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之子》和平、非暴力的信念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領袖的長子為何答應替以色列工作?
以色列如何成功招募這名線人?
該如何評價哈瑪斯之子的背叛?


電影簡介

摩薩(Mosab Hassan Yousef)是哈瑪斯領袖哈珊尤瑟夫(Sheikh Hassan Yousef)的長子。身為巴勒斯坦人,摩薩從小痛恨以色列人,甚至在 17 歲時私購槍枝,計畫進行攻擊。然而,以色列國安局(Shin Bet)早已將摩薩列為招攬目標,欲利用其哈瑪斯領袖長子的身分取得重要情報。本紀錄片即透過摩薩本人,以及招募摩薩為以色列國安局線民的情報員古恩(Gonen Ben-Yitzhak),敘述摩薩 1997 到 2007 年間被以色列招募、替以色列工作,至離開中東前往美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過程及心路歷程。

「哈瑪斯」

哈瑪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成立於 1987 年,為巴勒斯坦伊斯蘭教遜尼派組織。該黨宗旨為解放被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並於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地區成立伊斯蘭教國家。哈瑪斯不但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佔有多數席次、具雄厚政治力量,也擁有武裝力量。其中,「卡桑旅」時常對以色列平民及軍事目標發動攻擊,故使以色列及多數西方國家將哈瑪斯視為恐怖組織。哈瑪斯的旗幟為鮮綠色,因此以色列國安局以「綠王子」代稱身為哈瑪斯領袖長子的摩薩。

