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例外的,家中有個大學新鮮人,我想像過去我當大學生的樣子、表情、態度....,好笑的是時光飛逝,離大學新鮮人的日子也有快30年的光景(好可怕的歲月啊!!!),也因時隔多年,聯考制度不一樣、社會環境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地球好多面貌都已經和30年前不同了。所以我不太會用過去的印象習慣來與女兒對話,好比「我們以前.....」「想當年.....」,我不想當一個守舊復古的父母(或許跟雙子座有很大的關係)。
從小我很獨立、很個人化,總將自己的事情安排好,總是一個人完成該做的事,不太黏人、果斷行事、不會猶豫不決、覺得好就做,失敗就接受然後再接再厲,好像一路上別人看我就是冷酷、做事俐落、爽快.....,我很像我爸爸一直做一直做就對了,而我有個姊姊,從小很黏我,在家我很像大姊他像妹妹,他喜歡跑來我房間說心事,喜歡跟我一起窩在單人床上,他不喜歡一個人睡覺,出國總是要我一起去,姊姊大學住校後,黏我的人換我母親,甚麼都很黏,要我載她出門辦事,要我陪他去吃大餐,穿甚麼都問我好不好看,大概就是這樣吧......
沒想到,我中年後,黏我的是我女兒,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跟我分享,心情不好就會話匣子大開說個不停,大哭後大笑,抱著我睡覺,出國也要打給我哭一下,畢業旅行每晚都要視訊一下,跟我分享他的朋友、他的老師有的沒有的,我想是獨生女的特色,也是我很願意傾聽女兒的事,如同成長中聽姐姐、媽媽的落落長故事。
骨子裡我一樣是很獨立、很能一個人的,一個人工作、一個人運動、一個人治療、一個人上館子、一個人可以做很多事....,同時我也是很愛發問、很愛尋求解決方法的人,回看我一路上的生命模式,幾乎就是打關卡來著,想方法打敗他、解決他,破關後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做裝潢是如此、治療是如此、做舞衣也是,當然女兒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我也很愛開口尋求解決之道,在問問題時,在找答案的過程,也在幫助我自己更有知識、增加學問,這或許是我喜歡幫助別人一起打怪的原因吧,好處是幫助了別人也提升了自己。
之前我研究108課綱的時候內心很混濁,求知慾很高就會想用力搞懂108課綱是甚麼鬼東西,就像為了跨領域從是設計裝潢,就會用力的學習電腦繪圖、研究各種五金施工材料、電路圖等等。我知道很多大人會覺得搞懂108是學校、老師、學生的是,深入研究是怪獸家長、恐龍家長、寵子會員......,真是這樣嗎? 研究新款IPHONE不會被說奇怪,研究新教育制度就會被說奇怪,說真的,學問鑽研又廣又大,提出這樣疑問之人其實眼光狹隘短淺,難道自己關心的才是主流學問?
作為陷入完全不明朗的108第一屆學生家長角色,我曾經被朋友說一句:「只有你自己才愛這樣,現在哪個高中生會黏大人。」要解決事情是要先了解事情的本質、發生的前因後果,若高中生也搞不懂課綱而發問時,你的做法是哪一種? A叫小孩找老師? B不干我的事自己想辦法? C這怪這麼難打我要來研究一下!
很愛問為什麼的我是選C,這是我想研究的事,研究透徹才能名正言順給孩子有用的建議,甚麼都不懂的情況跟著媒體謾罵、只看外表不懂內容就下定論,也不是我念新聞學來的態度。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因為這一兩周的開學周,我突然有感而發,身邊周遭充斥不一樣個性的孩子,有的走到校門口就大哭,有的根本頭也不回的往教室奔去,哪個才是對的呢?沒有!!!,本來就沒有對錯,因為那都出自不同氣質個性獨一無二的孩子。你要用比較心態去跟小孩說:你哭甚麼,你看人家多棒笑笑進去。(你就是要小孩壓抑自己的個性,去完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好孩子樣子。)
反過來,如果你說:我知道你到新環境會害怕,會緊張,不過這是每個小孩都要經過的生長階段,把你的勇氣小精靈拿出來放在肩膀上,有它陪伴一起試試看,說不定學校有很多想不到有趣的活動。(這是你幫助了他面對自己害怕的心,同時教導他如何可以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獨立自主是個性使然,不然我怎麼會有一個黏人的姊姊而我是超獨立的妹妹呢?不就同一個爸媽養大的嗎? 我是有一個很黏我的孩子,那是個性使然,環境造成,但不代表不跟家長聯絡、回家沒話說、獨立自主才是長大的表現、是成人的樣子。我反倒喜歡我很忙碌時,女兒湊來撒嬌黏我,喜歡每天都要聊到一兩點被我制止嘴巴休息的睡覺時光,女兒的朋友跟我聊天視訊,我能從她的分享知道她的喜怒哀樂與煩惱,因為她喜歡分享和停不下來的長篇抱怨文,你有嗎?你了解你孩子嗎?認識你孩子嗎?還是,不用!他不要來煩我就好。
不論你想當怎樣的父母都可以,那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喜歡研究教育卻不代表我插手教育 | 我介入教育,要我本質來看:我15歲就兼3個家教賺錢,18歲上大學一毛都沒跟家裡拿,考手牌駕照開貨車幫父親送貨,大學四年工讀兼差拿獎學金,都是自己去爭取去做。 但我能知道,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同,就像有些身心孩子就需要天使家長的陪伴,你要放手讓孩子成長卻也同時要記得:要怎樣認為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這不是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