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板面有香脆豆腐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住家板面有香脆豆腐干|

位于Hulu Langat山区和雪州的交界處,蕉賴九條石。是個華人新村。是貼近都市的綠色地帶,假日時候更有騎行者喜歡到Hulu langat的山路上騎行,享受芬多精和寂靜。

停好單車後,無須在城市停放那樣,需要上鎖緊盯。就擺在哪兒。

有小童拎著飯碗從隔壁家前來外帶麵食,慶幸這年頭在小村子還有這番景象。因為,在坐的那半個小時,多數食客都是開著車子前來。已不像從前,以單車摩多代步去吃早餐。
上來一碟樣貌一般的板面,一般的澆頭一般的面品。細看之下發現有放了相對少見的豆腐條,雖然也不至於條,但也不至絲。就剛好江魚仔的大小。一口咬咬,還以為如同豆腐干,有著滷味的軟豆腐,其實不然。非常脆口,就像零嘴的脆餅乾那般。而又不會有江魚仔那種太硬的咬口,可說非常適中。
一家小店,驚艷的或許是那麽一點點。但那也或是店家用盡資源的成果。
店裡桌子不過五六張,卻見用上了三個灶爐,其中一個還是炭火正保溫的湯水。
光這炭爐明火料理,就得多加支持。雖知道馬來西亞什麼時候也像其他國家那般提出明火政策。
#蕉賴九條石 #板面 #美食 #新村 #騎行者 #華人 #雪州
面档地点
https://goo.gl/maps/Er8pFWL5yS72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对美食的虔诚 ,是对生活的一种修行。的沙龍
7會員
36內容數
2021/03/20
板面檔口的麵多為自製麵 麵粉和水混一混 好像就成了那麼一回事 不像黃麵河粉 少了些器具會難操作 所以幾乎都是廠製 炒板面那回事 不懂大家熟悉麼 反正我是第一回試 Taman Bukit在幾年前給我的印象是 那個奇葩的炒Laksa Laksa以美味的湯水聞名作梗 卻有人大膽一改形式 非
Thumbnail
2021/03/20
板面檔口的麵多為自製麵 麵粉和水混一混 好像就成了那麼一回事 不像黃麵河粉 少了些器具會難操作 所以幾乎都是廠製 炒板面那回事 不懂大家熟悉麼 反正我是第一回試 Taman Bukit在幾年前給我的印象是 那個奇葩的炒Laksa Laksa以美味的湯水聞名作梗 卻有人大膽一改形式 非
Thumbnail
2021/03/04
其實這瀨粉與我雖都是霹靂人 但卻不熟悉 故鄉那頭是怡保北部,而這多聚於,金寶務邊等近打河區域 賴粉也有別名為老鼠粉 正是那現在也多見的,兩頭收尖約莫尾指長的大胖肚粉 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收尖,型態就像黃麵,但麵身和兩頭尖的老鼠粉相若 呈小半透明,澄粉的成份較多而至 口感清爽稍有嚼頭 麵狀的賴粉也叫lak
Thumbnail
2021/03/04
其實這瀨粉與我雖都是霹靂人 但卻不熟悉 故鄉那頭是怡保北部,而這多聚於,金寶務邊等近打河區域 賴粉也有別名為老鼠粉 正是那現在也多見的,兩頭收尖約莫尾指長的大胖肚粉 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收尖,型態就像黃麵,但麵身和兩頭尖的老鼠粉相若 呈小半透明,澄粉的成份較多而至 口感清爽稍有嚼頭 麵狀的賴粉也叫lak
Thumbnail
2021/03/02
近來 很多人看到這種景象 都會驚嘆 ‘啊,小時候的味道’ 說得自己好像剛剛出冊 離開社會三十載的人物那般 斯人還在 只是年少使人觸碰或說喜新厭舊 老師傅與這手藝還真的是入冊 打從第一天生起炭火那刻 年復一年 日復一日的重複 十年如一日 那堅持 或許為的就是幫我們保留那 被我們拋之腦後的 ‘小時候’
Thumbnail
2021/03/02
