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2018 年 11 月號】主編的話

更新於 2024/11/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沒想到,撰寫這篇「主編的話」竟然變成一件自我療癒的事了。過去這個月,從金馬影展的身心忙累(但心靈充實),到金馬獎新聞風波的讓人心驚,再到大選公投結果的讓人心碎,套一句朋友的話:同溫層的大家,真的都辛苦了。當我在心神混亂了數天之後,坐回書桌前,看著這一個月釀電影的文章列表,這才想起:我們畢竟是完成了這麼多美好的東西。我們試著思考,也試圖珍惜,更用盡力氣留下那些藝術的靈光,及和它們交會的痕跡──這一切,我相信,對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的幫助,不可能盡是徒勞。
這一個月,釀電影的專題【地球上的千萬張臉──2018 金馬影展】,無疑是目前為止我們和影展的合作當中,最浩大的一次了。雖然放在【釀專題】的文章只有六篇,實際上是我把和金馬 55 相關的題材,進一步散落到其他各處。首先在影展初期,就有甜寒的〈血肉之花裡長出的刀:塚本晉也揮出一《斬、》〉,從本次焦點導演塚本晉也的新片,拆解出他一貫的觀看目光;陳顗竹的〈從「視窗」看電影:《人肉搜索》與《Profile》的機器視域〉則是透過一商業、一影展的兩部姐妹作去分析「螢幕影像」這一新型態電影類型的敘事語彙。
接著我們回防金馬獎競賽片,黃以曦在〈如露如電珍奇櫃──《地球最後的夜晚》〉一文中,道出今年這部開幕片的視覺魔術,也對創作者畢贛重複自己的痕跡,表達了惋惜;〈《撞死了一隻羊》:吃著自己的夢的銜尾蛇〉則是桑妮精采絕倫的分析,將萬瑪才旦這部傑作背後的影像構造和敘事的意圖,互相扣合;鄧九雲的〈《大象席地而坐》:生命雖是一片荒原,但所有人都活著〉是本月份的釀影癡(訂戶)限定文章之一,從胡遷的原作小說到胡波的電影,這部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背後的才氣、憤恨和人世憂傷,都被文字記錄下來了;接著曾勻之的〈左心房的消極戲劇:看《誰先愛上他的》與《大象席地而坐》〉,將《大象》與今年最出鋒頭的《誰先》擺在一起,一冷一熱的兩故事其實有著相近的徬徨與哀愁,被同樣美好的文字銘記著;而本月的其中一篇【釀酒師】人物專訪,便是由橘貓訪《誰先愛上他的》雙導演之一許智彥,這篇〈我來學習的成份,大過一切〉可以讀到一位誠心敬仰藝術的年輕創作者,是多麼珍惜這次的機會。
另一篇專訪的受訪者,是今年特別受邀來台參加金馬的德國導演湯瑪士.斯圖伯。他的新作《賣場華爾滋》美妙得讓人莞爾、又哀傷得叫人心疼,在 Lizzy 這篇〈小確幸不可恥而且挺有用〉裡,可以讀她生動又犀利地捕捉了片中大賣場員工們的生活心語;而我在影展期間和導演暢聊城市、創作、現代人的心靈困境那一下午,則記錄在〈釀酒師 9 號|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認識彼此?〉這篇訪稿中。最後,這整個金馬影展專題結束在波波為閉幕片撰寫的〈《你的臉》:蔡明亮層層穿透的注視〉,深入爬梳蔡明亮和李康生的二十年合作,作為收尾,也留下餘韻。
但是這個月的釀電影,可不只如此而已。于念平為本月初的【愛瘋了影展】撰寫了〈《愛情合眾國》:在天主賜予的肉體中,朝向最高等的愛?〉〈《魔愛食人灣》:究竟有什麼神力可以超越階級?〉兩篇文章,一談性別二談階級,深度分析這兩部窺視現代社會的人際暗角的作品,其創作意圖的一針見血;希米露的〈《坂本龍一:終章》──白髮坂本在死神凝視下的青春詩意與音樂記憶〉則不只談紀錄片,更談他的藝術與生命哲學,是橫面與縱深皆具的資深樂迷告白。
最後,這個月的【釀特務】專欄由 CharMing 親赴日本,參加 2018 東京影展,帶回〈來勢洶洶的日本新銳導演們〉一文中豐富的第一手報導,讓人目不暇給之餘,更是欣羨。此外這個月的釀選書《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我們不只刊登了書摘,還有黃以曦的推薦跋〈關於人生的入戲:再演一次我自己〉,還有乃賴特地撰寫的〈那個跪在教室後面默默畫著壁報的安靜女生──談《白虹的影海人生》與作者陳亭聿〉一文,從老同學的角度憶述對本書作者的印象,以及對創作的評析。
而一路說到這,都還沒有提:這個月釀電影的宇宙大事件,就是我們的創刊號終於正式問世了!目前已經可以在各大通路(線上、實體、獨立書店)購買,更歡迎在我們家下訂、連同訂閱權限一起打折入手!同時這個月的第二篇釀影癡限定文章,就是創刊號收錄的〈無視玻璃天花板的導演──凱薩琳.畢格羅〉的完整版,當初 Lizzy 辛苦撰寫的全文因為頁數限制,我們忍痛修短了之後才放到雜誌裡的,現在在釀電影網站上可以讀到喔!
