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 一切有跡可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沒做畢業設計之前其實沒想那麼多,只是很清楚自己對科幻作品非常有興趣,也確定基地一定會在台南。科幻與台南,兩者性質乍看好像很互斥(最近發現其實不竟然)但都讓我著迷,原因不明,那種感覺說不上來,我是真的真的很愛科幻跟台南!!!

  • 以下開始是週記,如果有看沒有懂的(語無倫次、冗詞贅字)那一定是因為你的電腦被Lucy入侵了!!

最近做設計一直碰壁,對自己的議題定位如同還在學怎麼騎單輪車一樣(絕對不是MIB星際戰警裡的單輪車),中心往任何一邊偏一點都不對,科幻的太Cyberpunk,不然就是宜居的太普通,以至於論述變得非常兩極。為了整理腦袋裡兩個頑固對立的個體(科幻跟台南),這兩天回頭再看一遍之前蒐集的資料,試圖整理出這些資料、文本背後的東西及當時驅使我看它們的原因。

因為議題跟科幻有關所以在12月前都一直在看科幻文本與影視作品、建築家對都市未來的提案,最後...慢慢落地,挑了街道作為畢業設計操作的空間。

raw-image

建築家的未來世界

1960-70年代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日本的代謝派與英國建築電訊(Archigram)。東西方提出的未來城市想像都很瘋狂且大多都是巨型建築、結構,試圖把各種機能單位化的插接城市(Plug-in city)以及建築即城市的移動城市(Walking city)。(雖然Philip Reeve在2001年的小說致命引擎裡談的是都市淘汰主義,但是書中也描述了許多機能單位化的移動城鎮,EX : 鹽勾鎮,一個採集鹽礦的牽引城市。)

代謝派則是挑戰脫離陸地發展都市,並將空間視為有生命的生物體,能自行代謝空間量,代謝派的作品有一個共通點,由建築中心向外長出許多重複堆疊排列的單元空間。最後我在這片瘋狂建築大海裡找到了大野秀敏2006年在JA雜誌裡發表的纖維城市 ( Tokyo 2050 Fibercity )。

大野秀敏-纖維城市,用「線狀」的空間思維,積極捕捉東京原有的零碎特性。
raw-image

大野秀敏-纖維城市

1990年代面臨的不再是人口爆炸那樣的人口結構,而是偏向少子高齡化,同時因為後現代主義的成熟,90年代正是都市開始探討環境議題的時期,21世紀則著重在如何構築正在萎縮的都市提案。2006年大野秀敏對新東京規劃提出的「纖維城市」(Fiber city 2050)談到當前日本少子高齡化,未來將會碰到的人口減少與環境問題,怎麼構築東京2050萎縮了的城市模型,他探討的是進入以人口為代表的各個方面都在萎縮的21世紀,面對否定歷史的遺產並不斷地將它破壞的現代建築,我們如何超越並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它。四個要素:綠手指 ( Green Finger ) 集約都市網絡、綠帶間隔 ( Green Partition ) 加強木建築密集地區的防災性能和環境改善、綠化道路 ( Green Web ) 加強城市中心的防災性能和環境改善、街道皺褶 ( Urban Wrinkle ) 名勝古蹟的修復,作為再生東京特性的切入點。

大野伯伯的纖維城市

小結

大野秀敏 用「線狀」而非點狀的空間思維,積極捕捉東京原有的零碎特性。


raw-image
所有科幻作品的共同起點與令人著迷的關鍵元素,混雜、缺乏統一、豐富、零碎卻極具生命力的街道生活感。



raw-image


科幻作品的起源

我對基地的機能與想像還是一直被1960年代的巨型結構(Mega-structure)還有1980年代的賽博龐克(Cyberpunk)影響,這類的風格好像已經變成了科幻世界中唯一的答案,但是過了一甲子的時間,現在看到許多的科幻電影場景依然跟當年Cyberpunk的經典指標之作《銀翼殺手》所呈現的世界雷同,直到Netflix影集系列的《黑鏡》才看到比較貼近真實的科幻世界,雖然都談黑科技,前者呈現的畫面總是黑黑、滿滿的,混亂複雜卻非常有生活感的街道;後者的佈景則是非常現代主義的設計,包含配色及家具、新科技本身的樣貌,內容強調科技對人產生的負面影響,如打卡、互相評分、意識數位化…等等。


