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那個「看起來最應該」讓位的人:讓座爭議所反映的社會規訓與道德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日前北市再度傳出一起讓座爭議,一名年輕女子因搭公車時未讓位而遭婦人壓壞蛋糕,兩人並爆發肢體衝突,再度引起民間對「博愛座」存廢、意義討論。事實上,類似案例近年已是層出不窮,因未讓座而遭到辱罵、拉扯甚至襲擊的狀況比比皆是。博愛座的設置原旨是讓有需求者能優先乘坐,並呼籲大眾以體貼之心共創友善環境;這些年來,「正義旗幟」也為人所大肆揮舞,然,我們的社會真的因此變得更友善了嗎?
「請發揮愛心,將座位優先禮讓給需要的旅客」對於捷運通勤族而言,大概是很熟悉的一句廣播。台灣對博愛座(priority seat)的引入大約是在 1980 年代,受到北歐「無障礙環境」的啟迪借鑑,博愛座一般設置於離廂門、車門較近便處。搭配圖像化及標語,遂逐漸養成大眾禮讓座位給老、弱、婦、孺(一般對「不良於行者」統稱)的現象。卻也是同時,「禮讓」在人們一次次的操作、展演下,漸成一套常態的潛規則,從美德轉化為不做不行的義務,價值判斷的游移同時引發解讀上的根本變異。
這個轉變正同時對我們與他人產生規訓的交互作用,想想一名老人走進擁擠的捷運車廂時,大眾往往下意識望向博愛座,搜索「看起來最應該」讓位的人。而隨人口老齡化、高齡乘客增加或尖峰時段,這種無形的道德束縛也可能外溢至普通座上,想想博愛座已坐滿老人時,普通座乘客也常環伺周圍,確認自己不是那個「看起來最應該」讓位的人。詭異的是,比起「讓需要者獲得位子乘坐」的善旨,現在讓座的主因已經轉變成「避免因未讓座而遭受指責」;就算有需要者最後仍然被讓位了,這種道德焦慮的氛圍引致大眾的整體乘車體驗,和原先打造友善環境的初衷,早已不啻天淵。


1. 你「看起來」不需要博愛座:那些被忽略的隱性需求

捷運廣播之所以不用「讓座給老、弱、婦、孺」,而是「讓座給需要的旅客」,正是反映了大眾對於不良於行者的狹隘想像。而許多時候這些想像都是建構在視覺判斷上。身為一個「看起來足夠需要」被讓位的人,比起實際需求來得重要;因此,懷孕初期的孕婦、有衣物包覆傷口的學生、突然身體不適的上班族,通通都被屏除在「視覺審判」的通過名單之外。實然,有些人可能堅持視覺判斷某些狀況下還是可以抓出身心健康卻故意佔據博愛座的人,此言雖不假,但這群人忽略了一件非常關鍵的事實。

2. 「我認為」你不該坐在博愛座:美德實踐的自主性剝奪

這件事可以被簡化成一句話,而且是一句我們都會背的話,然而從當今社會案例而視,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這句話所代表的涵義:
讓座是一種美德。
既然稱之為美德,那就代表是一種選擇性可為的善,是可以像街頭募款或捐贈發票一樣,讓個人量力、依情斟酌;反言之,就算不做也不應該遭到譴責或懲戒。有人可能已經注意到,照這個邏輯推想,其實「隱性需求」根本是個假議題,因為「乘坐博愛座的正當性」理論上是不存在、更毋需證明的,今天人們需要殘障手冊、好「孕」貼紙或就診證明強化這件事,顯然意味著讓座的自主權已經被外溢為一項由公眾論斷的指標;耑,這些有關於讓座的道德指控,非但不是正義伸張,其實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自以為是。
當然,我們並非反對仗義執言的道德勇氣,只是它的應用不應該是建構在侵損他人行善判斷的自主上,之所以強調這點是因為它涉及了人的行為動機,且連帶對於環境氛圍的營造產生直接影響。是以,今天大眾讓位的自覺是提升了,但卻是肇因於道德綁架的環境升壓,友善關懷的初衷早已變調。
3. 「說話≠溝通」:言談素養的交鋒考驗
讓座與否的選擇、論斷,固然不應落入他人道德審判,但當事人倘若有乘坐需求,適當的協商、溝通當然還是可行且必要的。社會上爆發的爭論衝突,在在反映的是人民很糟糕的溝通態度:當意見發生出入時,他們不具有聆聽、對話的意願與能力,低落的言談素養使得「言語」僅能發揮謾罵、宣肆之用,甚或動輒訴諸暴力。再加上正義大旗的偽善自居,這些典型負面教材,非但沒有帶來為善風氣,反而促致乘客的不安籠罩;忽略了「友善」的本質不只是不便者獲得禮讓,更包括多數乘客讓座的自主及互相尊重的良好乘車體驗,少數人將腦內正義無限上綱的結果,帶來的恰是包容美旨的逆向疾馳。

