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看全球難民危機,一同伸手關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難民是哪些人?

聯合國大會於1951年通過的難民地位公約(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 (2),簡 稱「難民公約」)與1967年通過的難民地位議定書(Protocol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指出難民的定義為:「由於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以前發生的事情並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國之外,並且由於此項畏懼而不能或不願受該國保護的人;或者不具有國籍並由於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經常居住國家以外而現在不能或者由於上述畏懼不願返回該國的人。」換言之,當基本人權受到相當迫害,使得繼續居於原先的國家具有受到危害的可能而離開至其他國家,就屬於國際法所稱的難民。



國際難民議題現狀

根據統計,六千五百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兩千兩百萬人成為難民,大略相當於一天即有兩萬八千人因戰亂或迫害而被迫遷徙(3),同時,國際難民問題呈現出多元化以及複雜化的趨勢,以最常被媒體報導的敘利亞內戰為例,其背後即蘊藏了自古以來的宗教爭鬥(遜尼與什葉之爭)、國際的政 治角力(美俄分別支持的反叛軍與政府軍)、達伊沙恐怖組織的藉機崛起(伊斯蘭國)以及境內少數民族的獨立抗爭(4),同時,收容難民的鄰近國家如土耳其、黎巴嫩等也面臨著安置難民的極大 壓力,而另一端的歐洲國家亦對難民問題意見分歧,數個國家如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甚至 因不認同歐盟的難民收容數量配置而上訴歐洲聯盟法院(5)。筆者以為,從上圖聯合國難民署的示意圖中可使讀者粗淺地瞭解到難民問題已成為一國際性的危機,除了上述的敘利亞難民危機,情況危急卻相對缺少國際關注的難民問題亦所在多有,舉例而言,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 位於東非的索馬利亞、非洲東北的南蘇丹共和國也各自因為內戰等原因而導致人民流離失所。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截至二零一七年為止,​世界上有656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其中有近2250萬難民,其中一半以上的未滿18歲。1000萬人被剝奪了國籍和獲得基本權利,如教育,醫療保健,就業和行動自由。在這個世界,每二十人分鐘就有人由於衝突或迫害而被迫流離失所。

超過一半數量的難民來源集中於三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

世界上提供難民庇護的國家,依序為:土耳其、巴基斯坦、黎巴嫩、伊朗、烏干達、衣索比亞。



我們可以如何參與其中

2008年,J.K.羅琳(6)在哈佛畢業典禮演講,以「失敗的益處,想像的重要性」為題。她所定義的 「想像」並非發明、創造,而是經歷人們設身處地去為同類著想的能力,是不需要去切身經歷,就能學習並且理解-我們不曾經歷他人所的,但我們可以理解、同情他人-面對世界難民危機, 我們如何思其所思,想其所想,當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

1. 加入​ ​ #WithRefugees​ ​Petition

當你加入了 #與難民同在請願活動,你便是在要求政府將他們所承擔的義務付諸行動,並且使得以下這些事情可以成為真實:

  • 每個難民孩童都可以得到教育
  • 每個難民家庭有安全的地方居住
  • 讓難民可以自力更生,支持自己的家庭並且對社會做出貢獻

聯署網站:

#WithRefugees 請願

世界公民

2. 捐款Nobody​ ​Left​ ​Outside​ ​(聯合國難民署計畫)

全球正見證著數量龐大的家庭被迫逃離家園,包括來自敍利亞、南蘇丹、中非共和國、布隆迪及中美洲等地的家庭,而數字每日均持續上升。數以百萬計的家庭陸續抵達難民營,或於不合標準甚至未完成建築的住所中掙扎求存。而「無人被流落在外」籌募計劃,希望為兩百萬被迫逃離家園的人提供庇護。

3. 社群網路發文、分享,提升臺灣民眾對於此議題的認識

撰文時,筆者不經意地比對了議題的中文資料與外文資料,發現兩者數量相差甚大,許多報導新聞時間也停留在數年以前。藉由群眾分享的力量,必能提升議題能見度,影響更多人投入其中。

