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用 eTa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1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04.2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去年8月率全國之先首創「智慧裝卸貨車格」,透過智慧停車柱搭配科技執法,有效解決違停占用,讓真正有裝卸貨需求的車輛能夠使用,推動迄今成效良好,廣受民眾好評,今年2月也廣納地方意見,開放客貨兩用車停放。市長高虹安宣布,5月1日起竹市熱門商圈路段將引進智慧停車
Thumbnail
2024.04.2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去年8月率全國之先首創「智慧裝卸貨車格」,透過智慧停車柱搭配科技執法,有效解決違停占用,讓真正有裝卸貨需求的車輛能夠使用,推動迄今成效良好,廣受民眾好評,今年2月也廣納地方意見,開放客貨兩用車停放。市長高虹安宣布,5月1日起竹市熱門商圈路段將引進智慧停車
Thumbnail
2024.03.01 南投市公所 南投市智慧型停車收費制度即刻起正式開始。為解決南投市鬧區的停車亂象,南投市長張嘉哲上任後,積極規劃停車收費制度,今(3/1)起正式營運收費,宣告南投免費停車走入歷史,讓南投市成為智慧城市邁向一大步。 過去,南投市路邊車格不收費,導致部分劃設的車格遭佔用,更有車位
Thumbnail
2024.03.01 南投市公所 南投市智慧型停車收費制度即刻起正式開始。為解決南投市鬧區的停車亂象,南投市長張嘉哲上任後,積極規劃停車收費制度,今(3/1)起正式營運收費,宣告南投免費停車走入歷史,讓南投市成為智慧城市邁向一大步。 過去,南投市路邊車格不收費,導致部分劃設的車格遭佔用,更有車位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但有些活動還在進行中,就還是分享給大家了 本週大事 TPASS, TPASS, 全世界都在幫TPASS 打廣告。蔣市長還跑去當一日站長。6/15開始預購,7/1上路,只要1200就能享有北北基桃多項大眾運輸優惠 活動 6/15-25 至交通局FB「臺北交通大家談」粉絲專頁填答問卷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但有些活動還在進行中,就還是分享給大家了 本週大事 TPASS, TPASS, 全世界都在幫TPASS 打廣告。蔣市長還跑去當一日站長。6/15開始預購,7/1上路,只要1200就能享有北北基桃多項大眾運輸優惠 活動 6/15-25 至交通局FB「臺北交通大家談」粉絲專頁填答問卷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台灣傳統的政策思維,是都市交通不好,蓋一條捷運(或輕軌或BRT)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卡在財源、環評、交通衝擊、民眾說明會的泥沼中,任憑時間過去,台灣的都市交通依舊。 與其執著追不到的空中樓閣,倒不如先把現有的公車系統做好。
Thumbnail
台灣傳統的政策思維,是都市交通不好,蓋一條捷運(或輕軌或BRT)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卡在財源、環評、交通衝擊、民眾說明會的泥沼中,任憑時間過去,台灣的都市交通依舊。 與其執著追不到的空中樓閣,倒不如先把現有的公車系統做好。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多處重啟區間測速,也引發民間疑慮,為此立委鄭正鈐、洪孟楷、葉毓蘭等召開「區間測速對於交通安全與人權之影響」公聽會邀請各方代表出席發言。 律師:有侵犯憲法隱私的疑慮 圖:公聽會現場。 贊助、支持清訊新聞持續報導: https://reurl.cc/Vj7MZR ---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多處重啟區間測速,也引發民間疑慮,為此立委鄭正鈐、洪孟楷、葉毓蘭等召開「區間測速對於交通安全與人權之影響」公聽會邀請各方代表出席發言。 律師:有侵犯憲法隱私的疑慮 圖:公聽會現場。 贊助、支持清訊新聞持續報導: https://reurl.cc/Vj7MZR ---
Thumbnail
西元2009年春天,幾位台灣官員一起到日本東京地區考察,但台北縣官員的作文能力較弱,想不出寫考察報告的點子......
Thumbnail
西元2009年春天,幾位台灣官員一起到日本東京地區考察,但台北縣官員的作文能力較弱,想不出寫考察報告的點子......
Thumbnail
你懂坐公車嗎? 台灣的市區公車系統、其實只有雙北都會的有發達起來,所以不少外地人、很難去想像公車在台北的地位:只要在步行距離內都找得到有多條路線經過的公車站牌;沒有備妥隨時能嗶車的電子票證、根本不能算合格的台北在住者。我們就是一起用這些證明了公車是如何地融入在台北人的生活之中。 可惜那只是看起來。
Thumbnail
你懂坐公車嗎? 台灣的市區公車系統、其實只有雙北都會的有發達起來,所以不少外地人、很難去想像公車在台北的地位:只要在步行距離內都找得到有多條路線經過的公車站牌;沒有備妥隨時能嗶車的電子票證、根本不能算合格的台北在住者。我們就是一起用這些證明了公車是如何地融入在台北人的生活之中。 可惜那只是看起來。
Thumbnail
台灣部分城市像是台北中和、永和地區,及台中市區道路規劃、命名很複雜,常造成外地遊客甚至當地居民迷路,為何會這樣?
Thumbnail
台灣部分城市像是台北中和、永和地區,及台中市區道路規劃、命名很複雜,常造成外地遊客甚至當地居民迷路,為何會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