以上就是這個月的釀電影,在忙亂、奔波、心神起伏之間交出的成績單,再看一次我仍然要說:我們真的真的很努力。而大家也真的是:辛苦了。
即使前路讓人憂慮,但在自己的領域中默默耕耘,盡可能發揮影響力,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也會繼續做下去。此時此刻沒有喪氣的餘地,我們會繼續說電影、想電影、寫電影,希望從中找到更多牽起人心的方法,以及抵抗世界傾斜的力量。
守護彼此。一起加油。

【釀電影】2018年 11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主編的話 by 張硯拓
【釀一場完美的視覺饗宴】專欄
《撞死了一隻羊》:吃著自己的夢的銜尾蛇 by 桑妮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就連快樂的時候,他也只是靜靜地微笑,從不曾笑得東倒西歪,也不會亂開玩笑;很怕生,就連綾子也不想認識。性格穩重,絕不會大小聲;不曾怪我因為工作上的應酬連續好幾天喝醉回家,反而擔心我的身體,總是體貼地照顧著我。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覺得他果然是醫生啊。
彷彿,作者陳亭聿讓自己消失,完全融入白虹的肌理,讓白虹透過自己的筆,轉化進自己時而淡然、時而神馳天外的遼遠口吻裡。而作者失去自己的聲音。畢竟,傳記寫手,有著幽靈的秉性,越是透明,越是稱職。
終究,重要的不是有或沒有一個「真正的白虹」,以及那是什麼模樣,重要的是,每個現場,與其說它們將是歷史,不如說它們將以各種可能性參與進歷史的創造。而可能性是「真的」嗎?是的,從感受地歷經生命的角度而言,人所有意識得到的可能性,都是真的──它們標誌了你關於此生的滿足與遺憾。
換上那身戲服,垂覆惹人憐愛的大鹿耳一雙,圈點上賣萌斑紋一身,也著實省去自己天天梳頭治裝的麻煩和花用,可事情遠不若表面或銀幕看上去那樣天真可愛。那身禽獸裝是由伸縮布料織構成的,這種布料的特性是不透氣,想到在燠熱悶濕的季節裡要穿套上這身不透氣的東西,一顆熾熱的童心早已給悶壞死絕了,只剩下千千萬萬個不願意
這份漠然,或者是單純的寫實,畢竟人終得降落回常態,繼續前進,又或者是許多論者出發由時代和階級氛圍所提議的某種社會深處的斷層。然而,我感覺到更多的,是那樁懸案背後的秘密,以一種非常精巧、結實的方式將自己封印起來,藏進時間的縫。這令我感到悚然。
住宿學校看似是提供求知學藝貴族氣派的環境,實則兼收了社會最上層與隨時可能陷落底層的兩種少女。跨階級的同性愛是重要的情感支持:某女學生失蹤,也意謂著這類聯結斷裂,讓原本較弱勢較無庇護的女學生,更加孤立落魄、缺乏奧援——死亡具有連鎖性——這個型態的連鎖性
就連快樂的時候,他也只是靜靜地微笑,從不曾笑得東倒西歪,也不會亂開玩笑;很怕生,就連綾子也不想認識。性格穩重,絕不會大小聲;不曾怪我因為工作上的應酬連續好幾天喝醉回家,反而擔心我的身體,總是體貼地照顧著我。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覺得他果然是醫生啊。
彷彿,作者陳亭聿讓自己消失,完全融入白虹的肌理,讓白虹透過自己的筆,轉化進自己時而淡然、時而神馳天外的遼遠口吻裡。而作者失去自己的聲音。畢竟,傳記寫手,有著幽靈的秉性,越是透明,越是稱職。
終究,重要的不是有或沒有一個「真正的白虹」,以及那是什麼模樣,重要的是,每個現場,與其說它們將是歷史,不如說它們將以各種可能性參與進歷史的創造。而可能性是「真的」嗎?是的,從感受地歷經生命的角度而言,人所有意識得到的可能性,都是真的──它們標誌了你關於此生的滿足與遺憾。
換上那身戲服,垂覆惹人憐愛的大鹿耳一雙,圈點上賣萌斑紋一身,也著實省去自己天天梳頭治裝的麻煩和花用,可事情遠不若表面或銀幕看上去那樣天真可愛。那身禽獸裝是由伸縮布料織構成的,這種布料的特性是不透氣,想到在燠熱悶濕的季節裡要穿套上這身不透氣的東西,一顆熾熱的童心早已給悶壞死絕了,只剩下千千萬萬個不願意