最後,再次強調難民問題的複雜程度絕非三言兩語即可完整解釋,筆者在撰文前參考的背景資料 文章實不下百篇,但自知對於此議題的瞭解仍不到十一,於此限制,本文也自然無法深入探討, 建議關心此議題的讀者能自行針對地區進行詳細研究。但無論如何,相信閱讀完本文後你我皆將 為有迫切需要的群眾盡一己之力,展現設身處地的關懷。



資料註解

1. Syrian toddler's dad: 'Everything I was dreaming of is gone' - CNN

2. 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

3. World Hunger Has Spiked Due to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UN

4. Syria's war: Who is fighting and why

5. European divisions over migration brutally exposed by EU court judgment on refugee quotas

6. J.K羅琳:「2008年的哈佛畢業生,你們將如何更多地影響到其他人的人生呢?你們的才智,辛苦工作的能力,你們所取得的學業上的成果,給了你們獨特的位置,獨特的責任感。哪怕是你們的國籍,都把你們和一般人區分開來。你們之中的大多數,都來自於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你們投票的方式,你們生活的方式,你們抗議的方式,你們對政府所施的壓力,都在國界之外發揮著影響力。這是你們的優勢,也是你們的負擔。如果你們選擇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去為那些不能發聲的人說話;如果你們選擇自己的感受不僅和那些強人同在,也和那些弱小同在;如果你們保持設身處地、為那些沒有你們那般優勢的人著想的能力,那麼,將不僅僅是今天這些慶祝你畢業的父母家人為你驕傲,而且是成千上萬、因為你的幫助人生得以改善的人們。我們不需要魔法去改變世界,我們已經自帶了所有的能量:我們有能力去想像更好。