思想觀念先於存/廢的改動,顏色變化才有意義
在讓座爭議頻傳的同時,民間也興湧一股輿論認為:普民讓座的概念基本上已經養成,廢除博愛座非但不會使讓座這項美德消失,還能減少現有一些不必要爭端。蘋果日報 23 日在臉書舉辦民調投票,有近九成民眾支持廢除博愛座(總投票人數約 1.7 萬);無獨有偶,早在 2016 年,就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各項公共運輸工具上博愛座之設置」。然而,就解決讓座爭端的根本而言,筆者認為這未必是第一步。
如前段所述,將「實踐讓座美德」的判斷、決策權力還諸乘客本身,並加強大眾的溝通素養,才是「禮」、「善」環境的根本實踐。以政策(博愛座廢除)帶動民眾思想觀念的革新固然是一解,但就當前病態社會氛圍而言,「無博愛座」其實變相有「全博愛座」的隱憂──意即,讓座的道德焦慮可能隨著博愛座廢除而外擴至所有座位上,反而讓全車儼成壓力鍋。首要得做調整的,是大眾粗暴的正義自居心態:沒有人理當欠你一個位子,也沒有「誰比較適合/應該坐座位」(身分是假議題,尊重包容和溝通才是真的),耑此,座位的色彩變化才有實踐的行動意義與價值。
友善共造的理想仰賴行善動機的具現及溝通素養的培植。人人懂得尊重,每個位子都能是博愛座;人人不會尊重,每個位子大家都不敢坐。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會員
59內容數
我要成為 LeetCode 王!快跟我一起踏上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etCode King 的其他內容
史嘉蕾喬韓森因參演跨性別女性角色受到輿論非議,於日前宣布辭演新片《Rub&Tug》。性別團體以保障跨性別演員的工作權作為論述基軸,然,他們反對的是身為順性別女演員卻越界的原罪,還是「順性別女性贏得跨性別女性選角」所凸顯出的競爭機會不均?身為順性別女性所招致的批評,也許不那麼單純……
在前篇分析、釐清風災輿論之餘,幾個線索均指向一批隱藏的關鍵角色,他們不但提供結構化問題的最後一片拼圖,對照之下也讓圖像代表的意涵變得清晰。這些彼此鑲嵌而連動的結構角色,經常反映出挑戰你、我直覺的訊息,而作為嵌合於其中的能動主體,我們又該如何自處,甚或力謀切入、帶來轉變呢?
瑪莉亞颱風「快閃」過境,留下颱風假的熱議。全民工時調整是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故風災的來襲往往是對縣市首長應變處置的一大考驗。天象的瞬息萬變使得輿論也不斷轉動著風向球,「四點鐘之亂」、「雙北不同調」皆首見於風災天,輿論在作為百民心聲抒發時,是否也隱含更多結構性問題的存在,亦或兩者其實互為因果?
日前國立清華大學於畢業典禮發生致詞代表疑似以骨瘦如柴、環境惡劣形容馬來西亞,不但於典禮直播時引發討論,爾後更遭網友與媒體轉傳、熱議。簡短數言隱含歧視之嫌,也引起校生、網友大篇幅批判與論戰。這段話究竟有無歧視意味?又,冰山下隱然傳出更多的危險信號,你發現了嗎?身為坐在台下的應屆畢業生,我有些話要說……
中國政府已在五月推出「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公共交通運輸的新制,此舉被視為中國「社會信用系統」試行縮影。自其提出、草籌,已陸續在各省城鄉試行數年餘,企業與學校也被鼓勵以此做為人員晉錄之參。然,此舉在各界普遍受抨擊,主要原因為何?該政策又應被如何解讀?本文將帶你從商業、社會及科技三重視角剖析論之。
史嘉蕾喬韓森因參演跨性別女性角色受到輿論非議,於日前宣布辭演新片《Rub&Tug》。性別團體以保障跨性別演員的工作權作為論述基軸,然,他們反對的是身為順性別女演員卻越界的原罪,還是「順性別女性贏得跨性別女性選角」所凸顯出的競爭機會不均?身為順性別女性所招致的批評,也許不那麼單純……
在前篇分析、釐清風災輿論之餘,幾個線索均指向一批隱藏的關鍵角色,他們不但提供結構化問題的最後一片拼圖,對照之下也讓圖像代表的意涵變得清晰。這些彼此鑲嵌而連動的結構角色,經常反映出挑戰你、我直覺的訊息,而作為嵌合於其中的能動主體,我們又該如何自處,甚或力謀切入、帶來轉變呢?
瑪莉亞颱風「快閃」過境,留下颱風假的熱議。全民工時調整是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故風災的來襲往往是對縣市首長應變處置的一大考驗。天象的瞬息萬變使得輿論也不斷轉動著風向球,「四點鐘之亂」、「雙北不同調」皆首見於風災天,輿論在作為百民心聲抒發時,是否也隱含更多結構性問題的存在,亦或兩者其實互為因果?
日前國立清華大學於畢業典禮發生致詞代表疑似以骨瘦如柴、環境惡劣形容馬來西亞,不但於典禮直播時引發討論,爾後更遭網友與媒體轉傳、熱議。簡短數言隱含歧視之嫌,也引起校生、網友大篇幅批判與論戰。這段話究竟有無歧視意味?又,冰山下隱然傳出更多的危險信號,你發現了嗎?身為坐在台下的應屆畢業生,我有些話要說……
