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中的早餐店 吸引香港人的旅遊景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發現嗎?台灣到處都是早餐店,每一間早餐店賣的都差不多,但隨手藝、材料等等的變化,又每一間的感覺都不一樣。如果台灣人到香港必定要飲茶或到大牌檔、茶餐廳吃港式早餐,感受港式文化的話,那香港人到台灣,也必定會找早餐店,感受台式早餐的文化!

台式早餐店最常看到的餐點是:漢堡包、蛋餅、紅茶、奶茶。

先說漢堡,天爸不懂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吃漢堡,所有早餐店的餐牌第一排必定是漢堡包,而且不只是傳統的牛/豬漢堡排,更有以鱈魚、蝦等等做原料的漢堡排。漢堡包一般售價是台幣25-60元左右(港幣7-15元左右),大家可想而知,那塊漢堡排不會太驚天地泣鬼神,只能算是最基礎的品質。但是早餐店就是有本事,把一塊平平無奇的漢堡排,配搭不同的醬料、配料及輕烘一下的麵包,組成一份美味的漢堡包。香港賣早餐的地方,好像比較少賣漢堡,一般都是三文治為主,例如餐蛋治(午餐肉煎蛋三文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文治)等等。不知道跟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有沒有關係呢?

蛋餅是非常台灣的美食,做法很簡單,將蛋漿落鑊煎熟一面,再將蛋餅皮放上去,翻過來再煎至皮金黃香脆即可,將之捲成一條或切成數段上碟皆可。台南有的蛋餅皮比較厚也比較軟,吃起來感覺像小時候香港路邊賣的薄餅,但裏面放的不是花生醬牛油煉奶,而是雞蛋,算是鹹版薄餅吧!吃蛋餅,不少人都喜歡加台灣獨有的醬油膏,天媽會加大量的辣椒醬,但天爸有高血壓,盡量吃原味,原來煎過的蛋餅皮會有麵包烤過的香氣,配上雞蛋或配料,本身已經很好味,加了醬油膏反而吃不出原來的蛋香。

香港沒有蛋餅,早餐最常吃的雞蛋是煎太陽蛋或白烚蛋,灑上一點幼鹽或淮鹽,伴雞肉腸或通粉一起吃,那是每次回香港必定要吃的佳餚。

餐飲方面,紅茶與奶茶是最常見的。台灣早餐店的紅茶一般都加糖,非常甜,凍飲還好,如果要溫紅茶,那種甜味與茶味其實很不配搭。至於台灣的奶茶會比較重奶味,與香港人講究的茶味不一樣。有些移居台灣的香港人,就是不習慣台灣奶茶的味道。天爸在香港時都喝無糖熱檸水,感覺比較健康!

台灣很多早餐店,台南幾乎每條巷弄都有一家,有時候一條街道上就有三四家了⋯雖然都是幾家連鎖式的早餐店,但起碼有得選擇,感覺依然是小店,店員還是能認得出你是誰,問你是不是要相同的早餐。或許天爸是香港人基因,有點怕太熱情。記得學開車時,每天到駕訓班附近的早餐店,匆匆吃完早餐才去學車。老闆都認得天爸了,每天一看到天爸就問是不是漢堡加蛋及紅茶⋯這種熱情真的很溫暖,但到到最後幾天時,不知道天爸是否不懂如何道別,不忍再去這一家早餐店,怕一邊吃一邊感到分離的壓力⋯

另一家早餐店,就在我們家附近,新開不久就成為我家常去的地方。每天老闆都會問香港的情況,聊得滿開心的。但突然有一天,這家早餐店結業,又是一場沒有預警的分離⋯如果與店家沒有甚麼感情,一買一賣還好,可惜那年年月月累積起來的,又哪是早上短短十數分鐘的交易?而是相聚的溫度。

