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職場沒Fu的停滯-三個步驟帶你從高原到巔峰

2019/02/2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曉得你是否有過以下的感覺:
l 你一直都是非常努力的人,辦公室的同仁都紛紛下班了,只有你願意把事情做到最好,然而持續了幾年,日復一日,公司的升遷制度又緩慢,讓你不經懷疑是不是應該換工作,好像所有付出都沒有得到回報,生命中少了那份可以向前的動力。
l 年紀漸漸來到了四十,人家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就是有莫名的壓力和焦慮,看到同梯的人紛紛都已經當上主管階級的決策者,只有你卡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小組管,每每也只能對新人發發牢騷和脾氣,有時還會遇見能力比自己好的新人,說來也慚愧,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離自己喜歡的生活越來越遠了,自然而然也就對生活不保持任何期待…。
我想以上的經驗對於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陌生,每個人的生命中好像都會遇到停滯,然而停滯的感覺就像一個人處在登頂過程中的高原,明明已經爬了不小段,但怎麼看就是覺得距離山頂還很遙遠,有些時候甚至連山頂都看不見,進而懷疑自己是不是爬錯山了。

職場中的三種停滯類型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巴德威克在他的著作中《從高原到顛峰:面對停滯期的心理建設》[1]提到人們通常遇到的停滯類型可以分成三種,分別是結構型停滯、滿足型停滯、生活型停滯,以下我會簡單介紹這三種類型的停滯期。
一、 結構型停滯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沒有職缺的概念,而這也是近年來各行各業市場萎縮的現象,然而這種現象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
過去台灣在西元1960到1975年間,由於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欲將勞力產業密集的代工工作往外移,因此台灣一些官員為了吸引外人的投資,決定採取自由開放、鼓勵出口等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並且也建設了許多加工出口區,除此之外,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包括交通、電力等基礎工程,及鋼鐵、石化、造船工業,因此只要肯努力,當時的每個人幾乎都可以在職場上獲得快速的升遷發展,對於那時候的公司制度來說,升遷是最有意義也是最吸引人的獎勵!
換作是現在的台灣社會,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加上人口老化,目前可以預想到的蘿蔔坑都已經被塞滿了,再加上公司本身就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在底層時因為人數眾多,只要你與其他人有所差別,就很容易被發現而提拔,但當你開始漸漸往上爬時,就會發現與你能力相近的的人會越來越多,因此你也越來越難與他們分出高下,到最後也只能面對無法晉升的現實。
二、 滿足型停滯
這種類型的停滯可以說是由結構型停滯而來的,因為無法順利晉升,所以就只能留在這個不上不下的位置,隨著日子一久,你也馬上熟悉相關的業務和人際,對你來說工作沒有了挑戰,自然而然就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成長。
三、 生活型停滯
這種類型的停滯是最可怕的,因為通常這種人會視工作為人生,人生的一切就只有工作,因此假如這類型的人碰到結構型停滯而無法晉升時,他會彷彿頓時失去一切,平常所付出的心血,卻換來對未來的迷茫,除此之外,這類型的人通常也不太會做退休規劃,因此等到退休來臨時,他會發現他不知道自己喜歡和想要的人生是什麼,由於之前太過埋首於工作,因此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也不太好,當工作從他的人生離開時,他才發現心中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心理學小補帖-三個步驟帶你從高原到登峰

