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是一個「自主性的鼓勵行為」,而不是一個 「應該的法律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以坐,避免對方跟我說:「不用拉,沒關係拉」,這種拉拉扯扯,我讓座你還不坐不是很尷尬XD(這裡誠心建議每個被讓座的人麻煩就坐下,我之前吃太飽肚子很大就被當孕婦讓座,我就欣然的坐下了,別拉扯很累人)

我記得我在要預備考研究所的時候,曾經很瘋狂的每天坐五點多的公車去教會參加晨禱然後讀書,公車是爆滿的,都是老人家,因為他們要去爬山,每個人好像都感情很好也很健壯,最後我成為那個被讓座的人,因為他們覺得我看起來實在太愛睏了,坐久了還會知道我要在哪下車會叫我,這就是愛啊~~多健康的長輩們!

很多人都在喊博愛座應該取消,不要成為被情勒的工具。凡事沒有理所當然,但我覺得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天是你有買位子的火車,你到了位子上看到一個虛弱老奶奶,你會跟他說起來這是我的位子嗎?我會評估我自己現在的狀態做決定,對方看起來超級需要,我會假裝站旁邊等他離開再坐,但如果感覺還好,我會跟他說這是我的位子。有買票的狀態下,無論你讓他坐或是不讓他坐,都是可以的,沒人會說你怎樣,因為這是你的位子,你有權利可以選擇是否要對看似有需要的人付出愛。

同理博愛座,他就是個優先禮讓給有需要的人,他是一個 #自主性的鼓勵行為,而不是一個 #應該的法律行為,且今天那個有需要的評估,是來自於坐在椅子上的那個人,他評估自己現在的狀態是否比站在他前面的人更需要坐著,然後他做出是否禮讓的決定,而站在前面的人沒什麼資格說:「你們不讓我你很糟糕」,就跟如果火車坐在我位子上的老奶奶如果罵我沒愛心,我會說:「好喔我沒愛心~但我有提早買票!」

我認爲大部分的台灣人,只要你真心誠意的跟對方說:「抱歉,這個位子可以讓我坐一下嗎?我現在身體非常不舒服,我剛做完一個手術。」類似這樣的話,一定有人會讓你,甚至不一定是博愛座的人,但如果是說「能不能讓座一下因為是博愛座」,是我也不想理~因為我不想要吃下你的這個 #應該

其實這一切還是回到我之前講的網路說人家的問題,李老女士一定是因為覺得白眼不開心不被尊重而po文,卻換來一堆討論,如果他今天不是名人真的碎念罵人沒差,但公眾人物就是要替自己的言行負責,這篇言論引發了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的對立,也影響到了李老女士自己的形象,與其拍照po文,不如好好的跟對方說話,或是往前走看看有沒有位子,甚至下車改坐計程車,畢竟以李老女士的財富來說,坐車絕對沒問題,我自己在超累的時候,也常常會選擇坐計程車,但這種花錢坐車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學生時代,因為那時候沒錢啊~~可是現在我有賺錢代表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李老女士卻在眾多的選擇中,選了po文

再提到誇張一點,假設今天這個被拍照的人,其實有心理的疾病或是不為人知的狀態(譬如這學生可能正好經歷性剝削,然後你隨口說他是年輕懷孕等等),並且隨著po文下面可怕的留言的時候,內心受到傷害也許超乎你的想像。又或是他的公司老闆、父母、學校老師是個沒有理性的人,拿此篇po文大作文章,而影響到這個人的生活等等,你永遠不知道你一個隨便的po文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影響,保有多一點點憐憫吧, 好好說話,可以讓這個已經夠吵雜的社會多一點點溫柔吧,共勉之。

