿時,沒有想到這本書《慢慢來》會被設定為「橋樑書」——所謂橋樑書就是讓孩子從閱讀以圖畫為主的繪本,過渡到以文字為主的兒童讀物,擔任橋樑任務的書。
因為我看書裡提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鳥獸蟲魚,包羅萬象的自然界有趣「冷知識」,而且是集中在有關速度快慢的知識,這些內容大人看了也會覺得很有趣,不見得只適合孩子看。不過我想,之所以設定為孩童讀物,大概是書市不景氣的時代,大人已經不太會為自己買書,但是仍然會基於「鼓勵」孩子閱讀的立場,幫孩子買書。
也因為我以為書是給大人看的,所以有點不好意思,我為這本書寫的推薦序是以大人為對象,孩子大概不能體會。
我倒是蠻喜歡「慢慢來」這本書的副標題:大自然教會孩子從快到慢的生活方式。書封腰帶寫著,世界不是只有一種速度。的確,我們常常以為世界推著我們往前走,但其實是我們推著世界往前走,若我們願意,隨時可以用不同的速度來看世界。
後面附上我為這本書寫的序。

多快算快?多慢算慢?《慢慢來》推薦序

 

古希臘哲學家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觀點,也就是我們會以人類的行為來衡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因此,跟人類的步行速度來比,蝸牛就爬得很慢;一塊花崗岩要被雨水穿透,那就更是慢了。
萬事萬物都以自己的速度在進行者,但是人很奇怪,往往對不同事情時間快慢的認知也有很大的差異。這不只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是生活中每個時刻我們的真實感受。

多長的時間算長?多短的時間算短?

前幾天在高鐵站遇見一個老同學,駐足聊了一下,談到某位共同認識的老朋友,我說:「不久前才遇到他。」可是後來想想,這個「不久前」,其實已經是兩、三年前了。
想起二十多年前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才成立沒多久,有一次暑假過後辦活動,我們一群台北的志工幹部就睡在分會館舍的木板教室。晚上大伙出門去找宵夜吃時,有位可愛的小女生蹦蹦跳跳地帶路,不管看到什麼都很興奮,一副久別重逢的樣子。我忍不住問她到底離開花蓮多久了?原來她暑假前才大學畢業離開花蓮,想不到她的兩個月不見是好久不見,可是對於我而言,兩三年前是不久。的確,對時間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

到底多快算快?多慢算慢?

有一句流傳在開刀房的名言:「你只有三分鐘時間,所以要慢慢來!」靜下心才能改變對時間的感受,甚至真的會改變時間的流速。就像在棒球場上,一顆時速一百多公里的球,對我們平常人來說,根本看不到,但是在經過訓練又專注的選手眼中,那顆球是又巨大又緩慢的飄在半空中。
心理學上常常到的顛峰經驗或高潮經驗,在那神奇的時刻中,通常會伴隨著時間感的消失,也許在真實世界已過了兩、三小時,可是你卻覺得是一瞬間的事。當然更有可能你覺得你在那物我兩忘的狀態中過了像是一輩子的漫長時間,可是在別人眼中也許你只是恍神了幾秒鐘。
這種顛峰經驗在我們這個忙碌時代,愈來愈難遇到了。因為永無止盡的訊息與不斷迎面而來的事物,將我們的心靈切割得破破碎碎,我們很難專心花時間在同一件事情上。
或許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連帶著幾乎連偶爾的空檔或休閒時間也無法真正清淨,心神不定。因為感覺到時刻未止歇的壓力,因此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無法忍受緩慢,總是擔心著時間。也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更要提醒自己,並且主動,或者刻意地讓自己隨時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習慣,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提醒自己「萬物靜觀皆自得」。而且除了人的眼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靈之眼來觀看。
 
在一切講求快速的時代,我希望能留有一些緩慢的餘地;在習慣於追求明確具體目標的世界,我刻意讓自己漫無目地的隨意亂走。
這種無確切目地與趕行程的閒逛,在當今這過度功利化,過度快速的時代,有特別的意義。不去想新的事物、不去想成就、不去想人間瞬息起伏的得失,那麼在漫走流浪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慢慢感受到全新的生命慢慢在滋長,這是一種很難描述,也很神秘的有機過程。所謂有機,就像是一棵樹,我們永遠不知道那一片葉子會先發芽,樹枝會往那個方向延展。我也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有機的,隨時充滿新發現的驚喜。
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所寫的《默默》(有人翻成夢夢公主),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盡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秘地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來愈貧乏,空白而單調。
因此,跟隨著這本史上最「慢」的書,接下來我的生命課題是要學習慢下來,花更多時間來做更少的事!
是的,多花點時間來做更少的事,就像小王子書中的狐狸所提醒的:「你對你玫瑰所花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變得重要!」


首圖來源:網路
編輯:熊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