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聊(4): 財報閱讀 (Part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請為我的中產階級之歌FB 粉絲專頁按讚,所有最新訊息和文章不漏接。
閱讀財報比較複雜,我將分五篇文章講解。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對閱讀財報有興趣,在未來幾周我會穿插不同的投資文章在財報閱讀系列。關於財報的閱讀,我們不必像會計師那樣的審計財報。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只需要關注每家公司財報的幾個重點即可。
本系列討論的財報以一般公司為主,不包括營建公司和金融業,因為這兩種行業的財報和一般公司略有不同。今天我們要講的第一個觀察指標是營收成長率(yoy),這是觀察公司成長最重要的指標。它的公式是把本月的營收除以去年同期的營收進而得到年成長率,我們簡稱YoY (year on year growth)。
營收的數字大小,其實不是太重要,因為大公司的營收本來就比較小公司來的多,不和自己比較沒有意義。其次,營收成長率消除了季節性因素,因為是和去年的同期比較。如果用本月營收和上月營收比較,那是增加(mom)而不是成長,是減少不是衰退。旺季的營收本來就比淡季好,冰淇淋和冷氣機就是在夏天賣得比較好,拿夏天的營收去和冬季的營收相比的意義不大。我們要和去年夏天做比較,才有意義。
如果把歷年逐月的營收成長率,連成一線,通常具有和股價的高度正相關性。尤其是電子業。相較於營收成長率,我們更關心的是營收成長率增加或是衰退的斜率(delta)。通常在景氣擴張時,營收成長率的上揚幅度會急速拉升,反之營收成長率急速下滑則代表公司的業務極速惡化。當然,一家公司並不能代表產業,我們必須搭配該產業的其他公司一起來看,才能斷別是個別公司的因素,還是整體產業的問題。
還記得在投資人之路,我提到的思考原則嗎?永遠要問自己,甚麼更重要。營收成長率和營收成長率的斜率固然遠比營收本身來的重要,但是營收成長率的轉折對於投資人來的更重要。作為一個投資人,大多時間是沒有甚麼事情可做的,成長則持有,衰退則空手,真正的買賣只有在轉折點發生。
使用營收成長做為觀察指標的投資人要注意下面幾項:
  1. 營收成長率作為股價的指標,比較適合科技股。傳產股以及景氣循環股,要搭配毛利率一起觀察景氣位置。有時候,營收成長雖然趨緩,但是毛利率仍在擴張,yoy 下滑有可能只是因為基期過高。這時候賣出,有可能誤判。營收yoy之所以比毛利率更具有指標性,是因為營收是逐月公布,但是毛利率是一季公布一次,所以具有領先性。不過,傳產股的循環周期較長,還是建議要搭配毛利率一起觀察。
  2. 要剔除因為基期而造成的超高或是超低的年成長率。有時候因為去年某個月的基期過低,導致公司年成長率大幅提升,通常會發生在過年的月份或是公司有特殊情況,這時候要選擇性的把這些例外給剃除,整體營收成長的趨勢相較於個別月分來的更為重要。
  3. 轉折點的觀察要搭配整體的型態觀察,通常都是在正負100%之內,像有些公司的yoy從+500%掉到+400%,如果只是一兩個月,仍是高速成長的象徵,不需要太過恐慌。
營運規模愈小的公司,營收yoy可能不適用,尤其是月營收一億元以下的公司,因為公司太容易操控數字,可以參考,但是要小心。
營收年成長率急速提升不外乎景氣急速擴長,公司有新產品挹注,公司是市占率擴張或是公司的基期過低而後恢復到正常營運軌道。不管是哪一項,都是公司基本面出現改變。如果你觀察幾間公司的歷史資料會發現,其實股價通常會在營收年成長率的最低點附近就會落底,不一定會等到成長率翻正,通常成長率翻正,股價已經進入主升段。
下期預告:財報閱讀之損益表 (part 2)
歡迎寫下你的心得或提出問題,我們一起交流。支持請訂閱或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認同請分享,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讀者。
本專欄創作大多數為本人原創之創作或內化投資知識後的見解,當然某些概念本身可能受無數的投資大師和其他的作家所啟發。我會盡力的標明出處和來源,如有不及的地方還請見諒。同樣的,本人之創作歡迎轉載分享,但是請註明出處,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67內容數
<p>專注投資,持續寫作,閱讀思考,起身踐行。協助你邁向專業投資人之路。寫給享受投資、或想了解投資的你。</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菲力克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投資者最大的心魔往往是成本,所有的行為都被自己的買入成本定錨,這是不對的,因為市場不會在乎你的成本,只有你在乎。
綜觀人類歷史,每一代人都只是繼續上一代人的生活,再做一點微幅的修正,但是矛盾的是這些為了改善生活的進步,卻成為生活上一道道的枷鎖。人類的生活不一定在質量上有所改善,但是這樣的行為具有趨勢性以及循環性,以至於歷史會不斷的重蹈覆轍。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一般來說,你幾乎無法賺到你認知以外的錢,除非你對手或市場出現巨大的錯誤。要兌現你的認知,一個以你的投資哲學為核心的交易策略是必須的。投資的本質大就是那樣,但是交易複雜的地方,在於沒有一個完美的交易策略。
我們所處的社會,本來就是尊崇資本主義,而不是工資主義,所以整個經濟運行機制,本來就是獎勵資本的運作而懲罰受薪階級。因此,能夠拉開差距的那些人大都是靠的是土地,工廠設備,巨大的金錢優勢以及智財權。
投資者最大的心魔往往是成本,所有的行為都被自己的買入成本定錨,這是不對的,因為市場不會在乎你的成本,只有你在乎。
