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怪人 200 年 x 科幻與哥德教母 — — 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1816 年,一只身形高大,面目死白,嘴唇發黑,全身由屍骸縫補而成、靠電流活過來的人造人誕生了,它既無千古神話起源,無經典著作哄抬,無民間傳說加持,無雄厚身家背景,更無電影公司宣傳。然而,它一問世便天降進入怪物殿堂,甚至以新人之姿擊敗眾多怪物前輩,成為家喻戶曉、不分文化邊界的怪物代表。這只怪物沒有名字,於是世人稱之為「弗蘭肯斯坦 / 科學怪人」

怪物之母——瑪麗・雪萊 (1797–1851)

瑪麗・雪萊,1797 年生於倫敦,與她創造的「怪物」相反,她有一對名人父母——父親是無政府主義者威廉・戈德溫 (William Godwin),母親是女權主義先驅瑪麗・沃斯頓克雷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後來,她嫁了倡導無神論和自由戀愛的詩人珀西・雪萊 (Percy Shelley),甚至結交當代巨星拜倫 (Lord Byron),時常登上當代八卦新聞的頭條。
瑪麗的身邊常是爭議份子,她的年代則是一個革命的時代,而《弗蘭肯斯坦 /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便是在如此時空下所誕生。

激進父母 — — 沃斯頓克雷夫特 & 戈德溫

十八世紀發生了三大顛覆世界的事件: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經濟與消費模式,政治革命則重塑了統治者/被統治者的關係。其中,法國大革命在英國引發激烈反應,埃德蒙・伯克 (Edmund Burke) 出版了《反思法國大革命》(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90),指出革命註定失敗。沃斯頓克雷夫特以《男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Men, 1790) 反駁伯克的論點,戈德溫則以《政治正義論》(Enquiry Concerning Political Justice, 1793) 成為支持革命之「英國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物。
1791 年,沃斯頓克雷夫特和戈德溫初次碰面,雖同屬革命支持者,卻看彼此不順眼。隔年,沃斯頓克雷夫特出版《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呼籲改革女性教育,提倡男女平權。1796 年,沃斯頓克雷夫特與戈德溫重逢,終於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兩人雖曾公開抨擊不公平的婚姻制度,但罵歸罵,為了即將出生的女兒的權益,仍於 1797 年登記結婚。五個月後,沃斯頓克雷夫特死於產後併發症,留下與前男友生的三歲私生女芬妮 (Fanny Imlay),以及才出生十天的瑪麗。
戈德溫右手抱瑪麗,左手牽芬妮,獨留於世,傷心不已。為了紀念亡妻,他於 1798 年發表了《回憶錄》(Memoirs of the Author of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內容詳實記載妻子婚前當小三的過往,還有以死相逼,最後仍遭拋棄的情史。結果,這本《回憶錄》遭到強烈抨擊,導致沃斯頓克雷夫特的名聲一蹶不振達一世紀之久。
1801 年,戈德溫迎娶有兩個小孩的瑪麗珍・克萊爾蒙特 (Mary Jane Vial Clarmont),正式組成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的戈德溫一家,並於不久後開了一間少年圖書舖 (The Juvenile Library),出版了許多童書及經典作品的兒童讀本,雖然這些作品在日後影響深遠,當時書舖的生意卻不斷虧損。
Mary Shelley & Percy Shelley Portrait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瑪麗雖然沒受多少正規教育,但藉由戈德溫習得各種知識,並接觸到許多當代知識份子,包括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戈德溫曾形容瑪麗
「膽大包天,有點自命不凡,心思敏捷,求知若渴,不屈不撓,而且很正。」(“Mary . . . is singularly bold, somewhat imperious, and active of mind. Her desire of knowledge is great, and her perseverance in everything she undertakes almost invincible. My own daughter is, I believe, very pretty.”)
不過,即使戈德溫對瑪麗評價甚高,他在情感上卻刻意疏離,加上瑪麗與人緣差的後母關係長期緊張,瑪麗時常跑到沃斯頓克雷夫特墳前,有時獨處,有時和異父異母的克萊兒一起。1812 年,戈德溫為了緩和家中氣氛,將瑪麗送到蘇格蘭朋友家寄住,而珀西・雪萊則在此時開始偕妻進出戈德溫家。