綠王子的背叛

對古恩來說,招募摩薩,或許就像投資股票;有誘人的高利潤,卻伴隨著高風險。哈瑪斯領袖長子的身分,是以色列國安局「想」招募摩薩的理由。然摩薩難以被左右的個人價值判斷,才是以色列「能」成功招募綠王子的原因。摩薩雖然身為巴勒斯坦人,又是哈瑪斯領袖的長子,卻未盲目信奉哈瑪斯意識形態,而保有自己的是非判斷標準。對於哈瑪斯激進分子加諸以色列人及線民嫌疑者的暴力行為,摩薩無法苟同。古恩便利用這點,成功動搖摩薩,說服其替以色列蒐集情報。
當然,嚮往和平、不喜殺戮,雖是摩薩被招募的主要理由,但絕非摩薩答應替以色列工作的全部理由。以色列也可能提供摩薩不得為外人所知的實質條件。然而,更深層的心理因素應是摩薩被以色列招募的潛在關鍵。摩薩在紀錄片中提到,自己在五歲時曾被性侵。然而,在伊斯蘭保守社會中,被性侵是難以啟齒的恥辱,一旦此事被揭發,摩薩在巴勒斯坦社會便再無立身之地。或許,從那時起,摩薩便對身邊的人、對巴勒斯坦社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可能也因幼年的遭遇感到自卑,而難以獲得成就感。以色列的諜報工作,在某些方面十分適合摩薩;在心理上,他與巴勒斯坦社會疏離,因此他較能夠承受「背叛」巴勒斯坦的心理負擔。此外,完成高難度的諜報工作,也能帶給摩薩成就感。而古恩在合作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和信任,更是撫平摩薩從幼時以來的不安全感。也許,諜報工作對摩薩是救贖,是他擺脫幼年慘遭性侵陰影的關鍵。
替以色列執行諜報工作,或多或少仍會在摩薩心中烙下另一道傷痕。而支持他的,是他對和平、非暴力的信念。這份跨越族群仇恨的信念,應被肯定。
我們要用一生來了解人性,並學著換位思考,
不要在歷史中找仇恨,而要與現世和解,使世界更加和平。
-陳文茜女士2016 年 3 月 25 日的政大演講
責任編輯:許馨予 核稿編輯:黃琬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0會員
572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埃內斯托‧格瓦拉結束它南美的旅程,這樣一個社會觀察之旅,他看到的是弱勢族群的悲慘處境,而這也使得他開始去尋找社會問題的來源。他在各國所付出的,所支持的,而他在最後卻是狠狠地被射殺,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故事須被人看見。
愛爾蘭,現在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在古時候,宗教分歧還是世界衝突來源。尊重又是何物?若是有了尊重,戰爭還會持續發生嗎?而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又要如何去包容、充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而這至此,還是一個須放在心中的議題。
動物方程式,一部動畫片,許多人覺得 是給小孩子看的電影,但其實它帶出的是刻板印象、種族歧視等問題。 你可能認為,瘦弱矮小的人無法勝任警察;狐狸可能就是狡猾的化身,這樣每一個刻板印象,都是在還沒深了解就被制定的。而在現在這個世代中,這些就是等著被推翻的理論。
科技一直在進步,當我們在驚呼著科技是多麼的快速發展、方便,但人們可曾想過,這樣快速發展下,會帶來什麼壞處?AI智慧若發展到辨識不出來,他們是否可以享受人權?人們要與時俱進、努力適應科技的變遷,不然到最後,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我們時常會說:「哇!現在的科技好進步呀!」,但是人們可曾細思科技發展會帶來什麼重大的影響? 當AI智慧發展到像人類一樣,我們是否要給於機器人人權?科技一直在進化,人們 不只要與時俱進,不然到時候,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在2018這個先進的世代,我們認知中「性別觀念」的普及、進步、多元,似乎都只是我們生存在另一個時空的完美想法。許多事情都與時俱進,這不是一個新議題,但我們 還是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就像是中古世紀有人覺得世界是平的一樣,而在這些不同的聲音中,能理解、包容、溝通才是最好的辦法。
埃內斯托‧格瓦拉結束它南美的旅程,這樣一個社會觀察之旅,他看到的是弱勢族群的悲慘處境,而這也使得他開始去尋找社會問題的來源。他在各國所付出的,所支持的,而他在最後卻是狠狠地被射殺,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故事須被人看見。
愛爾蘭,現在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在古時候,宗教分歧還是世界衝突來源。尊重又是何物?若是有了尊重,戰爭還會持續發生嗎?而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又要如何去包容、充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而這至此,還是一個須放在心中的議題。
動物方程式,一部動畫片,許多人覺得 是給小孩子看的電影,但其實它帶出的是刻板印象、種族歧視等問題。 你可能認為,瘦弱矮小的人無法勝任警察;狐狸可能就是狡猾的化身,這樣每一個刻板印象,都是在還沒深了解就被制定的。而在現在這個世代中,這些就是等著被推翻的理論。
科技一直在進步,當我們在驚呼著科技是多麼的快速發展、方便,但人們可曾想過,這樣快速發展下,會帶來什麼壞處?AI智慧若發展到辨識不出來,他們是否可以享受人權?人們要與時俱進、努力適應科技的變遷,不然到最後,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我們時常會說:「哇!現在的科技好進步呀!」,但是人們可曾細思科技發展會帶來什麼重大的影響? 當AI智慧發展到像人類一樣,我們是否要給於機器人人權?科技一直在進化,人們 不只要與時俱進,不然到時候,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在2018這個先進的世代,我們認知中「性別觀念」的普及、進步、多元,似乎都只是我們生存在另一個時空的完美想法。許多事情都與時俱進,這不是一個新議題,但我們 還是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就像是中古世紀有人覺得世界是平的一樣,而在這些不同的聲音中,能理解、包容、溝通才是最好的辦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家是動物園》(信誼) 小男孩祥泰,將自己的家說是一座動物園,把家裡的成員比喻成不同的動物。像是說自己是一隻小猴子,愛吃香蕉又很會爬樹;說爸爸是隻大獅子,愛吃肉不吃蔬菜;媽媽是隻浣熊,喜歡洗東西;爺爺是隻長頸鹿,個子高高等。 這是一本畫風童趣,內容富有想像力的繪本,故事裡的小男孩依據家人不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予以刊登本文 http://paratext.hk/?p=2703 攝影是一件藝術,同時也是交融著我們與世界—主觀與客觀的活動,影像是融合了內與外的特殊媒材,把這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截然二分的面向結合。影像是客觀的紀錄,同時也是主觀的詮釋,它把真實世界的一個面
Thumbnail
人總有迷思:認為好習慣的貫徹只發生在相當堅毅、有意志力的人身上,其實,並不然。 原來反人性的訓練模式,只有一時的效應,沒有永久的成果。但如果了解人性的本質,透過進行有系統的行為操作,養成好習慣,並堅持下去,不是不可能。
Thumbnail
若天氣應是自然變化,那為何得以人為的方式改變?相反而知,若人有著本能的選擇,為何得因體制壓迫而轉為尊崇?雨天就代表災禍嗎,本能就代表錯誤嗎,或許在一切順應變幻之下,世界也會因此誕生新的法則。
Thumbnail
塚本晉也用八十分鐘鑄造了銀白剃透的刀,這把以電影為形式的刀當然不是他在映後會談關於暴力如何可怕的呈現,這只是一種場面話,否則這部片怎麼可以拍的這麼美麗?況且對於暴力的可怕我們早已知悉,我們想要知道的是,暴力展演的可能性、以及暴力昇華的可能性,而這正是這部塚本晉也給我們的邀請……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家是動物園》(信誼) 小男孩祥泰,將自己的家說是一座動物園,把家裡的成員比喻成不同的動物。像是說自己是一隻小猴子,愛吃香蕉又很會爬樹;說爸爸是隻大獅子,愛吃肉不吃蔬菜;媽媽是隻浣熊,喜歡洗東西;爺爺是隻長頸鹿,個子高高等。 這是一本畫風童趣,內容富有想像力的繪本,故事裡的小男孩依據家人不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予以刊登本文 http://paratext.hk/?p=2703 攝影是一件藝術,同時也是交融著我們與世界—主觀與客觀的活動,影像是融合了內與外的特殊媒材,把這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截然二分的面向結合。影像是客觀的紀錄,同時也是主觀的詮釋,它把真實世界的一個面
Thumbnail
人總有迷思:認為好習慣的貫徹只發生在相當堅毅、有意志力的人身上,其實,並不然。 原來反人性的訓練模式,只有一時的效應,沒有永久的成果。但如果了解人性的本質,透過進行有系統的行為操作,養成好習慣,並堅持下去,不是不可能。
Thumbnail
若天氣應是自然變化,那為何得以人為的方式改變?相反而知,若人有著本能的選擇,為何得因體制壓迫而轉為尊崇?雨天就代表災禍嗎,本能就代表錯誤嗎,或許在一切順應變幻之下,世界也會因此誕生新的法則。
Thumbnail
塚本晉也用八十分鐘鑄造了銀白剃透的刀,這把以電影為形式的刀當然不是他在映後會談關於暴力如何可怕的呈現,這只是一種場面話,否則這部片怎麼可以拍的這麼美麗?況且對於暴力的可怕我們早已知悉,我們想要知道的是,暴力展演的可能性、以及暴力昇華的可能性,而這正是這部塚本晉也給我們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