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在這個標榜國際化、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身處於知識量爆炸的浪潮當中,每天都要掌握新的資訊,可能下一秒就有一波席捲全世界的跟風出現。世界的變動,如今看來稀鬆平常,不足為奇。
但是,伴隨著殖民統治而來的「現代化」,對於日本時代的臺灣人來說,是一種彷彿踏入另一個次元的日常體驗,無論是物質生活的提升、生產技術的革命,甚或是文化與價值觀的衝擊與挑戰,每一項變化,都在引領甚至逼使人們思考,自己在新時代當中的模樣,自己是誰,文學是什麼。
時間回到1940年的臺灣,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印刷出版的紙料匱乏。但是,有一個漢、日雙語兼長的詩人黃洪炎,懷抱著「搜集臺灣古典好詩」的夢想,與好友王友芬、洪寶昆共同編纂、印製了多達470頁的《瀛海詩集》。
這本詩集網羅了400多位曾在日治時期臺灣以漢文寫作的古典詩人,編錄3000多首詩作,並按照詩人們所居住的行政區與姓名筆畫排序,居住在海外者則另附一類,堪稱日治時期的「臺詩三百首」,不僅在當時被視為延續臺灣文化的「一線光明」,也是今日我們認識臺灣漢詩、摸索臺灣古典詩人的入門磚。
為了融入新時代、新秩序,日治時期的漢詩人已經不能只待在家教書維生或學詩,許多人就這樣踏上了斜槓青年的旅程。
生活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依照出生的時間,與他所接受教育體制(傳統書房教育/新式學校教育)的不同,大概可以分成三個世代。分別是在1860年左右出生的第一世代;1885年左右出生的第二世代與1910年前後出生的第三世代,三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中、日文熟悉的程度,以及對現代、傳統文化的認知。
由於殖民官方對於「漢文」的漸進式禁止,想在日治時期當一個漢詩人,從在家就可以教書維生、寫詩抒情的單純,慢慢走向必須融入「新社會」謀生,寫詩、學詩變成嗜好的斜槓生活。最能體會這種轉變的,就是如黃洪炎一輩,身處於第二世代與第三世代之間的人了。
1896年在南投名間出生的黃洪炎,學經歷非常多元。他在1914年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兩年後考上公學校教師檢定,就在南投的集集、皮仔藔(今皮子寮)、草鞋墩(今草屯)公學校任教。後來轉任南投廳通譯,之後又當了8年中寮庄(今中寮鄉)庄長。工作之外,黃洪炎跟隨臺中櫟社重要社員莊太岳學習漢詩,又透過講義自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文學科,還參加產業組合(類似今日各地的信用合作社)所舉辦的高等講習會,甚至成為草屯信用購買組合的理事,完全就是一個教育、經濟與文學的三刀流!
詩集中收錄已故文人簡介,許多古典文人同時涉足不同領域的事業與社會參與。
(藏品/吳鐘靈、吳鐘熊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對黃洪炎來說,他生活在一個新知識與古典文學交鋒的時代,他既是傳統文化的承續者,也是殖民現代性的接收者。他兼長漢詩、日文、中文,離開公職後,轉往《臺灣新民報》工作,更長期擔任該報漢詩欄的編輯,與林獻堂、《臺灣新民報》、《詩報》關係深厚,是中臺灣漢詩圈的中堅分子。
黃洪炎與他同世代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具有漢詩文能力的同輩們,不僅積極汲取新知識、面對新世界,也不忘贊助、參與文壇,不斷透過文化的深化,為社會前進投入薪火。成長過程經歷新舊文學論爭的他們,對古典詩的標準與改革有自己的評價,檢討過去擊缽吟創作過度爭奇鬥技、流於競賽遊戲的問題,認為古典詩創作的核心應為寫實與表述心聲才是。
1937年起東亞局勢走向戰爭,臺灣一連串廢除公學校漢文課程、廢止漢文欄、書房教育消失的政策,讓他們的危機感更加沈重。因此自1940年春天起,由王友芬、洪寶昆的提倡、王箴盤、蔡三恩、陳寄生的贊助、黃景南的校對,以及遍及全臺各地詩友的協助募集,黃洪炎開啟了編輯一部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佳作的大門,以搜羅具有豐沛情感的古典詩創作為己任,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輯錄全臺400多位詩人及其照片,總計3000多首的詩作。那可是紙張受到控管的年代,他們卻克服物資短缺的困境,出版了多達470頁的《瀛海詩集》,更邀得臺中林獻堂題字,臺北黃純青、黃水沛撰序,另有多位詩人為此書題詞。連居住在臺南的吳新榮都於日記裡提到自己趁冬日閒暇,閱讀《瀛海詩集》打發時間,可見此書在島內知識圈的火熱程度。
林獻堂題字。(藏品/吳鐘靈、吳鐘熊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然而,古典詩在戰爭期臺灣的處境,並未如《瀛海詩集》的流通般順利。1943年4月,林獻堂為姪女、姪女婿遇海難所撰寫的詩作遭到禁刊。同年10月,櫟社欲出版創社40週年紀念的
《櫟社第二集》又被官方以「不應時局」為由禁止發行;同月,黃洪炎也因哮喘病故。時局的壓迫、戰友的逝去,似乎都在宣告詩壇黑夜的到來。
值得慶幸的是,臺灣古典詩人們的文化接力,並沒有被如此惡劣的情勢打倒,直到戰爭結束,臺灣政局再度改朝換代,曾經協助校對《瀛海詩集》的黃景南,在1951年與大陸來臺文人創刊《臺灣詩壇》,並在《自立晚報》的「自立詩壇」與「藝苑」擔任編輯。當初鼓勵並協助黃洪炎募集詩稿的王友芬、洪寶昆等人則承繼日治時期的《詩報》傳統,在1953年創辦《詩文之友》。
序文中提及許多當時有名的古典文人,可見堅實的社群連結。
(藏品/吳鐘靈、吳鐘熊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這些兼長雙語、嫻熟新舊知識的古典詩人們,在戰後努力地以古典詩為根基,與大陸來臺文人/政治人物進行交流,在國家語言由日文斷裂為中文,諸多新文學家因語言轉換而喪失書寫能力之際,他們汲取過往經驗,持續透過創作、出版、流通的團體戰,拓展臺灣古典詩創作,為臺灣文學維繫著脈動與希望。
★作家小傳
黃洪炎(1896-1943),南投名間人。曾向鹿港莊太岳學習漢詩文兩年,公餘之暇,頗好吟詠。1940年,黃洪炎好友王蘭谷與洪夢若提議刊行「臺灣詩人名鑑」以蒐集臺灣詩人之佳作,由黃擔任編輯,王、洪兩人協助向各界勸募。總共蒐集了四百多位詩人,三千多首詩作,大部分為閒詠詩,但亦有擊缽詩,因有詩友覺得原訂書名不雅,故改為《瀛海詩集》。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徐淑賢 花蓮人,國立清華大學臺文所博士生。曾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 1930–1940 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