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事實沒那麼有趣,所以得虛構一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D.B.吉爾《丟掉你的爛劇本!》
沒有任何面具比公開的真相更能掩蓋謊言,就如同全身赤裸是最好的偽裝。─────英國劇作家 威廉.康格里孚(William Congreve)
《丟掉你的爛劇本!》
在我的三任妻子當中,我娶的第一個老婆是占卜師的女兒。我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她父親隨著一個三流的流動遊藝團,來到我的老家阿拉斯加紮營表演。我老婆是在千里達出生,老愛誇耀自己各有一部分義大利人、非洲人、美洲印地安人和海地人的血統。撇開她只有一隻眼睛不談──那隻眼睛藍得跟保羅紐曼的一樣(失明的那一眼則被她用黑色絲質眼罩蓋了起來),她長得真美。她還喜歡吹噓她老爸是巫毒教術士,精通巫術。
她的名字叫朱蘭雅,大我九歲,先前已經結過兩次婚。她的前兩任丈夫都在她為他們投保壽險之後離奇死亡。我一直到舉行完婚禮三天才知道這件事,當時她正要求我簽下一份保額七萬五千美元的壽險保單。
我簽下了那份保單,理由和我娶她的原因一樣──因為她要求我這麼做。我從來沒交過女友,而這個比我年長的女人,迷人又性感,宛如綜藝節目裡才會出現的美豔女郎,隱身在這群遊藝團的拖車浪人之中。
總之,我為了新婚妻子脫離家庭,滿心以為自己會成為流動遊藝團的一份子。朱蘭雅告訴我,團裡的新人都要負責照顧蛇,其中有些還是毒蛇。她跟我說,她死去的那兩個丈夫也做過同樣的工作,他們都安全過關,沒有出事。
就這樣,我開始在遊藝團裡當起學徒,打理伙食、負責清洗,還要照顧十六隻爬蟲類動物。我跟玩蛇的歐瑪變得挺要好的,也是他警告我,我老婆會像對前兩任丈夫那樣對我,也就是──她會把我給殺了。
我不相信他的話。我沉醉在愛河裡,我們的性生活也很正常,而且⋯⋯
這一切都是我編出來的。
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其實有夠無聊,所以我當下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唯一記得的是我被嚴重曬傷了。
在這個漫畫改編電影當道的時代,編劇們必須要火力全開,發揮更高竿的想像力。
很多編劇都是沙發馬鈴薯,我們寧可看片子、讀劇本或是討論電影,如果可以待在家裡永遠不用出門,我們可要樂翻天了。
傑克.倫敦(Jack London)(註1)或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註2)這些冒險作家的經歷和作風,也不見得適用於現今的編劇。我認識的大多數編劇都有一堆學位,而他們做過最辛苦的工作,頂多就是在GAP服裝店做倉管或是在麥當勞煎漢堡肉。我們理解和賴以生活的一切,都是乏善可陳、平凡無波。所以我們得接通想像力的電源,虛構一些好故事出來。
不過,在你忙著想出各種虛構情節來充實故事、妝點角色時,別忘了也要繼續從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所有你觀察到的事物中取材。我們理解和觀察到的一切,應該作為角色的基底;而你強大的創造力會為劇本注入最有力量的想法和點子。
▎編劇小絕招
劇本有兩種:一種是你要賣的,一種是拿來拍的
在製片或電影公司掏錢買下劇本之前,一定要有人先讀過這個本子。然後換另一個人讀,接著再來一個。如果你運氣好一點,也許不用太多人讀過,這個本子就會被經紀人相中或被製片買下來。重點是:要寫出一個讀起來很有趣的劇本,讓人想一頁頁看下去。不要沉迷於冗長囉嗦、讓人不耐煩的動作指示/演出說明,你會把讀劇本的人搞得太累了。要確定你的劇本在第一頁就能發揮吸睛功力,抓住讀者的心,迅速營造出這樣的氛圍:「這會是一趟愉快的旅程。」然後在接下來的內容裡讓它變成事實。
▎寫作練習
練習用明快簡練、「在精不在多」的風格寫作──俐落的對話、簡約的動作指示/演出說明。寫出以下三種不同長度,適合「不好笑就死」(Funny or Die)網站(註3)搞笑影片使用的劇本。
1. 只有一個角色的1分鐘劇本。
2. 只有兩個角色的5分鐘劇本。
3. 有兩個角色以上的10分鐘劇本。
-----------------------------------
註1:美國小說家(1876-1916),曾做過碼頭工人、採蠔者、水手和淘金礦工等,作品以刻劃勞工生活和冒險故事為主,《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即是他體現豐富人生經歷的名作。
