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億:《雪隱鷺鷥》——《金瓶梅》的另一種讀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年紀一大,讀書就有點不求甚解。簡單的說,一本書讀起來,究竟講了什麼,並不注意。注意的反而是文章中的閒筆,或者一些無關緊要的小趣味。

  想到周恩來的一個對聯,說: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如今不大與人共事,有無肝膽不奢求。從無字句處讀書倒是常有。比如看完一本哲學書,記住的只是一道十八世紀流行的燉菜。風馬牛不相及的時候,別有樂趣。——當然,我確定周恩來這幅對聯的意思不是我說的這個意思。提醒一下,避免誤導。


  所以翻格非的這本講《金瓶梅》的書,首先入眼的就是鰣魚。鰣魚乃江鮮之首,如今已經滅絕了,但明萬曆年間,還是可以常吃到的。鰣魚吃的是時令。西門慶送魚給他的浪蕩朋友,朋友當然要表揚他,道,就是朝廷還沒有吃呢,不是哥這裡,誰家有?這麼一表揚。大致看出西門大官人的豪奢。格非還看到一層,道,鰣魚產地最好的是長江南京到鎮江段,可是要送到小說裡寫的山東臨清可是千里之遙。說明了那時候漕運物流的發達。鰣魚捕好,用冰塊鎮著送到北方。大幾百年前那時候的中國,南北也是如此的通暢。歎為觀止。

  但當時南北的觀念,卻有著極大的差異,陳寅恪先生說山東蒲松齡寫的狐仙,楚楚動人,風流不羈,好像是夢裡見到的。其實是其年輕時候跑到南方中真實見到的南方女性。比如柳如是那樣飄忽的女子。回去後,念念不忘,寫到文章的時候假以想像、變成了虛幻的狐媚。當時南北開放度的差異,由此可見。


  古代的北方重農,南方重商。有人說蘇州人好吃懶做,要把那些二流子全抓起來加以懲戒。雍正皇帝就批示曰,抓什麼抓,蘇州什麼地方,繁華盛景,隨便怎麼混都能有口飯吃。真要他們做什麼重活也是幹不了的,由他去吧。

  南方經濟發達,市民階層富庶,不愁吃喝的時候自然想多一點男女之事。於是黃色文學發達起來。就時間的交錯判斷,蒲松齡可能就讀過《金瓶梅》。他批評說,世風日下,說有些淫史居然將妻子叫做“太太”。過去,只有士紳的母親才能叫“太太”啊。蒲松齡說的淫史,指的應該就是《金瓶梅》。

  張竹坡說《金瓶梅》的書名非指潘金蓮李瓶兒春梅之三人。而是應該讀為“金瓶裡的梅花”,“金瓶梅三字連貫者,是作者自喻。此書中雖包藏許多春色,卻一朵一朵一瓣一瓣,費盡春工,當注之金瓶,流香芝室,為千古錦繡才子作案頭佳玩,斷不可使村夫俗子當枕頭物業。”說真的,一本小黃書,也看出階級的意味。難怪後來的毛爺爺要省部級幹部人手一冊。讀完容易讀通不容易啊。當然,我也覺得寫出這樣一本大書的人在起名字的時候品位不會那麼低。低到像我們這些寫頭條號的作者,恨不得把一篇文章的所有香腥臭含沙射影全部搞到題目上去以攬關注。

  作為古代一個大財主,西門大官人居然不買地。對田莊地主沒有任何興趣。倒是值得好好想像的一個現象。說明什麼?說明當時時代發展到脫離鄉村化——怎麼可能?君不見幾百年的今天中國人無不以買地買房為第一要務嗎?

  《金瓶梅》裡的人物幾乎無人不商,兩個尼姑造訪西門家,名義上講講佛法,實際是為了兜售手裡的經卷。老太監經營的磚頭廠。但就幾乎沒有怎麼寫到農民和農事。難怪西門慶不買地。書裡找不到人種。

  為什麼書中的商業如此發達,說白了,還是當時的法律有威嚴,法制精神很貫徹,西門慶與蔣竹山搞商業競爭,以當時西門慶之富貴,以及其在龐大的官場勢力,與蔣竹山實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但要搞一個小小的蔣竹山,還是處心積慮大費周章。西門慶找兩個小流氓幫忙,小流氓是怎麼幫這個忙,可不是直接跑到蔣竹山家去打他一頓,就像如今所謂強拆一樣。這兩小流氓的手段也是偽造一個借票的文書先,去要蔣竹山還錢。不還錢是吧,一根繩子幫了送官而已。注意,是送官!