影片:
3 Million Reasons Why Your Heart Will Break In One Video


責任編輯:趙致宇 核稿編輯:張佳雯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相較於全球化時代,這個時代世界各國的對國外移民的限制更多,但是基於戰爭與經濟不景氣的「非自願移民」數量也大幅增加。這也使的國際之間的磨擦變多。 鋌而走險也要移民
Thumbnail
相較於全球化時代,這個時代世界各國的對國外移民的限制更多,但是基於戰爭與經濟不景氣的「非自願移民」數量也大幅增加。這也使的國際之間的磨擦變多。 鋌而走險也要移民
Thumbnail
「國家」不會有感覺,人民才會。所以不需要愛國家,國家是拿來監督的。
Thumbnail
「國家」不會有感覺,人民才會。所以不需要愛國家,國家是拿來監督的。
Thumbnail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以歐美為首的西方世界與民主國家陣線一面倒地力挺烏克蘭,準備迎接歐洲最大難民潮。甚至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都表明要接收烏克蘭難民潮的「準難民/避難民」。在「力挺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大旗下,日本看似改變了一直以來的難民政策,從被動改為主動迎接「準/避難民」,但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以歐美為首的西方世界與民主國家陣線一面倒地力挺烏克蘭,準備迎接歐洲最大難民潮。甚至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都表明要接收烏克蘭難民潮的「準難民/避難民」。在「力挺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大旗下,日本看似改變了一直以來的難民政策,從被動改為主動迎接「準/避難民」,但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最近比較關心的國際新聞,是白俄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危機。香港2019年後爆發第二次移民潮,成為政治難民,受惠於外國的救生艇計劃。這環境下,很難不對難民問題多了點切身體會。 如今經白俄羅斯非法進入波蘭以及立陶宛的難民,主要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相比以往要越過土耳其和北非,現在有「相對」安全、容易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比較關心的國際新聞,是白俄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危機。香港2019年後爆發第二次移民潮,成為政治難民,受惠於外國的救生艇計劃。這環境下,很難不對難民問題多了點切身體會。 如今經白俄羅斯非法進入波蘭以及立陶宛的難民,主要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相比以往要越過土耳其和北非,現在有「相對」安全、容易的方式。
Thumbnail
英國想離開歐盟最大原因可歸納為 2 項:1. 移民&難民問題、2. 歐盟的政策干涉。英國雖是歐盟成員,但不在「申根區」內,邊境管制並沒有取消,那移民&難民為何還會有影響?原來,「邊境管制」&「移民政策」是不同的事。本文觀察歐洲的移民問題,是如何從歷史演化而來?歐盟的移民政策&法律,又如何影響英國?
Thumbnail
英國想離開歐盟最大原因可歸納為 2 項:1. 移民&難民問題、2. 歐盟的政策干涉。英國雖是歐盟成員,但不在「申根區」內,邊境管制並沒有取消,那移民&難民為何還會有影響?原來,「邊境管制」&「移民政策」是不同的事。本文觀察歐洲的移民問題,是如何從歷史演化而來?歐盟的移民政策&法律,又如何影響英國?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難民就是離開自己國家的人士,離開自己國家,依香港的定義,就是離開 China。好,那麼說要推動臺灣難民法的人,到底是想要去哪裡成為難民呢?臺灣。 那麼請自問一個問題,這是否代表你承認了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難民就是離開自己國家的人士,離開自己國家,依香港的定義,就是離開 China。好,那麼說要推動臺灣難民法的人,到底是想要去哪裡成為難民呢?臺灣。 那麼請自問一個問題,這是否代表你承認了臺灣是一個獨立國家?
Thumbnail
由於社會、政治、經濟、戰亂飢荒、人口過多等問題,部分人口被迫離開母國,偷渡成功後,挑戰往往才正開始,包含適應不良、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品質等境況。據報導,人蛇集團會依據移民所繳之費用分級:偷渡成功率高、費時短所費不貲;價格低廉的人口轉運則需長途跋涉,不保證成功偷渡,也有極大機率命喪他鄉。
Thumbnail
由於社會、政治、經濟、戰亂飢荒、人口過多等問題,部分人口被迫離開母國,偷渡成功後,挑戰往往才正開始,包含適應不良、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品質等境況。據報導,人蛇集團會依據移民所繳之費用分級:偷渡成功率高、費時短所費不貲;價格低廉的人口轉運則需長途跋涉,不保證成功偷渡,也有極大機率命喪他鄉。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5 難民》 📌指那些跨越國界、並且不再受到其母國保護的那些失去家園、無家可歸以及非自願性的移民(migrant) 詳細解說請詳閱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5 難民》 📌指那些跨越國界、並且不再受到其母國保護的那些失去家園、無家可歸以及非自願性的移民(migrant) 詳細解說請詳閱
Thumbnail
前年9月,第71屆聯合國大會於18日在紐約舉行。因著難民議題遲遲未獲解決,今年的聯合國大會首次就難民問題舉行峰會,各國領袖都發表了對此議題最深的關切。而造成難民危機最關鍵的國家—敘利亞,內戰已邁入第六年,整件事情能否有轉機?此問題是否能被解決?
Thumbnail
前年9月,第71屆聯合國大會於18日在紐約舉行。因著難民議題遲遲未獲解決,今年的聯合國大會首次就難民問題舉行峰會,各國領袖都發表了對此議題最深的關切。而造成難民危機最關鍵的國家—敘利亞,內戰已邁入第六年,整件事情能否有轉機?此問題是否能被解決?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截至二零一七年為止,​世界上有656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其中有近2250萬難民,其中一半以上的未滿18歲。1000萬人被剝奪了國籍和獲得基本權利,如教育,醫療保健,就業和行動自由。在這個世界,每二十人分鐘就有人由於衝突或迫害而被迫流離失所。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截至二零一七年為止,​世界上有656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其中有近2250萬難民,其中一半以上的未滿18歲。1000萬人被剝奪了國籍和獲得基本權利,如教育,醫療保健,就業和行動自由。在這個世界,每二十人分鐘就有人由於衝突或迫害而被迫流離失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