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今年不能錯過《宇宙聲音像鳥的合唱》音樂饗宴

Ajin-avatar-img
發佈於AJ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電子音樂早已融合在我們生活的旋律裡,許多人或許對於電子樂停留在「很吵的電子舞曲」印象,但其實這類型的音樂性是豐富且藝術性的,由節奏快慢、聲響取樣、旋律變化、真實樂器與電子器材等組成,讓想像擴大讓音場融合而無限擴散⋯⋯

這次想介紹難得一見的音樂組合,由美國電子先驅大師「卡爾史東」、日本女聲「赤日女」以及台灣「藝綻室內樂」三方跨國與各自獨特音樂性的激盪,在1/27(台北)、1/28(高雄)、1/29(台南)三場演出;以下有各自的精簡介紹,請慢慢享用。

raw-image

在七〇年代起,開始嘗試用電腦創作音樂的先鋒音樂家-卡爾史東 Carl Stone,擅長現場以電腦程式語言作採樣即興演奏。

自 1986 年即開始使用電腦作即興展示,學院派出身的他曾為《村聲》雜誌喻為「美國當前最重要作曲家之一」,1972年起專門從事電子原音音樂的作曲,並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澳洲、南美和近東進行展示。

除作曲和巡迴展示之外,史東目前亦執教於日本中京大學信息科技學院的信息媒體科技系。史東獲獎無數,作品 Hop Ken 曾獲 Freeman 大獎,他也曾獲美國洛氏基金和表演藝術基金會的贊助

卡爾史東 – 音樂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28V_qDGzo


raw-image

在2015年期間,卡爾史東與日本創作女聲「赤日女-Akaihirume」合作,在東京開始雙人組的合作,並在日本、新加坡、紐約等地巡迴演出,史東形容赤日女的聲音有時粗暴如動物般,有時又像維斯瓦河上的鐘聲一樣清晰,是他專屬現場聲音取樣的主要材料。

有著古典聲樂底子的赤日女,同時橫跨搖滾、電子、實驗、電影配樂等各種不同表演領域,最擅長使用她極富感染力的特色嗓音震撼人心!

赤日女-音樂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iwboOXqjw


raw-image

而「藝綻室內樂-Artsblooming Ensemble」於2008年,藝綻由鋼琴家温依婷於高雄創立,古典深耕在地,演出遍佈台灣;2015年,小提琴家陳名涵接任音樂總監。

他們以古典樂的基底,陸續跨界以不同形態原素演出,2016年,藝綻邀請奧地利鋼琴家穆貝爾 (Albert Mühlböck) 擔任客座音樂家合作演出《新樂潮—蛻變的時代》,埋下與國際接軌的種子。

2018年巡迴音樂會則與深具個人魅力的新生代鋼琴家陳宜鍾合作,《給我自己的生日禮物—卡瑪諾夫室內樂之夜》,所有曲目皆為俄國當代作曲家Pavel Karmanov作品台灣首演,演出後造成極大正面迴響與討論。六月的年度音樂會,更榮幸邀請與台灣深具淵源的皮凱森家族新一代傳人—伊果.皮凱森 (Igor Pikayzen) 首度來台演出。

而今年藝綻室內樂主辦《宇宙聲音像鳥的合唱》,邀請卡爾史東/電子(美國)、赤日女/女聲(日本)的跨國組合之外,也集結國內各領域音樂家;以下為這次演出者介紹。

raw-image

陳名涵-Ryan Chen - 小提琴家 / Violin
台灣小提琴家。畢業於紐西蘭奧克蘭音樂院,曾在奧克蘭愛樂交響樂團、倫敦南岸交響樂團等樂團工作。旅外時期參與從古典、歌劇、室內樂、音樂劇、實驗等各種形式的演出,包含澳洲室內音樂節、義大利安吉亞里音樂節、卡爾海因茨當代作曲發表會、亞洲青少年交響樂團等活動。目前為藝綻室內樂團藝術總監,在他的帶領之下藝綻逐漸成為台灣新一代最具創意與巧思的室內樂團,持續邀請國內外不同領域藝術家共同合作,領先將制式傳統音樂會從視覺包裝、音樂內容到演出呈現上做出全面改變,2017-2018樂季策畫了以藝綻十週年為主題的三大系列音樂會-《耳蝸實驗音樂節》、《給我自己的生日禮物》、《爺爺教我的歌》,以象徵未來的實驗音樂節走入當代的俄國作曲家台灣首演,最後再以古典音樂會象徵對舊時經典的致敬。