如果法國的咖啡館讓你難忘,香港的茶樓美食讓你不能自拔⋯那台灣早餐店那親切的服務,大概就是台灣美食風景優秀的其中一面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6會員
275內容數
原本只是一個不凡不過的爸爸,但因為希望三個子女能接受華德福教育,所以在2015年移民台灣。經過十年寒暑,三個仔女也慢慢長大。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在這段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過去,也望見我們一家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了解天爸的過去,聆聽現在的心情,展望未來的變化。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哈囉大家,上禮拜我剛從香港三天兩夜回來,剛好跟大家分享這次去香港吃到的美食,其實網路上已經有很多人分享過名店,到了現場都是要排超久的那種,所以有些不想等的我就沒去吃了。另外香港的飲食我覺得口味蠻重的,超多東西都超鹹,身邊一定要帶水!
Thumbnail
哈囉大家,上禮拜我剛從香港三天兩夜回來,剛好跟大家分享這次去香港吃到的美食,其實網路上已經有很多人分享過名店,到了現場都是要排超久的那種,所以有些不想等的我就沒去吃了。另外香港的飲食我覺得口味蠻重的,超多東西都超鹹,身邊一定要帶水!
Thumbnail
若是真要真要說我對早餐店的印象,恐怕還是台式早餐店莫屬。不僅是因為店面設計相對簡單,手寫菜單給了顧客熟悉感,永遠都在播放新聞節目的老舊電視機,以及店內員工像是街坊鄰居的問候。
Thumbnail
若是真要真要說我對早餐店的印象,恐怕還是台式早餐店莫屬。不僅是因為店面設計相對簡單,手寫菜單給了顧客熟悉感,永遠都在播放新聞節目的老舊電視機,以及店內員工像是街坊鄰居的問候。
Thumbnail
香港向來是美食之都,加上曾屬於英國殖民地以及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因此匯集了全球各地美食,綜合出獨特的港式美食風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也不會刻意追求美食,不管是商旅或是單純旅行,對我來說品嚐當地和享受當季食物,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儀式感,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香港向來是美食之都,加上曾屬於英國殖民地以及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因此匯集了全球各地美食,綜合出獨特的港式美食風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也不會刻意追求美食,不管是商旅或是單純旅行,對我來說品嚐當地和享受當季食物,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儀式感,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其實在香港已經很少會有人早上特地去吃早茶了...
Thumbnail
其實在香港已經很少會有人早上特地去吃早茶了...
Thumbnail
「茶餐廳」是港澳殖民文化流傳下來最具草根性、代表性的美食遺產。在香港和澳門,茶餐廳隨處可見,人們從清晨到深夜,無論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或宵夜,都習慣上茶餐廳解決民生問題。而對背包客來說,茶餐廳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由於它從早到晚不間斷供應餐點,旅行的節奏和行程安排也因此變得更有彈性了。
Thumbnail
「茶餐廳」是港澳殖民文化流傳下來最具草根性、代表性的美食遺產。在香港和澳門,茶餐廳隨處可見,人們從清晨到深夜,無論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或宵夜,都習慣上茶餐廳解決民生問題。而對背包客來說,茶餐廳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由於它從早到晚不間斷供應餐點,旅行的節奏和行程安排也因此變得更有彈性了。
Thumbnail
再加再再一這個外賣櫃窗口,瞬間穿梭到香港 小時候在加拿大的那幾年,大部分的華人餐廳,都是以港式料理為主,港式飲茶啦,又或是茶餐廳,是我們假日最常去光顧的餐廳,這些港式料理文化,變成了我成長生活的一部分,我想或許是因為這樣,我對港式餐點有著無法莫名的親切感。  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港式蛋塔。 港式
Thumbnail
再加再再一這個外賣櫃窗口,瞬間穿梭到香港 小時候在加拿大的那幾年,大部分的華人餐廳,都是以港式料理為主,港式飲茶啦,又或是茶餐廳,是我們假日最常去光顧的餐廳,這些港式料理文化,變成了我成長生活的一部分,我想或許是因為這樣,我對港式餐點有著無法莫名的親切感。  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港式蛋塔。 港式
Thumbnail
住在台灣的香港人,每次看到招牌上寫着「港式」二字,心底裡一定很掙扎,因為一般的「港式餐廳」都不「香港」,但因為思鄉又很難抵抗「港式」這兩個字的誘惑,結果一次又一次中伏。所謂中伏,就跟地雷同一個意思,香港人會說這家店很「伏」,就是這家店是「地雷店」的意思。你去吃「港式餐廳」有中伏過嗎?
Thumbnail
住在台灣的香港人,每次看到招牌上寫着「港式」二字,心底裡一定很掙扎,因為一般的「港式餐廳」都不「香港」,但因為思鄉又很難抵抗「港式」這兩個字的誘惑,結果一次又一次中伏。所謂中伏,就跟地雷同一個意思,香港人會說這家店很「伏」,就是這家店是「地雷店」的意思。你去吃「港式餐廳」有中伏過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