叛逆丈夫 — — 珀西・雪萊 (Percy Shelley, 1792–1822)

1792 年生於傳統鄉紳之家,為家中長子,就讀伊頓公學時拒絕服從學長學弟制 (fagging) 而得「瘋狂雪萊」(mad Shelley) 之稱。1810 年,珀西進入牛津,夥同好友撰寫並散佈《無神論之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結果入學不到一年即遭開除,並與父親鬧翻,從此得找姐姐拿零用錢。同年,十九歲的珀西與十六歲的哈莉雅特私奔結婚,不久後向偶像戈德溫自薦,聲稱自己是龐大遺產的繼承人——沒提自己早就被逐出家門——請求戈德溫收他當金主及門生。
戈德溫深囿於借錢還債的惡性循環,一口答應下來,並要珀西跟父親和好,才能拿到每個月的生活費。1812 年,珀西與瑪麗初次碰面,也許驚艷,也許期待再見。1813 年,珀西發表長詩《瑪布女王》(Queen Mab),表達戈德溫的自由思想與社會主義哲學。1814 年,十六歲的瑪麗返回倫敦,與二十一歲的珀西重演了父母當年那套「天雷勾動地火」的戲碼,愛苗一發不可收拾。
對珀西而言,瑪麗是偶像戈德溫與沃斯頓克雷夫特的完美結合,而瑪麗則深受珀西的浪漫、文才,以及慷慨吸引。珀西向有孕在身的哈莉雅特提議三人行,遭到拒絕,再加上戈德溫反對,瑪麗一度躊躇不前,結果珀西以死相逼,兩人最後帶著瑪麗異父異母的妹妹克萊兒 (Claire),三人行私奔到巴黎。
為了慶祝新生活,珀西和瑪麗買了新筆記本作為兩人的共同日記 (註 1),並於 1817 年將這段經歷整理出版為《六週遊記》(History of a Six Weeks’ Tour),成為《科學怪人》的重要參考資料。不過,瑪麗和克萊兒初出茅廬,珀西則是個公子哥兒,這段缺乏計畫的歐陸之旅因此荒謬艱辛,三人幫沒錢沒朋友,而瑪麗也越來越受不了跟屁蟲克萊兒。最後,他們因資金不足提早返回英國,此時瑪麗已有孕在身,居無定所,還得四處躲債主。
1815 年,瑪麗與珀西的第一個孩子克拉拉 (Clara) 出生兩週後夭折,瑪麗悲傷難已,不斷想著逝去的女兒,她在日記寫下:
「夢見我的小寶貝活了過來。它全身冰冷,我們在暖爐旁摩擦它、暖和它,然後它就活過來了 — — 但我醒來後,卻沒了孩子。我整天想著我的小寶貝,萎靡不振。」(“Dream that my little baby came to life again — that it had only been cold & that we rubbed it by the fire & it lived — I awake & find no baby — I think about this little thing all day — not in good spirits.”)
出生、死亡,生來赴死,死而復生,這種生與死的矛盾纏結,除了在瑪麗一生中不斷上演,日後更將成為《科學怪人》的重要主題。
隔年,瑪麗產下兒子威廉 (William),戈德溫仍因瑪麗私奔一事氣噗噗而避不見面,克萊兒則懷上拜倫 (Lord Byron) 的孩子。拜倫當時官司、債務、臭名纏身,已與私人醫生約翰・波里多利 (John Polidori) 逃離英國,落腳於日內瓦湖畔。於是,瑪麗、珀西、威廉和克萊兒一行人出發前往瑞士,在拜倫住處附近租屋,兩家人開始密切往來,狗仔隊又有了題材製造聳動新聞。

傳奇摯友 — — 拜倫 (Lord Byron, 1788–1824)