林倢伃 Chieh-Yu Lin (Taiwan) - 中提琴家 /Viola
台灣中提琴家。旅法期間,獲得2007年法國青年中提琴家大賽首獎 (Concours National des jeunes altistes) ,並入圍德國慕尼黑 (ARD) 國際中提琴大賽、德國柏林Max Rostal國際大賽等重要賽事。演出經驗豐富,足跡遍及各大音樂廳,如巴黎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Salle Pleyel、巴黎聖母院、法國音樂中心(cite de la musique)等等。曾參與過許多音樂節,如在薩爾茲堡音樂節時,獲得前柏林愛樂中提琴首席Wilfried Strehle的賞識,推薦其在音樂節系列音樂會中獨奏演出。

李俐錦 Li-Chin Lee - 笙/Sheng
臺灣笙演奏家,也是少數演奏及創作兼具的音樂家,近年致力於將笙結合電子音樂及影像等跨域表演。曾任香港中樂團笙樂師,現為卡到音即興樂團成員。參與該團《慢》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2018年舉辦THE ULTIMATE MUSIC BATTLE電光聲影音樂會以笙結合電聲及視覺。2014年演奏《Super Mario Bros.》一曲受到英國BBC、美國The Verge等國際媒體關注。同年於兩廳院舉辦個人全創作音樂會《玩樂女笙》,獲第13屆臺新藝術獎提名。

廖海廷 Hai-Ting Liao - 擊樂/Percussion
台灣擊樂手,現居台北,專注於實驗音樂與其他媒體的表演藝術呈現。 2004年自澳洲昆士蘭省音樂院畢業後前往義大利 Fabrica 駐村,開始結合現代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創作。 隨後前往法國,以「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文憑。回國後致力於實驗音樂與不同藝術類型的創作及演出,成立擊樂演出團隊—出入游樂、實驗音樂品牌 — 噪音印製。 現為輔仁大學專案助理教授、藝文中心組長、音樂/聲音工作者。


