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03) - 初試啼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取自網路

取自網路


初入仕途

嘉祐元年(西元1056年)三月,二十一歲的東坡,十八歲的子由隨著父親,經由艱險的古棧道離開四川。長途跋涉,終於在五月間抵達京師。父子三人寄住在寺廟裡,等待秋天的舉人考試。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一關,東坡兄弟倆都輕鬆通過,取得第二年應考禮部進士科的資格。次年正月兩人同應禮部會試,主考官是當時的文壇宗師,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歐陽修,同時主持此場會試的考官尚有梅堯臣、王珪(ㄍㄨㄟ)等。

宋代的科舉,以貢舉為常科,大體沿襲唐朝的製度,設進士,明經等科,皆秋(天)取解(唐宋科舉制度,選送士子應試進士第),冬(天)集禮部,春(天)考試。明經科試「帖書(經典內容填充)」,「墨義(書寫對答經義)」,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於尚書省。凡進士,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策論驗實學,詩賦看詞章,前者定去留,後者分高下。宋重進士而輕明經,考進士登上第者,不數年就赫然顯貴。

東坡在考試中騁其健筆,發為痛快淋漓的論議,其中《刑賞忠厚之至論》一篇更是令歐陽修既驚且喜,本想將他置於榜首,但因試官所看到的是糊名彌封且重新抄寫的捲子,歐陽修懷疑這是門生曾鞏的作品,為免考試的公正性受到質疑,他決定只將此考生列為第二名。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些文采與見識竟出自一個年輕的眉山小子之手,宋取進士分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賜進士出身,四等五等曰同進士出身。建安章衡(子平)得第一,為狀元,眉州蘇軾得第二,為榜眼,皆進士及第。其餘同榜成進士者有曾鞏,蘇轍,蔣之奇,張琥(後改名璪,與李定同治蘇軾烏臺詩獄,必欲致之死地以求富貴者,就是這個同年)。兄弟倆繼續攜手前進,下一個挑戰是金殿御試。

從前一年的秋天到今年暮春三月,決定東坡兄弟官宦生涯的第一場考試終於完美落幕。蘇軾依例分別致書謝各考官。主考官梅堯臣與這位新科進士見面時問道:「《刑賞忠厚之至論》中,有皐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兩句話,典出何書?」蘇軾坦然答道:「想當然耳。」(史書記載堯寬厚而皐(ㄍㄠ)陶執法嚴,那麼面對刑罰有疑慮時,他們兩人想必會一主從寬一主從嚴,因此文章裡假設的對話是很合理的推測啊!)當歐陽修聽聞此事,不禁讚歎道:「這年輕人真是會讀書,善於運用知識,他日為文必能獨步天下!」

歐陽修接到蘇軾的謝啟,拿給梅堯臣看,慨然道:「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此人,放他出一頭地。」

一日,與兒子歐陽奕論文,說到蘇軾,歐陽修歎道:「你們記得,更三十年,無人道著我也!」

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會記得歐陽修的好作品,也佩服他卓越的鑑別力,並被他寬廣的胸襟,提拔後進的熱情所感動;而這位他親自提拔賞識的年輕人,日後的成就的確遠遠超越了他,成為中國文學裡最為明亮的巨星。

歐陽修提攜後進,向來不遺餘力,介紹東坡去見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使韓琦,大家都以國士待之,對他的印像很好。這些前輩對這位新科進士道:「唯恨你不能一識范文正公。」(因范仲淹已於距此五年前的皇祐四年逝世)。東坡歸讀歐陽修所撰的范文正公墓誌,為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精神,磊落的行誼而深受感動,不覺落淚嘆道「自讀石介慶歷聖德詩,中經十有五年而不得一見其面,豈非命也。」

就在這場兄弟同登進士的喜慶中,噩耗自遙遠的家鄉傳來 - 他們的母親程夫人於這一年四月仙逝。三蘇父子匆忙返回家鄉,依照禮法,東坡兩兄弟在家守制27個月。

嘉祐四年(西元1059年)七月,母喪除服。十月,東坡兄弟偕同妻子再次隨同父親離鄉赴京。他們此行先走水路,自眉州入江,經三峽而抵荊州,舟行六十日,經歷了三峽之險,也飽覽沿途壯闊的景觀和三國史蹟。這一次不再是功名未卜的趕考書生,二十四歲的東坡已是備受期待的新科進士見識了外在天地的廣闊,對未來,對政治都有著無比的熱忱與信心。

