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er and think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姑子讀了我寫小女的文章留言道:她是feeler,你是thinker,所以你倆的對話總有火花。她說大部分孩子都是feelers,成年人在他們中間,要努力保護孩子們的情感,同時引導孩子學會不同的想法。「成長後仍然懷有同理心的人是很珍貴的!」她提醒我。

raw-image
人非一成不變,我想每人都曾經感情豐富如瀑。小時候懂不懂表達情緒,除了先天性格,不可或缺的是後天教養吧?看有多過一個孩子的朋友,雖同生於一個家庭,但性格各有特色。我只一個女孩,她的環境比較容易造就,也沒多被其他兄弟姊妹打擾的情況出現。不打擾不代表好,有些時候反而是缺失,沒了兄弟姊妹的磨練,她有些行為想法要比有弟妹或兄姊的人來得遲熟。

比方說競爭。她是懶洋洋又優柔寡斷型,見過幼稚園老師拿一扎顏色筆出來給孩子畫畫,她慢慢看慢慢挑,冷不防旁邊有兄弟姊妹的同學快手選了最愛顏色,她就失諸交臂。沒辦法,人家在家久經訓練,眼看手到物競天擇,她的遲緩其實是因為獨生,這非她的錯。

有點擔心她不懂競爭沒法在長大後在社會打滾,細看又未必盡然。她情緒比有手足的孩子穩定,一因在家所有人事手到拿來不用緊張兮兮,資源任調配,她要幹起事兒都可專心一致不用巧言令色,雖然思想單純卻贏得專注過人。沒人搶顏色筆,她就慢慢作畫,反正又沒有不懂事的弟妹打擾,她情緒也較平靜。二來孩子看來也比其他同齡孩童有同理心,因為她在家只一個,帶得出門的資源她都很樂意和朋友分享,反正家是安全島,她想獨佔的東西乾脆放在家就好了。

獨生孩也許較閏女宅男,她閒時除非約朋友,待在家中她都很安樂的找事兒幹。我還記得從前像女兒大時的我都不喜歡待在家,人多又吵,有機會都想和朋友串門子去。家小太吵,老是想趕快長大擠出家門有自己靜靜一角的空間。

女兒說我沒同理心,性格和她南轅北轍。就拿妹妹的小狗來說,牠很黏人,妹妹出門時女兒就要到牠房間抱着牠睡。我認為這樣會寵壞小狗,若果有時全家去旅行晚上沒有人在家時牠就不習慣。女兒卻認為平常有人陪突然沒人陪睡太殘忍,偏要擁着小狗入睡。我看重的是訓練小狗,她着眼的是小狗的感受。

姑子說其實我着重邏輯而孩子偏偏需要時間去感受周遭的人和事。兩者其實沒有衝突。而且我發覺互相影響反成美事:孩子有同理心喜歡用心感受世界,為人父母介紹另一個角度給其分析理解,兩者可以互補,女兒也擴充了我的視角,讓我以她的眼光去感知人事,很多時都有意想不到的新體驗。

教學相長,為人父母亦然。但願這feeler vs thinker的無聊事兒繼續每天在家發酵,總有一天,女兒想法會較具邏輯,而我,也漸漸沒這麼冷冰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resa Ho的沙龍
60會員
165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Teresa H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Thumbnail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若高中生也搞不懂課綱而發問時,你的做法是哪一種? A叫小孩找老師? B不干我的事自己想辦法? C這怪這麼難打我要來研究一下! 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同,就像有些身心孩子就需要天使家長的陪伴,你要放手讓孩子成長卻也同時要記得:要怎樣認為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這不是口號而已。 攝影師:Bess Hamiti
Thumbnail
若高中生也搞不懂課綱而發問時,你的做法是哪一種? A叫小孩找老師? B不干我的事自己想辦法? C這怪這麼難打我要來研究一下! 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同,就像有些身心孩子就需要天使家長的陪伴,你要放手讓孩子成長卻也同時要記得:要怎樣認為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這不是口號而已。 攝影師:Bess Hamiti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畫畫到一半,小女兒不經意地跟我說,「媽媽,那個誰誰誰最近不理我。」 我不動聲色,也裝作不經意地回答,「喔,這樣啊,那…」 心裡正想著要怎麼接續這個話題,小女兒已經回復五爻楚留香的飄撇,「沒差啦,等他想講話再來就好啦。」 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長大了,妳會懂的。
Thumbnail
畫畫到一半,小女兒不經意地跟我說,「媽媽,那個誰誰誰最近不理我。」 我不動聲色,也裝作不經意地回答,「喔,這樣啊,那…」 心裡正想著要怎麼接續這個話題,小女兒已經回復五爻楚留香的飄撇,「沒差啦,等他想講話再來就好啦。」 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長大了,妳會懂的。
Thumbnail
性格形成價值觀? 朋友的三個孩子,個性迥然不同,面對事情的態度也南轅北轍,大女兒收到父母給的生日禮物,會很開心的說:「我很喜歡,但這很貴吧!謝謝爸爸。」,老二是兒子,收到禮物的時候會說:「你們都沒有問我想要什麼禮物。」,小女兒則是說:「好棒喔!明年可不可以預約XX?」讓爸媽看見了大女兒從小就有的懂事
Thumbnail
性格形成價值觀? 朋友的三個孩子,個性迥然不同,面對事情的態度也南轅北轍,大女兒收到父母給的生日禮物,會很開心的說:「我很喜歡,但這很貴吧!謝謝爸爸。」,老二是兒子,收到禮物的時候會說:「你們都沒有問我想要什麼禮物。」,小女兒則是說:「好棒喔!明年可不可以預約XX?」讓爸媽看見了大女兒從小就有的懂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