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處爬有什麼錯(下)-與於襄陽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聊到韓愈的轉變如此之大,從勇於指責宰相的憤青變成委曲求全的小媳婦,平平都是求官,所用的遣詞用字及語句筆法,根本判若兩人,如果把作者欄位塗白,根本猜不出來是同一人所寫,其中原因為何,其實再回到當年韓愈的情境,也不難理解他這樣的轉變。

  前文聊過他在二十七歲那年三上宰相書都未果,便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仕途生涯,一路坎坷跌撞後好不容易回到中央任了一個官位,這七年想必也讓他承受了不少苦難及挫折,一路走來如人飲水、其中的人情冷暖只有他暗地自知,也讓他從不畏虎的初生之犢,轉變成深曉官場文化的識途老馬,所以他不再像之前挑戰宰相般那樣質疑于頔了,他用的是我們最熟悉的方式來討好上級:讚頌長官有不世之才、訴說自己處境堪憐、乞求長官舉手推薦云云(看看辦公室,感覺有沒有跟某位同事很像)世道的挫折與磨練,他知道如何做才能達到有效達到目的;一時的憤怒跟腦衝,只會把事情搞砸而已,就如同七年前他幹譙了當權者一樣。

  第二是他已經三十四歲了,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猜一下唐朝男子平均壽命,八十歲?七十歲?六十歲?都不是,唐代男子平均年齡只有短短五十歲(韓愈本人享年五十七歲,算是長壽的)另外再補充,韓愈的父親在韓愈三歲時就逝世、兄長韓會則是在韓愈十三歲去世,兩人壽命不算長,我想這些也給韓愈很大的壓力-【時間的壓力】-尤其是懷抱著凌雲壯志的韓愈,已經活超過了當時平均壽命的三分之二卻還是一事無成,這對於他是多麼地諷刺跟無奈,我想他每天起床最害怕的事,是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太陽,而是城隍。

  基於上述理由,一個已經受過時間及挫折摧殘的人,如果把我們自己投射在他的生命歷程,面對相同的環境,應該也會做出類似的事,那一定會有人說那韓愈也沒甚麼了不起的啊,那麼愛當官,不過就是個患有官癌的人罷了,看看電視裡面的政客,好像都得了一種【不當官就會死】的病一樣,如果你也這樣覺得,那就看得太淺了。

  講講我自己的案例,之前跟長官建議某些事情的時候,長官聽完後,只冷冷地回我一句「你的提議很有道理,但你能代表你們單位嗎?如果真的有建議請你們主管來跟我說」等到隔天我們主管再一次提出相同建議,該位長官就採納了,平平都是人講話,位階高低就是有落差。

  再一個案例更有趣,之前我們的大老闆叫我簽辦一件急件,因為當日我的直屬主管請假,後來那份文件我簽擬後逕呈大老闆處,由他親自修正後我再發函,副本我就放在我們直屬主管,結果直屬主管隔天回來看到那份副本,對我痛罵說「你這份文件怎麼弄的?依我的標準根本不及格!」我就看了直屬主管一眼,跟他報告說「這份文件是大老闆親自修正批閱後發出的」那位直屬主管聽到後,立刻改口「嗯...這份文慢慢看其實簽的很有深度,果然是有高度的人才能有這種文筆水準」

  不在高位的人講出來的話如果是黃金,別人也當成放屁;但如果位在高位的人放的屁,別人也當成是黃金,雖然很殘酷,但這就是社會現實,如果你今天胸有壯志、滿腹理想有待施展,你需要做的事便是爬至高位,才能夠發揮影響力,就像太陽爬升高處才可以光芒四射、雨雲聚集至高才足以澤披四方,不是嗎?


人如日,如欲發揮影響,本該升至中天

人如日,如欲發揮影響,本該升至中天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看到許多年輕人愈更上一層樓,但對外都宣稱無欲無求、在內則抱書埋頭苦讀,詢問原因,都說讓別人知道自己想當官很丟臉,或感覺這樣很勢利云云,一臉憂讒畏譏的樣子,依筆者之見,這種顧慮可以說是毫無意義,俗話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這是再自然也不過的道理,無論是求取功名、賺取利潤或博取名聲,本來就是人之所欲、何須壓抑?只要求取功名時手段正當、轉取利潤取之有道、博取名聲名副其實,何須顧慮流言蜚語?在此也奉勸那些愛好酸言酸語的好事之徒,人人都有其人生追求之標的,有人欲追求高處、亦有人樂居所安,個人視其所需盡其所能即可,他人正為了理想奮鬥時,不給予鼓勵也就罷了,何必在旁冷言冷語扯其後腿,要了解這個世界之所以能夠進步,就是有這一群欲向高處邁進之人在帶領眾人前進,不是嗎?