1788 年生於沒落的貴族世家,三歲時父親去世,在蘇格蘭度過清貧童年,十歲繼承爵位後才搬到英國。1805 年,拜倫進入劍橋就讀,先天跛足讓他更加熱衷運動,同時他也開始創作詩歌,1807 年發表處女作《慵懶時光》(Hours of Idleness),卻招來攻擊謾罵。拜倫於是寫長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s) 回擊,槓上浪漫時期早期的三巨頭史考特 (Sir Walter Scott)、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及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開始在文壇展露頭角。
大學畢業後,拜倫遵循貴族壯遊傳統 (Grand Tour),四處遊歷,1812 年發表長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一砲而紅,加上外表帥氣,吸引無數男女粉絲。拜倫的戀愛對象不分性別、年齡,甚至包括同父異母的姐姐。不過,儘管生活豪奢放縱,他仍熱心支持工人運動及愛爾蘭獨立,並創作不倦,陸續發表了《異教徒》(The Giaour)、《阿比道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巴里西納》(Parisina)、《柯林斯的圍攻》(The Siege of Corinth) 等敘事長詩。
1815 年,拜倫欠錢無數,走投無路,只好趕緊找個有錢老婆,但他婚後卻不改浪蕩性,導致結縭一年的安・伊莎貝拉 (Anne Isabella) 帶著女兒愛達 (Ada, 註 2) 憤而離去,債務、離婚官司及謾罵接踵而至,拜倫最後決定跑路,逃離英國,這一走,便再也沒回來。

珍愛醜兒:弗蘭肯斯坦 (Frankenstein, since 1818)