近來 很多人看到這種景象 都會驚嘆 ‘啊,小時候的味道’ 說得自己好像剛剛出冊 離開社會三十載的人物那般 斯人還在 只是年少使人觸碰或說喜新厭舊 老師傅與這手藝還真的是入冊 打從第一天生起炭火那刻 年復一年 日復一日的重複 十年如一日 那堅持 或許為的就是幫我們保留那 被我們拋之腦後的 ‘小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連假來到第3天,肚子無時無刻都是飽的,減肥的事情先留在台北吧!
Thumbnail
連假來到第3天,肚子無時無刻都是飽的,減肥的事情先留在台北吧!
Thumbnail
  美食,是一種享受,如同和家人共度時光,伴隨生活作息,看似簡單平淡,料理人的用心,建構出專屬饕客的美味與健康。 店家位置:   數日前,朋友群組分享,身為素食者,騎著車閒逛在大里的街頭,繞過學校、菜市場、商店街,位於轉角的蔬食館,外觀看似咖啡廳,入內則是日式料理亭的氛圍。   聞著淡雅的木頭香氣,
Thumbnail
  美食,是一種享受,如同和家人共度時光,伴隨生活作息,看似簡單平淡,料理人的用心,建構出專屬饕客的美味與健康。 店家位置:   數日前,朋友群組分享,身為素食者,騎著車閒逛在大里的街頭,繞過學校、菜市場、商店街,位於轉角的蔬食館,外觀看似咖啡廳,入內則是日式料理亭的氛圍。   聞著淡雅的木頭香氣,
Thumbnail
在綠蔭環繞的山中享用結合南非與原住民的美食,能說不是一種高級享受嗎?
Thumbnail
在綠蔭環繞的山中享用結合南非與原住民的美食,能說不是一種高級享受嗎?
Thumbnail
老宅新生,在地食材加乘創意廚藝,滿足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
Thumbnail
老宅新生,在地食材加乘創意廚藝,滿足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
Thumbnail
老宅新生 隱巷輕食/鬧中取靜 悠閒好時
Thumbnail
老宅新生 隱巷輕食/鬧中取靜 悠閒好時
Thumbnail
馬來西亞特色各族多樣 尤其料理方面更多有融合 這裡姑且談談華人的庶民料理 在一些老社區 比如首度都內有半山芭,OUG,八達嶺十七區,蕉賴,安邦,友力等 過百年的華人散落地 又以大陸沿海華族為眾 猶如兩廣,福建,海南等 這些南人的飲食習慣和南洋地域相交 演化成新的一套 從古早到,這些年來依然為人所好的
Thumbnail
馬來西亞特色各族多樣 尤其料理方面更多有融合 這裡姑且談談華人的庶民料理 在一些老社區 比如首度都內有半山芭,OUG,八達嶺十七區,蕉賴,安邦,友力等 過百年的華人散落地 又以大陸沿海華族為眾 猶如兩廣,福建,海南等 這些南人的飲食習慣和南洋地域相交 演化成新的一套 從古早到,這些年來依然為人所好的
Thumbnail
週末在華山附近想半天不知道晚餐要吃什麼?姊妹就想到了羊成小館!立馬撥電話過去,有位置馬上就衝過去,天氣冷一定要馬上吃到東西~不然會生氣! 天冷最需要熱熱的茶 我們這次是四個人一起去吃~~我們點了以下~~~ 蝦仁炒飯 炒飯的口感乾濕適中,不會太油膩,炒蛋的香氣搭配米香~~~真的差點就自己吃掉一盤了
Thumbnail
週末在華山附近想半天不知道晚餐要吃什麼?姊妹就想到了羊成小館!立馬撥電話過去,有位置馬上就衝過去,天氣冷一定要馬上吃到東西~不然會生氣! 天冷最需要熱熱的茶 我們這次是四個人一起去吃~~我們點了以下~~~ 蝦仁炒飯 炒飯的口感乾濕適中,不會太油膩,炒蛋的香氣搭配米香~~~真的差點就自己吃掉一盤了
Thumbnail
許多的餐廳也只是過客,下次在前往時已經換了模樣,掛上新的招牌,餐點也變了,這就是縣民大道靠近府中站的一棟獨立建築物,已經忘了吃過哪幾將餐廳,可惜是還沒有寫下食記,就又換了招牌,這陣子我食記寫法會一則新一則舊的穿插,看看能不能把過往的內容都補齊,當然也需要有些事還開著的店家。
Thumbnail
許多的餐廳也只是過客,下次在前往時已經換了模樣,掛上新的招牌,餐點也變了,這就是縣民大道靠近府中站的一棟獨立建築物,已經忘了吃過哪幾將餐廳,可惜是還沒有寫下食記,就又換了招牌,這陣子我食記寫法會一則新一則舊的穿插,看看能不能把過往的內容都補齊,當然也需要有些事還開著的店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