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篇照片全數放在文章結束後哦!不知為何用平板寫照片文字穿插的文章時,每新上傳一張照片,頁面就會跳到文章開頭處,要拉很久才能再次回到行文處。(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式可解決呢?)
其實想寫這篇很久了,沒想到時光倏忽即逝,再看到當初拍的照片時,真有恍如隔世之感,不勝唏噓。
離開校園,總有種惆悵的感覺。校園裡可以獲得的自由,是出了社會後無可比擬的。然而,當意識到自己這麼想時,我又開始自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那樣的感覺呢?為什麼會覺得出了社會後就沒有自由,難道,我不能在社會的框架下讓自己自由嗎?
進入社會是進入一個更大的世界,理應要變得更自由才是。
依著這條思路,我不斷地尋找答案。於是我自問到底是什麼束縛了自己。
一、束縛,是一種心理作用吧
我原以為自己會感到束縛,是因為要工作。
然而就學期間念書考試是本分,這不也算是工作嗎?另外,當時也有去打工,所以工作並不該是我真正感到束縛的原因。
後來,我又想,或許是因為在學期間有很多時候可以讀書和做研究,思想的碰撞總讓我像發現新大陸一般,然而,若需要思想碰撞,現在雖然是「社畜」,可其實休假期間繼續讀書和做研究,也可以達成此目標。
在經多次自問「什麼出社會後會感到束縛」後,最後,我發現自己大概是因為褪去學生身份,便莫名地不敢用實驗精神去對待一切事物。
在公司裡的確需要安份,有時甚至得要如履薄冰。然而,在公司工作是一回事,初了公司就該回歸生活,所以,當發現自己會受到束縛,是因為「變乖了」那就改變自己的想法,撿回敢於實驗的自己吧!
二、感慨,是讓自己蹲下然後跳得更高
不過,在追憶校園的各角落時,不免還是感慨歲月催人老。
除了青春不在,自由減少,於我而言,更深層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突然意識到人生越走累積越多,可人又終將一死,究竟是為了什麼?
年少時能死曾還被賦予一種浪漫遐想,可現在卻變成一種活屍般的無奈。生命有價這絕對沒錯,可是憂鬱來臨時,卻又會想著「多麼虛無的人生呀!」或「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然而,幸好曾有這樣一段話出現在我生命中:「我不曾羨慕任何歲數的人。因為我活過了精彩的二十五歲、二十六歲,然後是三十歲,接著是四十歲。我感謝認真過每個年紀的自己,所以也許我老了,但我很滿足。」
因此,後來我想,感慨雖難抑制,但之所以會感慨,就是因為覺得現在過得比過去不好吧?
那何不讓現在的自己也過得更好些呢?
三、人生,本來就是不斷獲得,不斷失去,如此而已
在整理校園照片時,許多過往記憶翩然而至。
看到圖書館裡自己喜歡的角落,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再多待一點;看到校園中心的裝置藝術,後悔自己沒停下腳步多躺幾個小時;看到食堂裡的桌球桌和大型西洋棋,想到為什麼一直沒勇氣去拿起來玩。
想到音樂會的傳單,後悔自己沒有再去多聽幾場,想到國際週派對,後悔自己第一學期後就沒再參加,想到電影節,就會後悔自己選擇了讀書寫論文打工,想到同系同學一起邀約酒吧,舞廳,抽水煙,只去過酒吧,然後在朋友慫恿下抽了一口水煙就惴惴不安,覺得自己變壞了,但其實真的沒什麼。
太多的後悔,堆積在我心裡的一角。
不過與其後悔自己當初沒體驗到什麼,或為什麼沒有多體驗到什麼,現在的自己會想的倒不如感謝自己獲得了什麼。
一方面,獲得的總會失去。
另一方面,當抱著知足感恩的心,莫名其妙便會注意到自己其實經歷了比自己想像還要好的日子。
因此,也許過往得到、塵封,而總有一天會失去,但這就是人生吧!
**
以下,照片請觀賞(雖然就只是小學校):)
Gallery
唸書時期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啦!這裡是總圖(Zentrale Universitätsbibliothek)我最喜歡的小角落,很cozy.
在校園中間位置有擺放許多躺椅,夏秋天氣好時滿滿是人,很適合曬日光浴。
有活動時這裡會聚滿學生,疫情前曾還不知道從哪運來沙子供學生打偽沙灘排球,旁邊還有啤酒攤。但那張照片遺失了。
因為疫情緣故,居然連草都不除了,最後拍的校園實在不美。這裡是自然科學院,這區圖書館也不錯。
除了總圖,RWII是我第二常待的地方。 RW的意思是法律和經濟的意思。當時報告和論文很多書都從這裡找。
這個神秘的樓梯始終不知道是怎麼過去,又可以通往哪裡。
這區是教室前的座椅區和置物區,考前甚至連這裡的櫃子都會被佔滿。這區二樓也是教授們的辦公室,所以如果要問教授問題約了時間但如提早到,可以在此區等候。
在RW中,有無數道門,是為了保暖用。在椅子下也都有暖氣以保暖。
這裡的椅子下原本也有暖氣,但好像趁著疫情時節拿去維護了。
疫情前,夏天時通往中庭區的們會打開,會有一些人在這裡喝咖啡、討論報告。
疫情讓學校變得蕭條,室外的清潔好像都停擺了,過去這一區非常乾淨,是隨時出去就可以坐的狀態。
在圖書館門口附近有個半圓形區域,也很多人會坐在這裡討論。
雖然最初來到學校時,很詫異室內地版竟然鋪石板,但習慣後就覺得蠻美的。
走了無數次的長廊中。冬天時,因著紅磚和黃光總覺得這裡超溫暖。
別看這間教室外觀不大,其實它是一間階梯式教室,可容納至少一百五十人吧!
圖書館的們原本是在前面,但因為當時疫情的關係所以變成後門進館(而且要先上網登記),然後前門出館。
咖啡廳。這裡的Espresso 真的很好喝,不過當時也一樣因為疫情所以沒開。
販賣機&咖啡機。咖啡機裡的咖啡除了黑咖啡都有甜,就連牛奶也是。
沿著外圍走,最後又可以回到 RW圖書館前,館前有許多腳踏車架。
久未清理,這裡居然長滿了花。雖然應該算是雜草可是真的蠻美的。
沿著廣場外的環形道路走,就可以回到Mensa. (學生餐廳)
過去Mensa 的這個廣場都擺滿了大張桌椅,很多人會圍在此吃飯聊天等上課,而校園裡並不禁菸,所以這裡也常常飄著菸味。而校園裡也不禁酒,而且不知為什麼總會有酒瓶破掉,所以之前這裡總有碎玻璃在石縫裡。
疫情期間校園人不多,但還是有議題訴求擺放在這區。這個角度後方的紅色建築是總圖。
進入食堂前有個Sparkasse的提款機,方便提款然後儲值。
疫情期間的 Mensa 幾乎空無一人,想起以前很多全校性派對都在這裡舉辦,現在的模樣真的差好多。
離校那時德國疫情還沒趨緩,因此不僅整個校園學生不多,就連工作人員有些也都WFH。整個校園在離開那時有些蕭條,不過雖然有些沒整理,對臉貓而言還是個美麗的回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