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宗教文化導覽(方格子推薦閱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馬幼娟老師,此講題已談了五年
無意中發現青田七六有多元宗教文化導覽,邀請女兒同行,但孩子對這議題沒興趣,那麼,就自己行動吧!
前一小時由馬幼娟老師主講,看老師的裝扮即知老師是位穆斯林,由她來講伊斯蘭文化果然恰當,開宗明義老師即提出何謂伊斯蘭?何謂穆斯林?何謂文化?並提及雖是回教家庭,然原因除了堅持不吃豬肉外,其他並未依教奉行,個性火爆且菸酒不離手,直到五年前青田七六請她談此主題,才又重新探索並且回歸。
穆罕默得與耶穌都是伊斯蘭的先知
文化就是生活
老師念出龍應台對文化的看法,原來知音是這樣的意思呀,看到一段闡述有如熨斗燙平自己的五臟六腑一樣,說不精準的他全說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是真的存在的,我雖與龍應台素不相識,卻對他的文化即生活這樣的說法要拍案叫好,文化不在政商名流、宮闈豪門裡,文化在街頭巷弄、市井小民身上,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如岩石風化後留存下來的,便是文化。
老師提到伊斯蘭從不宣揚教義,正因如此,反造成世人多所誤解,老師願意一再重複這個講題也是為了想打開一扇溝通的門,讓彼此相互理解、尊重。曾經有人訪問過老師,詢問老師的頭巾為何不能與時俱進換得時髦現代一些呢?老師回答:同樣的問題,你會這樣問修女與尼姑嗎?而這樣的情況反映的正是外界對穆斯林的陌生甚至誤解,中東那一群拿槍的穆斯林並不代表全部的穆斯林。
佛教講地獄有很多種,伊斯蘭卻只有一種叫火獄,所以穆斯林不能火葬,因為真主尚未審判的情況下,怎麼能自己判自己入火獄呢。穆斯林過世(歸真)後要在24小時內處理好,送到清真寺美妝室清洗後裹上白布,放入錦匣中(不用棺木),送到墓地後將人移出直接入土,正統作法是墓地不突起、不立碑,任憑雜草生長,與自然合而為一。
民國73年老師的父親過世,75年開放探親,老師跟妹妹思及父親生前掛念老家之人,然兩姊妹除了茂克之外,對老家一無所知,還是飛到昆明住在一晚五元的青年旅舍中,打了一封只有文山茂克與父親姓名的電報出去,若無回音,就當兩姊妹到昆明一遊!沒想到兩天後的深夜裡,一行回族男子出現在青年旅社,猛力敲著門吵醒一堆人,就這樣把妹妹們帶回茂克,這一路可花了十小時,推算起來是收到電報即啟程,老師提起這些沒有相處過的親戚,或許是血濃於水,沒來由的就是覺得親呀。
回到村莊,大媽生的大姊遠遠走來,老師跟妹妹立刻淚如雨下,因為彷彿看到父親重生呀,長相及走路的神態,一模一樣!大陸人結婚的早,晚輩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時至今日,老師已成為阿祖輩,男女需分桌用餐的規範,也因老師輩分之故而得以與男性同桌共食。
回憶父親的文章
老師把自己的文章放在投影片上,聽故事大家都喜歡,將故事與文化結合就是文創的體現,除了認識伊斯蘭外,也稍稍抓到何謂文創的定義。
上圖是開放探親時老師與妹妹尋親的照片, 也讓我想起麵引子這部電影,也在講兩岸親情故事,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都讓我替那時代的人們難過,「自此別過,相會無期」,與至親永不相見的痛楚,夜夜在夢裡盤旋呀! 後排左一是老師的妹妹,左二是老師的大姊,照片正中間是老師。下圖是近期老師與年輕晚輩的合影。回族女子在初經來後就繫上頭巾,著長衫長褲,樸實簡潔不可帶首飾,只能露出面部與手,這在回教世界裡是很自然的事,對我們來說卻是不可思議的。
年輕一輩打拼生活,菸酒KTV是少不了的,但回到生活裡,可蘭經與禮拜才是日常。出於好奇,我Google茂克二字,看到了雲南文山穆斯林的故事,又多知道了一些,甚好。
台北新生南路上清真寺
老師上完前一小時課程後,青田七六導覽人員帶我們參觀清真寺聖家堂。清真寺兩側有尖頂喚拜塔,禮拜時間到時會發出裡拜讚詞,提醒信徒禮拜時間已到,室內牆上掛著禮拜時間的時鐘,圓頂下奧圖曼式的大殿是男信眾禮拜的地方,女信眾則上二樓禮拜,大殿內沒有過多的裝飾,只有簡單的幾何圖形。禮拜前要小淨(洗臉洗手)大淨(洗澡),小大淨後方則是美妝室,走廊的廊柱則仿羅馬式建築設計,整體建築對我而言是新鮮特別的。
上圖是我們2017年在新加坡參觀蘇丹回教堂,一樣簡潔,但建築較為繁複些,想必是融合了阿拉伯文化,對生在台灣的我們是很不一樣的感受。下圖是在住宿酒店往下拍的馬拉巴回教堂,今日聽到回教介紹,與過往看到的回教堂相映,感覺更為清楚了。