註2:美國小說家(1899-196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畢生遊歷廣泛,曾僑居巴黎擔任記者、到非洲打獵、進出西班牙見證內戰,晚年遷居古巴,許多作品也是經由這些遊歷啟發而來。《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為其名作。
註3:美國搞笑藝人創辦的網站,結集了大量藝人所拍攝的高品質搞笑影片。

D.B.吉爾(D. B. GILLES)

身為劇本諮詢顧問和寫作指導老師超過20年的吉爾,接觸超過2,000個作家,年齡從17歲至82歲不等,他讀過3,000多個電影劇本、劇本雛型(treatment)和故事大綱──更別提還有幾百個待售劇本(spec script)──電視、小說和舞台劇都有。吉爾多年來致力於指引編劇們如何寫作並完成劇本、或是改良他們已經完成的劇本。他的門下有許多學生都取得合約、賣出劇本、出版著作,或是順利讓自己的電視或電影劇本、草稿被拍成影視作品。同時,他也是美國編劇工會的成員。
吉爾是這個超人氣部落格的格主──「編劇重建站:寫給無法自我管理的編劇們」(Screenwriters Rehab: For Screenwriters Who Can't Get Their Acts Together),這個部落格旨在幫助那些失去方向、陷入掙扎、需要快速啟動的編劇,讓這些寫故事的人在這兒能療癒自己,恢復健康的創意。
吉爾不但在劇作實務教學坊擁有超人氣,其學識專業也不容忽視。他應聘於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教授電影編劇和喜劇寫作課程,同時也任教於紐約大學的戲劇寫作系、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電影系研究所,以及紐約大學的個人化學習學院(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文本是一種真實與幻象的知識之果,意識,則是文字舞台上的鬼魅。文本的愉悅,若失去溝通性,不是玄思便是獨白,那其自創的詞彙,有沒有理由成為大眾必然理解與傳播的新知識?屬於定義的、界分的、判斷的、比較的評論書寫,基本上均具有對外表意的功能,其文本所呈現的睿智和姿態,便成為他者「引文」或「對話」的所在。
將漢字理解為具有多重含義的、多重潛在可能性的形象,對人們理解徐冰關於漢字的美學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說在這些作品中的字是活生生的,那麼這是因為它們蘊含著多重的潛能和感覺經驗。因此,要理解這個孩童式的象形遊戲的關鍵在於超越象形邏輯,也就是超越「抽象相似」來思考。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從劇場來思考空間性,不管你從哪裡來,你的戲劇在哪邊完成,在臺灣演出就有意義。譬如我們現在演一齣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戲劇,可能是臺中、臺南或北藝大的劇團演出的,你很難講說它是英國戲劇,因為所有參與者的演出動機、經費籌措、演出影響等,完全變成在地關係,演出也成為臺灣戲劇。
「……最終,觀眾所看到的是隱藏在這些優美畫面背後的東西。我們總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蒙蔽,特別是美的東西。只有在努力找尋隱藏於外表下的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才可以探究其不為人所知的內在。」
王大閎一世平淡專注經營建築創作,既不嘩眾取寵,也能長久堅持一己理念,更不輕易懷憂喪志的被現實所屈服。他在台灣這幾十年經營的建築成果,我覺得目前還是遠遠的被社會所埋沒與低估,但這其實並無妨,歷史至終還是會清明出藝術價值的真實目光。
如果文本是一種真實與幻象的知識之果,意識,則是文字舞台上的鬼魅。文本的愉悅,若失去溝通性,不是玄思便是獨白,那其自創的詞彙,有沒有理由成為大眾必然理解與傳播的新知識?屬於定義的、界分的、判斷的、比較的評論書寫,基本上均具有對外表意的功能,其文本所呈現的睿智和姿態,便成為他者「引文」或「對話」的所在。
將漢字理解為具有多重含義的、多重潛在可能性的形象,對人們理解徐冰關於漢字的美學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說在這些作品中的字是活生生的,那麼這是因為它們蘊含著多重的潛能和感覺經驗。因此,要理解這個孩童式的象形遊戲的關鍵在於超越象形邏輯,也就是超越「抽象相似」來思考。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從劇場來思考空間性,不管你從哪裡來,你的戲劇在哪邊完成,在臺灣演出就有意義。譬如我們現在演一齣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戲劇,可能是臺中、臺南或北藝大的劇團演出的,你很難講說它是英國戲劇,因為所有參與者的演出動機、經費籌措、演出影響等,完全變成在地關係,演出也成為臺灣戲劇。