這份漠然,或者是單純的寫實,畢竟人終得降落回常態,繼續前進,又或者是許多論者出發由時代和階級氛圍所提議的某種社會深處的斷層。然而,我感覺到更多的,是那樁懸案背後的秘密,以一種非常精巧、結實的方式將自己封印起來,藏進時間的縫。這令我感到悚然。
住宿學校看似是提供求知學藝貴族氣派的環境,實則兼收了社會最上層與隨時可能陷落底層的兩種少女。跨階級的同性愛是重要的情感支持:某女學生失蹤,也意謂著這類聯結斷裂,讓原本較弱勢較無庇護的女學生,更加孤立落魄、缺乏奧援——死亡具有連鎖性——這個型態的連鎖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還記得去年在國影翻到《釀電影》時,腦中閃過「如果能在這裡工作好像很酷」的念頭,沒想到今年便幸運地碰上實習的職缺,也幸運地能夠順利錄取。回顧這段實習,雖然僅短短的三個多月,但這期間我也觸碰了不少工作,更重要的是對於好奇的「編輯」一職也有了初步的解惑,可以說是心滿意足地從釀電影畢業啦~
Thumbnail
離開之後,回想這半年多來在釀電影的日子,記錄下在這裡的一切,感謝這些經歷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養分。當初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電影、喜歡文字,如同面試完的心態,離開釀電影之後,緣分不會就此結束,因為愛電影,未來還是會在不同地方再遇見的。
Thumbnail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Thumbnail
三十年前,作家艾倫.萊特曼寫下《愛因斯坦的夢》,為那位上一世紀的人類天才做了三十個「夢」,夢見不同運行規則的時空,及其中人們的心思。那之後,此書的討論度始終不墜;也有越來越多劇作者透過搬弄時間,探索人性可能的角落與極限。也一如《愛因斯坦的夢》,所有這些故事到最後,真正想談的還是我們這只有一次、人人公
Thumbnail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還記得去年在國影翻到《釀電影》時,腦中閃過「如果能在這裡工作好像很酷」的念頭,沒想到今年便幸運地碰上實習的職缺,也幸運地能夠順利錄取。回顧這段實習,雖然僅短短的三個多月,但這期間我也觸碰了不少工作,更重要的是對於好奇的「編輯」一職也有了初步的解惑,可以說是心滿意足地從釀電影畢業啦~
Thumbnail
離開之後,回想這半年多來在釀電影的日子,記錄下在這裡的一切,感謝這些經歷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養分。當初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電影、喜歡文字,如同面試完的心態,離開釀電影之後,緣分不會就此結束,因為愛電影,未來還是會在不同地方再遇見的。
Thumbnail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Thumbnail
三十年前,作家艾倫.萊特曼寫下《愛因斯坦的夢》,為那位上一世紀的人類天才做了三十個「夢」,夢見不同運行規則的時空,及其中人們的心思。那之後,此書的討論度始終不墜;也有越來越多劇作者透過搬弄時間,探索人性可能的角落與極限。也一如《愛因斯坦的夢》,所有這些故事到最後,真正想談的還是我們這只有一次、人人公
Thumbnail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無疑地,這是《釀電影》創刊以來,分量最重的一個專題。 今年稍早,當得知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在籌備楊德昌大展,我們就知道這期的主題非此不可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評媒體,楊德昌導演其人其藝,是我們遲早要挑戰的題目;作為一個影迷,本次放映的楊導作品之完整、見世的無數件文物之豐富,都讓這個時機再看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