中國政府已在五月推出「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公共交通運輸的新制,此舉被視為中國「社會信用系統」試行縮影。自其提出、草籌,已陸續在各省城鄉試行數年餘,企業與學校也被鼓勵以此做為人員晉錄之參。然,此舉在各界普遍受抨擊,主要原因為何?該政策又應被如何解讀?本文將帶你從商業、社會及科技三重視角剖析論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博愛座的定義、使用困惑、社會期望與現實、個人經歷與反思以及文化差異、社會現象與媒體影響,並強調讓座與否應該回歸到個人善意與態度的選擇,提倡善意自願的行為。
Thumbnail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博愛座一直是熱門話題。一些人覺得廢除博愛座會令社會更加冷酷。但觀察公共交通上的行為,發現大部分人都公事公辦,或讓位或不讓位都不影響自身,誰坐誰站只跟個人態度有關。因此,支持將愛心歸於愛心,讓有需要的人能真正得到幫助。
最近因為博愛座而大打出手,鬧上媒體的事件頻傳,那天朋友問我:「你覺得應該要廢除博愛座嗎?」
Thumbnail
博愛座的原始功用是「優先禮讓老弱婦孺」,無法正確理解上述概念的成因有: 1. 選擇性接受: 只接受「老」是唯一的博愛座可使用者,而不接受弱、婦、孺同為可使用者。選擇性接受的人不受世俗觀念的束縛,未察覺自己認定的規則與一般性的原則不同。 2. 不求甚解,對於抽象概念「弱」的缺乏想像......
Thumbnail
【博愛座爭議不斷】 近來頻傳有人在台北捷運以言詞羞辱、動手打人方式逼其他人讓出博愛座事件,博愛座存廢再度引發討論。 北捷表示,有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年長者、孕婦、身心障礙或身體不適等旅客,不需任何證明文件,皆可在全系統車站詢問處自由免費索取及使用。
Thumbnail
博愛需要教育,霸凌需要遏止 一樣米養百樣人,無論是多合情合理的規定或政策,都會有人想曲解或醜化,不是博愛的問題,是人有問題。 我認為不是要廢除博愛座,不該因為心術不正的人而拔除社會應有的正義,而是要提倡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不該以愛之名合理化霸凌。
Thumbnail
今天又有年長者要求讓出博愛座的新聞,新聞中的女子因為上班12小時,坐在博愛座上休息,有兩名年長者不滿該女子不讓坐,而在捷運站內咆哮。有時候看到這種新聞都會覺得,這麼有活力應該不需要博愛座吧,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正義感而發作?
Thumbnail
「博愛座」講禮讓是不合邏輯的,就像婚姻,僅供特定獨占、可半點也「博愛」不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博愛座的定義、使用困惑、社會期望與現實、個人經歷與反思以及文化差異、社會現象與媒體影響,並強調讓座與否應該回歸到個人善意與態度的選擇,提倡善意自願的行為。
Thumbnail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博愛座一直是熱門話題。一些人覺得廢除博愛座會令社會更加冷酷。但觀察公共交通上的行為,發現大部分人都公事公辦,或讓位或不讓位都不影響自身,誰坐誰站只跟個人態度有關。因此,支持將愛心歸於愛心,讓有需要的人能真正得到幫助。
最近因為博愛座而大打出手,鬧上媒體的事件頻傳,那天朋友問我:「你覺得應該要廢除博愛座嗎?」
Thumbnail
博愛座的原始功用是「優先禮讓老弱婦孺」,無法正確理解上述概念的成因有: 1. 選擇性接受: 只接受「老」是唯一的博愛座可使用者,而不接受弱、婦、孺同為可使用者。選擇性接受的人不受世俗觀念的束縛,未察覺自己認定的規則與一般性的原則不同。 2. 不求甚解,對於抽象概念「弱」的缺乏想像......
Thumbnail
【博愛座爭議不斷】 近來頻傳有人在台北捷運以言詞羞辱、動手打人方式逼其他人讓出博愛座事件,博愛座存廢再度引發討論。 北捷表示,有陸續推出博愛識別貼紙、好孕胸章,年長者、孕婦、身心障礙或身體不適等旅客,不需任何證明文件,皆可在全系統車站詢問處自由免費索取及使用。
Thumbnail
博愛需要教育,霸凌需要遏止 一樣米養百樣人,無論是多合情合理的規定或政策,都會有人想曲解或醜化,不是博愛的問題,是人有問題。 我認為不是要廢除博愛座,不該因為心術不正的人而拔除社會應有的正義,而是要提倡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不該以愛之名合理化霸凌。
Thumbnail
今天又有年長者要求讓出博愛座的新聞,新聞中的女子因為上班12小時,坐在博愛座上休息,有兩名年長者不滿該女子不讓坐,而在捷運站內咆哮。有時候看到這種新聞都會覺得,這麼有活力應該不需要博愛座吧,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正義感而發作?
Thumbnail
「博愛座」講禮讓是不合邏輯的,就像婚姻,僅供特定獨占、可半點也「博愛」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