拜倫日內瓦湖畔別墅。The Villa Diodati by Edward Finden after William Purser, 1832. Source: Shelley’s Ghost
1816 年,著名的無夏之年 (註 3),是瑪麗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她與珀西、拜倫經常遊湖吟詩、即興創作,雨天就在湖畔別墅裡讀鬼故事 、聊當代科技,包括流電學者賈法尼 (Luigi Galvani) 與其姪子喬凡尼・阿爾蒂尼 (Giovanni Aldini)、無機化學之父韓福瑞・戴維 (Humphy Davy),以及提出進化觀點的伊拉斯謨斯・達爾文 (Erasmus Darwin)。
6月中旬某日,拜倫心血來潮,提議大家各自寫個鬼故事,結果催生了兩隻哥德怪物 — — 弗蘭肯斯坦的怪物以及人形吸血鬼。當時年方十九的瑪麗,多日苦思無果之後做起白日夢 (註 4),夢裡看見面無血色的學生跪在組合人體旁操作機器,當人造體開始動起來,學生卻嚇得奪門而出,躲在被子裡希冀人造體歸於死寂。孰料學生再睜開眼,卻對上人造生命水汪汪、充滿好奇的黃色眼睛⋯⋯
阿爾迪尼以死刑犯進行流電實驗。Aldini’s electro-stimulation of deceased limbs. Source: Morgan Library & Museum
就在瑪麗著手發展《科學怪人》的故事時,同母異父的姐姐芬妮自殺,珀西之妻哈莉雅特不久也跳河自盡。珀西此時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兩個孩子,不顧哈莉雅特的遺願,決定爭取撫養權到底。為了增加官司勝算,加上戈德溫結束冷戰,放軟相勸,瑪麗和珀西終於在 1816 年年底結婚 (註 5)。
1817 年,經過 9 個月的撰寫,瑪麗生出《科學怪人》,珀西則著手編輯,並接洽出版商。夫妻倆決定匿名發表,避免作品遭受攻擊,孰料卻屢遭拒絕,就連珀西自己的出版商也敬謝不敏,最後好不容易與拉金頓 (Lackington) 書店談妥。不久,瑪麗產下女兒克拉拉 (Clara),《科學怪人》則於 1818 年 1 月 1 日出版,獻給戈德溫,由珀西寫序。
Source: RBSC at ND
「願我的醜孩子生生不息,我對它有感情,因為它是快樂時光的結晶 — — 那時死亡、憂傷於我僅是言語,我的心仍未曉與之共鳴。」——瑪麗・雪萊於 1831 年自序。(“I bid my hideous progeny go forth and prosper. I have an affection for it, for it was the offspring of happy days, when death and grief were but words, which found no true echo in my heart.”)
同年,雪萊一家偕同克萊兒前往義大利,瑪麗的兩個孩子威廉和克拉拉相繼夭折,瑪麗的個性本就內斂、矜持,失去孩子後似乎越發情感退縮,夫妻關係逐漸冷淡。第四個孩子珀西・佛羅倫斯出世後不久,雪萊夫妻開始分房睡,而珀西除了與克萊兒談情說愛,也與其他幾名女性過從甚密。
與此同時,珀西陸續完成詩作《暴政的假面》(The Masque of Anarchy)、劇作《欽契》(The Cenci) 和《解放了的普羅密修斯》(Prometheus Unbound),瑪麗則著手進行中篇小說《瑪蒂達》(Mathilda) 和歷史小說《瓦爾伯加》(Valperga)。此外,夫妻倆也合作了戲劇《波羅莎朋》(Proserpine) 及《麥達斯》(Midas)。
珀西・雪萊的火葬 (註 6)。The Funeral of Percy Shelley, by Louis Edward Fournier (1889).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1822 年對於瑪麗來說是個災難之年——四月,克萊兒與拜倫的女兒病逝;六月,瑪麗流產險些喪命;七月,珀西與友人乘「唐璜號」(Don Juan, 註 7) 出海遭遇風暴,十一天後尋獲屍體,享年三十歲,留下二十五歲的瑪麗和兩歲半的小兒子。
珀西去世後,瑪麗開始整理他的作品,既為了維護珀西的文才及名聲,亦藉由忙碌忘卻悲傷。此外,瑪麗也需要收入來養活自己和兒子。拜倫在瑪麗最脆弱之時來到她的身邊,支持她、安慰她,替她做了各種安排,替她澄清各種謠言。
只是,瑪麗不久後也永遠失去了拜倫 — — 1823 年,拜倫前往希臘支持獨立戰爭,1824 年於希臘病逝,享年三十六歲。瑪麗在日記哀悼:
“Albè — the dear, capricious, fascinating Albè — has left this desert world! God grant I may die young! . . . “Life is the desert and the solitude — how populous the grave,” — and that region . . . now adds that resplendent spirit whose departure leaves the dull earth dark as midnight.” 「Albè (拜倫暱稱)——親愛的,任性的,迷人的 Albè,已離開了這個荒蕪世界!願上帝賜我英年早逝!⋯⋯『生命即荒蕪與孤獨——墓地何其擁擠 (註 8)』 而那裡⋯⋯現在多了璀璨之靈,他的離去讓陰沉大地如午夜一般黑暗。」
拜倫臨終之時。Lord Byron on His Death-Bed, by Joseph Denis Odevaere, ca. 1826. Sorce: Wikimedia Commons

喪夫之後——寡婦單親 (1824–1851)

即使珀西父親威脅停止金援,瑪麗仍於 1824 年出版了珀西《身後詩集》(Posthumous Poem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並於 1839 年出版《雪萊全集》 (Poetical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同時,瑪麗也持續寫作,先後完成 了末世小說《最後一人》 (The Last Man)、 歷史小說《珀金・沃貝克的財富》 (The Fortunes of Perkin Warbeck)、社會小說《洛多雷》 (Lodore) 和《福克納》 (Falkner),以及多篇遊記、短篇小說、文學評論。
珀西死後,瑪麗雖不乏戀愛、曖昧對象,卻始終未嫁。1851 年,瑪麗死於腦腫瘤,享年五十三歲。
終其一生,瑪麗籠罩在父母與丈夫之陰影下,直到了二十世紀末葉,她的作品及才華才逐漸受到重視,直至今日,當《女權主義》、《政治正義論》、《雪萊全集》逐漸失去讀者,我們仍慶祝《科學怪人》出版 200 週年。當沃斯頓克雷夫特、戈德溫、珀西・雪萊名氣已不如當年,瑪麗・雪萊卻坐穩科幻與哥德教母的地位,而她心愛的醜孩子《科學怪人》,則如她所願,生生不息,持續啟發無數想像。
瑪麗・雪萊之墓。Tombsite of Mary Shelley, Percy Florence Shelley and his wife, Jane Shelley. (St. Peter’s churchyard, Bornemouth, Dorset England). Source: Find a Grave

