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伊斯蘭發展史,是從創始者穆罕莫德的崛起談起,經歷了麥加、麥地那的戰鬥,與歷代哈里發(伊斯蘭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擴張與轉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後,取得了敘利亞、伊拉克、埃及、北非、伊比利半島,最後成為定都巴格達的伊斯蘭帝國(阿拔斯王朝)。為什麼要如此鉅細靡遺的介紹伊斯蘭發展史?我猜作者京都大學教授小杉泰的腦中有幾個假設:
基於以上的理由,作者必須要從伊斯蘭的發源開始講起,把這段跨國的「空白歷史記憶」補回來,如此才能正常的討論現代國際社會所面臨的「伊斯蘭問題」。
講到伊斯蘭的快速擴張,作者提到了以下的史實:
而加速這個狀況的,就是拜占庭帝國當時推行的宗教政策。拜占庭帝國在境內,對於不服從公定教義的異端基督教徒實行強力鎮壓…三位一體說成為公定教義…「單一位格,神人二性」的公定教義…在敘利亞和埃及盛行的是「單一位論」…儘管同為基督教徒,這些教派卻受到拜占庭帝國的強烈鎮壓,所以當伊斯蘭大軍出現時,他們就權衡自己是繼續接受拜占庭的支配,還是歸屬伊斯蘭國家的統治。於是伍麥亞王朝就這樣統治了為數甚多的基督教徒、猶太教徒與祆教徒。基於庇護民制度,這些人接納了伊斯蘭國家的領導並納稅,而獲得的回報是保證個人的信仰自由以及宗教共同體繼續享有自治。這在融合各宗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五章:邁向帝都大馬士革〉
因為相較於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當時的伊斯蘭延續了羅馬帝國強盛時期以法治與理性治國的文明傳統,無論是政治上或是宗教上的規定都嚴謹而合理,這也難怪當時的非伊斯蘭教徒願意接受伊斯蘭的統治。
至於基督教鎮壓異端的傳統,從尼西亞公會議、迦克墩公會議、中世紀的獵巫行動、宗教改革期間的血腥鎮壓,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堅決反同立場,一直堅定不移,無論是教內的異端、或者是教外的異端,無所不鎮壓。在政教分離的現代社會,基督教所造成的傷害有限;但是在古代政教合一的社會,基督教對社會的影響力/傷害力就非常可觀。在當年伊斯蘭的教義中,就已經包含了保護異教徒的責任,這個十分開放而先進的做法,明顯勝過當年的西歐或中國。
把時間快轉到現代世界。在伊斯蘭時期三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於耶路撒冷和平共存了千年之後,在以色列與周遭國家的大惡鬥中,耶路撒冷反而成了中東火藥庫的象徵。傳統伊斯蘭保護異教徒的胸襟,不曾出現在當代超級強國美國、與其支持的軍事強國以色列身上,眾所期盼中東和平恐怕是遙遙無期。
把十字軍東征,簡化為基督教與伊斯蘭的宗教衝突,這也是過往世界史教育最大的問題。把一群渴望戰利品、沿路攻擊猶太教徒、到耶路撒冷城搶劫、燒殺、甚至攻陷羅馬公教的兄弟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的強盗,說成是捍衛基督教的聖徒,實在是離譜到極點的說法。就算基督教壓迫異端的行為不曾中斷,但是伊斯蘭保護包括基督徒在內的異教徒的政策,一直實行到鄂圖曼土耳其亡國的二十世紀,兩個宗教之間應該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為什麼從十字軍東征以來,西方世界就對於伊斯蘭充滿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