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大甲媽走一遭,體驗藏在繞境隊伍中的古早人情味

陪大甲媽走一遭,體驗藏在繞境隊伍中的古早人情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甲媽祖遶境,曾被《Discovery》頻道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每年參與人潮都超過百萬,是台灣民俗活動中數一數二的重大祭典。

比起常在平日舉辦的頭城、宜蘭的搶孤,或是三年才一科的東港迎王,大甲媽祖遶境是相對親民的祭典。或許是為了讓更多人方便參與,在為期九天八夜的日程中,最隆重的起駕與回鑾總會被安排在周末前後,且這幾年主辦單位不斷強調「走長走短都是心意,不一定要陪完全程」,因此對上班族而言,是個只要周末無事就可前往體驗的活動。

raw-image

2016年,為了親身感受這場民俗盛事,我在媽祖起駕前的那個周五,一下班就搭上火車直奔大甲。原本平常並不熱門的146車次,因這場盛會而擠滿人潮,走進車廂馬上能聞到從人群中滿溢出的熱酸汗味,那股複雜味兒意外跟客家小菜「薑絲炒大腸」有異曲同工之妙。

抵達大甲後,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鎮瀾宮領「進香旗」,目的除了祈請媽祖護佑,更重要的是標示自己參與進香活動的身分。因為媽祖總是在深夜至凌晨間起駕,外地人若想從頭參與,就必須在一天忙碌後馬上搭車前往大甲,因此大多數人在第一天是沒有足夠時間休息的,但後續的長途步行對身體與精神都是不小的負擔,所以一路上的吃、住與衛生問題,在一般情況下是很大的挑戰。

但這一切,當我拿著進香旗走進遶境隊伍後,就發現全不是問題。

raw-image

因為對當地信眾來說,縱使無法陪媽祖走上一程,如果能在過程中幫助他人,這樣的奉獻也是為對媽祖表達心意的另一種形式,因此在他們眼中只有同路人,沒有陌生人,而進香旗就是個標誌,只要你插在身上,熱情的詢問永遠源源不絕,且食物是其中的最大宗!

那天的起駕時間約莫是晚上11點,才走不到一小時,眼前就出現一大攤流水席,備好給隊伍信眾免費食用的羹湯。雖然事前就已經知道沿途會有地方民眾熱心提供補給,但沒料到會是宴席的規模!接著在後續的路途,許多民宅門口也擺出了棚架或攤車,讓信眾自行取用自家製的菜粽、麵包、紅龜稞……等點心,而當我一時嘴饞停在路邊的消夜店想買杯豆漿時,老闆看到我身後插著進香旗,也是阿莎力地倒滿一大杯,揮揮手:「請你喝啦!」

raw-image

而若感到疲憊,除了廟宇的香客大樓、學校的教室/走廊可以睡覺外,許多民宅也會在此時放下「深夜緊閉門窗」的心防,在路邊立牌告知開放盥洗與休息,為繞境隊伍開一扇方便之門。雖然當時我臉皮薄,不好意思麻煩他人,因此僅是在路邊騎樓隨意找了個空位打地鋪睡上一小時,但即便如此,也沒發生被叫醒驅趕的窘境。

raw-image

另外當你走累了,或不愼休息過頭落單在隊伍後方,也不必擔心。直接在路邊舉起手,許多司機看到你的進香旗,都願意打開車門載你一程。那天中午抵達大肚後,我已走到雙腿發疼,不得不在路邊癱坐休息,看著媽祖從我眼前呼嘯而過時,而在我打算放棄準備打道回府的,一輛發財車開到我身旁停住:

「要不要上來?去彰化。」

往車內一看,約莫有十來個跟我一樣背後插著旗,體力暫時不支的信眾,準備搭便車前往下一站的天后宮。後來上了車,看著大家挨肩並足、累癱無語的畫面,覺得若身上少了進香旗,頗像剛出完任務準備返家的民工。

raw-image

許多人聽到大甲媽祖時,常聯想到的是著名的「稜轎腳」儀式、熱鬧的陣頭表演、或是進彰化必打架的「搶轎」風波。但當親身進入隊伍走過一遭,我發現最值得回憶的,是在那串如長河的隊伍中,人們因重視信仰與傳統而保留的古樸民情,那是份純粹的互助、純粹的信任、與純粹的關懷,相比於現代社會,就像在冷漠深海中的溫暖洋流,雖然看不見,卻令人懷念。

raw-image

最後,記得注意沿途的飲食量,許多人常以為多日苦行可以順便減肥,殊不知一路上的在地美食邊拿邊吃,反而吃得比平常多,最後換到「一天胖一公斤」的矛盾成果!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