你大概看過無數的書籍,也報名了許多工作坊,但你同時也會覺得生活好像並沒有因此而改善,這邊我想運用一些心理分析的知識來告訴大家,究竟停滯這件事只是表面上的對生活感到無趣還是背後另有提醒我們的意圖,以及我們該如何做才有機會讓人生有點不同。
步驟一、 釐清真正的問題
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很容易察覺到自己對於工作的不滿意以及沒有熱情,然而大部分的人都只會把焦點問題侷限在自己所看見的觀點上,我一直很喜歡用「重力問題」[2]來解釋人們無法看清問題的癥結,你我都一定有騎腳踏車的經驗,當我們在爬坡的過程中覺得很辛苦時,如果突然你的車友向你抱怨,為什麼地球上要有重力,害我騎得好累、好喘,我想無論是誰聽到一定整個白眼翻到後腦勺。
然而諷刺的是,當你仔細去看待你工作上的抱怨,你會發現有八成的問題是「重力問題」,也就是你無法馬上改變的事,但是你卻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去抱怨甚至想要改變他,理由在於當我們把問題歸因給他人時,我們的自我概念(註1)比較不會受到傷害,畢竟要人們承認自己真正的想法往往是非常痛苦的,然而一昧的向外批評或自我塑造成可憐人往往會限制住我們的潛能,甚至進而看不清真正的問題。
步驟二、 面對自己的陰影
當你可以釐清問題時,表示你已經可以正確的歸因,掌握住你可以控制的問題,然而每個問題都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情緒」,這個情緒可能會讓你產生一些「想法」,或者讓你做出與以往不同的「行為」,舉例來說,當你覺得自己對於工作已沒有熱情,感覺人生很無聊沒有動力,這時可能產生的「想法」是這個工作不適合我,「行為」上你開始在上班時找尋其他有機會的工作,越來越不想把心思花在原本的工作上。
然而在許皓宜老師的《情緒陰影》[3]中提到大部分的人總是用意識(註2)層面去想像情緒,你會覺得情緒的產生很難由自己去控制,因為你會認定他是由外在所帶給你的感覺,然而如果你願意從無(潛)意識(註3)的概念去深入情緒的脈絡,你會發現那些引發我們負面情緒的事件,常常具有某些特質,而那些特質很有可能是你所恐懼與不敢面對的陰影。
因此以榮格心理學[4]來說,如果我們可以掌握住情緒脈絡背後的本質,我們就有機會可以覺察到那個當下的我們所在意的是什麼,有可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改變,也有可能是擔心不被看好,但是當你願意更靠近心中的恐懼,你也就越有機會得到那斬龍的石中劍。
步驟三、 接受承諾的改變
最後我會想要介紹「接受與承諾治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註4)中的「價值」和「承諾行動」來說明如何擺脫高原邁向巔峰,「價值」的意思就是促使人們願意向前的動力而非某個具體的目標這個動力是可以連結你此時此刻的行為[5]。簡單來說,現在使你無法前進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沒有目標而是你找不到屬於你的引擎,舉例來說,你渴望的其實是快樂(價值),但是你卻不停加班,因為你被外在的頭銜(目標)給迷惑,再加上公司制度的限制你遲遲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漸漸就對於工作不再有熱忱,因此這時應該回過頭問問自己,你所在乎的價值是什麼?
再來,找到價值後,我們就應該做出改變的承諾,繼續上面的例子,在工作上你開始懂得用效率來取代完美,你把剩下的時間開始撥給自己和家人,做你喜歡的興趣,甚至是開始規劃退休生活,然而改變是緩慢的,因此在ACT裡,我們不會希望你一次做出大幅度的改變,而是一次一次的比之前更進步,透過這樣循序進的方式,你會看見自己的具體行動。

現在的你有正在通往你嚮往的生活嗎?

我有一句非常喜歡的話,清大彭明輝教授曾經說過:「生命是一段長期而持續地累積。」
在這趟邁向巔峰的人生道路上,時而風吹雨打,時而風和日麗,或許我們很難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然而不會因為「喜悲」而動搖心中的堅持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這樣的嚮往,即使是小確幸,也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掙來的,是值得被鼓勵的,因此假如下次再遇到高原時,不妨把它看作是登頂小火車停在轉軌器上,當轉軌器變換,小火車便駛入新的軌道,但其最終的目標依然是不變的,人生,不過如此而已!!
註解
(註1) 是一個人關於自己的信念的集合,它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我。
(註2) 是人的神經反應,當人出生時意識就與生命同在,是一種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與對外界感受的具體體現。
(註3) 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例如,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慾望與需求。
(註4) 屬於第三波行為療法的一部分,使用各種接納(acceptance)、正念(mindfulness)、承諾(commitment)與行為改變策略,最終期望增加個人的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參考文獻和延伸閱讀
[1] Judith M. Bardwick(1986)。從高原到巔峰:面對停滯期的心理建設(王克捷, 李振昌合譯)。臺北:中國生產力出版。
[2] Bill Burnett, Dave Evans(2016)。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許恬寧譯)。臺北:大塊文化。
[3] 許皓宜(2018)。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臺北:遠流。
[4] 李宗憲(2015)。生命的自我認識與整合-試論榮格個體化哲學。南華大學:南 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論文。
[5] 洪美鈴(2017)。ACT治療取向應用—以青少年拒學個案為例。輔導季刊,53(4),61-7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帕嗑控
帕嗑控
在動畫與影劇的世界裡,住著一位長不大的男孩。目前擔任高中輔導教師。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