【售票資訊 TICKETS】
▲ 年代售票系統:預售400元、現場500元
▲ 購票任意門:https://bit.ly/2ULDFb4

【詳細活動介紹】
https://goo.gl/qzLyaz

【藝綻室內樂團-FB粉絲頁】
https://goo.gl/amE5e8

附註:文字與照片由「藝綻室內樂」、「耳蝸國際音樂節」官方內容擷取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jin的沙龍
150會員
64內容數
分享:人際關係與心理、電影藝文、設計創作、一些故事⋯⋯
Aj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28
“沒有我你應該比較輕鬆吧?”或許這是有些人心中想說的一句話,知道自己似乎帶給誰不便,也知道說出口,是一種對於彼此牽絆的感嘆,但「愛」本來不是輕易能夠形成,也無法簡單抹去存在的深刻⋯⋯
Thumbnail
2020/10/28
“沒有我你應該比較輕鬆吧?”或許這是有些人心中想說的一句話,知道自己似乎帶給誰不便,也知道說出口,是一種對於彼此牽絆的感嘆,但「愛」本來不是輕易能夠形成,也無法簡單抹去存在的深刻⋯⋯
Thumbnail
2020/08/25
你想要找的另一伴,是與自己類似的性格與習慣,還是互補類型?在現實生活中,單身者尋覓心儀的對象,都有存在著許多的條件,像是外型、品味喜好、專長、金錢觀、家庭觀、價值觀等等。
Thumbnail
2020/08/25
你想要找的另一伴,是與自己類似的性格與習慣,還是互補類型?在現實生活中,單身者尋覓心儀的對象,都有存在著許多的條件,像是外型、品味喜好、專長、金錢觀、家庭觀、價值觀等等。
Thumbnail
2019/12/08
聖誕節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像是情侶之間要浪漫渡過、與朋友一起派對玩交換禮物、基督徒要記得耶穌出生的到來,或者又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對你來說,聖誕節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19/12/08
聖誕節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像是情侶之間要浪漫渡過、與朋友一起派對玩交換禮物、基督徒要記得耶穌出生的到來,或者又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對你來說,聖誕節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放風箏樂團由古箏才女許嫚烜與手風琴演奏家蔡偉靖組成,2023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蒂卡波的星空》,以流行演奏、爵士、電子等近代音樂元素,重譯來自歐美的香頌、探戈、佛朗明哥,與東方經典漁舟唱晚,以及台灣原住民的大地音調。手風琴和古箏重構東西兩方古老鮮明的文化圖騰,將地球上美麗且獨特的景觀、生物蒐羅呈現。
Thumbnail
放風箏樂團由古箏才女許嫚烜與手風琴演奏家蔡偉靖組成,2023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蒂卡波的星空》,以流行演奏、爵士、電子等近代音樂元素,重譯來自歐美的香頌、探戈、佛朗明哥,與東方經典漁舟唱晚,以及台灣原住民的大地音調。手風琴和古箏重構東西兩方古老鮮明的文化圖騰,將地球上美麗且獨特的景觀、生物蒐羅呈現。
Thumbnail
對於台灣音樂圈,已經與世隔絕很久了。今天朋友介紹我一些樂團音樂(百合花),才發覺唱台語的團好多(但播清單沒一個認識),樂手技術也有進展,概念性也多少有,但還是跟我預期的失望一樣,不過不是個人而且結構關係。 台灣斷層和空窗期太多又太久。於是我問有沒有聽起來有被伍佰或者過去台語歌影響的樂團?他想了想,
Thumbnail
對於台灣音樂圈,已經與世隔絕很久了。今天朋友介紹我一些樂團音樂(百合花),才發覺唱台語的團好多(但播清單沒一個認識),樂手技術也有進展,概念性也多少有,但還是跟我預期的失望一樣,不過不是個人而且結構關係。 台灣斷層和空窗期太多又太久。於是我問有沒有聽起來有被伍佰或者過去台語歌影響的樂團?他想了想,
Thumbnail
其實這一篇範圍有點廣,首先重點還是電子音樂,然後是融入電子音樂的世界音樂。 在上篇稀奇樂器介紹中,所介紹的樂器皆是1902-1942這幾年間研發的「電子樂器」,這樣新奇且具有想像力的聲音,很快就令許多音樂家趨之若鶩,莫不想拿來擴展音樂的豐富性。直到1960年代,搖滾樂興起,電吉他成為運用的主要樂器,
Thumbnail
其實這一篇範圍有點廣,首先重點還是電子音樂,然後是融入電子音樂的世界音樂。 在上篇稀奇樂器介紹中,所介紹的樂器皆是1902-1942這幾年間研發的「電子樂器」,這樣新奇且具有想像力的聲音,很快就令許多音樂家趨之若鶩,莫不想拿來擴展音樂的豐富性。直到1960年代,搖滾樂興起,電吉他成為運用的主要樂器,
Thumbnail
想像一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工作的熱忱,不管婚前還是產後,對她來說,音樂就是她生命中的魂,生活中的根,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想像一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工作的熱忱,不管婚前還是產後,對她來說,音樂就是她生命中的魂,生活中的根,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Thumbnail
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Thumbnail
如果當年有看過《單位展》而深受感動,那麼更應該不容錯過,同樣由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企劃的「 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所謂的「建築」在展演中指得是空間與音樂的各種組合,看似每位藝術家都有獨立的影像作品,卻又像是集體在這個場地共演著一部交響曲
Thumbnail
如果當年有看過《單位展》而深受感動,那麼更應該不容錯過,同樣由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企劃的「 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所謂的「建築」在展演中指得是空間與音樂的各種組合,看似每位藝術家都有獨立的影像作品,卻又像是集體在這個場地共演著一部交響曲
Thumbnail
曾經,一位爵士鋼琴大師被問及對爵士樂走入電氣化的感想時,如此回答:「人類本身就靠著體內的電子脈衝活動。因此,大自然擁有比人類更強的電性,不需要再額外由電子讓世界更好。」科技在這位大師的時代或許還不夠進步到讓他擁有足夠的幻想空間。然而在現代,電子技術已經為我們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其並不取代人性,而是提供
Thumbnail
曾經,一位爵士鋼琴大師被問及對爵士樂走入電氣化的感想時,如此回答:「人類本身就靠著體內的電子脈衝活動。因此,大自然擁有比人類更強的電性,不需要再額外由電子讓世界更好。」科技在這位大師的時代或許還不夠進步到讓他擁有足夠的幻想空間。然而在現代,電子技術已經為我們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其並不取代人性,而是提供
Thumbnail
間中取出陳舊的CD,眼看、手執,聆聽伴隨成長的音樂,體感相隨,這種體驗是數位音樂暫時難以提供的。
Thumbnail
間中取出陳舊的CD,眼看、手執,聆聽伴隨成長的音樂,體感相隨,這種體驗是數位音樂暫時難以提供的。
Thumbnail
電子音樂早已融合在我們生活的旋律裡,許多人或許對於電子樂停留在「很吵的電子舞曲」印象,但其實這類型的音樂性是豐富且藝術性的,由聲響取樣、旋旋律變化、真實樂器與電子器材等組成,讓想像擴大讓音場融合而無限擴散⋯⋯
Thumbnail
電子音樂早已融合在我們生活的旋律裡,許多人或許對於電子樂停留在「很吵的電子舞曲」印象,但其實這類型的音樂性是豐富且藝術性的,由聲響取樣、旋旋律變化、真實樂器與電子器材等組成,讓想像擴大讓音場融合而無限擴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