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4/13 ─
自從當了一位自學生之後,就時常接獲大量的關於自學/實驗教育的疑問及懷疑,尤其最近這個月接觸了不少打算申請自學的家長及學生。名列前茅的質疑包括:
「自學生要怎麼跟社會接軌?你逃避的了一時,但你無法逃避這個社會啊,你還是要回到這個社會」
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質疑產生,我猜想是源於「學校是社會的縮影」這句話。
但學校根本不是社會的縮影(學校是小型社會,但不是社會的縮影)。質疑自學的人多半會說,學校比較好因為比較安全之類的話;但是,學校之所以相對安全,是因為離真實社會太遠了吧。相對的,自學生是直接地進入社會。
而且我就是為了不逃避才會選擇自學,像是一開始就選錯了不應該選高中的感覺,自學之於高中階段就是一個與高職、五專、高中,齊平的選擇。不論選擇哪一個,都不會是逃避的狀態。就像轉學吧。
外人喜歡幫我解釋我不想去/不喜歡去學校,但也沒錯啦,我就是不想要也不喜歡去學校。那麼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才會不想去,不想去就是不想去,本來在這世界上,在眾多選擇中就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啊,就像你會說吃素的人是在逃避嗎?教/學就跟飲食一樣。
「逃避」聽起來像是有個東西你必須要去碰觸它,但你暫時背對它,但有一天你還是要轉過去。好吧這樣說起來,如果我無論如何都會必須要去碰觸,等於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等待,因為無論如何它都會在那啊。
延伸出的問題不外乎就是「自學之後要怎麼應屆?」
「之後」──未來就是未知的啊。怎麼能那麼確定要「應屆」出現在什麼地方?是要跟誰應屆出現在哪裡?法律上是能夠「應屆」,自學生跟高中生的權益是一樣的,所以你的確「有辦法」「應屆」。但「應屆」本身是假議題,所以不要想這個問題就不會擔心了。(講起來是很輕鬆啦,不過擔心「應屆」的時候確實是擔心的。反正法律上是得以「應屆」,所以看你的目標吧,有目標的話,不管應不應屆,都有目標能去。如果沒有目標,而意圖「應屆」,那就隨便考一間大學吧!)
回過頭來講「逃避」,這個問題讓我困惑的點是:一個人要怎麼在社會中逃避社會?
既然社會是只能由每一個人組成,那我真的能「逃避」嗎?不論我做什麼都只是在變動狀態,並無法逃避啊!是人組成社會,不是社會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