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們在夜市走著,我買了一對耳環,戴上。
我看到妳的臉閃過很多情緒
妳問,為什麼要把耳洞穿回去。
我三十歲了,我不知道我撐過想在三十歲華麗自殺的想法沒有
所以我想將耳環帶回去,提醒自己,「姓徐的,妳三十歲了。」
過去想要在三十歲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很簡單。
因為不希望自己之後因為身體狀況不好而拖累人
因為覺得我已經幫身邊的人完成許多願望了
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跟想要做什麼。
所以覺得活著好累,活著做什麼呢。
包含現在,儘管我申請了帳號,很認真的想要當個文字創作者
但我依舊還是覺得活著好累。
醫生說我要先找到我的價值才可以,可我有價值嗎?
我每一次都哭著離開診間,或是在診間哭泣。
我想起她告訴我她的經歷,她說當醫生發現的時候問她
專業的人就在妳的身邊,妳怎麼不求救。
第一次看的時候他也問了我相同的話,過去怎麼沒有想過要跟他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口,說真的,跟他說「我想死,我想死在三十歲嗎?」
姓徐的,妳三十歲了。
雖然我還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但昨天的那封訊息很安慰人,我忍不住地在電話這一端哭了。
妳說,抱一下。
可以的話,我希望妳可以一直如此朝向我。
關於憂鬱症這件小事:參,拾。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28會員
293內容數
西元1988年8月份出生的女子。
飄浪過一些地方,現居新北市。
目前有兩個專題【關於憂鬱症這件小事】及【女,同性戀者】
這裡是我記錄生活、回溯自己記憶及撫慰創傷的一種方式。
我沒有華麗的詞藻,我,就只是這樣而已。
感謝有緣可以發現我的妳/你,像宇宙許願:一切安好。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長話短說,我是個憂鬱症患者,我有個深愛我的靈魂伴侶,對方的家人也很祝福我們的感情,支持我們結婚。工作一切順利,有著一份可以遠端工作的主管職、年薪將近百萬,住在新蓋的高級大樓,生活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也許一切安好,但我還是想死。

長話短說,我是個憂鬱症患者,我有個深愛我的靈魂伴侶,對方的家人也很祝福我們的感情,支持我們結婚。工作一切順利,有著一份可以遠端工作的主管職、年薪將近百萬,住在新蓋的高級大樓,生活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也許一切安好,但我還是想死。

在我的有生之年老天爺開了我一個大玩笑,從大概國中的時候我就自殘,到了19歲,我去看了心理醫生,沒有診所要收我,因為我未滿20,當時的我痛苦到了極致,我心想「不是18歲就成年了嗎?」當然他們有他們的說法,我也可以理解,但對於要邁出這一步對我來說是多麽的不容易,我是多麽努力的呼喊,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

在我的有生之年老天爺開了我一個大玩笑,從大概國中的時候我就自殘,到了19歲,我去看了心理醫生,沒有診所要收我,因為我未滿20,當時的我痛苦到了極致,我心想「不是18歲就成年了嗎?」當然他們有他們的說法,我也可以理解,但對於要邁出這一步對我來說是多麽的不容易,我是多麽努力的呼喊,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

禮拜一開始只吃三顆藥,然後連著幾天都五、六點醒來。
睡前心跳總是發瘋的狂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對於很多事情的容忍度都降低很多。
譬如說同事用手戳我的螢幕,或是想要動我的滑鼠。
我好想要尖叫。
譬如說中午休時間此起彼落的聲響。
我好想要叫全部的人都不要發出聲音。
所有的聲音都變得好明顯,就像在耳

禮拜一開始只吃三顆藥,然後連著幾天都五、六點醒來。
睡前心跳總是發瘋的狂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對於很多事情的容忍度都降低很多。
譬如說同事用手戳我的螢幕,或是想要動我的滑鼠。
我好想要尖叫。
譬如說中午休時間此起彼落的聲響。
我好想要叫全部的人都不要發出聲音。
所有的聲音都變得好明顯,就像在耳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