綜觀人類歷史,每一代人都只是繼續上一代人的生活,再做一點微幅的修正,但是矛盾的是這些為了改善生活的進步,卻成為生活上一道道的枷鎖。人類的生活不一定在質量上有所改善,但是這樣的行為具有趨勢性以及循環性,以至於歷史會不斷的重蹈覆轍。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一般來說,你幾乎無法賺到你認知以外的錢,除非你對手或市場出現巨大的錯誤。要兌現你的認知,一個以你的投資哲學為核心的交易策略是必須的。投資的本質大就是那樣,但是交易複雜的地方,在於沒有一個完美的交易策略。
我們所處的社會,本來就是尊崇資本主義,而不是工資主義,所以整個經濟運行機制,本來就是獎勵資本的運作而懲罰受薪階級。因此,能夠拉開差距的那些人大都是靠的是土地,工廠設備,巨大的金錢優勢以及智財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個人粉專所提,在個股營運指標中營業利益率之重要性遠高於季月營收成長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MOM(月增率)、QOQ(季增率)和YOY(年增率)的營收分析,並強調在評估企業表現時需綜合考量各類數據。舉例說明即使高月增率,也可能隱藏著實際業績衰退的情況。文章還提供了全面營運分析應包含的要素,如產品組合、地理營運分佈及大型客戶依賴程度,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財報分析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成長總是令人喜悅的,尤其是能長期持續成長。但一家公司的營收成長如果無法轉換成獲利的成長,那就另一回事了。因此,獲利的成長遠比營收成長來得重要,而這當中,毛利率是否能跟著提升是一個關鍵。 光看營收成長就會有很多面向,一種是隨著產業復甦或爆發而成長,另一種是公司因策略改造而自發性地成長;還有,有些公司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問說營收又不等於獲利,那為什麼大家又會追營收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在每季的財務報表才會公布營收,譬如最近剛過完第一季,第一季的獲利要等到5月15日各公司公布財報才會知道,這樣時間過太久了,那有沒有甚麼簡化的方法可以大概估計獲利會不會成長呢?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你應該猜到了,是的,學完了毛利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營業利益率?基本上營業利益率就可以來看一家公司會不會賺錢外,還可以檢視一下這家公司會不會經營的方法喔,而且毛利率高之外,營業利益率也是要高才是。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經營能力,讓我們來看一下營業利益率的公
你知道營收成長率是什麼嗎?你知道它該怎麼用有哪些限制嗎?商業管理的專業詞彙那麼多,YoY、QoQ&MoM等等,每次看到是不是都讓你頭皮發麻!不打緊,點進這篇文章,讓你在紛亂的資訊找看到最條理清晰的一篇指南,讓你一文搞懂這些複雜詞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個人粉專所提,在個股營運指標中營業利益率之重要性遠高於季月營收成長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MOM(月增率)、QOQ(季增率)和YOY(年增率)的營收分析,並強調在評估企業表現時需綜合考量各類數據。舉例說明即使高月增率,也可能隱藏著實際業績衰退的情況。文章還提供了全面營運分析應包含的要素,如產品組合、地理營運分佈及大型客戶依賴程度,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財報分析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成長總是令人喜悅的,尤其是能長期持續成長。但一家公司的營收成長如果無法轉換成獲利的成長,那就另一回事了。因此,獲利的成長遠比營收成長來得重要,而這當中,毛利率是否能跟著提升是一個關鍵。 光看營收成長就會有很多面向,一種是隨著產業復甦或爆發而成長,另一種是公司因策略改造而自發性地成長;還有,有些公司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有人會問說營收又不等於獲利,那為什麼大家又會追營收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在每季的財務報表才會公布營收,譬如最近剛過完第一季,第一季的獲利要等到5月15日各公司公布財報才會知道,這樣時間過太久了,那有沒有甚麼簡化的方法可以大概估計獲利會不會成長呢?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你應該猜到了,是的,學完了毛利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營業利益率?基本上營業利益率就可以來看一家公司會不會賺錢外,還可以檢視一下這家公司會不會經營的方法喔,而且毛利率高之外,營業利益率也是要高才是。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經營能力,讓我們來看一下營業利益率的公
你知道營收成長率是什麼嗎?你知道它該怎麼用有哪些限制嗎?商業管理的專業詞彙那麼多,YoY、QoQ&MoM等等,每次看到是不是都讓你頭皮發麻!不打緊,點進這篇文章,讓你在紛亂的資訊找看到最條理清晰的一篇指南,讓你一文搞懂這些複雜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