  韓愈的這幾篇古文,從一個血氣方剛的幼犢,轉變成熟稔官場文化的老馬,只為了更上一層樓,以完成自己經世濟民的理想,事實上,他也確實做到了,無論是後來直諫皇親國戚之狀、犯大不諱諫迎佛骨、單槍匹馬降伏叛軍等等,都證明了他以委曲求全所求取之高位,在在發揮了影響力,如果他當年沒有這樣的蟄伏,又遑論古今所所讚揚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的美譽?所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求職遇到了困難,何不想想千年以前有位年輕人連投履歷只為一官半職;如果害怕他人閒言閒語不敢爭取高位,何不想想千年以前有位年輕人委曲求全只望獲取舉薦,畢竟,人往高處爬,何錯之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橋底下說古文的沙龍
7會員
11內容數
2019/01/04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雖然說得好,但似乎把兩種人視為平等狀態,都放在同一地位齊觀,但真的是如此嗎?我不覺得如此,因為演戲的人雖是照著劇本演出,啼笑非是出於自己的喜怒,但其演出卻總是
Thumbnail
2019/01/04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雖然說得好,但似乎把兩種人視為平等狀態,都放在同一地位齊觀,但真的是如此嗎?我不覺得如此,因為演戲的人雖是照著劇本演出,啼笑非是出於自己的喜怒,但其演出卻總是
Thumbnail
2018/12/26
  今天要聊的文章-【曹劌論戰】-是在文觀止裡面算是小有名氣的一篇,讀者可能會有一種“咦,真的嗎?可是我並沒有聽過篇名”的感受,但是只要說到【一股作氣】、【轍亂旗靡】、【彼竭我盈】這幾句耳熟能詳的成語
Thumbnail
2018/12/26
  今天要聊的文章-【曹劌論戰】-是在文觀止裡面算是小有名氣的一篇,讀者可能會有一種“咦,真的嗎?可是我並沒有聽過篇名”的感受,但是只要說到【一股作氣】、【轍亂旗靡】、【彼竭我盈】這幾句耳熟能詳的成語
Thumbnail
2018/12/15
  有關管理方面的書籍,在書局裡面可稱上是多如牛毛,只要有哪位企業家執行長創業者成功,他所秉持的信念或所說過的話,就可以成為管理書籍的小標序語,然後再拍張深思熟慮(托腮、遠望、發呆)的照片
Thumbnail
2018/12/15
  有關管理方面的書籍,在書局裡面可稱上是多如牛毛,只要有哪位企業家執行長創業者成功,他所秉持的信念或所說過的話,就可以成為管理書籍的小標序語,然後再拍張深思熟慮(托腮、遠望、發呆)的照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莊嚴肅穆的『崇仙堂』大殿外,傳來男子突兀的咆哮。 「裝神弄鬼多費事?妳乾脆一點,承認自己是個神棍,我還會敬佩妳的誠實!」 韓澈風完全不掩飾自己的輕蔑,鄙視的目光掃向崇仙堂大殿入口,那名身穿白袍、抱著一盤鮮花的清秀女子。 韓澈風年約二十八、九歲,高頭大馬,身高少說也有一百八。他有一頭
Thumbnail
莊嚴肅穆的『崇仙堂』大殿外,傳來男子突兀的咆哮。 「裝神弄鬼多費事?妳乾脆一點,承認自己是個神棍,我還會敬佩妳的誠實!」 韓澈風完全不掩飾自己的輕蔑,鄙視的目光掃向崇仙堂大殿入口,那名身穿白袍、抱著一盤鮮花的清秀女子。 韓澈風年約二十八、九歲,高頭大馬,身高少說也有一百八。他有一頭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明天要孩子讀少年讀史記,結束了戰國時代,要進入「漢朝」。要討論「韓信」,大家知道和韓信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呢? 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將王、侯、將、相全部擔任了一遍。他的崛起與死亡都是傳奇。 1.胯下之辱 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2.一飯千金
Thumbnail
明天要孩子讀少年讀史記,結束了戰國時代,要進入「漢朝」。要討論「韓信」,大家知道和韓信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呢? 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將王、侯、將、相全部擔任了一遍。他的崛起與死亡都是傳奇。 1.胯下之辱 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2.一飯千金
Thumbnail
〈關於「憤世嫉俗」--超譯一下韓愈〉
Thumbnail
〈關於「憤世嫉俗」--超譯一下韓愈〉
Thumbnail
直到後來,高煌才從皇甫清口中得知當年夏侯垣的九死一生,讓他心室有損、身體已不堪激烈動作,雖是日常生活無礙,但也只能像高煌他一般離開那原是畢生志向的歸屬。   曾經天下誰敵手,轉眼風雲盡收。 放下曾經誓言槍在人在、年少的豪情壯志,終是回歸平凡。
Thumbnail
直到後來,高煌才從皇甫清口中得知當年夏侯垣的九死一生,讓他心室有損、身體已不堪激烈動作,雖是日常生活無礙,但也只能像高煌他一般離開那原是畢生志向的歸屬。   曾經天下誰敵手,轉眼風雲盡收。 放下曾經誓言槍在人在、年少的豪情壯志,終是回歸平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