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女性平權之現況

論女性平權之現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心接納女權

從大多數人家中的家事分布中便能看出。隱約的不平衡滲透到我們的日常,而以下一些事件亦能看見它的存在,諸如:男女薪資差異、玻璃天花板所分隔出的隱形層級,這造成多數男對女的上司關係,也在職場上增加權力欺壓的性騷擾。從較負面的情況來說,若今天有男女兩人出軌,社會上對女性的撻伐也較為犀利,這些似乎能再度繞回傳統的東方社會中,儒家思想建立的男尊女卑觀念仍根深蒂固的在我們生活周遭,若我們不能發自內心的去接納這種想法模式,就會淪為嘴上高喊女權,回家卻只想著媽媽做家事是本分,而不願全家一起協同分工的人。


女性在職場上的性騷擾

知名演員Emma Watson說過:「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這絕對是兩回事。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BBC上的一篇新聞報導,一位科技成就不凡的女性,公開和大家訴說女性在職場上的性騷擾,並點出許多不合理的身體接觸行為,而令人不開心的是這竟是普遍業界存在的通病。攝影師Eliza Hatch來自倫敦,她和朋友討論後發現大家對於受性騷擾深表同感,因而發起Cheer up luv的活動,以照片記下許多受性騷擾的女性身影,並配上一段當事人的心聲,在每張照片中能看見的只是令人唏噓的無奈。

女性有時須準備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這並非在合理化加害者的行為,不是因為我們是女生便需要穿的保守甚至地位較低下,而是在為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多一層保護,且如Eliza被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當藝術家和女權主義結合時,人們往往認為她曾受過傷害。」社會對於勇敢站出來的女性抱有一種「她,是受害者」的標籤,而當他們被貼上標籤時,他們的作品便被視為一種心靈發洩的出口,而非一項純粹的藝術或作品,這項偏見再度加深了不平等的這道口。


性別平等

另外,高檔時尚美妝產業中,女性設計師寥寥可數,但部分著名的男性設計師如范倫鐵諾的創辦人Valentino Garavani、吳季剛和Chanel的Karl Lagerfeld(老佛爺)皆是同性戀者,或許有人會認為筆者為何提出男性來討論女權,但女權最核心的根本其實是平等而非女性至上 ,這些人或許在部分世俗的眼光上較不被認同,但在他們勇於跨出自己的性別限制之後,所創作出的作品往往具有細膩的美感,作品的知名度也不亞於其他優秀的男性設計師。


不同文化下的女性

儘管女權議題在國際上愈趨浮出水面,但事實是女性仍處於一個較不被尊重的環境裡,近幾年,沙國才開放私立女校給予女性上體育課的權力,或許看在我們眼中十分荒唐,可那在當地的文化中卻被賦予「不端莊」,沙國的女性運動員更是在2012年才有初次登上奧運的機會。而阿拉伯女性眼中的女權僅是在當地能自在的生活,未婚而有保障,已婚而受尊重,這些在進步國家中應有的生活卻成了奢望,筆者對於這樣的他們不免感到一陣心疼。


從身到心的體悟

最後,雖然平等的路還很漫長,但社會上的一群女性已默默的在付出努力去給予這個世界健全的觀念,Marie C. Wilson更推動「帶女兒上班日」的活動,希望女生能對職業有共多的認識,而不是只有「不能質疑男性」此類的想法,應該多方去接觸世界,在小的時候學會獨立化的思考,相反地,也希望能給男孩們「帶男孩居家日」讓他們了解做家事的感覺,這樣而來,雙方都能了解內外世界的運行,並和孩子討論對於這些體驗的看法,筆者相信若能在幼時成功使孩子了解平等的觀念,想必未來的新一代能更懂得去體貼每個人,那時的男女權利也就真正平等了。


責任編輯:褚曼晴 核稿編輯:張佳雯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訊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