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斯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一個基督徒,看這類書純粹就是一個文化、宗教認識的概念。這本書是香港的教長寫的,作為入門認識伊斯蘭文化、宗教的書,內容上相當平實,行文也通順,並且分主題的呈現,讀者可以很方便從目錄選擇好奇的內容閱讀。考量讀這本書的人可能多數不是伊斯蘭教徒,所以行文有許多人名的翻譯附註了基督宗教的翻譯,一方面容易進入,另一方面也有所區隔。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字面義是和平、安寧、平安。拆字解讀Salam是和平、平安加上字首Alif,變成Islam並增加服從、順從的意思。內涵上認識萬事萬物都是造物主創造安排,就是伊斯蘭。而信奉此道、並且接受穆罕默德轉述的律法、教義、教規的就稱為穆斯林。
在起源上和基督宗教頗為接近,比較大的歧異發生在三位一體神和先知認定上的不同。在中國稱回教的歷史淵源,是唐稱阿拉伯為大食,認為伊斯蘭教是一種社會制度或法律,及至宋才稱回教,當時新疆的回紇族信奉了伊斯蘭教,所以稱回教;另一個說法則是取回歸真主之義,稱回回教。現稱伊斯蘭教則是在1956年由周恩來提案,改稱伊斯蘭。因此,伊斯蘭教跟回教本質上應該是同義。
教義上,其實也是以勸人向善居多,六大信條「信真主(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真主使者、信末日、信前定」及五大公修(或五大支柱)「念作證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吉哈德」是伊斯蘭教的核心。作者順便破除一下聖戰的想法,在伊斯蘭教中並沒有聖戰的概念,只有受到壓迫才能夠反抗,而且應該先傳教、經過真主的降示,對方如果信教就應該停止戰鬥,求和也是必須馬上停戰。至於老人、婦女、兒童及神職人員都不可傷害。所以並不鼓勵極端分子,不應該稱為原教旨主義(意思應該是基本教義?)也反對各種燒殺擄掠。
對伊斯蘭教而言,古蘭經只有一本,翻譯本並不是古蘭經,而是譯解,唯一的古蘭經就是真主降示給使者,也只能用阿拉伯文誦讀。禮拜也是規定很多,包含大小淨、禮拜時間、方向跟穿著,而這些規定都男女有別。
關於性別與婚姻,確實是允許一夫多妻,但至多四妻,並且要平等的對待四妻。至於同性戀,那就是違反了造物者的定律,完全反對。離婚的部分是可以的,但並不蒙真主喜悅。因為男方娶妻時必須給聘禮,因此男方提出離婚則無需退還,反之由女方提出離婚則須退還聘禮。伊斯蘭教主張男女平等,但因為認為女性比男性容易情緒波動(最好!),所以見證二女可取代一男;男性負責家庭消費開支,因此繼承時女性繼承男性一半也合理。只能說各種理由,有條件的男女平等。
伊斯蘭的曆法是陰曆,也就是以月亮為準,和陽曆每年約差10日。開齋也是看月亮,看到就可以提前一天開。穆罕默德的誕辰意外在陽曆和舍弟同一日,是獅子座的(這隨便亂講的)。
關於死亡,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就是回歸真主,因此講求速葬,也儘量避免解剖。至於自殺那是完全反對的,違背了真主的定律。人死之後用溫水洗淨,男性用三塊白棉布,女性用五塊白棉布包好土葬,至於航海時則例外可以海葬,火葬則是禁止的。薄葬的方法除了包裹之外,用木板將身體隔開。睡覺前則應至少應該先小淨,右側睡,隔天順利醒來則是要先讚美真主,先洗手再刷牙。
信仰之力讓伊斯蘭教徒不吃不潔的豬肉,宰殺時有伊斯蘭教法規定的屠宰方式,必須一刀斷食管、氣管和兩條血管,以使之速死減少痛苦。另外因為不能吃血所以要放乾淨。按照這種屠宰的肉類稱為Halal肉食,意思是符合伊斯蘭教法的食物,並且會給予標籤或證書,而加工、運輸的過程也必須要不受非清真食品汙染。
服飾的部分對女性著實嚴格,除了臉跟手之外,都必須全部遮住,頭髮也必須全部遮住,但沒有規定得遮到只露出眼睛。覺得女性暴露容易引起異性注意,然後就規定女性非得怎樣,也是一個假平等的實例。
建築上的麥加大清真寺(也稱作禁寺)真的是雄偉,可容納150萬名穆斯林同時禮拜;第二大的則是麥地那先知寺,可容納100多萬穆斯林同時禮拜,非常的驚人。另外,阿拉伯文也是有書法der,但因為看不懂,所以看起來都差不多,比較無法欣賞。為了功修,科學發展的挺好的,天文、地圖學、煉金都是強項。
至於想要知道伊斯蘭基本教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直接讀附錄的辭朝演說。其他附錄還有參考文獻和香港清真寺的詳細介紹和照片,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翻翻看看。
推薦給也不熟伊斯蘭教的朋友,也許多點認識,就可以不要互相敵視。雖然想法、看法不同,也還是以能和平共處為目標努力才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會員
45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們的感情需要等上帝的回覆」:從伊斯蘭的命定論,了解印尼女生的愛情觀由於對於未來不確定的徬徨,我們暫止了每天聊天的習慣。當我還任性的狐疑宗教上的差異只不過是儀式、信仰或名稱的不同,我可以從資料去拼湊理解時,T傳了這段影片給我。對她來說,對方可以帶領禱告(lmam)才是浪漫的嚮往,不是我根植的西式浪漫。對於感情的內在需求不同,好像不能只依賴某一種愛情文化去理解。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7-31
西歐伊斯蘭堡壘的陷落:格拉納達王國的滅亡當西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的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陷落於土耳其人(Turks)手中時,代表了東方基督教堡壘正式淪陷,落入穆斯林手中。
Thumbnail
avatar
seayu
2018-08-07
「伊斯蘭直播」:伊朗大選中的新媒體與社群互動<p>伊朗總統大選有千人報名,六人合格參選。最後幾天幾位參選人紛紛退選,到現在已經確定是兩強對抗的格局——由現任總統改革派的魯哈尼(Hassan Rouhani)對上Imam Reza陵寢基金會主席保守派的萊西(Ebrahim Raisi)。</p>
Thumbnail
avatar
張育軒
2017-05-18
伊斯蘭國「戰爭日常化」:再次召回舊時代暴力的幽靈<p>在人類多數的歷史中,戰爭其實一直是生活化的,甚至應該說兩者本來就是一體的。部落衝突、寨堡械鬥、族群戰爭、宗教戰爭、王朝氏族間的血戰,戰爭的發生可能基於日常生活的各種原因,甚至是農民爭奪水源這樣的小事。從歐亞大陸的民族、文化史來看,戰爭的規模也是可大可小。小自村落間的衝突,大到造成整個世界級規模的民族遷徙。</p>
Thumbnail
avatar
彭 振宣
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