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書│通往文字世界的任意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詹修蘋 (新經典文化編輯)
小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拿著鉛筆,在練習簿上一橫一畫反覆謄寫文字。有時這裡少一劃、偶爾那邊多一橫,只記得千萬不能寫錯字,卻不知道那一筆一劃背後的故事。如今,在作家張大春的引領之下,「學字」這回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想像。
《見字如來》,你會發現:原來古人也重視身材,二千多年前《墨子》就說了:「王好士細腰。」那時皇帝就喜歡有小蠻腰的臣子(還不是嬪妃呢!);花朵盛開稱為「花笑」,然而,在〈風中之竹開口笑〉這篇中談到的「天笑」就沒那麼愉快,它指的是閃電來了;還有,時下青年流行稱女友為「馬子」,但你知道嗎?唐代時就有「馬子」:宮廷裡,建在綿延數里的走道上,那是給宮女「方便」的器具。
說到這裡,這一個個字詞故事,你是不是也默默記起來了呢?
其實,字與詞反映的是每個歷史朝代的現況和價值取向,字義有時膨脹、有時萎縮,有的被誤解卻流傳下來(比如「群龍無首」,古代謂之「吉」)、有些順應法定風俗而起了變化(比如前文中的「馬子」),也有更多早已無人使用。因此,說「學字」太過嚴肅,作家張大春在《見字如來》中示範的,是如何從日常生活、個人喜好、或人生經歷中,發現文字的趣味──這,不正是我們方才記下「天笑」與「馬子」的原因嗎?
「書寫,最重要的就是對生活經驗的感受力。把字活化,讓文字與人生得以疏通聯結,便能啟發親近文字的能力。」作家張大春如是說,而《見字如來》就像一扇通往文字世界的任意門,透過這些流傳在字詞裡頭、趣味橫生的故事,享受一場收穫滿滿的文字時光之旅。

「生命只走過一回,但是字卻將之帶回來無數次。」

2018年張大春散文作品《見字如來》,以46篇散文,寫字詞的源起故事,也寫自己六十年的人生風景:
「酒」字從酉,是尊中滿溢的美酒,也是青春裡的落花一盅;「冰」字冷冽,當年山上的果農卻讓他見識到冰心有不與世爭的溫度;「春」字常在,寫春聯的往事,勾起春字裡永存的父親之情。
字與詞,不止於紙上,也含藏於人心。看張大春說文解字,聽文字裡有滋有味的人生故事──見字,如見故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文章寫小說,要下功夫,是真的,不努力不行的,但所謂努力究竟是哪一種努力呢? 許多許多年之後,那次經驗始終是我在理解各種形式的創作,遇到與人有理說不清的憤恨,或是反省自己時,重要的一次神諭之夜......
進公司上了五年左右的班,我讀了無季節語、無五七五規律的俳句詩人尾崎放哉的詩集,腦中突然浮現出一句:「生來即愚頓。」這簡直是在說不管做了多少年都抓不到訣竅,生性笨拙的我,我喃喃唸誦這個句子,腦中又浮現一個恰如其分的男人。那就是在我高三時去世的父親。 「生來即愚頓。」我要用這當標題,畫我跟爸爸的漫畫。
我也想畫出這麼美麗的線條。 我拚命練習,每畫了插圖或漫畫,就寄到明信片上佐野川老師位於神奈川縣藤澤市的地址,請老師指教。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吧。 要是立場相反,每個月都收到鄉下中學生寄來的蹩腳漫畫,我一定厭煩得不得了。然而佐野川老師每次都仔細地回我信,偶爾還會寄來貼著網點紙的沾水筆
毛尖影話小品是一眾老文青的讀物,愛着毛尖文字的,除了大眾媒體上許許多多網民讀者,還有不時為她寫序題字的著名文學研究者與散文名家。我們讀毛尖,就是想不通:似單刀直入,卻原來拐彎抹角而不給人發現;似沒有拋書包,卻原來早就融會其中。筆觸靈巧,令她早在各地媒體佔了該有的位置。
我和維菁共同的話題,多半圍繞著貓。 和她是因為工作認識,她前輩、我管線末端,聊到貓,或在貓的眼裡,我們都是同輩。除了是吸貓、聞貓腳的同好,談起對貓的寵愛,只能說互相在比誰比較M:「不是我在說,你這樣太寵貓了!」「你不想想。。。你。自。己。」
後來不經意得知故事出自徐譽庭這位作家之手,可想而知我的景仰霎那如濤濤江水般,迫切希望能成為像她一樣的寫作家。後來等到她當了導演,我去看了《誰先愛上他的》,劇情的開始就讓我驚豔......
