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法國教育側寫(十七):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法國教育側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1K會員
335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法國宅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深入了解孩子提出這項要求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尤其男生和女生之間會有些微不同的心理差異,讓手機變成一個有利的工具,而不是變成被手機制約、整天滑手機的低頭族
即使是成熟的大人面對霸凌都會被影響,何況是正值成長期的孩子們,隨便在網上打上霸凌這個關鍵字,就有一堆來自世界各國校園中的霸凌新聞,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霸凌的受害者,家長該怎麼應對?
面對校園霸凌,若不幸成為了被霸凌者,一定要明白這不是自己的錯,但一定要去尋求解決的方法,請不要害怕、請鼓起勇氣、一定要和能幫助自己的親友訴說,因為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若不去解決,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
當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她)根本就不會覺得累和辛苦,而且可能當他(她)沉浸其中時,根本就忘了時間,我們可以回想自己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或興趣時,是不是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而且充滿了熱情和能量
參加課外活動的目的,是調節孩子在學校學習後的疲憊,不要把它視為是一項對孩子的投資,可以讓孩子大量的接觸新事物,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慢慢觸發到孩子的興趣
一位法國老師告訴我,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愛玩耍,孩子己經在學校認真學習,回家就應該去休息、和父母一起做喜歡做的事,去發展其他興趣或參與課外活動
深入了解孩子提出這項要求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尤其男生和女生之間會有些微不同的心理差異,讓手機變成一個有利的工具,而不是變成被手機制約、整天滑手機的低頭族
即使是成熟的大人面對霸凌都會被影響,何況是正值成長期的孩子們,隨便在網上打上霸凌這個關鍵字,就有一堆來自世界各國校園中的霸凌新聞,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霸凌的受害者,家長該怎麼應對?
面對校園霸凌,若不幸成為了被霸凌者,一定要明白這不是自己的錯,但一定要去尋求解決的方法,請不要害怕、請鼓起勇氣、一定要和能幫助自己的親友訴說,因為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若不去解決,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
當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她)根本就不會覺得累和辛苦,而且可能當他(她)沉浸其中時,根本就忘了時間,我們可以回想自己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或興趣時,是不是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而且充滿了熱情和能量
參加課外活動的目的,是調節孩子在學校學習後的疲憊,不要把它視為是一項對孩子的投資,可以讓孩子大量的接觸新事物,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慢慢觸發到孩子的興趣
一位法國老師告訴我,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愛玩耍,孩子己經在學校認真學習,回家就應該去休息、和父母一起做喜歡做的事,去發展其他興趣或參與課外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