  而且這個偽造借票,可是做的相當的仔細,甚至可能專門請教過法律人士。徐忠明研究,說偽造的這份借票,與明代今存的契約樣式完全一致。明代的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利率為百分之三,。而《金瓶梅》裡則多為百分之五(央行借貸與民間借貸確實從來不可能統一)。但兩個小流氓為了使這份借票在法律上無懈可擊。居然就特別寫明為百分之三。用心之細微,令今天人汗顏。說個題外話,每回在央視看人認罪(腦補之前有个书商從香港偷渡回來自首的新聞),網路上馬上就洶湧出來許多人指出其中跌破眼鏡的大漏洞,行事之粗糙,叫人不忍直視。要是這些官府人員要有這兩小流氓的認真勁,何愁社會不和諧。


  打住,不抄了。

  晚上不睡覺,讀幾頁書。最近天冷凍壞了水管,幾天用水極不方便。今天轉暖,水管出水,心情大為暢快。中午吃飯的喝一點酒,居然就喝的昏昏沉沉。醒來的時候才看到股市的起起伏伏。忽然難以言狀眼下這個局面。

  鰣魚滅絕後,我們致力於吃刀魚。刀魚最貴的時候,南通某鎮上的電力局長跟我講,他是直接跑到漁船上一條一條的找,找到三兩這麼大的只找到八條。用冰塊放在礦泉水瓶子裡。準備帶到北京送禮。結果在機場被攔下,不讓他帶上飛機。當時有旅客目睹,當即就有人出幾倍價格要將這幾條魚拿下。搶手到不敢丟手。——局長在酒桌上跟我回憶此節往事的時候,依然說的津津有味。如今反腐,刀魚的價格大跌。朋友老說趕上時候,一起去吃上一頓,就是沒趕上。卻莫名其妙的有些感歎。某些事情,屬於條件反射式的正義,卻未必帶來想當然的善果。

  格非是小說家,讀《金瓶梅》卻讀出滿滿的學術味道。這點倒不如另一個小說家劉心武,劉心武讀《紅樓夢》,直接讀出一套柯南探案集出來,全是滿滿的大陰謀。不過格非的小說寫的很好。王朔說自己從上海的實驗小說家孫甘露那裡得到如何使用文字的啟發。格非和孫甘露差不多,也是很實驗,就是淺顯很多,至少我看孫甘露,每句話都喜歡,就是不懂他全篇要寫什麼。讀格非就沒有這個障礙。不過孫甘露人長的好,又是上海人,有腔調。穿衣打扮都是拍雜誌封面的水準。

  是的,生活就是一場漫無目的的扯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億的沙龍
27會員
86內容數
<p>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p>
許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6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Thumbnail
2023/11/16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Thumbnail
2023/06/28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2023/06/28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2023/06/08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Thumbnail
2023/06/08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副包括筆者在內,多數金迷琅琅上口的對聯,涵蓋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14部武俠巨著(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未收錄於此對聯),素有「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美譽的金庸,在《大公報》子報《新晚報》總編輯羅孚(1921年~2014年5月2
Thumbnail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副包括筆者在內,多數金迷琅琅上口的對聯,涵蓋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14部武俠巨著(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未收錄於此對聯),素有「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美譽的金庸,在《大公報》子報《新晚報》總編輯羅孚(1921年~2014年5月2
Thumbnail
都說觀於滄海難為水。
Thumbnail
都說觀於滄海難為水。
Thumbnail
身在台灣的大多數讀者,應該是沒見過,1959年5月20日在《明報》創刊號開始連載的初代〈神鵰俠侶〉,最原始的版本是什麼樣子? 畢竟台灣人讀的絕大部份是遠流出版社的版本,那是1980年時,金庸先生將之前1950年代起,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花了七、八年功夫,重新修訂之後再出書的版本。
Thumbnail
身在台灣的大多數讀者,應該是沒見過,1959年5月20日在《明報》創刊號開始連載的初代〈神鵰俠侶〉,最原始的版本是什麼樣子? 畢竟台灣人讀的絕大部份是遠流出版社的版本,那是1980年時,金庸先生將之前1950年代起,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花了七、八年功夫,重新修訂之後再出書的版本。
Thumbnail
山河搖曳無顏色,盛世風狂胡亂吹。 閒居聽雨讀桃花,坐井望鷹翻天飛。 ——旭
Thumbnail
山河搖曳無顏色,盛世風狂胡亂吹。 閒居聽雨讀桃花,坐井望鷹翻天飛。 ——旭
Thumbnail
很多人七年級生八年級生的人,應該在小的時候都有看過金庸或者是古龍的小說作品,畢竟影視劇也拍過很多個版本。但我完全沒有,我非常不喜歡看武俠類的小說。這麼多年來我只看過鹿鼎記的電視劇和電影,周星馳和張衛健演的最好,基本上就像是韋小寶本人。
Thumbnail
很多人七年級生八年級生的人,應該在小的時候都有看過金庸或者是古龍的小說作品,畢竟影視劇也拍過很多個版本。但我完全沒有,我非常不喜歡看武俠類的小說。這麼多年來我只看過鹿鼎記的電視劇和電影,周星馳和張衛健演的最好,基本上就像是韋小寶本人。
Thumbnail
在我的文化潛意識裡,每個人家裡書房的書櫃最上一層,都應該安放著一套精裝版的金庸全集。讀或不讀無所謂,供奉起來即可,就像家裡安個文昌帝君,保家裡的文化氣質長存。
Thumbnail
在我的文化潛意識裡,每個人家裡書房的書櫃最上一層,都應該安放著一套精裝版的金庸全集。讀或不讀無所謂,供奉起來即可,就像家裡安個文昌帝君,保家裡的文化氣質長存。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