寫文章寫小說,要下功夫,是真的,不努力不行的,但所謂努力究竟是哪一種努力呢? 許多許多年之後,那次經驗始終是我在理解各種形式的創作,遇到與人有理說不清的憤恨,或是反省自己時,重要的一次神諭之夜......
進公司上了五年左右的班,我讀了無季節語、無五七五規律的俳句詩人尾崎放哉的詩集,腦中突然浮現出一句:「生來即愚頓。」這簡直是在說不管做了多少年都抓不到訣竅,生性笨拙的我,我喃喃唸誦這個句子,腦中又浮現一個恰如其分的男人。那就是在我高三時去世的父親。 「生來即愚頓。」我要用這當標題,畫我跟爸爸的漫畫。
我也想畫出這麼美麗的線條。 我拚命練習,每畫了插圖或漫畫,就寄到明信片上佐野川老師位於神奈川縣藤澤市的地址,請老師指教。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吧。 要是立場相反,每個月都收到鄉下中學生寄來的蹩腳漫畫,我一定厭煩得不得了。然而佐野川老師每次都仔細地回我信,偶爾還會寄來貼著網點紙的沾水筆
毛尖影話小品是一眾老文青的讀物,愛着毛尖文字的,除了大眾媒體上許許多多網民讀者,還有不時為她寫序題字的著名文學研究者與散文名家。我們讀毛尖,就是想不通:似單刀直入,卻原來拐彎抹角而不給人發現;似沒有拋書包,卻原來早就融會其中。筆觸靈巧,令她早在各地媒體佔了該有的位置。
我和維菁共同的話題,多半圍繞著貓。 和她是因為工作認識,她前輩、我管線末端,聊到貓,或在貓的眼裡,我們都是同輩。除了是吸貓、聞貓腳的同好,談起對貓的寵愛,只能說互相在比誰比較M:「不是我在說,你這樣太寵貓了!」「你不想想。。。你。自。己。」
後來不經意得知故事出自徐譽庭這位作家之手,可想而知我的景仰霎那如濤濤江水般,迫切希望能成為像她一樣的寫作家。後來等到她當了導演,我去看了《誰先愛上他的》,劇情的開始就讓我驚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 是涵蓋 GPT-3.5-turbo、GPT-4、GPT-4V 和未來可能的改進的總稱,架構的規模同時演進: 模型的層數從原始 Transform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光從 2017 年到 2020 年,參數數量就從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 65M 個參數增加到 GPT-3 模型中的 175B 個參數,統計如下表所示: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工作,如何從平凡進化到卓越的三個關鍵要素。先從一位上海計程車司機的營運心法說起...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 是涵蓋 GPT-3.5-turbo、GPT-4、GPT-4V 和未來可能的改進的總稱,架構的規模同時演進: 模型的層數從原始 Transform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光從 2017 年到 2020 年,參數數量就從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 65M 個參數增加到 GPT-3 模型中的 175B 個參數,統計如下表所示: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整理目前手上有的素材: 準備資料集:AI說書 - 從0開始 - 162 | 準備Pretrain模型需要的資料 準備必備函數庫:AI說書 - 從0開始 - 163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工作,如何從平凡進化到卓越的三個關鍵要素。先從一位上海計程車司機的營運心法說起...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