殘念改編——電影《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2017)

這部由艾兒・芬妮 (Elle Fanning) 主演,海法・曼蘇爾 (Haifaa al-Mansour) 導演的《瑪麗・雪萊》,就傳記電影而言改編過度,扭曲不少重要史實,行程誤導,包括
  1. (X) 電影:瑪麗和珀西在蘇格蘭初次見面,珀西爲了再見到瑪麗而來到戈德溫家。
    (O) 史實:珀西早就把戈德溫當偶像,所以他是找上戈德溫後才認識瑪麗,兩人在戈德溫家首度碰面。
  2. (X) 電影:瑪麗直到哈莉雅特找上門才知道珀西已婚。
    (O) 史實:珀西是帶著妻子哈莉雅特進出戈德溫家,所以瑪麗早就知道珀西已婚,珀西甚至提議三人行。
  3. (X) 電影:珀西名氣很大,在公園散步還有粉絲上前要求簽名的橋段。
    (O) 史實:珀西死後,由於瑪麗致力於保存、出版珀西的作品,珀西的詩才和地位方得建立。
  4. (X) 電影:瑪麗敵視拜倫,在日內瓦只覺難受。
    (O) 史實:瑪麗對拜倫的好感只有與日俱增,而在日內瓦的日子更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5. (X) 電影:珀西對《科學怪人》的貢獻,只有身為一個渣男,讓瑪麗感到痛苦。此外,瑪麗和珀西兩人各寫各的,毫無交流。
    (O) 史實:珀西是《科學怪人》的編輯及經紀人,整本小說約 72,000 字,他就貢獻了近 5000 字的修改建議。此外,瑪麗和珀西即使感情轉淡,在創作上仍持續合作。
  6. (X) 電影:瑪麗無所畏懼,敢於正面挑戰,替自己發聲,跟母親沃斯頓克雷夫特一樣是個鬥士。
    (O) 史實:瑪麗內斂、矜持,比起表達自我,更傾向隱藏退縮。事實上,她雖崇拜母親,卻更渴求父愛,所以比起女權主義,可能有更多對於「父親般」權威的迷戀。
撇開史實不談,就電影本身來看,也可惜了浪漫時期最精彩的一段故事,劇情偏流水,敘事結構失衡,剪輯不太流暢,缺乏背景知識可能無法多入戲,但有背景知識又覺得不符史實⋯⋯我也是看得挺五味雜陳的,總歸一句就是殘念。

更多精彩內容

科學怪人 200 年 (Frankenstein, 1818–2018)


  1. 這本日記本一路陪伴著瑪麗直到 1844 年。
  2. 愛達・勒芙蕾絲 (Augusta Ada King-Noel, Countess of Lovelace, 1815–1852),拜倫唯一的婚生子,史上第一位電腦程式設計師,生前極力從母親手中搶救拜倫的作品。
  3. 1815 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氣候異常,農業崩潰,饑荒、疾病蔓延。
  4. 波里多利在日記裡寫道,當時只有自己遲遲想不到故事,不過後來他寫出了吸血鬼文學先驅的短篇小說《吸血鬼》(The Vampyre)。
  5. 最後珀西因其無神論輸掉了撫養權官司。
  6. 這張畫其實不完全符合史實,按照習俗,瑪麗在馬車裡,並非跪在沙灘上,而拜倫在火葬開始前就離開了。
  7. 《唐璜》(Don Juan) 為拜倫著名作品,第一、二章於 1819 年問世後雖不乏批評,卻受到廣泛歡迎。
  8. 引用自愛德華・楊 (Edward Young) 之長詩《黑夜沉思》(Night-Thoughts):「生命是荒漠,是孤獨。墳墓何其擁擠,何其生氣盎然?」(“Life is the desert, life the solitude; How populous? how vital, is the Grave?”)
按個 ❤️ 讓我知道你也喜歡《科學怪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記視感
記視感
啃書 | 嗑影 | 咬筆 | 嚼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