raw-image

大多數的科幻電影、小說還是吹著「復古未來風」,說實話此刻以前的我也是,而當我重新審視了「便利貼表」卻找到了它空間構成的關鍵。賽博龐克談的是「高端科技,低端生活」反烏托邦的世界,常用的元素及手法在這裡就不多談,它的空間場景借鏡於東京,一個當時被世界(至少西方國家這麼認為)認定為技術最先進的科技城。1982年《銀翼殺手》裡描述2019年的LA樣貌,巨大的日語字幕的屏幕廣告覆蓋了視野的渾沌街道就是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的街道樣貌啊!而這也就是至今所有科幻作品的共同起點與令人著迷的關鍵元素,混雜、缺乏統一、豐富、零碎卻極具生命力的街道生活感。

結論

我認為科幻並非甚麼都巨大或黑暗的,它只是其中一種科幻城市樣貌的體現。電影及小說談的是人,畢業設計談的是空間,那麼科幻的空間又是甚麼呢?

再次回頭整理所有我分析的案例,發現一切有跡可循並不是走馬看花!! 科幻的空間本質其實很簡單:細碎的、微量的、豐富的,缺乏統一混雜的,纖維城市的目標也是捕捉東京原有的零碎特性精隨就在於如何重新想像並塑造極具生命力的街道日常感。

NEXT

1. 海安路24小時的生活感要如何科幻?

2. 海安路缺乏統一又混雜的空間是甚麼? 長怎樣?