第二年,東坡與弟弟為了準備制科考試,兩人移居懷遠驛專心讀書。制科又稱制舉,是由皇帝特詔為選拔非常人才而舉行的特試。應考者須由大臣奏薦,送交五十篇策論,經過嚴格評鑑,才有資格接受皇帝親自策問與拔擢。兩宋三百年歷史只有舉辦二十二次制科,考中者不過四十人,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才高如東坡亦不敢掉以輕心。

懷遠驛的生活極為清苦,但兄弟一起讀書寫作討論的樂趣卻如同昔日在老家書房。然而秋日的風雨夜裡,當東坡讀到韋應物的「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時,不禁觸景傷情,現在兩人努力準備考試,可是一旦做了官,各自宦遊四方,恐怕就聚少離多,眉山老家中閒居讀書無憂無慮的歲月終究是一去不回了!兄弟倆不禁討論起前途與理想,遂有了「夜雨對床」的約定:希望日後能及早從仕途退下,或回家郷,或尋一處田園,兩家相聚,悠然閒居,對床而臥,共聽風雨聲。「夜雨對床」的約定成為東坡與子由共同的美麗夢想,支撐他們勇敢的走過仕途的坎坷,是東坡在生命的黑暗歲月裡,內心永不熄滅的溫暖燭光。

宋沿隋唐的貢舉制度,設進士科以得常才,又設制科以待非常的人傑。士人出身進士固已受人敬重,而制科得選者,眾人莫不以國之大器待之。制科又名制舉,唯待天子特詔才舉行的特試,須由大臣奏薦,受天子親自策問與拔擢其隆重可見。仁宗一朝,設有「六科取士」(賢良方正極言盡諫科,博通墳典明於教化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詳明吏理可使從政科,識洞韜略運籌幃幄科,軍謀宏遠材任邊寄科)。

制科之試,始於漢文帝之詔舉賢良。宋因前代成規,而制度更加嚴密,每屆對策者最多不過五人,目的即在拔擢非常的人才,而出身制科者,自有上承天子的榮寵,比常科進士更加一等。嘉祐六年(西元1061年),制科考試於四人中錄取三人,東坡獲得最高的第三等 ,子由與王介並列第四等。制科分五等,宋朝自有制科以後,第一第二兩等,皆是虛設,從來無人得過,普通都以第四等中選。蘇軾以前,只有一人,曾入三等,東坡是自有制科以來獲此最高評等的第二人

光獻曹后後來說,那一天仁宗策試賢良後,歸宮,面有喜色,對曹后說:「吾今日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意指軾,轍。這也是東坡後來烏台詩獄得以獲救的原因之一。

至此,三蘇父子文名,震動京師,流傳四方,蘇氏文章,遂為天下第一。士人競以蘇文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3/14
1.初仕鳳翔 2.人生有別,歲月飄忽 3.王安石變法
Thumbnail
2019/03/14
1.初仕鳳翔 2.人生有別,歲月飄忽 3.王安石變法
Thumbnail
2019/02/22
1.東坡的少年生活 2.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緣由 3.蘇軾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2019/02/22
1.東坡的少年生活 2.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緣由 3.蘇軾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2019/02/15
1.知人論世 2.以終為始
Thumbnail
2019/02/15
1.知人論世 2.以終為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欺人。
Thumbnail
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欺人。
Thumbnail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Thumbnail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Thumbnail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Thumbnail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Thumbnail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1. 杭州知州事蹟 2.《如夢令》、《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八聲甘州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Thumbnail
1. 杭州知州事蹟 2.《如夢令》、《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八聲甘州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Thumbnail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Thumbnail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Thumbnail
1. 離開密州轉往徐州任官 2.《陽關曲 中秋作》《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
Thumbnail
1. 離開密州轉往徐州任官 2.《陽關曲 中秋作》《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
Thumbnail
1. 東坡的儒家用世之意與道家的超然曠達 2. 東坡為何到杭州才開始填詞 3. 詞論家如何評論東坡詞
Thumbnail
1. 東坡的儒家用世之意與道家的超然曠達 2. 東坡為何到杭州才開始填詞 3. 詞論家如何評論東坡詞
Thumbnail
1.杭州通判 2.詠西湖佳作 3.東坡寫景之詞《行香子過七里瀨》、《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Thumbnail
1.杭州通判 2.詠西湖佳作 3.東坡寫景之詞《行香子過七里瀨》、《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