看過清真寺後轉往隔壁的聖家堂,聖家堂外觀像個帳篷,三道聖門仿羅馬式象徵勝利的意思,裡面高挑的大廳表示人與上帝更為接近的意思。十八道美麗彩繪玻璃是個傳奇,它們是 19 世紀法國著名藝術家李維克 (Leveque) 於 1878年根据聖經的精心傑作。原在比利時的一座耶穌會聖堂內,1998 年該堂重建,教堂在網路上為這批彩繪玻璃,尋找一個新家。藝術家丁松青神父得知此一訊息後,在他的積極爭取下,這批古蹟終於來到台灣。在拆卸和運送的過程中,18 幅彩繪玻璃有多處破損,丁神父以其專業技術,及其助手雅威弟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將其修復完成。當時的聖家堂王秉鈞神父,得知此事,懇請丁神父割愛相讓,這批寶貝就這樣來到台北聖家堂。堂內設計有 18 扇窗戶,大小也與彩繪玻璃的尺寸幾乎剛好,是個美麗的巧合。
因時間有限,導覽老師簡單介紹了幾幅玻璃故事,原來天主教不是拜聖母瑪莉亞的,因為瑪莉亞不是神,她只是耶穌的母親,瑪莉亞的父母多年無子,後來在神前許下願望,如得子嗣必將子嗣奉獻給神,於是有了瑪莉亞,瑪莉亞聰慧好學,完全信奉神的指示因而生了耶穌,右圖就是耶穌剛出生的畫像,在教堂畫像中,沒有實際比例,越重要的人比例越大,畫中剛出生的耶穌便顯得如此巨大。左圖則是最後的晚餐,但,故事內容已忘記,哈,年紀越長忘性大於記性呀。
女兒幼兒園的校外教學曾到聖家堂參觀馬槽過,現在的她們早已忘記,小學有宗教介紹課程,如能校外教學到宗教寺廟並請寺方導覽,是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呢!
二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後讓我收穫良多,夏季是我蟄伏的時間,恰好拿來學習,下次,可要帶著兩個女兒一同參加文化導覽,長些知識才好。
61會員
328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多元文化的世代從農業時代到工商業時代,演進到現今的資訊數位時代,讓許多父母、小孩們面臨排山倒海不同觀點、角度的聲音,然而要怎麼在這世代有著篩選過濾的技能,卻是每位人......
Thumbnail
avatar
Yo Yo Eva
2021-09-08
歷史上的今天─5月21日(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發展日)今天焦點─林白寫下的空中傳奇  1927年 美國航空郵政飛行員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1902~1974),駕駛密蘇里鄉親捐贈的瑞安式NYP單引擎飛機「聖路易精神號」(Spirit of St. Louis),以23小時飛越3,600英哩的大西洋,晚間10時20分降落法國巴
Thumbnail
avatar
吳僑生
2021-05-21
俯瞰花東縱谷的五感饗宴: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 生活、縱橫在高山的布農族人,鍋子裡煮些什麼?種植哪些作物?獵人以勇氣和汗水帶回來的獵物要如何保存?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的「獵人餐桌」,以文化體驗和一道道傳統滋味,帶領大家走入布農族純粹而深邃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
發現臺東慢食
2021-01-29
檳城腔:在華語閒聊中聽見的多元文化檳城的華人,或者說馬來西亞華人,除了語言混雜之外,迅速切換語言亦是種平凡的日常,多元文化著實地體現於地方生活空間,以及個人尺度的語言之中。剛開始和當地人閒聊或訪談的時候,對方講了一串華語混英語,我卻有「嗯?我剛剛聽了甚麼?」的感覺。
Thumbnail
avatar
安可
2020-11-23
隨筆:宅宅需要文化多元主義的法槌嗎?「女性向都很奇怪,真是無法理解。」 發言的報導人,是我的一位身為動漫迷群的友人。
Thumbnail
avatar
Orcave |獣之窟
2020-11-22
【環遊旅程 03】馬來西亞。吉隆坡─多元文化萬花筒“如果說馬六甲是樸實的歷史古城,那吉隆坡就是兼具歷史人文與現代發展的萬象之都。馬來西亞最大的特色在於多元文化的發展,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代表華人的中華文化、代表馬來人的伊斯蘭文化以及代表印度人的印度文化,不同種族文化所產生的宗教、建築、語言和美食像是大雜燴般的混合在一起,而在吉隆坡更能體驗這種感受。
Thumbnail
avatar
Joe Han的極旅冒險
2020-03-17
《金牌吃貨的美食聖經》帶你認識洛杉磯的多元文化 文/小松夢夢 能夠想像在晚上吸引好幾百人排隊的美食快餐車嗎?在排隊等餐的過程中一旁還有小夥子跳著街舞、唱著饒舌?這是出現在《金牌吃貨的美食聖經》裡的其中一台快餐車, Kogi BBQ Truck
Thumbnail
avatar
小松夢夢
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