raw-image

圖中是我多年前火車位子被坐走,當時旁邊有別的座位我就去坐旁邊沒有叫醒這個人,這麼累讓他睡一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podcast的沙龍
34會員
28內容數
2024/02/27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最近韓國人很瘋迷MBTI,漸漸的也越來越多人見面會問你MBTI是什麼?比起星座、生肖、人類圖等等,我更喜歡MBTI,畢竟他更有心理學的根據,從不同題目當中去探索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但其實真正的MBTI是需要做非常多題目的,網路上免費的少少題的,也不太有辦法很準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2/27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最近韓國人很瘋迷MBTI,漸漸的也越來越多人見面會問你MBTI是什麼?比起星座、生肖、人類圖等等,我更喜歡MBTI,畢竟他更有心理學的根據,從不同題目當中去探索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但其實真正的MBTI是需要做非常多題目的,網路上免費的少少題的,也不太有辦法很準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2/15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
Thumbnail
2024/02/15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
Thumbnail
2024/02/14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今天我表姐問我,怎麼沒有寫一下關於黃大米的評論,你剛從歐洲跟團回來,應該很有心得想法吧⋯⋯ 我就說最近不只黃大米事件,還有晚安小雞事件,過年期間真的沒有想要寫什麼,加上覺得好像很多人都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有朋友認真分析了領隊的po文,認為是溝通楷模等等
Thumbnail
2024/02/14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今天我表姐問我,怎麼沒有寫一下關於黃大米的評論,你剛從歐洲跟團回來,應該很有心得想法吧⋯⋯ 我就說最近不只黃大米事件,還有晚安小雞事件,過年期間真的沒有想要寫什麼,加上覺得好像很多人都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有朋友認真分析了領隊的po文,認為是溝通楷模等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Thumbnail
儘管我認為博愛座需保存,我卻認為其上方標示給身心障礙者或老弱婦孺的標誌應修改。我們不可否認,那些弱勢群體有較大的機會比一般人更需要座位,然而也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將座位的含義制式定義化為,當他們有需要就一定得讓給他們。如此一來,「博愛座」就不再是「博愛座」,而是應將之正名為「偏愛座」。況且,年輕世代的
Thumbnail
儘管我認為博愛座需保存,我卻認為其上方標示給身心障礙者或老弱婦孺的標誌應修改。我們不可否認,那些弱勢群體有較大的機會比一般人更需要座位,然而也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將座位的含義制式定義化為,當他們有需要就一定得讓給他們。如此一來,「博愛座」就不再是「博愛座」,而是應將之正名為「偏愛座」。況且,年輕世代的
Thumbnail
知名作家李昂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在搭乘捷運時身體不適,引發網友熱議。在台灣,博愛座議題長久以來爭議不斷,對於李昂事件,我們除了討論「博愛座」的意義之外,也可以重新思考背後兩代人對於助人的倫理觀念差異,而日本對於博愛座議題的經驗,也值得台灣參考。
Thumbnail
知名作家李昂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在搭乘捷運時身體不適,引發網友熱議。在台灣,博愛座議題長久以來爭議不斷,對於李昂事件,我們除了討論「博愛座」的意義之外,也可以重新思考背後兩代人對於助人的倫理觀念差異,而日本對於博愛座議題的經驗,也值得台灣參考。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
Thumbnail
現在,如果上捷運或火車,如果博愛座明顯空著,我還是會坐。我發現,許多時候,博愛座像是有刺一樣,沒人敢碰,每個人都不想因為博愛座而被攻訐或霸凌……
Thumbnail
現在,如果上捷運或火車,如果博愛座明顯空著,我還是會坐。我發現,許多時候,博愛座像是有刺一樣,沒人敢碰,每個人都不想因為博愛座而被攻訐或霸凌……
Thumbnail
關於博愛座,我有兩個親身經歷。 一次是發生在高中時期。那天,我剛好生理期,整個人很不舒服。放學後社團時間到了,但我完全沒辦法練管樂。於是我一手提著樂器,另一側揹著很重的布書包(那時大家都是背這種單側布書包、而不是雙肩背包),準備搭公車回家。 搭上了247公車,肚子又悶又痛的我站在博愛座旁,緊緊抓
Thumbnail
關於博愛座,我有兩個親身經歷。 一次是發生在高中時期。那天,我剛好生理期,整個人很不舒服。放學後社團時間到了,但我完全沒辦法練管樂。於是我一手提著樂器,另一側揹著很重的布書包(那時大家都是背這種單側布書包、而不是雙肩背包),準備搭公車回家。 搭上了247公車,肚子又悶又痛的我站在博愛座旁,緊緊抓
Thumbnail
上週五下午約莫三點鐘左右,我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抵達桃園高鐵站,不料預計搭乘的對號座車票售罄,於是只能購買自由座去月台排隊碰碰運氣。 看著一班班高鐵列車進站,幾乎每個自由座車廂都是全滿,我心中一沉告訴女兒:「等一下應該不會有座位了,我們要先站著,等有人下車才可能有位置坐。」 很幸運地,輪到我們要搭
Thumbnail
上週五下午約莫三點鐘左右,我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抵達桃園高鐵站,不料預計搭乘的對號座車票售罄,於是只能購買自由座去月台排隊碰碰運氣。 看著一班班高鐵列車進站,幾乎每個自由座車廂都是全滿,我心中一沉告訴女兒:「等一下應該不會有座位了,我們要先站著,等有人下車才可能有位置坐。」 很幸運地,輪到我們要搭
Thumbnail
「被規定的道德」,還是道德嗎?還是只是一種恐懼眾人目光的行為?如果不是孕婦、不是老人、只是身體不舒服,在那椅子上,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下,還能坐得安心嗎?
Thumbnail
「被規定的道德」,還是道德嗎?還是只是一種恐懼眾人目光的行為?如果不是孕婦、不是老人、只是身體不舒服,在那椅子上,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下,還能坐得安心嗎?
Thumbnail
讓座爭議近年來層出不窮,禮讓的美德在人們操作、展演下,有逐漸傾向義務性潛規則的趨勢,這個轉變帶來的規訓也同時制約著我們。正義自居的大行其道侵害了人們隱性需求及實踐讓座美德的自主性,低劣的溝通素養更是紛爭的導火線。博愛座存/廢熱論再起之際,更值得我們省思、關注的訊息為何?共善環境的實踐打造又如何可能?
Thumbnail
讓座爭議近年來層出不窮,禮讓的美德在人們操作、展演下,有逐漸傾向義務性潛規則的趨勢,這個轉變帶來的規訓也同時制約著我們。正義自居的大行其道侵害了人們隱性需求及實踐讓座美德的自主性,低劣的溝通素養更是紛爭的導火線。博愛座存/廢熱論再起之際,更值得我們省思、關注的訊息為何?共善環境的實踐打造又如何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