「……最終,觀眾所看到的是隱藏在這些優美畫面背後的東西。我們總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蒙蔽,特別是美的東西。只有在努力找尋隱藏於外表下的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才可以探究其不為人所知的內在。」
王大閎一世平淡專注經營建築創作,既不嘩眾取寵,也能長久堅持一己理念,更不輕易懷憂喪志的被現實所屈服。他在台灣這幾十年經營的建築成果,我覺得目前還是遠遠的被社會所埋沒與低估,但這其實並無妨,歷史至終還是會清明出藝術價值的真實目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和小說家做朋友是一項危險的賭注,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寫進他的小說裡,成了一號人物。小說家維琴尼亞‧吳爾芙曾在日記裡說,每當她遇到一個朋友時,就想「我要如何把她寫進我的小說裡」,雖然她對此一念頭深感「慚愧」,但卻積習難改,照寫不誤。也難怪很多讀者在曉得小說「寫些什麼」後,會轉而對「它在寫誰」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寫劇本,不是很成熟,是在2021年時寫的。 當時看到一位我很欣賞的,很有才氣又得過文學獎的文友(也是我的大學學弟,我們是在網路上認識才知道彼此念同一個大學)寫過很多舞台劇的劇本,覺得很有趣又很新鮮。從沒嘗試過這樣文體的我,就試著按著他的格式來寫看看,他本人也看過這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恐怕我這輩子適合一個人生活。感情太奢侈了,我怕自己買不起──」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今天,我要分享一個超酷的概念:你可能一直活在一個自己寫的劇本裡! 想像一下,你每天都上演著同一部戲劇,台詞、劇情、甚至結局都一成不變。你會不會覺得無聊? 這就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我們被自己腦子裡的念頭和期待困住,每天都重複著一樣的模式,然後怪現實不公平。 但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被困在自己的劇本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和小說家做朋友是一項危險的賭注,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寫進他的小說裡,成了一號人物。小說家維琴尼亞‧吳爾芙曾在日記裡說,每當她遇到一個朋友時,就想「我要如何把她寫進我的小說裡」,雖然她對此一念頭深感「慚愧」,但卻積習難改,照寫不誤。也難怪很多讀者在曉得小說「寫些什麼」後,會轉而對「它在寫誰」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寫劇本,不是很成熟,是在2021年時寫的。 當時看到一位我很欣賞的,很有才氣又得過文學獎的文友(也是我的大學學弟,我們是在網路上認識才知道彼此念同一個大學)寫過很多舞台劇的劇本,覺得很有趣又很新鮮。從沒嘗試過這樣文體的我,就試著按著他的格式來寫看看,他本人也看過這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恐怕我這輩子適合一個人生活。感情太奢侈了,我怕自己買不起──」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今天,我要分享一個超酷的概念:你可能一直活在一個自己寫的劇本裡! 想像一下,你每天都上演著同一部戲劇,台詞、劇情、甚至結局都一成不變。你會不會覺得無聊? 這就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我們被自己腦子裡的念頭和期待困住,每天都重複著一樣的模式,然後怪現實不公平。 但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被困在自己的劇本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