3. 如何重新想像並塑造還安路極具生命力的街道日常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5會員
697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閱讀、登山、野營、旅遊、音樂、跑團、鋼普拉、編織、動漫、電競、攝影、改車、小說,想得到的都可以。 只要是金大建築的學生所寫的都是系刊,以及系上的大家,想讀的內容。
2024/09/22
閱讀、登山、野營、旅遊、音樂、跑團、鋼普拉、編織、動漫、電競、攝影、改車、小說,想得到的都可以。 只要是金大建築的學生所寫的都是系刊,以及系上的大家,想讀的內容。
2024/09/04
終於把不小心成行的海外研討會收尾了,趁這個機會想要透過遊記來好好感謝會後我跑去馬來西亞跟新加坡時,熱情接待我的朋友,一個讓我吃到撐死,一個讓我逛到累死,身心靈皆獲得超出原先計畫的大滿足,真的很感謝他們。
Thumbnail
2024/09/04
終於把不小心成行的海外研討會收尾了,趁這個機會想要透過遊記來好好感謝會後我跑去馬來西亞跟新加坡時,熱情接待我的朋友,一個讓我吃到撐死,一個讓我逛到累死,身心靈皆獲得超出原先計畫的大滿足,真的很感謝他們。
Thumbnail
2021/05/05
如果說有甚麼可以代表我們系上的舒壓方式,我想,歌跟酒是絕對少不了的吧。
2021/05/05
如果說有甚麼可以代表我們系上的舒壓方式,我想,歌跟酒是絕對少不了的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計劃書《The image of the Tainan city:閱讀在地性與觀光化的都市迴圈》 終於可以開始做設計了~喔耶! (附上基地調查的貓貓)
Thumbnail
計劃書《The image of the Tainan city:閱讀在地性與觀光化的都市迴圈》 終於可以開始做設計了~喔耶! (附上基地調查的貓貓)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A.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A.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Thumbnail
前言 一個滿載現代主義幻想的光明城市,背後若沒有忽明忽暗的曲折老巷、冷氣水滴答在浪板上的聲音、以及長滿青苔的水溝蓋等微小的存在,日以繼夜地豐富它的內涵,創造計畫以外的可能性,那麼這座城市也只不過是一台供人類維生的無聊機器而已。 (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研究動機&目的
Thumbnail
過去,現在,未來 如果說是過去建構現在,那我們是否可以說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建構未來;挑戰未來,其實很矛盾,你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討論真實的東西,還是想像的事物,就像全面啟動裡面我們都需要一個圖騰來確定我們是否仍在作夢,這篇週記就是我用來試圖釐清自己思緒的圖騰,至於最後陀螺到底會不會倒下,誰都不知道。
Thumbnail
過去,現在,未來 如果說是過去建構現在,那我們是否可以說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建構未來;挑戰未來,其實很矛盾,你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討論真實的東西,還是想像的事物,就像全面啟動裡面我們都需要一個圖騰來確定我們是否仍在作夢,這篇週記就是我用來試圖釐清自己思緒的圖騰,至於最後陀螺到底會不會倒下,誰都不知道。
Thumbnail
這篇談城市;還有題目 聊聊在科技革新,所謂網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城市又是如何被定義的,城市跟城市的差異性到底是生活型態還是建築空間,台灣的地域性到底又是什麼。
Thumbnail
這篇談城市;還有題目 聊聊在科技革新,所謂網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城市又是如何被定義的,城市跟城市的差異性到底是生活型態還是建築空間,台灣的地域性到底又是什麼。
Thumbnail
回金门的得知要交毕业设计周记的时候其实蛮慌的(因为在大陆有墙的压力所以导致接收的质询不是很灵通),抱着看了很多人的文章也想写写的想法,所以试试,顺便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让自己更好的整理一下关于毕设的一些想法。 前言 看不見的泉州 其实关于毕设的题目,我在大三的时候其实蛮想在毕设的时候做关于泉州
Thumbnail
回金门的得知要交毕业设计周记的时候其实蛮慌的(因为在大陆有墙的压力所以导致接收的质询不是很灵通),抱着看了很多人的文章也想写写的想法,所以试试,顺便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让自己更好的整理一下关于毕设的一些想法。 前言 看不見的泉州 其实关于毕设的题目,我在大三的时候其实蛮想在毕设的时候做关于泉州
Thumbnail
開學前6週 大量且快速地翻閱各種書籍文章,在現階段除了彌補那些躊躇不前的空虛感,同時能透過樹狀圖,慢慢找到可行的主題。而這的確也有所幫助,我開始投入兩件事情的調查。
Thumbnail
開學前6週 大量且快速地翻閱各種書籍文章,在現階段除了彌補那些躊躇不前的空虛感,同時能透過樹狀圖,慢慢找到可行的主題。而這的確也有所幫助,我開始投入兩件事情的調查。
Thumbnail
經過上次評圖的一翻波折,我重新整理之前所看的案例,也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 請看 【畢設週記】一切有跡可循 ,原本預期這次可以順利一點的,但是...還是沒有@@ 
Thumbnail
經過上次評圖的一翻波折,我重新整理之前所看的案例,也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 請看 【畢設週記】一切有跡可循 ,原本預期這次可以順利一點的,但是...還是沒有@@ 
Thumbnail
最近做設計一直碰壁,中心往任何一邊偏一點都不對,科幻的太Cyberpunk,不然就是宜居的太普通,以至於論述變得非常兩極。為了整理腦袋裡兩個頑固對立的個體(科幻跟台南),這兩天回頭再看一遍之前蒐集的資料,試圖整理出這些資料、文本背後的東西及當時驅使我看它們的原因。
Thumbnail
最近做設計一直碰壁,中心往任何一邊偏一點都不對,科幻的太Cyberpunk,不然就是宜居的太普通,以至於論述變得非常兩極。為了整理腦袋裡兩個頑固對立的個體(科幻跟台南),這兩天回頭再看一遍之前蒐集的資料,試圖整理出這些資料、文本背後的東西及當時驅使我看它們的原因。
Thumbnail
問了什麼問題?用什麼材料談?我要怎麼做?《評圖筆記》   吃過火腿嗎? 吃過土魠魚嗎? 我的腦子現在就是這樣,想法與點子疊起來又變成了別的東西?!而我目前的進度就像科幻電影裡酷炫的電腦面板一樣,一堆螢光藍的複雜圖表,在鍵盤上亂打一堆看不懂的程式,卻僅僅為了開一道門。
Thumbnail
問了什麼問題?用什麼材料談?我要怎麼做?《評圖筆記》   吃過火腿嗎? 吃過土魠魚嗎? 我的腦子現在就是這樣,想法與點子疊起來又變成了別的東西?!而我目前的進度就像科幻電影裡酷炫的電腦面板一樣,一堆螢光藍的複雜圖表,在鍵盤上亂打一堆看不懂的程式,卻僅僅為了開一道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