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1 瑞典,化腐朽為神奇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1 瑞典,化腐朽為神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瑞典 生質能發電

克里斯提安斯塔,瑞典南部一座僅 8 萬人口的城市,以生產「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聞名全球,作為農業與食品加工中心,克城就地取材,以馬鈴薯皮、糞肥、食用廢油、過期麵包與豬腸來生產能源。將這些廢物轉變成沼氣,沼氣燃燒後產生熱與電力,提煉後還可作為汽車燃料。他們也收集舊垃圾掩埋場與污水池散發的沼氣,以及地板工廠的木材廢棄物與修剪下的枝葉,燃燒供熱。

克城利用沼氣從事全面的區域能源改造,已使其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半,並讓當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過去 10 年足足減少 1/4。過去用來運送取暖用油的油罐車,現在用來運送木屑顆粒(wood pellets),這是當地偏遠區域的主要生熱燃料。市府也以沼氣燃料提供公有汽車、巴士與卡車之用,免除每年需購買近 50 萬加侖的汽油或瓦斯。

中央生質供熱系統價格高達 1 億 4400 萬美元(約台幣 41 億 7670 萬元),包括興建一座新的焚化廠、鋪設管線、汰換暖氣爐並裝設發電機,所有費用都由市府負擔。官員表示,市府已有重大回收︰克城現在每年耗費 320 萬美元(約台幣 9282 萬元)供應市府建物暖氣,較先前斥資 700 萬美元(約台幣 2 億 304 萬元)仰賴石油與電力供熱,有著明顯差距。

raw-image

生質能,化腐朽為神奇

生質能,利用糞便、果皮、垃圾、汙水等,作為原料,轉換為我們家家戶戶每日日常所需用電。克城利用這些來自於人類生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經過能量轉換,重新為人所用, 值得許多輕忽垃圾分類這項大工程的人們學習

此工程將面臨到的最大阻礙當屬「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了,雖然這項工程攸關大眾利益及環保的促進,但是「誰希望一個髒亂惡臭的公共建設蓋在我家隔壁啊」於是,將回收場或發電廠周邊的環境及衛生品質維護就更顯其重要性了!瑞典當初設立此一發電廠時也曾遭到當地居民反對,但在增加了多道過濾設備的設施後,經過多年的溝通,居民也與政府達成了共識;而方便的「垃圾回收販賣機」建設在街頭巷尾更是促進了居民資源回收的意願及動力,試想,如果你家巷口開了一間便利商店,你會因此露宿凱道抗議嗎?當公共設施不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帶給居民更多好處與便利時,自然就不會產生鄰避效應啦!


生質能發電,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發展的潛力!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廢棄物隨地傾倒的問題,還可以將之轉為電力,應是為台灣未來推廣的能源之一!


續集:

  1. 能源專題: 取與捨在地思考
  2.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2 冰島,來自地心的熱情
  3.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3 核能轉型法案,台灣,有決心嗎?
  4.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4 排列組合,穩定能源來源
  5.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5 進擊的巨人~聞核色變
  6.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6 德意志 風起


責任編輯:黃子維 核稿編輯:黃琬婷、張軒豪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瑪斯之子》,嚮往和平、不喜殺戮,這樣的信念又是如何被當時的政府認為不是正確的。小時候的她被性侵害,而這在伊斯蘭國家又是一個如何啟齒的醜事。現在的我們,要的不再是於歷史中尋找仇恨,而是讓這世界更和平。
11/24,台灣即將會有關於能源的相關公投,而高中生看世界也將會於即日起至11/22做出一系列的能源專題,敬請期待囉! 自從2016以來,能源就為一大重要的執政目標,而現在的台灣又有多少能源消耗比例呢?而主要發電的八種方式,又是甚麼呢?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9/9,瑞典進行了眾所矚目的大選。不出意外,這場四年一度的大選重演近兩年歐洲各地大選的劇本,圍繞著難民和極右派的崛起打轉。這兩年以來,困惑歐洲的問題再度圍繞著瑞典:少數難民,如何影響多數瑞典公民的投票? 難民眼中烏托邦的明天,究竟會如何?
男女薪資差異、玻璃天花板所分隔出的隱形層級,這造成多數男對女的上司關係,也在職場上增加權力欺壓的性騷擾etc.隱約的不平衡滲透我們的日常。知名演員Emma Watson說過:「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這絕對是兩回事。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女權最核心的根本其實是平等而非女性至上 。
《哈瑪斯之子》,嚮往和平、不喜殺戮,這樣的信念又是如何被當時的政府認為不是正確的。小時候的她被性侵害,而這在伊斯蘭國家又是一個如何啟齒的醜事。現在的我們,要的不再是於歷史中尋找仇恨,而是讓這世界更和平。
11/24,台灣即將會有關於能源的相關公投,而高中生看世界也將會於即日起至11/22做出一系列的能源專題,敬請期待囉! 自從2016以來,能源就為一大重要的執政目標,而現在的台灣又有多少能源消耗比例呢?而主要發電的八種方式,又是甚麼呢?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是難民海上驚魂記。不過這不是占盡國際新聞版面的敘利亞難民,目的地更不是歐洲。他們是羅興亞人;他們從緬甸來,但緬甸不承認他們是緬甸人。他們是走投無路的難民,但緬甸都叫他們作孟加拉非法移民。雪上加霜的是,孟加拉也否認他們與孟加拉的關聯。他們被稱作是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一群人。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9/9,瑞典進行了眾所矚目的大選。不出意外,這場四年一度的大選重演近兩年歐洲各地大選的劇本,圍繞著難民和極右派的崛起打轉。這兩年以來,困惑歐洲的問題再度圍繞著瑞典:少數難民,如何影響多數瑞典公民的投票? 難民眼中烏托邦的明天,究竟會如何?
男女薪資差異、玻璃天花板所分隔出的隱形層級,這造成多數男對女的上司關係,也在職場上增加權力欺壓的性騷擾etc.隱約的不平衡滲透我們的日常。知名演員Emma Watson說過:「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這絕對是兩回事。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女權最核心的根本其實是平等而非女性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