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政專訪:市場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日,智庫農業政策的田野調查,拜訪在嘉義縣新港鄉、合作農場的李勇融場長。

李場長的農業實務經驗很早,從小學一年級每天放學後,就開始幫忙農務,不只自己有極為豐富的經驗,也對周遭許多農民的心聲及故事有深刻的了解。

他說阿,自己從小就是做食人,對農業有很深的感情。

在請益的過程當中,李場長一直強調的是所謂的「回歸大自然」也就是尊重市場機制。他認為現在許多表層的農業問題,都在於沒尊重市場機制所造成,政府好心介入市場,希望能夠做更好的調控,但最終卻往往會讓問題變得更為複雜,而成為了反效果。

舉例而言,他認為平穩農產品價格的前提應該是人為操作時才應該介入,像是有心人士不當囤積,造成市場供需失調的時候才需要處理。但若是市場原本需求量就有100噸,可是因天災等因素實際能供給量只有30噸,這時候還硬是要壓低菜價,那會造成更多問題,也傷害了農民的權益。


從這個角度出發,李場長認為產銷問題多半應該是要解決「銷」的層面。

今天政府的方向應該是多協助打開銷售市場,有了銷售市場就能夠更明確需求量,就這些需求來做生產,也不需要一窩蜂的搶內需市場,造成整體價格的崩盤。而政府不要干預自由市場的運作,讓市場價格自行達到平衡,農民也自然會依照自己的收益,去自行決定要種植哪些作物。但若政府直接輔導甚至指導要種哪些作物,而且事後還有相關的補助及協助促銷,反而會養成依賴心理,長期下來不但造成作物供需失調,而且難以矯正。

他多次強調,必須在重點出口國,花心血、用心設計、經營「台灣農產店」。(如我國在日本成立的台灣物產館)。只賣最好的物產,配上最好的包裝,在最好的精華區展示。

他也不忘肯定對的事情就應該繼續堅持,例如有機肥料的補助及推廣,可以有效的恢復土壤的地力,而不像化學肥料一樣長期會造成土壤酸化等問題;又像是小型農機的補助,是真正符合中小企業、一般農民需求,並讓耕作水準升級,這部分也該繼續維持甚至加強。

幾個小時討論下來,我覺得李場長很重視市場機制的作用,因為遵照市場機制,長期會讓配置變得更加效率化。原本常在教科書看到的名詞及觀念,這次在長期處在第一線的人口中聽到,也讓人覺得理論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所謂的理論都要能夠在實務中發揮作用,理論才會更有意義。

不過,我還是想強調,

《每一個農業從業者,都有不同意見,完整蒐集整理、找出共同點,排除共同需要排除的障礙,這樣的政策才能夠更周延。》


政府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有時政府也許不要做那麼多會更好,聽起來矛盾,但也許這才是現實。要有好的農業政策,我們需要多了解第一線的聲音,才能真正幫助到農民的需求。


非常感謝李場長用心的介紹,跟真誠的建議!
#農業新政
#產業進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冠廷 Kuan-Ting Chen的沙龍
101會員
88內容數
<p>和我一起,從全世界的公共議題中發現共通問題,運用大格局,找到正確的解方。</p>
2022/10/14
台灣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揚名海外,這是台灣立國之本,也是台灣人民生活的方式,我們當然對此引以為傲,但除了理念相近的國家之外,我們也須思考其他拓展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10/14
台灣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揚名海外,這是台灣立國之本,也是台灣人民生活的方式,我們當然對此引以為傲,但除了理念相近的國家之外,我們也須思考其他拓展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3/06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Thumbnail
2022/03/06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Thumbnail
2022/01/27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Thumbnail
2022/01/27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然農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自然的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郁仁說:「是台灣的自然農法資料多來自日本,兩者屬於不同的緯度、氣候條件,許多方法不能套用。」對比旁邊菜田一片平整光禿、單一作物的種植方式,福和自然田園的界內密集與多元的種植,顯得像個立體的小綠洲,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Thumbnail
「自然農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自然的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郁仁說:「是台灣的自然農法資料多來自日本,兩者屬於不同的緯度、氣候條件,許多方法不能套用。」對比旁邊菜田一片平整光禿、單一作物的種植方式,福和自然田園的界內密集與多元的種植,顯得像個立體的小綠洲,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雞鴨都是農園主人的好幫手,一邊在農園裡跑來跑去, 一邊幫忙吃了很多蟲。在這樣以自然為師的農園裡,不論是人、家禽或是作物,都特別地自在安...
Thumbnail
雞鴨都是農園主人的好幫手,一邊在農園裡跑來跑去, 一邊幫忙吃了很多蟲。在這樣以自然為師的農園裡,不論是人、家禽或是作物,都特別地自在安...
Thumbnail
我有點懵,通常被區長找上樓一定沒好事。坐隔壁的同事成哥想起了什麼,點開網路新聞,鍵入本地地名。 「XX區農産品產銷失衡,農民向政府喊話。」 ……不會吧? 樓上,區長正泡好茶迎接我們。
Thumbnail
我有點懵,通常被區長找上樓一定沒好事。坐隔壁的同事成哥想起了什麼,點開網路新聞,鍵入本地地名。 「XX區農産品產銷失衡,農民向政府喊話。」 ……不會吧? 樓上,區長正泡好茶迎接我們。
Thumbnail
這次拜訪的是位於六腳鄉的育家種苗場。台灣今年不斷的面臨各種作物產銷失衡的問題,而種苗場就是第一線的預警單位,從種苗場所販售的作物量,大概就可以推估出今年是否有哪些作物有生產過剩的危機,
Thumbnail
這次拜訪的是位於六腳鄉的育家種苗場。台灣今年不斷的面臨各種作物產銷失衡的問題,而種苗場就是第一線的預警單位,從種苗場所販售的作物量,大概就可以推估出今年是否有哪些作物有生產過剩的危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